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稻作是日本农业最主要的构成要素。长久以来日本一直以稻米为主食,所以对日本来说稻作具有特殊的意义。但是由于近几十年来稻米消费的大量减少,日本于20年前开始限制稻米生产以克服稻米过剩所带来的问题。虽然稻作对日本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稻米确实也是日本人的主食品,但约30年前日本的稻米生产就能满足国内的需求。在此之前由于稻米生产不足,粮食短缺,日本不断地努力改善稻作栽培条件。由于现在年轻的日本人不象他们的前辈那样喜欢稻米,稻米消费大量减少。但是,可以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的青年人会发现稻米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作为第一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2019年国际(长沙)稻作发展大会暨中非稻作发展研讨会”由中国工程院袁隆平院士为主席的国际稻作发展论坛理事会等单位承办。届时将邀请世界著名稻作专家做主题报告,围绕中非“八大行动”项下农业领域相关举措落实工作,共同探讨中非农业合作特别是稻作生产领域合作模式,分享各国农业特别是稻作发展经验,发布杂交水稻在非洲推广种植的最新成果等。欢迎国内外从事水稻栽培、育种、制种、稻米产业研究和管理的专家学者、科研人员、种子企业和学生参加本届国际稻作发展大会。  相似文献   

3.
2022年我国水稻面积略有减少,单产因受灾有所下降,总产已连续12年稳定在2亿t以上;国内稻米市场价格先稳后涨,优质优价更加明显;大米进口量首次突破进口配额,出口量略有减少;品种审定数量明显减少,品质结构持续优化;经营规模有序扩大,社会化服务、绿色技术和智能技术加速推广。预计2023年水稻面积小幅增加,单产保持稳定,大米市场稳步上行,优质稻较快发展,智慧稻作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4.
日本水稻机械化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括了日本稻作生产、大米加工.消费的现状以及日本政府的农业政策。介绍了日本稻作技术的要点、稻作机械化的现状与特征。从超省力.减轻劳力、低成本化、稻米高附加价值化、节能.减轻环境负荷等视点展望了下一代的稻作机械化技术。  相似文献   

5.
韦亮节 《中国稻米》2023,(4):108-112
壮族稻作文化是中华民族稻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背景是“赞米亚”独特的自然与历史文化生境。壮族稻作有诸多文化表征,包括解析稻谷来源的神话叙事,展演水稻生产的各种民俗,总结稻作经验的壮语农谚以及以稻米为原材料的特色食品。壮族稻作文化既需要在横向上与非遗项目、网络、文娱活动等相结合,又需要在纵向上挖掘与新时代相契合的诸多内涵,使其更好传承。  相似文献   

6.
淮北地区几种稻作方式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淮北地区是江苏省重要的优质粳稻高产区域,该地区主产中熟中粳稻,并形成了人工插秧为主、机械插秧、塑盘育秧抛栽、麦后直播等多种稻作方式。从提高水稻生产能力、改善稻米品质、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规避自然风险等多重目标综合分析,认为应着力推广以塑盘育秧抛栽、机械化插秧为主的前景广阔的稻作方式,谨慎推广直播稻。  相似文献   

7.
 应用扩散筛选法,从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样品中发现了大量炭化稻米。形态学研究表明,贾湖古稻多数为栽培粳与偏粳稻(L/W为1. 88-2. 48),少部分为栽培籼与偏籼稻(L/W为2. 50~3. 00)。该遗址文化层14C测年树轮校正值为8942~7868 a BP,这是我国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炭化稻米。这一发现对于我国乃至世界稻作起源的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还从古环境及农业起源机制方面,分析了贾湖先民较早开始稻作文化的原因,并提出了具有古气候边缘过渡效应的淮河流域或许是我国栽培稻起源地之一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万年稻作农业文化系统的开发、保护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万年县境内发现了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植硅石,把世界稻作起源由7000年前推移到12000~14000年前,从而被考古界公认为是世界稻作起源地之一。万年贡谷接近野生稻形态特征,蕴藏着丰富的抗病虫、抗逆境的抗性基因及其他有利基因,特别是具有较强的耐瘠性,因而对其进行研究、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围绕着贡米生产也形成了万年独特的稻作文化以及现代水稻产业,这些共同构成了万年稻作文化系统。  相似文献   

9.
中国水稻种植区划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根据各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和水稻种植特点,将中国稻区划分为6个稻作区(一级区)和16个稻作亚区(二级区)。对各个稻作区和亚区的基本情况、自然生态条件、稻田种植制度、品种类型、主要病虫害等作了评述,並提出水稻生产发展方向、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述了淮安市稻作方式发展现状,分析了现阶段制约该市现代化稻作方式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了更新种植观念、完善稻作布局、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等加快推进该市现代化稻作方式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郑云飞 《中国稻米》2021,27(4):12-16
稻作是东亚地区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20世纪70年代河姆渡遗址出土稻谷证明中国是稻作起源地,颠覆了稻作起源于印度学说,确立以稻作农业为特色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近年来中国考古取得丰硕成果,良渚古城遗址、一万年以前水稻遗存、大规模的古稻田等发现填补了中国文明史的许多空白,不断更新了稻作起源的认识,稻作起源于一万年以前的长江中下游已经成为了目前国际共识。植物考古、农耕遗迹考古等多学科考古工作在阐释中华文明进程和文明社会形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稻栽培技术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0年来,中国水稻生产取得巨大成就。根据水稻生产发展历程,将我国水稻生产分为波动阶段、快速增长、调整下降和恢复提高四个阶段。文章阐述了四个阶段的水稻生产及栽培技术特点;分析了单季稻和双季稻栽培技术的特点及发展现状。针对水稻生产发展面临的问题,展望了栽培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种新兴的稻糠稻作研究应用技术悄然兴起。它彻底打破了水稻栽培中的防除杂草与施用有机肥技术的传统观念,以施用稻糠为主要手段,结合耕作措施,适时防除杂草,同时兼有施用有机肥的功效,在水稻栽培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近2 a对甬优17作烟后稻机插栽培试验示范观察,总结了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管理肥水和防治病虫害等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以期为"春烟—晚稻"模式种植区的粮食增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近些年稻蟹种养的研究结果,通过调查走访稻蟹种养者、家庭农场、合作社和企业,查阅近年统计年鉴,分析了辽宁滨海稻区稻蟹种养生产现状、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找出限制当地稻蟹综合收益提升的瓶颈,最后提出了“单元格建设管理以优化资源配置、高光效比空栽植稻蟹种养优化模式、多学科结合方式提质增效”等3条建议,以期为辽宁滨海稻区稻蟹种养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对于提高杂交水稻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优化杂交水稻群体质量,扩大杂交水稻库容量,提高光合叶面积指数和光能利用率,增强杂交水稻根系活力,延缓根系和叶片衰老,提高杂交水稻库容的有效充实度,可实现杂交水稻高产。杂交水稻高产栽培实践中形成了以精确定量栽培、强化栽培、三定栽培为代表的等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杂交水稻高产栽培也存在栽培技术与我国农村发展不适应,以及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不很好协调的矛盾。精准化栽培、生态化栽培和轻简栽培将是我国今后水稻生产发展急需技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多年、多点的大面积试验、示范,形成并优化了超级稻中嘉早17在衢州市衢江区的直播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为其在类似稻作生态区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利用工具造田再到逐步实现耕、种、收全程机械化,人们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并不断总结和创新了栽培技术。文章概述了我国古今水稻主要生产环节的技术进步以及水稻栽培理论体系和种植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供人们概略了解水稻栽培技术方面的变迁。  相似文献   

19.
结合双季稻品种的变更,介绍了中国双季稻栽培技术的3个发展阶段,重点介绍了双季稻"三高一稳"栽培技术、"旺壮重"栽培技术、以抛秧和机插稻为主导的轻型栽培技术及"三定"栽培技术的原理、技术要点、研究进展,并根据当前中国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双季稻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栽培模式对稻米品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超级稻组合88S/1128和常规优质稻品种湘晚籼17号为材料,探讨了不同栽培模式(旱作覆膜、水作覆膜、旱作不覆膜、常规栽培等)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品种一致表现为旱作覆膜栽培的糙米率、精米率最高,水作覆膜栽培的整精米率最高;同一品种不同栽培模式的粒长和长宽比无显著差异,但覆膜栽培的垩白粒率、垩白大小更高。88S/1128旱作覆膜与常规栽培相比,直链淀粉含量降低、胶稠度变小、糊化温度升高;而湘晚籼17号旱作覆膜与常规栽培相比,直链淀粉含量降低、胶稠度变大、糊化温度降低。2个品种蛋白质含量表现一致,均为旱作不覆膜常规栽培旱作覆膜水作覆膜。稻米品质性状变异度最大的为外观品质,其次为蒸煮食味品质,碾米品质变异度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