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8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267篇
林业   62篇
农学   192篇
基础科学   419篇
  338篇
综合类   1234篇
农作物   106篇
水产渔业   60篇
畜牧兽医   335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探明鸡恒定链(invariant chain,Ii)与内吞体转运蛋白Rab5a和Rab7b结合的结构域和在细胞内共定位的特征。首先,用PCR和基因突变技术将Ii胞浆区与跨膜区[Ii(Cyt-Tra)]、Ii CLIP (class Ⅱ-associated invariant chain peptide)-三聚体区[Ii(CLIP-TRIM)]和Ii突变体[Ii(M81-87aa)、Ii(M91-99aa)和Ii(M81-99aa)]分别插入pET-32a和pEGFP-C1构建相应的原核和真核重组质粒。其次,将构建的含有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质粒与实验室保存的含有红色荧光Rab5a和Rab7b的重组质粒共转染至人胚胎肾细胞系293 T,观察它们的共定位。将构建的原核重组质粒进行表达和纯化,最后用拉下法和免疫印迹检测Ii与Rab5a和Rab7b的结合域。结果表明,成功构建Ii结构域及Ii突变体的重组质粒。Ii(Cyt-Tra)及Ii突变体均能与Rab5a和Rab7b在细胞内共定位,而Ii(CLIP-TRIM)与空载体却不能。Ii的胞浆区和跨膜区是与Rab5a和Rab7b结合的功能结构域,而不是CLIP与三聚体区。综上所述,鸡Ii与Rab5a和Rab7b共定位和结合的区域是其胞浆区和跨膜区,而不是内质网腔区。这些结果提示Rab分子参与了Ii在胞内细胞器的转运机制,为进一步研究Ii及其载体在细胞内的转运机制和功能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针对茶园机械化开沟减阻减耗需要,设计茶园节能型开沟刀,用于减小茶园开沟时的开沟功耗。通过理论分析确定节能型开沟刀侧切刃与正切刃曲线方程,通过离散元仿真方法确定侧切刃螺旋线终点处滑切角与正切刃在侧切刃平面内展开曲线终点处静态滑切角分别为62°、56°。对设计完成的节能型开沟刀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开沟深度为15、20、25 cm时,节能型开沟刀的开沟功耗分别为0.093、0.107、0.128 kW,均小于对照组通用开沟刀的开沟功耗,说明设计的节能型开沟刀在各个开沟深度均能够达到降低开沟功耗的目的。此外节能型开沟刀在不同开沟深度的沟深稳定性系数均大于90%,高于国家标准和对照组通用开沟刀试验结果,说明设计的节能型开沟刀在降低作业功耗的同时,可保证开沟质量。  相似文献   
3.
4.
本文阐述了当今培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倡导人们学习中国古代孔融“让梨”精神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智慧。进而表明积极构建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努力创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5.
The effects of various copper (Cu) concentrations on the antioxidative system in the roots of Medicago sativa were explor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u content of the roots reached a value of 854 μg g?1 DW at 10 μm Cu and a value of 4415 μg g?1 DW at 100 μm Cu, suggesting that M. sativa has better ability to tolerate and accumulate Cu than other Cu‐bioaccumulators, and is a potential plant for phytoremediation. Treatment with Cu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increment in the levels of H2O2, O2˙? and OH˙. The reduced form of ascorbate and glutathione reached a peak at 30 μm Cu, and was followed by a sharp depletion to a lower level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In contrast, the levels of the oxidised forms of ascorbate and glutathione showed a progressive increment with increasing Cu concentrations, suggesting that the antioxidant system was unable to cope with Cu stress at higher Cu levels. Under the Cu concentrations tested, the activity of catalase (CAT, EC 1.11.1.6), ascorbate peroxidase (APX, EC 1.11.1.11) and glutathione reductase (GR, EC 1.6.4.2) increased at lower Cu concentrations, and then decreased, reaching a maximum at 30 μm of Cu for APX and GR, at 10 μm for CAT, whereas the activities of guaiacol peroxidase (POD, EC 1.11.1.7) were graduall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Cu concentrations. PAGE analysi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EC 1.1.5.1.1) revealed that one band is a Mn‐SOD and five bands are identified as Cu, Zn‐SOD, whereas Fe‐SOD isoforms were not found in the roots of alfalfa. Cu at 10–100 μm increased the intensity of constitutive isozymes of CAT, APX and POD, whereas it decreased the intensity of isozymes of 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6PDH, EC 1.1.1.49) significantly. The activities of lipoxygenases (LOX, EC 1.13.11.12) were gradually augmented with increasing Cu concentrations, demonstrating that LOXs are probably involved in production of lipid hydroperoxides and superoxide anion. There was a continuous and pronounced enhancement in the activity of esterase (EST, EC 3.1.1.1) in roots treated with 10–30 Cu μm , whereas EST activity in roots exposed to above 30 μm Cu declined, suggesting that EST plays a protective role under lower Cu concentrations stress.  相似文献   
6.
在灌区的规划设计中,传统作物灌水率图的绘制一般都是手工方法,不仅效率低且修正起来很不方便,而且现有的灌水率图绘制软件一般存在着灌水率计算和灌水率图绘制相互独立、无法实时动态修正等不足.基此,综合利用EXCEL软件强大的数据处理、分析功能以及图形自动绘制功能,将灌水率计算与灌水率图绘制有机结合,从而实现灌水率图的快速绘制和动态调整.这种方法操作方便、简单,值得在工程设计部门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兽医公共卫生学是利用一切与人类和动物健康问题有关的理论知识、实践活动和物资资源,为人类健康事业服务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在动物性食品安全、动物疫病及人兽共患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防线作用。针对当前我国发生的非洲猪瘟疫情,在阐述兽医公共卫生学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兽医公共卫生学课程的教学策略,以期打破对兽医专业认识的局限性,强化理解兽医公共卫生的意义,提升兽医公共卫生学的课程价值,并为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校院两级管理是高等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必然趋势,对高等院校盘活存量、激活增量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系统梳理了国内外高等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以及教科研指标体系的差异和特征,着重聚焦当前地方农业高校教科研指标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探析地方农业高校校院两级管理教科研指标体系构建的关键因素和环节,提出了“核心+特色”校院两级指标设置和“个人+团队”教师考核评价方式的两项对策,以期为地方农业高校校院两级管理教科研指标考核和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动物医学专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为了实现该目标,除了要求授课教师对专业知识融会贯通,更需要拥有大量典型的临床病例资料。以安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和畜禽疾病诊断中心为平台,收集大量宝贵的临床病例资料和最新的临床诊疗技术,构建了动物医学临床教学数据库,使得诊疗动物种类多样化,案例信息全面化、系统化。该数据库的建成和应用,为临床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和资料,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动物医学专业的教育教学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敬敬  姚东  凌英会 《中国畜牧兽医》2020,47(10):3314-3322
骨骼肌是肌肉的主要构成部分,骨骼肌细胞发生增殖和分化的过程都是肌肉发育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家养动物的产肉性能。研究发现表观遗传修饰作用对骨骼肌细胞增殖分化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表明该遗传修饰作用对家养动物肌肉发育具有重大的意义。作者从DNA甲基化对骨骼肌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组蛋白乙酰化所含因子调控基因选择表达作用、非编码RNA调控和染色体重塑作用所起的影响等方面分别介绍了表观遗传在骨骼肌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的研究进展,简述了不同修饰方式和不同作用因子对骨骼肌增殖和分化两个过程的影响。同时也回顾了前人在研究骨骼肌增殖分化过程所用到的方法和手段,进而分析了表观调控作用因子在骨骼肌生长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旨在进一步阐述表观遗传修饰在骨骼肌增殖和分化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增强对骨骼肌增殖分化调控过程的了解,为和动物生产实际相结合提供参考途径,同时也为骨骼肌生长发育等分子调控提供更多参考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