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2篇
林业   57篇
农学   161篇
基础科学   29篇
  47篇
综合类   494篇
农作物   127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78篇
园艺   26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超干贮存对番茄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研究了超干含水量、贮存温度对番茄种子生活力和活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 含水量为4. 6 %、2. 4 %的番茄种子在20 ℃下密封贮存13 年后, 发芽率、苗长、脱氢酶活性、SOD 活性与对照(0 ℃、6. 2 %)相比均无明显差异, 但含水量为1. 9 %的种子上述指标却显著下降, 说明含水量为4. 6 %、2. 4 %的超干番茄种子在常温下具有良好的耐藏性, 含水量过低(1. 9 %) 不利于长期贮存, 但上述三种含水量(4. 6 %、2. 4 %、1. 9 %) 的番茄种子在0 ℃下密封贮存13 年后, 均有着较高的种子活力、生活力和酶活性。  相似文献   
12.
葡萄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葡萄是我国五大水果之一,其贮藏保鲜对我国葡萄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从葡萄采收期、贮藏温度、冷藏、冰温贮藏、辐照处理、保鲜剂应用、气调贮藏等几个方面对生产与研究中葡萄贮藏保鲜技术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总结出系统的葡萄贮藏保鲜技术及葡萄贮藏保鲜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为葡萄的贮藏保鲜研究与生产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钙、萘乙酸对亚精胺在猕猴桃贮藏期间作用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5年生中华猕猴桃品系(湘源81-2)为试材,进行了果实采收后Spd(亚精胺)、Spd+Ca2+、Spd+NAA浸果处理,研究钙、萘乙酸对多胺作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抑制了果实的呼吸强度、果肉PG活性和细胞膜透性的增加,其中Spd+NAA浸果处理的作用效果最为显著,贮藏68d时,果肉硬度最高(0.259MPa),软果率较低(79%),好果率达100%;其次为Spd处理。  相似文献   
14.
荔枝冷害过程中果皮色泽、花色素苷和类黄酮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糯米糍’荔枝果实在3 ℃和0 ℃条件下果皮的色泽和花色素苷及类黄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果实在0 ℃下14 d 时褐变指数迅速增大, 21 d 时已遭受不可逆的冷害。在冷藏过程中, 果皮的色泽指标a、L、C 值及花色素苷、类黄酮、总酚含量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0 ℃下比3 ℃下降快。0 ℃下14~21 d , a、L、C 值分别下降了27.95 %、33.58 %和58.47 % , 而21 d 时果皮花色素苷、类黄酮和总酚含量依次为采收时的18.08 %、35.99 %和41.64 %。说明冷害加速了荔枝果皮花色素苷的降解及类黄酮和总酚的变化, 促进了褐变进程的发生。果皮a、L、C 值与褐变指数、花色素苷含量呈显著相关性( P < 0.05) ,采用自动测色色度计可真实地反映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和褐变程度。  相似文献   
15.
采收成熟度对牛肝菌保鲜贮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成熟度的食用菌子实体采后生理、病理及贮藏品质有不同的变化规律 ,本文通过对美柄牛肝菌(BoletusspeciosuFrost)三种不同成熟度的子实体的呼吸强度、呼吸商的测定分析 ,及贮藏过程中菌体外观品质变化综合评定的产生及发展进行分析 ,为牛肝菌采集及贮藏中的原料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叶面喷施外源物质对黄瓜商品苗贮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叶面喷施外源物质对黄瓜商品苗贮运质量的提升效果,研究蔬菜育苗生产中常用的寡聚糖、壮苗1号和植物益生源对贮运0、3、6 d黄瓜穴盘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喷施清水的对照相比,壮苗1号可以抑制幼苗徒长,增加地下部干质量,维持较高的壮苗指数、比叶重和叶绿素含量,而植物益生源和寡聚糖对幼苗各生长指标的影响较小。因此,推荐叶面喷施壮苗1号来提高黄瓜商品苗的贮运质量。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study, the changes in vitamin C, l-ascorbic acid (AA) and l-dehydroascorbic acid (DHA) levels in broccoli flower buds were examined during pre-storage and storage periods, simulating refrigerated transport with wholesale distribution and retail, respectively. Broccoli heads were pre-stored for 4 or 7 days at 0 °C or 4 °C in the dark and then stored for 3 days at 10 °C or 18 °C. During storage the broccoli heads were exposed for 12 h per day to three different levels of visible light (13, 19 or 25 μmol m−2 s−1) or a combination of visible light (19 μmol m−2 s−1) and UV-B irradiation (20 kJ m−2 d−1), or they were stored in the dark. The vitamin C content in broccoli flower buds during storage wa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pre-storage period and temperature. Higher vitamin C levels in flower buds after storage were observed for broccoli heads pre-stored for 4 days or at 0 °C as compared to those pre-stored for 7 days or at 4 °C. Storage temperature also affected vitamin C in broccoli flower buds, with higher levels observed for broccoli stored at 10 °C than at 18 °C. Hence, vitamin C in broccoli flower buds was demonstrated to decrease together with increasing pre-storage period, pre-storage temperature and storage temperature. AA in broccoli flower buds was influenced mainly by storage temperature and to a minor extent by pre-storage temperature. The DHA level and DHA/AA ratio were stable in flower buds of broccoli pre-stored for 7 days, whereas increasing tendencies for both DHA level and ratio were observed after pre-storage for 4 day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a shift in the ascorbate metabolism in broccoli flower buds during storage at low temperatures, with its higher rate observed for broccoli pre-stored for shorter time. There were no effects of the light and UV-B irradiation treatments on vitamin C, AA and DHA levels in broccoli flower buds.  相似文献   
18.
李文芬  谭玉婷  曾宪强  汪波 《农学学报》2021,11(12):105-108
为解决草莓采后果实腐烂变质问题,将草莓置于甘草提取液、乳酸钙溶液、蒸馏水中浸泡1 min,取出晾干后常温贮藏,比较3组草莓失重率、腐烂率、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贮藏7天后,甘草提取液组草莓失重率降低34.72%、腐烂率降低31.56%、可溶性糖含量提高99.10%、维生素C含量提高154.5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206.24%,乳酸钙处理和甘草提取液保鲜效果没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期内,2种处理方法均可提高草莓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9.
1-MCP对杏果实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以凯特杏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了1甲基环丙烯(1MCP)对果实采后贮藏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1.0μL/L1MCP处理杏果实后,可以显著地降低乙烯释放速率和呼吸速率,显著地抑制叶绿素的降解和类胡萝卜素的增加,促进类黄酮和总酚的积累,延缓果实抗坏血酸含量和硬度的下降,但对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0.
贮藏条件对苜蓿叶蛋白功能性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苜蓿为原料,采用酸碱法沉淀叶蛋白凝聚物。冷冻干燥后,分析叶蛋白中常规营养成分的含量和氨基酸组成,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含量;得到的苜蓿叶蛋白分别在常温、4℃、-20℃、-40℃条件下储藏,在2周、4周、8周、12周时取样,分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储藏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苜蓿叶蛋白中常规营养成分的含量远高于日常食品,各种氨基酸种类齐全;苜蓿叶蛋白中含有丰富的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低温对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酶活性保存率保存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