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51篇
  免费   470篇
  国内免费   640篇
林业   1600篇
农学   562篇
基础科学   379篇
  819篇
综合类   5324篇
农作物   1050篇
水产渔业   246篇
畜牧兽医   427篇
园艺   955篇
植物保护   199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249篇
  2021年   332篇
  2020年   325篇
  2019年   335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356篇
  2016年   577篇
  2015年   451篇
  2014年   890篇
  2013年   579篇
  2012年   1152篇
  2011年   947篇
  2010年   653篇
  2009年   634篇
  2008年   546篇
  2007年   506篇
  2006年   461篇
  2005年   396篇
  2004年   298篇
  2003年   250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雄生 《中国稻米》2021,27(4):127-132
大致说来,一万年前是中国稻作的起源时期,一千年前则是中国稻作传统的形成时期,而最近一百年则是中国稻作发展最快的时期。用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这三个大致的时间节点,全景展示中国稻米的历史、稻米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千百年来中国人民为解决吃饭问题所做的努力、近百年来中国稻作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展望未来稻米所可能遇到的挑战和前景。  相似文献   
2.
在丛生竹林下对不同基质配方和硒浓度菌棒进行埋棒栽培以及覆土方式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菌棒不同基质配方对竹荪产量及其营养成分有显著影响,而且三列浅沟形和双列龟背形2种覆土方式有利于提高竹荪产量。改良基质配方菌棒竹荪产量比常规配方提高约50%;在添加外源硒质量分数为0~2.0 mg/kg的浓度范围内,竹荪子实体产量先随着硒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后再有所降低,基质中添加1.5 mg/kg硒肥比不添加产量提高了195.30%。基质中添加硒质量分数为1.0~2.0 mg/kg的硒肥可以较显著地提高竹荪花的硒含量,其干物质中硒含量平均值从约2.50 mg/kg提高到8.05~13.30 mg/kg,外源硒肥利用率达到9.70%~15.36%。菌棒不同基质配方对竹荪子实体的粗蛋白及粗多糖含量有明显影响,改良配方竹荪蛋与竹荪花的粗蛋白含量是常规配方的1.21和1.29倍,其粗多糖含量是常规配方的4.81和1.35倍;基质中添加硒肥与不添加硒肥相比,竹荪蛋与竹荪花中粗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40.90%和14.30%。在硒质量分数为1.0 mg/kg的竹荪菌棒林下覆土栽培试验中,三列浅沟形覆土方式单位面积鲜竹荪蛋产量最高,为10.27 kg/m2;双列龟背形覆土方式单个菌棒的鲜竹荪蛋产量最高,达1.40 kg。三列浅沟形和双列龟背形2种覆土方式基质生物转化率分别为93.00%和94.14%,达到了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3.
强化型EM菌剂对金针菇菌糠堆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EM菌剂在菌糠堆肥中的应用效果,加速腐熟进程,改善堆肥质量,采用纤维素酶与木聚糖酶高产菌株黑曲霉SNH-7、蛋白酶高产菌株枯草芽孢杆菌SNK-103与EM菌剂进行复配,研制强化型EM菌剂,并研究其对菌糠堆肥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EM菌剂相比,接种强化型EM菌剂的处理堆肥过程中微生物代谢更加旺盛,温度、pH、EC值、总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总氮、铵态氮、硝态氮、C/N、腐植酸和黄腐酸含量等理化指标的升高或降低幅度更大,腐熟进程加快;成品堆肥的GI提高,C/N降低,总氮、硝态氮、总腐植酸和游离腐植酸的含量升高,生物安全性更好、肥效更高。说明在EM菌剂中补充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蛋白酶高产菌株,可强化其对纤维素、木质素和蛋白质的降解能力,在无辅料、高C/N、低pH的不利条件下,添加该菌剂能加速堆肥进程,提高堆肥质量。  相似文献   
4.
2017年引进早熟杂柑品种‘爱媛28’香橙砧和枳砧苗分别在大棚设施和露天进行试种,栽培4年调查比较两个砧木组合的生长表现、丰产性与果实品质,结果表明:‘爱媛28’香橙砧树表现生长势强,冠幅、树高、茎粗、结果枝、秋梢等生长量指标显著大于枳砧树,3a树初产1436 kg/667㎡,4a树2523kg/667㎡,显著高于枳砧4a树初产1809kg/667㎡;大棚种植香橙砧4a树果实10月下旬TSS11-12%,12月中旬TSS可达15%,与枳砧相当,可滴定酸比枳砧略高,两者固酸比均达18以上,口感风味极佳,两者单果重、果形指数、果皮厚度、可食率无显著性差异;未密封大棚4a树体经受2020年寒冬极端低温考验无明显冻害,抗旱抗寒能力中等,易感黑点病和流胶病,大棚种植能很好预防黑点病。综合评价爱媛28枳砧和香橙砧均适合在南平市种植,香橙砧比枳砧早期丰产性稳产性好,收益更高,香橙砧‘爱媛28’设施种植较枳砧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5.
富硒猕猴桃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永 《中国果菜》2020,(2):77-80
鲜嫩的果肉、独特的风味以及丰富的营养价值,使得猕猴桃被称为“维C之王”,微量元素硒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江苏北部自然资源丰富,适宜种植富硒猕猴桃,且临近上海等沿海经济带,有利于猕猴桃的保质保量运输和及时供应市场。本文主要分析了江苏北部地区优质猕猴桃的配套种植技术,从苗木的选择到高产措施,为高品质富硒猕猴桃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栽种规格的木薯间作糯玉米模式和发掘高产高效间作模式,对木薯净作,糯玉米净作和8种木薯间作糯玉米模式进行了鲜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研究。结果表明:木薯间作糯玉米模式是可行的,体现出明显的间作优势。发现不同间作模式的经济效益不同,其中处理9(大行距100 cm,小行距70 cm)的鲜薯产量(51 274.36 kg/hm2)最高,处理4(行距100 cm)的经济效益(52 794.15元/hm2)最高,处理9的经济效益(46 556.97元/hm2)排第3位。综合评价认为,处理9的木薯间作糯玉米模式最合理。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推广高产高效木薯间作糯玉米模式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7.
4个甜樱桃品种在德州的引种表现及设施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入山东德州的4个甜樱桃品种美早、萨米脱、布鲁克斯、拉宾斯进行了日光温室栽培试验,对其性状表现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4个品种均表现生长良好,适应性强,结果正常,果实品质优良,可以作为德州地区日光温室的栽培品种发展。简述了4个甜樱桃品种在日光温室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纵条纹炭角菌具有镇静、催眠等药用价值,已实现工厂化、规模化栽培。为探究纵条纹炭角菌的研究进展,对其分类学地位、生物学特性、人工培养、化学成分和生理活性等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出适宜北京地区春茬番茄的穴盘育苗基质,并明确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以提高育苗基质的标准化,推动育苗技术精准控制的标准化进程,选取了北京地区各大育苗场常用的3种商品基质和6种以草炭、蛭石、珍珠岩为主要原料复配的自配基质,用于番茄穴盘集约化育苗,分析育苗基质的理化性质及育苗效果。结果表明:A3处理(北京绿穑生物商品基质)番茄幼苗茎粗最大,较CK(草炭、蛭石、珍珠岩体积比为3∶1∶1)增加13.1%,根冠比和壮苗指数也均最大,分别为0.132和0.069,A5处理(草炭、蛭石、珍珠岩体积比按3∶1∶1混合,每穴添加1 g基质伴侣)仅次于A3处理,两处理春季育苗效果好,建议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北方地区利用温室栽培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及其2个改良品种‘PKM1’和‘PKM2’,通过分析表观生长量、养分含量以及光合特性等指标的差异性,筛选适宜北方温室种植的辣木品种。结果表明:PKM1的高生长和增粗生长均显著快于辣木和PKM2(p0.05),在定干前(71 d)三者平均株高依次为115.7、80.2、81.0 cm,地径依次达17.47、13.27、15.08 mm。植株养分季节变化,PKM1养分状况要优于辣木和PKM2,在5月份,PKM1叶片中全氮(44.32 mg/g)、全钾(12.73 mg/g)含量显著高于其它2个品种(p0.05),全磷和可溶性糖含量品种间无显著性差异;7月份,PKM1可溶性糖显著高于其它2个品种;光合特性分析,3个品种在弱光条件下的光量子利用效率及光补偿能力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光强增加,光量子的转化能力出现显著性差异,PKM1的最大净光合速率(A_(max))显著高于辣木和PKM2(p0.05),最高达23.84μmol CO_2/(m~2·s)。可见,北方设施条件下,PKM1的生长速度、养分状况、光合能力均表现最好,较适宜北方温室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