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44篇
  免费   1926篇
  国内免费   2480篇
林业   1744篇
农学   1392篇
基础科学   1273篇
  2614篇
综合类   13661篇
农作物   1959篇
水产渔业   1120篇
畜牧兽医   4398篇
园艺   1934篇
植物保护   1155篇
  2024年   169篇
  2023年   571篇
  2022年   1218篇
  2021年   1271篇
  2020年   1145篇
  2019年   1023篇
  2018年   809篇
  2017年   1307篇
  2016年   867篇
  2015年   1294篇
  2014年   1399篇
  2013年   1713篇
  2012年   2401篇
  2011年   2399篇
  2010年   2253篇
  2009年   1889篇
  2008年   2033篇
  2007年   1827篇
  2006年   1512篇
  2005年   1264篇
  2004年   816篇
  2003年   409篇
  2002年   492篇
  2001年   467篇
  2000年   415篇
  1999年   16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5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目的]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一种以猪急性发病、高死亡率为典型特征的病毒病,其病原非洲猪瘟病毒(ASF virus,ASFV)在中国的暴发给中国养猪业造成重大损失.p72蛋白是ASFV的主要衣壳蛋白,能够有效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常被利用于检测试剂盒的备成.[方法]构建了p72全长(pET-28a-ASFV-p72)及1-171aa截短突变体(pET-28a-ASFV-p72-(1-171))原核表达质粒,通过E.coli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了p72全长及1-171aa融合蛋白.该2种蛋白经过4次免疫日本大耳白Balb/C兔后,获得效价皆为大于1:819200的多抗血清.[结果]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实验和Western blot检测2种多抗均能与真核表达的p72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制备的针对p72多克隆抗体为后续诊断试剂盒的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属雀形目噪鹛科鸟类,因其叫声婉转悦耳,颜色艳丽,是我国传统观赏鸟类,长时间大量的贸易导致资源破坏严重,现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同时也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国内市场上贸易的红嘴相思鸟进行性别鉴定,一方面可以了解我国红嘴相思鸟野生种群性比状况;另一方面,性别鉴定结果可用于评估其贸易捕捉是否存性别选择偏好;同时还可验证市场摊主利用形态鉴定红嘴相思鸟性别的准确率,为红嘴相思鸟保护和贸易管理提供基础资料.[方法]调查我国14个省份14个鸟市是否存在红嘴相思鸟贸易情况,同时采集各个鸟市的红嘴相思鸟血液样本10~20μL,共361份.利用Ezup柱式血液基因组DNA抽提试剂盒提取DNA,基于通用引物P2/P8及新设计引物对样本DNA进行PCR扩增,通过电泳条带数进行性别鉴定,每个样本至少重复3次,结果一致后判定性别,计算各鸟市及整体性比,分析其贸易种群性比情况及形态学性别鉴定准确率.[结果]在鸟类性别鉴定通用引物P2基础上改进获得新引物A1,利用引物A1/P8进行性别鉴定得到的扩增条带更清晰、稳定,并成功鉴定出361份样本的性别:雄鸟163只,雌鸟198只.红嘴相思鸟贸易种群整体性比为0.45,偏雌;但各个鸟市性比差异较大,除2处市场性比基本平衡之外,其余7个市场性比偏雌,5个市场性比偏雄.形态学鉴定性别的准确率为0.79,其中雌性0.74,雄性0.82.[结论]整体性比结果表明红嘴相思鸟贸易捕捉中应无普遍的性别选择,推测红嘴相思鸟不同地理群体本身可能性比偏倚现象.与分子生物学方法相比,通过形态特征进行性别鉴定存在误差,一定程度上可减弱贸易捕捉雄性偏好对红嘴相思鸟种群性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目的]丝氨酸羧肽酶类(serine carboxypeptidase like,SCPL)蛋白属于SC羧肽酶中的S10家族,在植物生长发育以及逆境反应中发挥重要功能.基于全基因组水平系统鉴定黄瓜SCPL基因家族,并通过分析它们的组织、非生物及生物逆境胁迫表达模式,为深入阐明黄瓜SCPL基因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首次在黄瓜中对丝氨酸羧肽酶类蛋白家族进行了鉴定和全基因组分析.利用HMMER软件和BLAST搜索黄瓜蛋白数据库,并将鉴定出来的成员导入PFAM和SMART等数据库验证是否含有SCPL特征结构域(PF00450).利用ProtParam、MEGA、MEME、GSDS和TBtools等软件对黄瓜SCPL基因序列和蛋白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黄瓜基因组含有27个SCPL基因(CsaSCPL1~CsaSCPL27),它们在7条染色体上的分布并不均匀.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CsaSCPL蛋白是酸性的亲水蛋白,这可能和它们发挥水解酶的功能密切相关.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拟南芥和黄瓜SCPL家族成员在系统发育上可以分为3个亚类,分别为SCPL-I、SCPL-II、SCPL-III.基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CsaSCPL基因具有3~13个内含子,而且亲缘关系接近的CsaSCPL成员的保守基序分布和基因结构也非常相似.利用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了CsaSCPL基因的组织和胁迫表达谱.结果表明CsaSCPL基因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一些基因的表达量在盐和白粉病胁迫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结论]研究一共鉴定了27个黄瓜CsaSCPL基因家族成员,其中一些成员可能在不同的非生物及生物逆境胁迫过程中发挥功能,这将为进一步揭示黄瓜SCPL家族基因的功能及后续培育抗逆黄瓜品种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4.
为了发掘更多与小麦溶剂保持力(Solvent retention capacity,SRC)显著相关的位点,以171个小麦品种(系)组成的自然群体为材料,于2017-2018和2018-2019年度分别在扬州、高邮种植,收获后测定5%乳酸SRC、5%碳酸钠SRC、50%蔗糖SRC和水SRC,结合群体90K SNP芯片基因型资料对小麦溶剂保持力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在2年2点共4个环境下检测到12个稳定的显著性关联位点,分别位于1B、2A、4D染色体上,单个位点的表型解释率为6.93%~14.83%.在1B染色体上检测到同时控制水SRC、乳酸SRC和碳酸钠SRC的位点,可解释6.93%~14.83%表型变异率;在4D染色体上检测到同时控制水SRC、碳酸钠SRC的位点,可解释表型变异率7.04%~9.76%.发掘到的与小麦溶剂保持力显著相关的位点及其SNP可用于软质或弱筋小麦品质育种.  相似文献   
995.
为研究热预处理方式对酸豆乳品质特性的影响.采用持续加热(Continuous heating soymilk,CHS)和热磨浆(Heat soymilk,HS)2种工艺制备豆乳,温度115℃下灭菌10,15,20 min后发酵、后熟得到酸豆乳.在感官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发酵期间和后熟酸豆乳的pH、酸度、活菌数、持水性、粘度、色度和质构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CHS处理酸豆乳凝乳均一稳定、紧密不分层、无乳清析出、酸甜可口、发酵香味浓郁、无豆腥味、酸度适中,总体接受度好;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和质构指标表明,CHS处理酸豆乳发酵过程中,在1~6h内的pH显著低于HS处理,到9 h时2种酸豆乳的pH趋于一致;后熟8 d内CHS和HS酸豆乳的pH变化不显著;酸度变化与pH变化趋势一致;CHS处理酸豆乳持水性和粘度均低于HS处理;发酵6 h时,2种豆乳活菌数基本保持在7.2×107~7.9×107 CFU/mL,之后基本保持不变;后熟过程中不同处理方式的活菌数基本无明显变化,CHS处理的黏性和粘结性优于HS处理.说明磨浆时热预处理工艺直接影响酸豆乳品质特性,持续加热磨浆显著提高酸豆乳的品质.  相似文献   
996.
化肥配施有机肥对芹菜田土壤结构和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下芹菜田的土壤结构和有机碳组分变化。结果表明,化肥配施有机肥可降低土壤容重,提升土壤总孔隙度,提高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有机碳及其碳组分含量。其中以增施有机肥6 000 kg/hm~2和4 500 kg/hm~2处理的效果最为显著,建议该区芹菜在施用化肥的同时添加有机肥4 500~6 000 kg/hm~2。  相似文献   
997.
报道了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的2种短柄大蚊(Nephrotoma aculeata Loew和Nephrotoma analis Schummel)雄虫精子泵及阳茎的构造,提供了各部分的插图,对各部分特征进行了描述,比较了形态学差异。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高磷胁迫下核桃砧木苗的光合生理及物质积累特性,为核桃直播建园砧木苗磷肥施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以新新2核桃幼苗为材料,比较其在高磷梯度下生物量、光合特性、荧光特性、光合产物及叶片营养元素的影响。【结果】 核桃实生幼苗的生物量整体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初始荧光、最大荧光、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及光合色素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P2处理下达到峰值。核桃幼苗合成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随磷梯度的增大呈上升趋势,酸性磷酸酶活性呈下降趋势。核桃砧木苗叶片中硫、钾、钼、锌、硼和铁元素随着供磷水平的升高呈先扬后抑趋势,于P2处理下达峰值,磷、镁、钙、铜和锰元素随着磷水平的增大而增加,于P4处理下达到最大值,磷过量不利于核桃幼苗对上述元素的吸收。【结论】 高磷胁迫显著抑制了核桃幼苗的生长及光合作用,打破了实生核桃幼苗各养分含量之间的平衡。磷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核桃实生幼苗的生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在日光温室内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鉴定180份番茄种质资源进行抗病性,筛选多抗材料,为宁夏番茄多抗品种选育奠定基础。【方法】 对180份番茄种质资源采用5点式取样法,根据病害症状确定病害的类别,调查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研究其对晚疫病、叶霉病、早疫病3种主要叶部病害的抗病性等级,利用模糊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种质材料抗病性。【结果】 179份番茄材料全部发生晚疫病、叶霉病、早疫病,仅1份材料只发生晚疫病和叶霉病,未发生早疫病。晚疫病发病最严重,其次为叶霉病,早疫病发病最轻。对晚疫病、叶霉病和早疫病达到抗病等级以上的材料分别有5、25和50份,占供试材料的2.78%、13.89%和27.22%。筛选出16份材料对3种叶部病害均达到中抗等级以上。材料63049和63054综合抗性排名位列前2,隶属函数平均值分别为0.98和0.93。【结论】 63049和63054这2份材料对这3种病害均达到抗病等级以上且综合抗性好,可作为多抗番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000.
开展不同林分保健功能的差异研究和综合评价,能为今后森林康养林的构建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2019年秋季(9-11月)森林康养旅游高峰期,选取广东省广州市石门国家森林公园中毛竹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枫香林、杉木林和枫香杉木混交林5种林分,并设置无林地对照组,分析人体舒适度、空气富氧度、负离子保健浓度和植物精气4个指标,采用隶属函数值对不同林分的保健功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5种林分的人体舒适度均处于Ⅰ级非常舒适水平,其中杉木林最佳(2.70),无林地对照组处于Ⅱ级舒适水平。2)5种林分和无林地对照组的空气富氧度均处于Ⅱ级较高水平,其中枫香杉木混交林的O2浓度最高(21.17%),且5种林分的O2浓度均高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0.95%)。3)5种林分的负离子保健浓度均处于Ⅲ级较适宜水平以上,其中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的负离子浓度(7 234个·cm-3)约为其他林分的3~5倍,处于Ⅰ级很适宜水平,无林地对照组处于Ⅳ级不适宜水平。4)5种林分的植物精气相对含量均较低(<10%),其中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植物精气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4种林分。5)根据隶属函数值大小,不同林分的综合保健功能强弱依次为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0.75)>枫香杉木混交林(0.61)>杉木林(0.57)>枫香林(0.46)>毛竹林(0.44)>无林地对照组(0.00)。在秋季,5种不同林分的综合保健功能均优于无林地对照组,尤其是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非常适合游客进行森林康养游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