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通过开展凉山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情况试验,为指导凉山地区奶牛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提高抗生素的防治效果提供理论指导。通过采样、增菌培养、细菌鉴定、药敏试验、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结果发现193 份患有乳房炎的乳样中有134 份分离出12 种病原菌,其中65 份检出两种及以上菌,占检出数的48.50%﹔共分离出234 株不重复菌株。分离率居前五位为:葡萄球菌63 株(26.9%)、大肠杆菌56 株(23.8%)、肺炎克雷伯菌42 株(17.9%)、肠球菌24 株(10.3%)、链球菌13 株(5.6%)。对本试验分离到的大肠杆菌、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12 种菌中的10 种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不论是革兰氏阳性菌还是革兰氏阴性菌对试验选取的17 种常见抗生素均表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有部分菌株还表现严重的多重耐药,有些菌株对部分药物耐药率达100.00%。  相似文献   

2.
无菌采集45头份患牛子宫炎性分泌物,涂片,姬姆萨染色,直接镜检未发现毛滴虫,而含有多量脓细胞及柱状上皮细胞碎片和红细胞。从鲜血平板上分离到的细菌,通过小白鼠接种,发现其中9株菌有致病性(占鉴定菌的69.2%)。样品经细菌滤器除菌后,注射小白鼠和9日龄鸡胚,观察7天不致死。对12株革兰氏阴性菌根据伯杰氏细菌学鉴定手册,按检索表的顺序进行鉴定,确定其中7株为大肠埃希氏菌(占致病菌的77.7%),4株为假单胞菌属,1株待进一步鉴定。致病菌中还有1株革兰氏阳性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因此认为大肠埃希氏菌(以下简称大肠杆菌)是引起青年母乳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病原菌。用康复牛血清与相应牛所分离到的大肠杆菌均可发生凝集反应和交叉凝集反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本菌对妥布霉素和新霉素最敏感,氯霉素和链霉素次之。经临床论证性治疗,全部病牛痊愈,配种后均怀孕,收到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猪场环境中细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吉林省4家种猪场空气、粪便中分离到细菌296株,利用MALDI-TOF质谱对分离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革兰氏阳性菌占细菌总数的76.7%,革兰氏阴性菌占23.3%。利用Vitek-32系统进行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情况严重,对青霉素类、四环素、红霉素等抗生素具有很高的耐药率。革兰氏阴性菌中94%的大肠埃希菌表现为多重耐药,其中29.4%为产ESBL菌株,仅有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和部分复方制剂对其具有抑制作用。非发酵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已达到35%以上。结果表明,吉林省某些猪场可能存在条件性病原菌及耐药菌株的污染和威胁,定期加强调查监测,对科学使用抗生素、防止耐药株的传播扩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细菌感染对乳牛乳房炎的影响,在福建某地12个规模牧场采集发病乳牛乳汁样品3 981份进行检测,采用鉴别培养基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镜检。所分离的细菌中革兰氏阳性菌占比51.4%,包括葡萄球菌属细菌、链球菌属细菌以及其它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占43.05%,以大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细菌为主;真菌占5.75%。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奶牛乳房炎乳汁中的主要病原菌及其敏感性药物,试验采用规模化奶牛场16头临床型乳房炎奶牛的乳样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选择了31种抗生素和11种单味中药、1个复方中药制剂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35份乳样中分离到8种细菌43个菌株。鉴定出葡萄球菌23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1株,占分离菌的46.51%;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各1株,均占分离菌的2.32%;大肠杆菌16株,占分离菌的37.20%;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伤寒沙门杆菌各1株,均占分离菌的2.32%。从乳房炎乳汁中分离的几种主要致病菌对氧氟沙星、氟哌酸、头孢噻吩、先锋必、氟罗沙星、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等药物具有高度敏感性;对连翘、柴胡、红藤和皂角刺等单味药和复方中药制剂敏感性也较高。  相似文献   

6.
兔源肺炎克雷伯氏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兔源肺炎克雷伯氏菌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从病兔中采集的病料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细菌特征性基因(Khe基因)的PCR检测、生化鉴定、药敏试验、致病性试验、毒力基因的扩增及序列分析对细菌分离株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麦康凯平板上生长有奶油状菌落且镜检为革兰氏阴性菌;Khe基因扩增为阳性;生化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为肺炎克雷伯氏菌;药敏结果显示该菌对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等9种药物高敏,对链霉素、卡那霉素、头孢呋辛等5种药物中敏,对先锋V、庆大霉素等7种药物不敏感甚至耐药;致病性结果显示,分离株能使小白鼠在24h内死亡;分离株携带有wabG、uge和fimH三种毒力基因。本研究结果表明该肺炎克雷伯氏菌具有很强的致病性,是导致兔死亡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7.
在对某肉鸡养殖场蛋鸡死亡病因诊断过程中,从病死鸡肝脏分离到一株优势菌,对该菌进行革兰氏染色、细菌生化鉴定、16S rDNA序列分析、致病性试验以及药物敏感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为鲍曼不动杆菌。分离菌感染7日龄雏鸡,雏鸡死亡率为100%。分离菌对诺氟沙星表现中敏;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等6类11种抗生素类药物耐药。研究为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禽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牛奶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某奶牛场随机采集26份奶样,通过奶样浓缩、细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H2O2酶试验及PCR鉴定,并进行菌株致病性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从24株疑似菌株中鉴定出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药物敏感试验显示,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药物有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尤其对青霉素类药物100%耐药,对头孢唑林、左氧氟沙星、优孢欣均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该奶牛场乳腺炎主要致病菌,其对抗生素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普遍,治疗应以体外药物敏感试验为参考,有目的性地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9.
动物园部分动物舍内外环境中常见病原菌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动物园动物及其环境中常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采用菌落计数、细菌分离培养及动物致病性试验等方法,对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的部分动物生存环境的空气、土壤、水共126份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各种动物舍内菌落总数均大于舍外菌落总数.从126份样品中分离到16个菌种127个菌株,其中葡萄球菌有69株,占54.33%(69/127);肠杆菌有51株,占40.16%(51/127);链球菌有7株,占5.51%(7/127).通过动物试验得知,分离得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臭鼻克雷伯氏菌、粘质沙雷氏菌、假结核耶氏菌、福氏志贺氏菌1-5型、聚团肠杆菌和血链球菌等8种致病性较强,松鼠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解糖葡萄球菌和变异链球菌等4种致病性较弱,耳葡萄球菌、头葡萄球菌、施莱福葡萄球菌和唾液链球菌等无致病性.动物舍内外环境中葡萄球菌是主要污染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广西人工饲养的蛇发生代谢障碍综合征后,病死率较高,为查清原因,对临床接诊的18例蛇代谢障碍综合征病例的心、肝、脾等脏器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测定分离菌对小鼠和蛇的致病力。结果从18例病蛇的不同组织器官中分离到10株细菌,PCR结合生化试验方法,鉴定出4种细菌,分别为粪肠球菌、克氏葡萄球菌、缓慢葡萄球菌和弗格森氏大肠埃希菌,并对其进行种系发育关系分析。所鉴定的4种细菌对昆明小鼠和蛇的致病力差异较大,克氏葡萄球菌和弗格森氏大肠埃希菌对昆明小鼠有较强致病性,粪肠球菌和缓慢葡萄球菌对昆明小鼠致病力较弱;克氏葡萄球菌对眼镜蛇有致病性,其余菌对王锦蛇、眼镜蛇、滑鼠蛇均无致病性。  相似文献   

11.
对呼市地区某奶牛场的50头患子宫内膜炎奶牛及牛场环境进行采样,采集患牛子宫分泌物50份,环境样65份。并对采集的样本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从50份奶牛子宫内膜炎样中分离出7种细菌共76株,从65份环境样分离出7种细菌共42株。对主要致病菌进行27种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表明,从奶牛子宫内膜炎样和环境中分离的致病菌都对庆大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左氟沙星表现出高度敏感,而对青霉素G、新生霉素和氨曲南表现较强的耐药性。将从奶牛子宫内膜炎样本中分离的病原菌与相应环境中分离的细菌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奶牛乳腺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2 0 0 2~ 2 0 0 3年采集上海地区 32个规模化奶牛场 433份奶样 ,共分离 2 54株细菌。其中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 48/2 54 (1 8 9% )、表皮葡萄球菌 34/2 54 (1 3 4% )、大肠杆菌 2 8/2 54 (1 1 0 % )、肺炎 /溶血巴氏杆菌 1 1 /2 54 (4 3 % )、无乳链球菌 2 5/2 54 (9 8% )、停乳链球菌 1 6/2 54(6 3 % )、乳房链球菌 1 5/2 54 (5 9% )及酵母菌 8/2 54 (5 9% )。表明葡萄球菌性乳腺炎仍占主导地位。药敏试验结果表明 ,分离菌株对临床常用的多种抗菌药物都产生了耐药性 ,耐药菌株的出现和抗生素的残留给乳腺炎的防治及食品安全带来了隐患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引起大连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及其发病情况,对大连市不同地区的256头黑白花泌乳奶牛进行调查研究,对奶牛隐性乳房炎奶样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检出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为65.63%、乳区阳性率为51.95%;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链球菌(Streptococcu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主,占检出细菌总数的83.33%;体外药敏试验筛选出了对主要病原菌高度敏感的药物,能有效地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弄清子宫内膜炎的致病菌种类和数量。[方法]本试验对张掖市百万头肉牛基地患子宫内膜炎的60头母牛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从60份样品中分离出8种共计174株细菌。对所有分离株进行10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恩诺杀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卡那霉素、氟苯尼考均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敏感: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氟苯尼考均对蜡样芽孢杆菌、三种葡萄球菌和两种链球菌敏感。[结论]说明在实践中需要采取综合预防和治疗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防控鸭源沙门菌感染,本试验针对四川德阳地区鸭源沙门菌的感染情况开展研究。【方法】从该地区3个种鸭场和1个鸭孵化场共采集不同类型样本222份,按国标GB 4789.4-2016方法对沙门菌进行分离鉴定,进一步通过K-B法检测分离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对鉴定出的稀有血清型沙门菌进行致病性研究。【结果】疑似沙门菌分离株在BS琼脂上呈黑色、灰色或棕褐色、有金属光泽菌落,在XLD琼脂上呈无色透明、或中心黑色或几乎全黑的菌落。将疑似沙门菌株接种三糖铁琼脂斜面进行生化鉴定,疑似沙门菌分离株均能使三糖铁斜面变为红色,底部变为黄色带黑色,符合沙门菌生化特性。通过PCR对沙门菌特异性基因invA进行扩增,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可在500 bp左右观察到目的条带,确认共分离到17株沙门菌,总分离率为7.7%(17/222),包括鼠伤寒沙门菌、哈托沙门菌和波恩沙门菌3种血清型,其比例分别为47.1%(8/17)、29.4%(5/17)和23.5%(4/17),优势血清型为鼠伤寒沙门菌。分离菌对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耐药率最高,对氨苄西林和链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2.4%(14/17)和88.2%(15/17),对喹诺酮类抗菌药最敏感,其中对萘啶酸100%(17/17)敏感。分离菌存在严重的多重耐药现象,其中耐10种以上(包括10种)抗菌药的6株,占比35.2%,且10种抗菌药分别来自至少6类不同种类抗菌药;耐8种抗菌药物的2株,占比11.8%;耐5~7种抗菌药的6株,占比35.3%;耐2~3种抗菌药物的共3株,占比17.6%。通过寇氏改良法测得稀有血清型菌株H4、B2的LD50分别为3.98×106和1.58×106 CFU,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哈托和波恩沙门菌均能引起小鼠急性死亡,脏器充血、出血,细胞变性等。【结论】本研究成功分离到17株鸭源沙门菌,从鸭中分离到哈托沙门菌在国内外属首次。分离菌具有严重的耐药性和多重耐药现象,2株稀有血清型沙门菌对小鼠的致病力均较强,且致病作用相似。本研究结果可为鸭场沙门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33株临床分离菌的药敏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标准菌株2株和临床分离菌株共33株,采用NCCLS推荐的微量稀释法测定6种抗生素对33株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33株临床分离菌株对临床上常用的6种抗生素的平均敏感率为27.7%,平均耐药率为64.8%.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茵作用最强的是氯霉素,敏感率为82.6%,MIC50为2 mg/L,MIC90为64 mg/L;耐药性最强的是青霉素,耐药率达100%.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较为严重,平均耐药率高达80%,抗茵作用最强的为新霉素,但其敏感率仅为40%.33株临床分离菌株的耐药性较为严重,存在交叉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现象.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一起群发性急性临床型奶牛乳房炎进行了病原分离鉴定、致病性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乳房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混合感染引起,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小鼠表现出较强的致病性,三株菌对兽医临床常用抗生素均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确定吉林市某奶牛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及致病菌对某些抗生素的敏感性。无菌采集奶牛乳房炎病例的奶样,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细菌的药敏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该奶牛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为2种溶血性的链球菌,分别是α溶血性链球菌和β溶血性链球菌,且致病菌的耐药性较强,对大多数抗生素均有耐药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奶牛场奶牛乳房炎致病菌具有强致病性和耐药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中药与抗菌药物联用对大肠杆菌耐药性的作用效果,本研究对河南部分地区采集的样品(50份)进行分离鉴定、生化试验及致病性试验,对分离鉴定后的致病性猪大肠杆菌选用12种中药采用K-B法进行耐药性检测,将筛选出来的中药与抗生素进行中西联用对致病性大肠杆菌做体外抑菌试验,并分析中西药联用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采集的50份样品有23株菌符合大肠杆菌的分离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且23株菌均为致病性大肠杆菌;通过耐药性检测,23株试验菌株对测试的中药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试验菌株对甘草耐药率最高(82.6%),其次为生地(78.2%),而对黄柏(17.3%)和白头翁(21.7%)耐药性较低,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发现,中药与抗生素联用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其中黄柏、白头翁与抗菌药物联用的抑菌效果最明显。以上结果说明中药与抗菌药物联用不仅可以抑制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还可以延缓大肠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细菌感染是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生的主要病因,兽医临床多采用抗菌药物疗法对其进行治疗。但该治疗方法易造成耐药菌株的产生和兽药残留等问题,因此,研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中草药制剂将为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提供新的治疗手段。设计了8种单提复配中草药配方、6种共煎中草药配方以及12种中西药复合配方,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分别测定了上述配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链球菌3种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的抑菌活性,从中优选出了最佳配方7A(中西药复合配方)。该配方对3种致病菌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有望作为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药物应用于兽医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