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8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185篇
林业   106篇
农学   442篇
基础科学   55篇
  253篇
综合类   1237篇
农作物   267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151篇
园艺   191篇
植物保护   12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目的】比较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常见造林树种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和紫穗槐(Amorphafruticosa)对重金属铅的耐受性,为干旱半干旱地区重金属铅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对1年生刺槐和紫穗槐幼苗进行水分胁迫(土壤相对含水率分别为100%,80%,60%,40%)和铅胁迫(土壤铅含量分别为0,300,500,1 000,2 000,3 000mg/kg)处理,分析在水分和铅单一及交互胁迫条件下,2种植物叶片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刺槐和紫穗槐叶片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水分和铅胁迫程度的加剧而呈现复杂的变化规律。单一水分胁迫下,刺槐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幅度高于单一铅胁迫,当土壤铅含量相同时,土壤相对含水率为40%的处理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水分胁迫处理;在铅或水分单一胁迫及二者的交互胁迫中,当土壤铅含量相同时(土壤铅含量为3 000mg/kg处理除外),各水分胁迫处理的刺槐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在单一水分或铅胁迫条件下,刺槐、紫穗槐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未随胁迫程度的加剧而降低。【结论】水分和铅交互胁迫条件下,脯氨酸对提高刺槐和紫穗槐抗旱性的贡献大于抗铅性;刺槐积累脯氨酸提高自身抗逆性的能力强于紫穗槐,而紫穗槐合成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提高自身抗逆性的能力强于刺槐。  相似文献   
142.
对皱马鞍菌(Helvella crispa)液体培养过程中不同胞外酶活性和还原糖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 究。结果表明,在28 ℃、110 r,/min恒温振荡培养条件下,皱马鞍菌菌丝体生物量在第13天达峰值(9.40 g/L);发酵 液pH值逐渐上升,从第9天(8.24)后基本保持平稳;胞外蛋白含量于第6天达峰值(8.30 mg/mL);胞外还原糖 含量急剧上升,至第3天达峰值(20.43 mg/mL),之后迅速下降,到第8天降为1.38 mg/mL,此后一直维持在1 mg/mL水平。皱马鞍菌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顺序为淀粉、纤维素、木质素。淀粉酶的活性高峰出现在第3天,并一 直保持在较高水平;CMC酶6 d后急剧分泌,第7天达峰值,之后又急速下降;愈创木酚氧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 高峰出现最晚,均在第14天。酸性蔗糖转化酶活性在培养期间始终很低,而中性蔗糖转化酶活性呈阶梯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3.
不同熟期砂梨生长及主要糖酸含量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翠冠、金水2号、丰水、金水1号4个不同熟期砂梨品种果实的生长、主要糖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砂梨果实发育早期,几乎没有葡萄糖积累,蔗糖含量也较低,而果糖含量较高;在果实发育中后期蔗糖急剧升高,果实成熟时达最高值,以翠冠总糖含量最高,其次为金水2号、丰水和金水1号;不同品种各类糖含量也有所不同,翠冠和丰水自高到低为果糖>蔗糖>葡萄糖,金水2号和金水1号为果糖>葡萄糖>蔗糖.砂梨果实中的果酸以苹果酸为主,在其生长早期总酸含量渐增,中后期呈逐渐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4.
豆类萌发期矿物质元素和糖类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绿豆(PhaseolusradiatusL)、大豆[Glycinemax(L)Merr]和黑豆(GlycinesojaSieb.etZucc)的萌发期,研究其矿物质元素和糖类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3种豆类的矿物质元素含量大多数呈一定的规律性变化。②3种豆类的总糖含量随芽的增长而普遍降低,大豆芽超过4.5cm时,其含量有所增加。还原糖含量随芽的增长而普遍升高。黑豆芽萌发到4.5cm时,还原糖含量达最大值(2.35g·kg-1);大豆芽萌发到4.5cm时,还原糖含量达最大值(2.05g·kg-1);绿豆芽萌发到1.5cm时,还原糖含量达最大值(1.50g·kg-1)。  相似文献   
145.
朱劼  杨书艳  邬敏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443-6444
为研究低聚木糖对小鼠血糖、血脂的影响,采用四氧嘧啶造糖尿病小鼠模型,喂食高脂溶液建立高脂血症小鼠模型,对其灌胃低聚木糖,测定小鼠体重、血清中血糖(Glu)、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结果表明:低聚木糖可使正常小鼠的体重减轻,有效降低糖尿病小鼠的Glu含量而不改变ALT,降低高脂血症小鼠TG、TC的水平,提高HDL-C与TC的比值。  相似文献   
146.
1989年~1990年选用陆地棉(G.hirstum L.)北农1号品种(BAU No.1)和海岛棉(G.barbadense L.)海7124品种(Hai—7124)为材料,对棉花纤维发育后期的纤维素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纤维的发育还原性糖含量逐渐下降,纤维素含量逐渐上升。其含量变化高峰期出现的顺序为:还原性糖——纤维素。开花后45天左右(40 DPA~50 DPA)是棉纤维发育后期的一个重要的生化代谢转折期。温度与还原性糖含量的变化率、纤维素含量的变化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分别为 r=0.837~(**)和 r=0.972~(**))。低温对纤维素合成的抑制作用是通过抑制还原性糖的提供而限制纤维素沉积量的累积的。  相似文献   
147.
本文综合栽培技术和时间因素,提出了洞庭湖区甘蔗NC0310春植生长过程及促控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48.
研究不同浓度盐溶液胁迫下NewHy Crested牧草种子发芽率及其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与Hoagland营养液(CK)相比,0.7、1.4 g/100 ml NaCl盐溶液和0.7 g/100 ml土壤浸提液对发芽率影响不显著(P>0.05),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未见显著下降(P>0.05);2.1 g/100 ml NaCl盐溶液和1.4、2.1 g/100 ml胁迫时,发芽率显著下降(P<0.05),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亦显著下降.NewHy Crested牧草种子对盐渍生境的适应性较强,能耐受较高盐胁迫.  相似文献   
149.
桃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细胞壁多糖降解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雨花3号水蜜桃果实为试验材料,分步提取不同成熟度桃果实细胞壁物质(CWM)、4种果胶多糖(CDTA-1、CDTA-2、N a2CO3-1、N a2CO3-2)、3种半纤维素多糖(KOH-1、KOH-2、KOH-3)和纤维素多糖(CWM-残渣)。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各种多糖组分中的单糖组成,探讨桃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随果实硬度的下降,细胞壁各多糖成分含量及其单糖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桃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富含半乳糖醛酸的果胶主链发生断裂,果胶、半纤维素、纤维素多糖中支链阿拉伯糖、半乳糖也发生不同程度的解离。细胞壁半乳糖醛酸和半乳糖的降解与桃果实软化的启动密切相关,而阿拉伯糖的降解则可能是桃果实后熟软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0.
活化磷矿粉在砖红壤上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砖红壤酸性强和活性铁、铝含量高,对磷固定强烈,磷肥有效性低.为了提高磷肥利用率,将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与磷矿粉混合加工制成活化磷矿粉,分别施用于种植甘蔗的新垦砖红壤和种植大白菜的严重侵蚀砖红壤以及种植花生的水旱轮作熟化砖红壤,结果表明:施用活化磷矿粉的肥效至少与过磷酸钙相当,甚至优于过磷酸钙.因此,为了节省生产成本和改良土壤,活化磷矿粉值得在砖红壤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