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7篇
  6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52.
利用EMS诱变籼型三系保持系西农1B,获得了一个新的水稻叶片淀粉过度积累而导致的早衰突变体esl9(early senescence leaf 9)。该突变体苗期叶片呈淡绿色,分蘖期开始除心叶外的叶片从叶尖开始黄化衰老,逐渐延伸至叶中上部,基部保持绿色,该性状一直持续到成熟。与野生型相比,esl9叶片光合色素含量下降,O_2~-、·OH和H_2O_2等活性氧含量上升,保护酶系统中SOD和CAT活性降低。组织化学分析表明,esl9叶片中积累了大量的淀粉颗粒,淀粉含量显著上升;qRT-PCR结果显示,淀粉合成途径相关基因上调,磷酸丙糖(TP)分配途径基因下调,推测基因突变可能改变了TP的分配途径,导致叶片过度积累淀粉,破坏叶绿体结构,光合系统受阻,活性氧增多,引起叶片黄化衰老。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受一对显性核基因调控,ESL9位于第11染色体标记S11-110与S11-87之间,物理距离为304.9 kb,这为进一步基因克隆和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3.
步入新世纪以来,远程教育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发展速度也十分惊人,但远程教育的发展中也存在许多期待研究和探索的问题,关于远程教育中教学交往的研究就是一个深刻的命题,本文就远程教育中教学交往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54.
桑黄多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黄(Phellinus baumii)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的真菌子实体,因寄生于桑树而得名。桑黄多糖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且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小,已成为生物抗癌药物领域的重点研究对象。本文对桑黄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组成及其药理作用研究状况进行了阐述,并对其研究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为桑黄多糖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研究了桑枝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方法。结果将桑枝过160目,选用80%乙醇液作为提取溶剂,超声波处理20 min后在80℃下回流30 min,重复抽提3次,可以有效地提取桑枝中黄酮类化合物。以Na NO2-A1(NO3)3显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510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能精确、稳定地检测出桑枝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  相似文献   
56.
吉林省延边地区猪附红细胞体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吉林省延边地区近三年猪附红细胞体病感染情况,本试验对不同靶基因建立的PCR方法进行了比较,应用敏感性最好的PCR方法对延边地区5个县市的237头份猪血液样本进行了检测,并对不同地区、年龄段、季节、饲养方式等采集的样本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延边地区5个县市猪附红细胞体病感染的平均阳性率为23.6%(56/237),统计学分析表明,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率在不同地区、年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夏秋两季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率显著高于冬春两季(P<0.05);猪附红细胞体病在个体农户饲养方式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规模化养殖方式(P<0.01),说明猪附红细胞体感染受季节、饲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本试验为吉林省延边地区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7.
以小麦为试验对象,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的MTBE(0,5,10,50,100,200,300,400,500mg/L)和Cd(5mg/L)复合作用对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抗氧化酶系统活性、MDA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随着MTBE浓度升高出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抗氧化酶系统(SOD、POD)和游离脯氨酸的趋势是一致的,在MTBE浓度为400,500mg/L时,SOD酶活性与对照相比降低了17%,18%,POD酶活性降低了26.8%,27.8%;在MTBE浓度为200,300,400,500mg/L时,MDA含量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分别降低了27.5%,30.6%,34.9%,36.7%;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在MTBE浓度为200mg/L时高于对照62.3%。  相似文献   
58.
猪细小病毒病是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同时猪细小病毒和其他一些病毒混合感染,加重其他免疫抑制性疾病和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症状,危害养猪业.为了更好的防控该病,必须以准确的诊断为前提.目前,对该病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很多,本文重点介绍解析乳胶凝集、免疫荧光和PCR这3种准确、快速、成熟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9.
为真核表达猪嗜血支原体(Mycoplasma suis)膜蛋白OxaA基因,本实验采用PCR技术扩增包含OxaA基因全长在内的1 561 bp序列,通过引物突变法对OxaA基因内部的两个编码蛋白障碍的碱基进行同义定点突变,应用Overlap PCR技术将3对引物扩增得到的OxaA片段进行拼接,获得能够正确翻译膜蛋白的OxaA基因序列,将鉴定正确的pVAX-OxaA重组质粒转染Vero细胞,应用IFA和western blot方法鉴定OxaA基因在Vero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显示,突变的OxaA基因经Overlap PCR扩增获得长度为747 bp的基因片段,与GenBank中M.suis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IFA检测OxaA基因在Vero细胞中获得瞬时表达,western blot分析表达蛋白的分子量为29 ku,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本实验首次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了M.suis的QxaA基因,为M.suis基因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0.
为了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脂肪源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腹部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采用棕榈油、鱼油和豆油作为脂肪源,以不同的比值配制6种等氮等脂的饲料。挑选252尾初始体重为(5.26±0.10)g的幼虾进行120 d的养殖,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4尾虾),试验结果显示:随饲料中棕榈油添加水平的增加,幼虾的特定生长率(SGR)和成活率(SR)均呈现降低趋势。饲料3和饲料 4组幼虾SGR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在饲料4、5和6组成活率显著高于饲料1和饲料3组,饲料 4组、饲料5组和饲料 6组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单一脂肪酸的组别(饲料1、5、6组)肝胰腺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混合脂肪源的组别(饲料2、3、4组)(P<0.05)。各饲料组中,饲料4组肝胰腺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低(P<0.05),饲料 5组丙二醛(MDA)含量最高(P<0.05)。各饲料组幼虾肌肉中∑SFA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肌肉中均检出18种脂肪酸,∑PUFA>∑SFA>∑MUFA,n-3/n-6系∑PUFA值范围为1.44~1.84。研究表明,仅以棕榈油、鱼油和豆油作为饲料脂肪源时,对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产生负面影响,以混合的鱼油和豆油作为脂肪源时,对克氏原螯虾幼体的SR、SGR和增重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