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胚胎附植是哺乳动物生殖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干扰素-τ是反刍动物特有的妊娠识别信号,在妊娠早期特异表达并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干扰素-τ在反刍动物胚胎附植及胎盘形成早期发挥的作用,总结该阶段受干扰素-τ调控的相关基因,以及干扰素-τ与孕酮、前列腺素、皮质醇在影响子宫内环境中的相互作用,为深入研究反刍动物胚胎附植相关基因和进一步了解其胚胎附植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反刍动物的整个妊娠失败中,早期胚胎死亡占有很大的比例,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母体妊娠识别失败造成的IFN-τ(干扰素-τ)是由反刍动物孕体附植时发出的特有的妊娠识别信号,它是建立母体妊娠识别的一种主要因子,本文阐述了IFN-τ的分子结构及其最新研究进展,即IFN-τ和PGF2α,UCRP,OTR,GM-CSF的互作机理。  相似文献   

3.
干扰素tau(IFN-τ)是反刍动物特有的一种新型Ⅰ型干扰素,通常被认为是反刍动物的妊娠识别信号,在胚胎与子宫内膜的相互作用中调节一系列相关基因的表达。近年来,随着对IFN-τ研究的深入开展,发现其除了参与调节反刍动物妊娠着床外,在其他物种中还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理功能。基于此,文章围绕IFN-τ的主要生理作用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4.
干扰素-τ及其在反刍动物中抗黄体溶解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干扰素-τ是一个在反刍动物妊娠建立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的细胞因子,属于Ⅰ型干扰素家族。在围植入期由胚胎滋养层单核细胞合成分泌,主要作用于子宫内膜,抑制溶黄体素PGF2α的合成分泌,起到抗黄体溶解作用,保证妊娠的建立。导致牛胚胎早期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抗黄体溶解机制失调,因此干扰素-τ被认为是一个能有效提高妊娠率的可操控靶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5.
干扰素-τ是羊孕体附植时发出的特有的妊娠识别信号,它是建立母体妊娠识别的一种主要因子。本文阐述了IFN-τ的分子结构及其最新的研究进展,即IFN-τ和PGF2α、U-CRP、OTR、GM-CSF的互作机理。  相似文献   

6.
干扰素-τ(INF-τ)最初被称为滋养层蛋白-1(TP-1),是反刍动物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类低分子质量酸性蛋白质,分子质量一般为17~24 ku。干扰素-τ具有Ⅰ型干扰素的共同特性,即抗病毒、抗细胞增生、免疫调节等[1]。但IFN-τ在生物学功能方面有其自身特点,它仅在胚胎滋养层细胞中表达,无需病毒诱导;另外,高浓度IFN-τ与其他Ⅰ型干扰素  相似文献   

7.
干扰素-τ对绵羊妊娠识别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扰素-τ是羊孕体附植时发出的特有的妊娠识别信号,它是建立母体妊娠识别的一种主要因子。本文阐述了IFN—τ的分子结构及其最新的研究进展,即IFN—τ和PGF2α、U—CRP、OTR、GM—CSF的互作机理。  相似文献   

8.
IFN-τ与妊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FN-τ属于一类功能特化的 IFN,它是反刍动物母体妊娠识别的孕体信号 ,在黄体维持和妊娠建立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本文对 IFN- τ的抗溶黄作用及其抗溶黄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9.
奶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奶牛养殖是奶业发展的基础。然而,奶牛繁殖率低一直是影响奶业发展和困扰养殖户的重要问题。妊娠早期胚胎损失是导致奶牛繁殖率低的原因之一,而母体妊娠识别期是决定妊娠能否成功建立的关键环节。对妊娠识别分子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妊娠建立的复杂过程,可为探索减少奶牛早期胚胎损失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简要综述了干扰素-τ调控牛妊娠识别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奶牛高效繁育相关科研及生产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PCR克隆测序首次测定了黑白花奶牛干扰素-τ成熟蛋白的完整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DQ680846、DQ680847),其CDS长度为519 bp,编码含有172个氨基酸的牛干扰素-τ成熟蛋白。对所有牛干扰素-τ序列进行聚类分析,可将其聚为4类,发现了一类新的牛干扰素-τ(τ4)和6种新亚型(τ1e、τ3f、τ3g、τ3h、τ4a、τ4b)。DQ680846属于τ4类的一种亚型,标记为τ4a;DQ680847属于τ3类的一种亚型,标记为τ3f。各牛干扰素-τ基因核苷酸序列间的同源性在92.7%~99.8%之间,推导氨基酸序列间的同源性在88.5%~99.4%之间;τ4a、τ3f与其他牛干扰素-τ基因核苷酸序列间的同源性分别在94.0%~97.1%、92.9%~99.6%之间,推导氨基酸序列间的同源性分别在91.4%~96.0%、88.5%~99.4%之间。这一结果反应了牛干扰素-τ基因在进化过程中的高度保守性。二级结构预测发现牛干扰素-τ成熟蛋白是以5个α-螺旋(A-E螺旋)为基础构成的。Asn78、Cys1、Cys29、Cys99、Cys139I、le143、Lys160和C-末端的11个氨基酸为高度保守区,它们是维持牛干扰素-τ的结构和功能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1.
反刍动物妊娠识别及早期胚胎死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反刍动物妊娠识别及早期胚胎死亡张家骅(西北农业大学兽医系,陕西杨陵712100)孕酮为胚胎发育、维持适宜的子宫内妊娠环境所必需,因此黄体寿命延长并持续分泌孕酮是早期妊娠得以维持的必要条件。本文着重讨论反刍动物母体如何识别胚胎的存在而使黄体得以维持;同...  相似文献   

12.
妊娠的建立和维持归因于胚体的信号和黄体对孕酮的产生,在反刍动物,胚体滋养层分泌的激素抑制子宫内膜产生前列腺素PGF2α。在发情周期的绵羊,孕酮下调子宫内膜腔上皮和子宫腺上皮孕酮受体基因的表达,并伴随着上皮雌激素受体和催产素受体的增加。在催产素的作用下,子宫开始分泌溶黄体作用的前列腺素F2α。在妊娠绵羊,孕体滋养层产生的干扰素可作用于子宫内膜而直接抑制雌激素受体基因和催产素受体基因的转录。孕酮、干扰素、胎盘催乳素和生殖激素共同组成了一个"作用网络"来调节子宫的功能分化和子宫腺的形态发生,从而维持绵羊妊娠。本文综述了绵羊妊娠识别、建立和维持的信号系统。  相似文献   

13.
绵羊妊娠识别、建立和维持的信号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妊娠的建立和维持归因于胚体的信号和黄体对孕酮的产生,在反刍动物,胚体滋养层分泌的激素抑制子宫内膜产生前列腺素PGF2α.在发情周期的绵羊,孕酮下调子宫内膜腔上皮和子宫腺上皮孕酮受体基因的表达,并伴随着上皮雌激素受体和催产素受体的增加.在催产素的作用下,子宫开始分泌溶黄体作用的前列腺素F2α.在妊娠绵羊,孕体滋养层产生的干扰素可作用于子宫内膜而直接抑制雌激素受体基因和催产素受体基因的转录.孕酮、干扰素、胎盘催乳素和生殖激素共同组成了一个"作用网络"来调节子宫的功能分化和子宫腺的形态发生,从而维持绵羊妊娠.本文综述了绵羊妊娠识别、建立和维持的信号系统.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检测内源性绵羊肺腺瘤反转录病毒(enJSRV)与干扰素-τ(IFN-τ)在妊娠早期蒙古绵羊子宫内膜组织的表达以及enJSRV的表达与外周血孕酮水平变化的关系。运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电化学发光法对enJSRV和IFN-τ在妊娠早期蒙古绵羊子宫内膜组织相对表达及孕酮水平进行了测定。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enJSRV和IFN-τmRNA在妊娠早期绵羊子宫内膜组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SAS统计学软件分析得出,子宫内膜组织中enJSRV mRNA在妊娠12~14d(交配日为0d)表达较高,2~10、16~30d的表达均低于前者。IFN-τmRNA仅在妊娠12~25d表达,14d达其峰值,30d就不能检出,且差异都极显著(P<0.01)。电化学发光法结果显示,孕酮水平在妊娠2d为0.4ng·mL-1,以后升高,妊娠8~16d维持在8.3ng·mL-1左右,在妊娠19~30d孕酮水平有所下降,30d为2.5ng·mL-1。以上结果提示,子宫内膜组织中enJSRV mRNA的表达与外周血孕酮含量及IFN-τ的变化高度相关,且enJSRV在胎盘的形态发生及生殖生物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作为Ⅰ型干扰素,IFN-tau具有很高的抗病毒和抗增殖活性和免疫调节等功能,近年来研究还发现IFN-tau具有较高的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复制的活性[1].与其他干扰素不同的是IFN-tau仅在反刍动物妊娠发育初期的胚胎滋养层细胞中表达,无需病毒诱导,有延长黄体发挥功能的时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干扰素——τ及其在母体妊娠识别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妊娠期比排卵周期长的动物而言,要建立妊娠,就必须阻滞黄体的正常周期性退化,保证孕酮的持续产生,从而维持子宫内膜功能,保证胚胎的发育、着床、胎盘形成及胎儿的成功发育。这种黄体维持现象由Short(1969)首次证明,称为母体妊娠识别(maternalpregnancyrecognition,MPR)。不同物种在母体妊娠识别过程中抑制黄体溶解的方式各异。猪胚泡分泌的雌激素是黄体溶解信号,马的妊娠识别信号及其作用机制还所知不多,可能由胚体分泌一种低分子量蛋白作为信号。而在反刍动物(以绵羊、山羊、牛为代表)中,妊娠识别…  相似文献   

17.
高繁殖率是提高奶牛场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而早孕诊断又是提高奶牛繁殖率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的妊娠诊断方法较难在配种后21 d内确定奶牛妊娠状态,而近年研发的新型妊娠诊断技术可以对奶牛进行有效早孕诊断。本文综述了多普勒彩超技术,中红外线光谱技术及妊娠相关蛋白、循环核苷酸、干扰素τ诱导基因检测等技术在奶牛早孕诊断中的研究进展,比较分析了这些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及优缺点,并对新的奶牛早孕诊断技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开发和应用新型高效奶牛早孕诊断技术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羊干扰素可分为Ⅰ型、Ⅱ型,后者与其他动物干扰素一样,只包含一种干扰素即IFN-γ,而前者被确定的却只有IFN—ω和IFN—τ。对具有强抗病毒能力的干扰素α的研究一直是干扰素研究的主攻方向,但笔者却没有查到羊干扰素α的相关资料(80年代末曾被定义为IFN—αⅡ的基因现已被确定为IFN—  相似文献   

19.
干扰素-tau(IFN-)τ在妊娠建立中有重要生物学功能,对提高体外胚胎移植成功率有重要意义。为了探明不同来源的牛囊胚分泌的IFN-τ水平,本实验用细胞病变抑制法对牛孤雌发育(PA)、体外受精(IVF)、体外受精冷冻解冻(FT-IVF)及体细胞核移植(SC N T)等4种囊胚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C R 1aa体系中培养7 d的PA、IVF、FT-IVF囊胚分泌的IFN-τ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它们都显著高于相同日龄SC N T囊胚的分泌量(P<0.05)。分别在C R 1aa和SO FaaBSA体系中生产的PA囊胚分泌的IFN-τ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2种体系对牛孤雌发育囊胚分泌IFN-τ量没有影响。在C R 1aa培养体系中生产的PA和IVF囊胚分泌的IFN-τ量与囊胚细胞数均无相关性。PA囊胚分泌的IFN-τ与囊胚直径平方无相关性,IVF囊胚的IFN-τ的分泌量与囊胚直径平方中等相关。  相似文献   

20.
猪用增仔促孕素是用猪脾脏细胞生产的一种干扰素,它能促使母猪在妊娠识别期处于良好状态,能提高母猪子宫对胚胎附植的承载能力,改善母猪的繁殖性能,提高母猪的窝平产仔数。本文就猪用增仔促孕素即猪脾细胞干扰素的研制,生产和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并探索出整套猪脾细胞干扰素的生产工艺。猪脾细胞干扰素其原料来源广,成本低,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