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65篇
  免费   1829篇
  国内免费   2819篇
林业   1800篇
农学   1320篇
基础科学   1310篇
  2873篇
综合类   13427篇
农作物   1987篇
水产渔业   1133篇
畜牧兽医   4761篇
园艺   2028篇
植物保护   1274篇
  2024年   156篇
  2023年   591篇
  2022年   1411篇
  2021年   1280篇
  2020年   1215篇
  2019年   1094篇
  2018年   882篇
  2017年   1325篇
  2016年   918篇
  2015年   1344篇
  2014年   1424篇
  2013年   1769篇
  2012年   2378篇
  2011年   2577篇
  2010年   2306篇
  2009年   1935篇
  2008年   2055篇
  2007年   1853篇
  2006年   1523篇
  2005年   1170篇
  2004年   708篇
  2003年   456篇
  2002年   495篇
  2001年   423篇
  2000年   390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1年   4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16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近年来杏树鬃球蚧在伊犁野果林暴发,严重威胁了野杏的生存和野果林生态系统。为了有效遏制杏树鬃球蚧危害,采用喷雾法在室内筛选出对杏树鬃球蚧表现出较高死亡率的药剂,并在杏树鬃球蚧越冬2龄若虫出蛰期和1龄若虫涌散期进行地面人工喷雾试验和无人飞机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条件下5种药剂对杏树鬃球蚧若虫的校正死亡率在4.32%~81.19%,其中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对出蛰期、涌散期若虫的校正死亡率最佳,分别高达81.19%、73.24%。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杏树鬃球蚧越冬2龄若虫出蛰期,使用5%甲维盐微乳剂、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0%啶虫脒可溶液剂进行防治,施药后第14天防效均达74%以上,其中5%甲维盐微乳剂6 000倍液防效高达91.33%;飞防作业区以吐尔根药后7~8 d的虫口减退率最高,为50.96%。在1龄若虫涌散期,使用5%甲维盐微乳剂、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2%噻虫·高氟氯微囊悬浮-悬浮剂进行防治,施药后第14天防效均达71%以上,其中22%噻虫·高氟氯微囊悬浮-悬浮剂1 000倍液防效高达89.28%;飞防作业区虫口减退率为55.17%,防治效果为36.23%。可选用5%甲维盐微乳剂、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0%啶虫脒可溶液剂和22%噻虫·高氟氯微囊悬浮-悬浮剂作为当前防治杏树鬃球蚧的理想药剂,可有效遏制杏树鬃球蚧的危害。  相似文献   
992.
为探讨疏穗对葡萄酒类黄酮物质含量的影响,以‘赤霞珠’为试验材料,在果实豌豆粒大小时期进行疏穗处理,葡萄藤负载量分别为22(CK)、16穗·株-1(C1)和10穗·株-1(C2)。采收成熟葡萄果实酿造干红葡萄酒,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分析酒样中类黄酮物质的种类及含量。结果表明,疏穗提高了葡萄酒中单体花色苷和黄烷醇的含量,降低了黄酮醇的含量。主成分分析可以看出3种疏穗处理下‘赤霞珠’葡萄酒品质具有差异性。表明在山西乡宁地区,适度疏穗可以提高‘赤霞珠’葡萄酒中类黄酮物质的含量。其中葡萄藤负载量为10穗·株-1时,葡萄酒中类黄酮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993.
以300、400、500、700℃下制备的园林废弃物树叶和树枝生物炭为吸附剂,对不同氮、磷浓度的废水进行了吸附和解吸试验.结果表明:生物炭对废水中磷的吸附能力基本上随着制备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500℃以上制备的树叶生物炭对磷的吸附效果高于树枝生物炭,而在500℃以下时则反之;随着铵态氮浓度的升高,在300℃下制备的生物炭对铵态氮的吸附能力更为突出;树叶生物炭对铵态氮的吸附效果基本上高于树枝生物炭;从整体上看,树叶生物炭对氮、磷的解吸率均低于树枝生物炭,且在较高温度(500℃以上)下制备的生物炭对磷的解吸率较低;除在400℃下制备的树枝生物炭外,树枝生物炭对铵态氮的解吸率在20%~40%,树叶生物炭的解吸率在25%以下;除在500℃以上制备的树叶生物炭外,其他生物炭对磷的吸附能力均在磷浓度为50 mg/L时最强,而对铵态氮的吸附能力随着氮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强;除在较高温度下制备的树叶生物炭外,其他几种生物炭对铵态氮的吸附效果均高于对磷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994.
小梁山西瓜为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基于新民小梁山西瓜发育期监测数据和国家气象站气象观测资料,根据小梁山西瓜不同生长发育对气象条件的需求,采用统计方法,确定对西瓜品质影响优劣评判指标.结果表明:(1)西瓜气候品质评价模型由不同发育期气象条件和气象灾害共15个因子构成.其中,影响小梁山西瓜品质的主要气象要素为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土壤相对湿度和日较差.(2)2019年辽宁省沈阳市新民生产的小梁山西瓜气候品质评价得分为81.8分,为"优"等级.  相似文献   
995.
采用不同种植规格氮肥减量的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规格氮肥减量对烟株农艺性状、烟叶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感官评吸质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3 m×0.55 m种植规格下氮肥减量15%,烟株的农艺性状较好、外观综合质量提升、内在化学成分协调、中性致香物质总量提升、感官评吸质量改善和经济效益增加.烟叶有效叶数为21.7,叶面积系数为3.3,中部和上部烟叶外观质量评价综合得分分别为79.0和76.5分,中上部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丰富,分别为642.86μg/g和619.60μg/g,中部和上部烟叶感官质量评价得分分别为85.0和83.5分,产量、均价、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分别为2830.5 kg/hm2、29.6元/kg、83782.8元/hm2和68.4%.1.3 m×0.55 m种植规格下氮肥减量15%的生产技术在澄江抚仙湖径流区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996.
桃枝废弃物基质栽培对盆栽桃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解决废弃桃枝的资源化循环利用问题,探明桃枝废弃物作为栽培基质的可行性.[方法]以不同比例的废弃桃枝产品和其他物料复配为栽培基质,进行盆栽桃苗试验,测定不同配方基质的养分含量,分析桃苗地上部枝条的生长和叶片的光合能力,以及地下根系的生长情况.[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含有60%桃枝废弃物的复配基质Ⅱ中,全氮、速效钾、碱解氮、氯离子以及钙、铜、镁、锌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最高,进口基质比例高的配方基质Ⅲ中有机质含量高,基质Ⅰ中有效磷和铁元素含量最高.桃枝废弃物含量高的配方基质(Ⅰ和Ⅱ)显著增加了桃苗根系的数量,而进口基质含量高的配方基质Ⅲ提高了桃苗枝条的含水量,并且基质Ⅲ中桃苗茎干粗度的年增长量高于其他两个处理的年增长量,进口基质有利于根系的伸长生长.桃枝废弃物占比大的基质(Ⅰ和Ⅱ)显著增加了桃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增大了基质Ⅱ中桃苗的气孔导度,增大了基质Ⅰ桃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结论]含60%桃枝废弃物的配方基质Ⅱ中的部分营养元素含量较高,根密度较大;桃枝废弃物比例较低而添加进口基质的配方基质Ⅲ有利于桃苗茎粗的生长和根系的伸长生长.桃枝废弃物可以促进细根的生成,提高桃苗吸收水分和营养元素的能力.桃枝废弃物增强了桃苗叶片的光合能力,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相似文献   
997.
在长江中下游稻油轮作区,前茬水稻机收后秸秆全量留田,当接茬进行油菜精量联合直播作业时,浮秸易缠绕直播机触土部件,造成机具堵塞、种子落在秸秆上难以出苗等问题。为此,结合油菜覆草种植农艺措施,提出适于油菜直播水稻秸秆覆盖还田的机械化作业方案,设计了一种与油菜精量联合直播机配套的覆秸装置。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覆秸装置关键环节工作部件的结构参数、安装位置与安装角及工作转速范围。控制秸秆喂入量分别为0.9、1.1、1.3kg/s,进行性能测试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确定的各部件工作转速的适宜性和秸秆输送顺畅稳定性,结果表明,当播种覆秸作业机组配套69.9kW拖拉机、前进速度0.7m/s、捡拾装置滚筒转速80r/min、集秸装置螺旋输送器转速270r/min和链式提升装置转速270r/min时,机具作业顺畅,秸秆捡拾率达到90%以上。控制均匀铺放装置转速分别为210、240、270、300、330r/min,当转速为300r/min时,秸秆覆盖均匀率最高,超过92%。田间试验表明,覆秸直播机秸秆通过性能良好,各环节工作部件作业稳定,各项设计指标均满足技术标准要求,设计的覆秸装置与油菜精量联合直播机集成,一次作业可完成水稻浮秸的捡拾、堆集、输送、覆盖以及旋耕整地、开畦沟、施肥、油菜播种等工序,适宜在水稻机收后秸秆未作任何处理的稻茬田作业。  相似文献   
998.
高强  万兴彬  彭超 《世界农业》2021,(3):4-13,58,140
日本历来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经过多年改革完善,日本政府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粮食储备制度,并根据时代要求不断优化制度设计与运营模式。日本在储备量确定、竞标收购以及市场投放等方面进行了细化管理,并从完善政府管理体制、强化信息收集整理、稳定粮食供给以及促进价格流通等多方面入手,建立了粮食安全综合对策。中国应该借鉴日本建立严密的调查和信息发布体系、优化政府一体化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民间储备的积极作用、综合运用多种干预措施等有效做法,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999.
为了研究植物适应陆地生活的机制,以较原始的陆生植物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 L.)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部分MYB(v-Myb avian myeloblastosis viral oncogene homolog)家族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不同部位以及不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量变化。构建系统进化树确认地钱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MYB转录因子亚家族S14、S28和 AtCDC5 同源的基因,使用qRT-PCR对不同生长时期、组织以及激素处理下目的基因表达量进行分析。qRT-PCR分析结果表明, MpR2R3-MYB20在胞芽中表达量最高,胞芽杯中最低,且在0.1μmol/L IAA诱导下表达量显著上调; MpR2R3-MYB8在分生区高表达,激素处理下表达量变化较小;MpR2R3-MYB3和 MpCDC5在3周分生区高表达,IAA处理后下调; MpR2R3-MYB18主要在胞芽和胞芽杯中表达,且受ABA诱导大幅上调; MpR2R3-MYB16在全株中都有较高表达,在0.1μmol/L IAA处理下显著上调,在其他激素处理下显著下调。这些结果说明上述基因在地钱不同器官或组织中具有调节生长、发育和抗逆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000.
为准确掌握舍饲养殖条件下陕西省羊梭菌病的流行和发病情况,采用实地调查和发放调查表的方式对陕北、关中、陕南等地区32 181 400只羊进行羊梭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羊梭菌病发病率为0.015%~5.235%,病死率为16.970%~42.412%,陕南和关中地区发病率较高,陕北地区呈下降趋势,该病主要发生于3月-5月,羔羊和幼龄羊较易感,注射疫苗能较好地预防该病的发生,病羊的病死率与发病地区、时间、是否注射疫苗都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