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5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297篇
林业   112篇
农学   154篇
基础科学   35篇
  65篇
综合类   531篇
农作物   126篇
水产渔业   152篇
畜牧兽医   228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265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报道了采用细胞松弛素B (CB)处理虾夷扇贝 (Patinopectenyessoensis)受精卵抑制第一极体 (PB1 )释放的处理组与对照组的细胞染色体分离状况。结果表明 ,对照组中的受精卵具有 1 9条四分体染色体 ,经过减数分裂Ⅰ期和减数分裂Ⅱ期 ,放出PB1和PB2 ,受精卵的发育具有不同步性。处理组受精卵在第二次减数分裂中出现了特殊的分离类型 ,即“三级分离”、“联合二级分离”和“独立二级分离”。初步分析了细胞松弛素B抑制第一极体放出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2.
籽粒苋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首次报道了籽粒苋中也存在 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 ,进一步验证了 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 .采用 PCR方法分离鉴定了来自 4个种 2 7个基因型中的 5 3个 RT酶区序列 .序列分析表明 ,籽粒苋中的 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不但具有长度多样性、种间多样性、种内多样性 ,而且来自相同基因型的反转录转座子之间也存在高度异质性 .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 ,籽粒苋中的 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以多拷贝形式存在 .Northern杂交分析表明 ,籽粒苋中的 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可能失去了转座活性 .本研究还对采用 PCR技术分离全长的 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进行了初步探讨 ,认为该方法可行 ,具有快速、经济等优点 ,可望在短期内分离出全长的反转录转座子  相似文献   
103.
不同耕种方式对玉米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得出沿等高线种植增产效果显著,比顺坡种植增产36.6%,浅耕比翻耕的增产效果也达12.6%.在各处理组合中,以沿等高线种植、浅耕、净作玉米的经济性状最优,小区产量达21.62千克/40平方米,而顺坡种植、翻耕、净作的经济性状最差,小区产量仅12.78千克/40平方米。前一处理比后一处理的增产效果达70.9%.采用沿等高线种植和浅耕措施,可以改善玉米的经济性状和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04.
小麦转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自第一株转基因小麦报道以来,利用不同的外植体,通过基因枪法、农杆菌介导法、花粉管通道法等技术,将抗病虫、抗除草剂、抗逆以及提高品质的基因转化到小麦中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基因枪法、农杆菌介导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在小麦转基因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5.
荆州市蔬菜硝酸盐污染现状评价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荆州市12种主要蔬菜的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污染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已有相当比重的蔬菜受到了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污染,受污染较重的蔬菜为叶菜,果菜、瓜菜受污染较轻,提出了蔬菜硝酸盐、亚硝酸盐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6.
用SSR标记比较亚洲栽培稻与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50,自引:4,他引:50  
 用 30对SSR引物比较了 5 2份不同生态型的栽培稻和 34份不同省 (区 )的普通野生稻 (简称CWR)的遗传多样性 ,发现在 2 84条多态性带中 ,有栽培稻特异带 15条 (5 .2 % ) ,普通野生稻特异带 117条 (41.2 % ) ,栽培稻与普通野生稻的差异主要来自野生稻。栽培稻和普通野生稻的平均基因多样性分别为 0 .6 7和 0 .9,每一位点在栽培稻中的等位基因平均为 5 .3,而在野生稻中平均为 9.6 ,栽培稻中的等位基因数仅为野生稻的 6 2 % ;野生稻材料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 0 .80 11,远大于栽培稻品种之间的 0 .6 6 0 3,说明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大于栽培稻。此外 ,籼稻品种与粳稻品种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也明显大于籼、粳亚种内品种间的遗传距离 ,表明籼粳分化是亚洲栽培稻遗传分化的主流。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SSR标记既能较好地将栽培稻与野生稻分开 ,又能较好地进行籼粳稻的分类。  相似文献   
107.
用曲轴箱增压改善单缸四冲程柴油机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X195柴油机空气滤清器,进气管和曲轴箱之间增设单向阀片,利用活塞工作反面来泵气,把进入进气管道的新鲜空气与漏入曲轴箱内的气体一齐压入气缸,以达到增压,降低油耗,减少排放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8.
凉山半细毛羊种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凉山半细毛羊的产毛、产肉性能、繁殖性能、生长发育、生理生化性状、血液蛋白多态性和染色体核型作了全面的介绍。凉山半细毛羊成年公羊体重 85 2 5± 3 2 5kg、母羊 4 8 11± 4 13kg ;剪毛量分别为 6 5 5± 0 12kg和4 12± 0 32kg ;毛长分别为 18 12± 0 5 1cm和 15 74± 0 2 1cm ;羊毛主体细度 4 8~ 5 0支。 6月龄肥羔胴体重16 83± 0 76kg ,屠宰率为 5 0 79%。母羊初配年龄为 10~ 12月龄 ,平均产羔率为 111 36 %。染色体数目 2n =5 4。在长期的精心选育和当地生态条件的影响下 ,凉山半细毛羊的生理生化性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以适应凉山地区的生态条件  相似文献   
109.
制备转基因小鼠特有的DIG标记探针,应用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转基因小鼠外周血细胞的遗传性状进行分析,检测其合子类型,以挑选纯合子小鼠用于保种。结果杂合型小鼠61%的细胞有一个荧光信号,而纯合型小鼠约24%的细胞有两个荧光信号,48%的细胞有一个荧光信号,野生型小鼠无荧光信号。因此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可作为检测转基因小鼠遗传特性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0.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年来在生命科学技术领域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 .本文综述了基因芯片的产生背景、概念、原理、分类和制作方法 ,并展望了其在农业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