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解四川省主要养牛地区腹泻牛群中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oV)感染情况,采集眉山、南充、达州、巴中、雅安、甘孜等6个市州53个场户的牛腹泻粪便样品共387份,采用荧光RT-PCR方法进行BCoV检测。结果显示:53个场点中,检出阳性场点11个,群体阳性检出率为20.8%;387份样品中,检出阳性样品65份,个体阳性检出率为16.8%。从群间分布看,规模场群体阳性检出率(72.7%)与个体阳性检出率(21.4%)均高于散养户(7.1%和3.1%),差异均极显著(P 0.01);牦牛个体阳性检出率为28.8%,高于黄牛(14.1%)和奶牛(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 0.01和P 0.05。结果表明,BCoV在四川省已形成一定的污染面,是造成牛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需要加强对其流行的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山东省淄博市小反刍兽疫免疫效果,2019年用估计流行率方法,从全市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中抽取养殖场户,按比例分配到各区县;在养殖场户内,随机采集血清样品,采用竞争ELISA方法进行小反刍兽疫抗体检测,并进行不同类型场点和不同地区的统计对比。结果显示:共检测111个养殖场点,检出免疫合格场点106个,群体免疫合格率为95.50%;共检测3 345份血清样品,检出免疫合格样品3 026份,个体免疫合格率为90.46%。散养户个体免疫合格率(94.71%)和群体免疫合格率(96.92%)略高于规模场(86.36%、93.48%),但差异均不显著(P 0.05)。从不同地区看,经济技术开发区个体免疫合格率最低(74.26%),而其他地区均在82.00%以上;周村区群体合格率最低(87.50%),而其他地区均在90.00%以上。结果表明:淄博市小反刍兽疫整体免疫效果较好,疫情发生风险较低,但免疫效果较差养殖场户仍要加强小反刍兽疫免疫,规模场要加强引入羊群的检疫隔离,防止因病原引入而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3.
为掌握山东省淄博市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2017—2019年每年从本市种羊场、商品代养殖场和散养户中随机抽取不同数量的羊血清进行实验室检测。本调查采集8个区县592个养殖场、户共17 999份样品,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进行初筛,阳性样品用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确诊。结果显示:2017—2019年本市羊布病群体阳性率分别为8.58%、3.17%和3.62%;个体阳性率分别为2.40%、0.26%和0.55%;场点类型情况分别是种羊场个体阳性率为0%,商品代养殖场个体阳性率为1.35%,散养户个体阳性率为1.05%。结果表明:近几年本市采取的布病防控措施积极有效,流行率有所降低,出现大规模流行的风险较小,但是个别区县,存在阳性场点和布病传播的风险,仍然需要持续进行监测,及时净化阳性动物,加强检疫监督,严格控制动物移动,减少扩散的风险,进一步推进布病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4.
为切实做好云南省小反刍兽疫消灭工作,保障羊产业稳定健康发展,依据《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和《全国小反刍兽疫消灭计划(2016—2020年)》要求,2016—2019年分别采用ELISA、RT-PCR方法,在昆明市开展了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909个集中监测养殖场点的8972份血清样品中,检出免疫合格场点841个,平均场点免疫合格率为92.5%;检出免疫合格样品7405份,平均个体免疫合格率为82.53%,虽然超过了农业农村部要求的不低于70%的标准,但各年度的个体合格率有下降趋势;规模场和散养户的个体免疫合格率分别为84.97%和82.07%,场点合格率分别为83.33%和93.38%,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县(市、区)的个体免疫合格率为77.36~93.17%,场点合格率为83.33%~98.55%,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3812份羊眼(鼻)棉拭子和组织样品中检出疑似核酸阳性2份,分别来自2个散养户。结果表明:昆明市小反刍兽疫整体防控效果较好,发生大面积流行的风险较低,但仍有散发疫情风险。因此,仍需继续做好小反刍兽疫的强制免疫、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同时加强羊只的引种检疫和流通监管,最终到达消灭小反刍兽疫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安徽省家禽新城疫流行态势,以便为其科学防控提供依据,统计分析2010—2020年4115个场点的家禽咽喉/泄殖腔棉拭子样品新城疫病原学检测结果,包括2096个鸡场、249个鸭场、112个鹅场、1129个家禽交易市场和529个散养村。结果显示:有90个场点检出阳性样品,总体群体阳性率为2.19%;鸡场、鸭场、鹅场、交易市场和散养村的群体阳性率分别为1.67%、1.61%、4.46%、3.54%和1.13%,各年份的群体阳性率介于0~5.87%;鸡场、交易市场的病原阳性检出频次高于鸭场、鹅场和散养村。结果表明,安徽省新城疫总体防控效果较好,但效果不稳定,其中交易市场、鹅场和鸭场的疫情暴发和散播风险较高。结果提示,应进一步加强对养禽场的免疫、监测、扑杀、消毒、无害化处理等综合防控以及对交易市场的监管和消毒,积极开展新城疫净化工作,从根本上控制新城疫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6.
生物安全工作是防控非洲猪瘟的重中之重,本文就小规模养殖场及散养户如何做好防控非洲猪瘟的生物安全工作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非洲猪瘟疫情形势趋缓和大力恢复生猪产业背景下,为了解我国生猪养殖现状及遇到的问题,以便更好地防控非洲猪瘟,加快恢复生产,2019年8—9月,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结合现场座谈交流,对湖南、河南、重庆、辽宁、安徽等5个省(直辖市)的15个县市196个生猪养殖场(户)开展了调查。结果显示:至2019年9月,调查县市生猪养猪场(户)数较疫情发生前年份减少了50%~80%,生猪饲养模式转变为以自繁自养为主;整体生物安全措施实施率为83.2%,但年出栏500头以下中小规模养殖场(户)的实施率不足70%;被调查生猪养猪场(户)对非洲猪瘟主要传播途径和主要临床症状全部知晓的比例分别为75.0%和73.3%;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88.5%的被调查养猪场(户)防治投入增加,平均每头增加约40元(20~100元);育肥猪、母猪死亡率中值分别为3.0%、5.9%。结果表明:非洲猪瘟疫情对我国各地养殖场(户)的生猪饲养模式产生了较大影响,单纯育肥模式相对减少;养殖场(户)生物安全防护意识、防控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但小规模养殖场(户)仍存在不足。调查提示,应强化推进规范化养殖场建设,进一步加强对非洲猪瘟防控的宣传与培训。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近年来贵州省羊群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和发展趋势,2016—2018年根据贵州省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中的采样方案,采集全省9个市(州)和3个直管县3 346个场次227 539份未免疫羊血清样品,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布鲁氏菌检测,并就不同年份、不同类型养殖模式的个体阳性率和群体阳性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3年共检出布鲁氏菌阳性样品5 679份,个体总阳性率为2.50%(5 679/227 539),群体总阳性率为9.06%(303/3 346);2016—2018年个体阳性率从3.19%下降至1.81%,群体阳性率从11.22%下降至4.46%,均呈逐年下降趋势,表明贵州省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羊群布鲁氏菌病感染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从不同类别场点来看,散养户群体阳性率(12.81%)>种畜场(7.53%)>商品代饲养场户(6.76%),说明散养户是布病传播的重要风险点,应加强重点控制;商品代饲养场户个体阳性率偏高,种畜场阳性率无明显下降,说明此类场点的布病风险也不容忽视,需要进一步加强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管理,加快推进布病净化。本研究为贵州省羊群重大动物疫病的预警预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2006—2015年甘肃省26 789个场点517 172头奶牛样品的血清学检测,发现甘肃省近十年间的平均布鲁氏菌病阳性率为0.26%(阳性样品1 319份),阳性数量和阳性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不同养殖场点的阳性样品检出率存在差异,其中散养户中的检出率较高;人和奶牛的布鲁氏菌病感染呈正相关。本文综合分析了甘肃省奶牛布鲁氏菌病阳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和该病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并提出了相关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海南省A型塞尼卡病毒(Senecavirus A,SVA)感染状况,应用间接ELISA方法,对从海南省15个市(县)112个场点采集的2 547份猪血清样品进行SVA抗体检测。结果显示:SVA血清样品抗体阳性率为10.9%,场点阳性率为50.0%;15个市(县)的场点阳性率在14.3%~100%之间,其中有6个超过50%;15个市(县)的样品阳性率在1.0%~31.7%之间,大部分市(县)小于10%;规模化养殖场场点阳性率(61.2%)高于散养户(33.3%);仔猪、母猪、后备猪、公猪、育肥猪样品阳性率分别是20.5%、15.5%、13.5%、10.7%、5.9%。结果表明:SVA已扩散至整个海南省,防控形势较严峻,需制定相应防控措施;交通枢纽地区和规模化养殖场的SVA流行面较广,仔猪和种猪群中的SVA流行率较高,应重点加强监测和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本研究摸清了海南省猪群中的SVA的感染与分布情况,找出了重点防控区域和防控对象,对于指导该地区SVA防控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达州市各地猪伪狂犬病的野毒流行情况,采用g E-ELISA方法随机抽检来自8个县122个场点的540份猪血清样本,共检出5个阳性县,30份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阳性血清,阳性率为5.56%;检出14个阳性场,场点阳性率为11.48%,其中散养户场点阳性率最高,为15.15%。结果显示,达州市内大部分地区以及不同抽样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提示应该进一步加强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2.
《畜牧与兽医》2017,(4):103-105
猪链球菌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其中以猪链球菌2型致病性最强。本研究通过ELISA方法,对2016年采集自四川省21市(州)的1 604份猪血清样品进行猪链球菌2型的检测。结果表明:猪链球菌2型的阳性检出率为9.41%(151/1604),其中规模场阳性检出率为7.67%(66/860),散养户阳性检出率为11.42%(85/744)。本研究为四川地区猪链球菌病的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山东省家畜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在 “全国动物卫生监测平台——疫病监测系统”数据库中,下载2016—2020 年山东省各年度的布鲁氏菌血清感染抗体检测数据,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16—2020 年山东省共检测血清样品1 025 069份,检出阳性3 599份,平均个体阳性率为0.35%;共检测场点26 296个,检出阳性场点367个,平均场点阳性率为1.40%;各年份的个体阳性率分别为0.70%、0.53%、0.24%、0.28%和0.19%,场点阳性率分别为2.07%、2.13%、1.04%、1.02%、0.86%,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各年份差异不显著(P>0.05)。羊、奶牛和其他品种牛的个体阳性率分别为0.43%、0.29%和0.07%,场点阳性率分别为1.75%、1.37%和0.42%,阳性水平较低,品种间无显著差异(P>0.05);种畜场、散养户和商品代场的个体阳性率分别为0.63%、0.33%和0.31%,场点阳性率分别为2.50%、1.42%和1.20%,阳性水平也较低,场点间差异也不明显(P>0.05)。结果表明,山东省布鲁氏菌病总体防控效果较好,发生大流行的风险较低,但仍存在疫情散发风险。结果提示,应进一步加强家畜布鲁氏菌病综合防控,加大动物跨区域调运检疫以及交易市场的监管力度,全面提升布鲁氏菌病防控能力,持续开展布鲁氏菌病净化,从根本上遏制布鲁氏菌病的发生和流行。本研究为山东省制定布鲁氏菌病防控净化策略和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山东省枣庄地区猪伪犬病野毒感染情况,2015—2020年对该地区的83家规模猪场和92家散养户采集3634份猪血清样品,采用ELISA方法进行了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gE抗体检测。结果显示,175家养殖场户中有73家群体显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阳性,群体阳性率为41.71%。3634份血清样品中有905份样品猪伪狂犬病野毒gE抗体阳性,个体阳性率为24.90%;并对不同养殖类型、不同区域、不同年份的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枣庄地区的部分养殖场户的猪场中存在猪伪狂犬病野毒毒株,该地区的养殖场(户)应加强对猪伪狂犬病疫苗免疫和生物安全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山东省枣庄地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2015—2020年对该地区的83家规模猪场和92家散养户采集3 634份猪血清样品,采用ELISA方法进行了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gE抗体检测。结果显示,175家养殖场户中有73家群体显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阳性,群体阳性率为41.71%。3 634份血清样品中有905份样品猪伪狂犬病野毒gE抗体阳性,个体阳性率为24.90%;并对不同养殖类型、不同区域、不同年份的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枣庄地区的部分养殖场户的猪场中存在猪伪狂犬病野毒毒株,该地区的养殖场(户)应加强对猪伪狂犬病疫苗免疫和生物安全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16.
采用荧光RT-PCR方法,对随机抽取自2012—2015年重庆市23个区县561个场点临床健康的15 930份禽咽肛拭子和环境拭子样品,进行新城疫病毒病原学检测,并对检出样品所在群体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228份样品呈新城疫病毒核酸阳性,病毒个体总检出率为1.43%;53个场点检出新城疫病毒,群体总检出率为9.45%。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12—2015年重庆市存在不同程度的新城疫感染,病毒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一年四季均可检出病毒,其中冬季、春季和秋冬交接季的检出率较高。不同环节中,不同品种、日龄的家禽病毒检出率有差异。其中,市场环节中的病毒检出率最高,其次是中小型养殖场;鸽群中的病毒检出率高于其他禽群;蛋鸡中病毒检出率较高的主要集中在120~300日龄,而肉鸡主要集中在40~120日龄。不同地区的病毒检出率亦不同,渝西片区高于渝东南和渝东北片区。监测结果表明,重庆市的市场和中小型养殖场发生新城疫感染和传播的风险最大,应重点加强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2019年广西柳州市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采集了该市各县区的90家规模养殖场与21家散养户的羊血清(分别为3074份和587份)进行血清学调查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柳州市的3661份羊血清样品中存在2份为羊布鲁氏菌病抗体阳性,总体阳性率为0.05%,群体阳性率为0.9%(1/111)。规模养殖场的羊布鲁氏菌病抗体阳性率为0.00%(0/3074),群体阳性率为0.00%(0/90);散养户的羊布鲁氏菌病抗体阳性率为0.34%(2/587),群体阳性率为4.76%(1/21)。说明柳州市个别散养户的羊群中存在布鲁氏菌病,规模化养殖场的饲养管理工作与消毒防控工作做得比较好,需加强对散养户的防疫宣传及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8.
应用IgG抗体ELISA检测方法,对浙北部分地区的1 346份猪血清进行PCV2抗体检测。结果显示,规模养殖场1 010份猪血清样本中检出320份阳性样本,阳性率达到31.68%,散养户336份种猪血清样本中检出130份阳性样本,阳性率达到38.69%。结果表明,浙北部分地区养殖场、散养户存在猪圆环病毒感染,应及时采取必要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遵义地区7个县(市)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271份猪血清样本进行猪细小病毒(PPV)感染、圆环病毒(PCV)感染、伪狂犬病(PR)的血清学检测.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80%(13/271)、4.06%(11/271)、4.43%(12/271),规模化养殖场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散养户,表明该地区猪存在着PPV、PCV和PRV的感染,应认真做好监测和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0.
对华南地区152个规模场和102个个体养殖场/散养户临床健康猪群的2934份血清样品进行PRRSV变异株(NSP2 1594-1680 bp缺失)核酸检测,结果阳性49份,阳性率为1.67%。总计254个场(户)中18个PRRSV变异株核酸阳性,场(户)阳性率为7.09%。其中152个规模场中5个阳性,场阳性率为3.3%;102个个体养殖场/散养户中13个阳性,场(户)阳性率为12.8%。结果表明PRRSV变异株(NSP21594-1680 bp缺失)在华南地区各种类型猪场中都存在,其中在个体养殖场/散养户中存在的几率高于规模猪场。提取来源于1个规模场和2个个体养殖场3份阳性样品核酸进行PRRSV NSP2部分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所获得的氨基酸序列与CH-1a、VR-2332等经典美洲型毒株相比,均在481位缺失1个氨基酸,在532-560位连续缺失29个氨基酸,与2006年以来国内分离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JXA1、HUN4、HPDEBV等具有相同的缺失特性。鉴于PRRSV变异株(NSP2 1594-1680 bp缺失)在生产中已造成很大损失,各养殖生产场必须强化以有效免疫、消毒、生物安全措施为主的综合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