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将巴氏杀菌蛋清液在4℃下冷藏0~13 d,测定储藏期间蛋清液起泡性和凝胶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冷藏期间,蛋清液起泡性先下降后上升,鲜蛋的起泡性为0.691,第9天蛋清液起泡性达到较低值0.283,较鲜蛋样降低59.04%;泡沫稳定性先上升后下降,鲜蛋泡沫稳定性为0.926,冷藏第8天达到较大值0.955,较鲜蛋样增高3.13%;凝胶强度呈波浪式变化,鲜蛋液凝胶强度为935.095 g/cm~2,第4天达到较低值540.282 g/cm2,较鲜蛋样降低42.22%,第11天达到较大值1 408.763 g/cm~2,较鲜蛋样增加50.65%;凝胶弹性也呈波浪式变化,第5天和第10天凝胶弹性较大,分别为1.579和1.908。由此可知,蛋品加工若要利用起泡性,不应将蛋清液冷藏;若要利用泡沫稳定性,需在4℃适当冷藏,并综合考虑其起泡性;若要利用凝胶强度,应在4℃冷藏11 d后再进行加工;利用凝胶弹性需在4℃冷藏5或10 d。  相似文献   

2.
试验将经过巴氏杀菌(58℃,4.5 min)的全蛋液分别置于常温储藏和冷藏贮藏,分析贮藏期间全蛋液的挥发性盐基氮、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常温贮藏期间挥发性盐基氮含量的增长速率约为冷藏贮藏的2倍;全蛋液的起泡性和乳化性在贮藏期间均呈下降趋势,在常温贮藏1 d时起泡性达到较大值(41.9%),在冷藏贮藏1 d时乳化性达到较大值(27.8%)。全蛋液的起泡稳定性和乳化稳定性在贮藏期间均呈上升趋势,在常温贮藏第9天时起泡稳定性达到较大值(83.8%),在冷藏贮藏第11天时乳化稳定性达到较大值(42.4%)。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散养鸡鸡蛋在不同温度和时间下感官指标、微生物数目以及氨基酸成分的变化,试验选取信阳市不同散养鸡场随机采集同一日龄、大小均匀、品质良好的鸡蛋200枚进行试验。将200枚鸡蛋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枚,分别放置在4℃冰箱和25℃恒温箱两种条件下储存,每隔7 d取样,测定所取样品的蛋重、蛋黄指数、蛋清pH、菌落总数、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目,同时每隔14 d取样分析氨基酸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4℃和25℃条件下贮藏的鸡蛋其蛋重、蛋黄指数会随储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4℃条件下,28 d时蛋重较1 d时下降了8.09%,但差异不显著(P> 0.05),35 d时蛋黄指数较1 d时下降了14.89%,差异显著(P <0.05),25℃条件,28 d时蛋重最低和1 d相比降低了14.86%,差异显著(P <0.05);14 d时蛋黄指数较1 d降低了31.91%,在21 d时蛋清pH较1 d时增加了19.50%,差异显著(P <0.05)。鸡蛋内部微生物的数量也会随储存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加,4℃条件下,35 d时蛋黄中沙门氏菌、蛋清中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目分别是28 d...  相似文献   

4.
不同储藏方式对鸡蛋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夏季常温保存和低温冷藏两种储藏方式对鸡蛋品质的影响,选择540个鸡蛋随机分为9组,1组当天测定蛋品质,3组置于28.31 ℃、湿度为68.13%的室温下保存,5组置于4~8 ℃的冷藏室保存,分别于第7、14、21、42和56 d测定蛋品质。结果表明,常温储藏的鸡蛋随着存放时间延长,鸡蛋品质不断下降,储藏21 d后,蛋重降低5.30%(P<0.05),蛋壳厚度变薄(P<0.05);哈氏单位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迅速下降,第0 d比第21 d的哈氏单位值高59.18%(P<0.05);蛋黄比率随储藏时间的延长有不断变大的趋势,第0 d的蛋黄比率比第21 d低15.58%(P<0.05)。低温冷藏的鸡蛋储藏到21 d时,仅哈氏单位比第0 d低6.78%(P<0.05);冷藏到56 d时,蛋重和哈氏单位比第0 d分别降低5.63%和15.07%(P<0.05),蛋黄比率提高了5.21%(P<0.05)。试验表明,鸡蛋在室温下的新鲜度适宜保存期不应超过21 d;低温冷藏时可以保存到56 d。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探讨了在夏季高温酷暑季节,鸡蛋储存时间对鸡蛋蛋清溶菌酶活性和蛋品质的影响。夏季收集新鲜鸡蛋,经紫外杀菌后室温保存,在不同储存时间(2、7、13、20、28d)测定蛋清溶菌酶活性、鸡蛋蛋品质的各项指标(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壳强度、蛋壳颜色、蛋清和蛋黄含水量、蛋重、蛋黄颜色、蛋白高度、哈氏单位)、蛋清中微生物情况。结果显示:随着存放时间延长,蛋清溶菌酶活性先降低后升高,浓蛋白减少而稀蛋白增多;夏季鸡蛋常温放置13d已有鸡蛋出现散黄现象,20d散黄明显,鸡蛋哈氏单位发生显著性变化,并在蛋清中检测到细菌。结果表明夏季鸡蛋溶菌酶活性在保存期间有较大的起伏,鸡蛋品质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6.
卢晓明 《中国家禽》2012,34(13):41-42
现代食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对禽蛋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对目前的生产工艺和加工方式进行调整和更新。目前,液蛋产品比较经济有效的加工,一是进行冷冻处理,二是进行巴氏杀菌。1冷冻对蛋液功能特性的影响通过对蛋液进行冷冻处理,经-38~-40℃急冻,然后于-18~-20℃储藏,可以保持一个较长的货架期,不仅能拓宽蛋液产品的销售半径,而且在维持常年的价格稳定上起到一定的作用。蛋液在低温储藏期间的各项性质均会发生变化,通过对冷冻蛋液的起泡性、凝胶性、黏度和pH值等物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通过检测商品鸡蛋在不同储存温度和时间蛋壳表面和内容物中真菌的数量和类别,了解真菌污染的动态变化,为改善鸡蛋储存条件并延长保鲜期提供参考。采取冀南某养殖小区不同养鸡场180枚新鲜鸡蛋,分别在25和4 ℃无菌环境下储存42 d,每7 d进行一次蛋壳和蛋液的真菌数量和类别检测。真菌数量检测参照国家标准GB 4789.15-2016;真菌种类鉴定采用形态观察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法。试验结果显示,鸡蛋内外真菌检出率和数量均随储存时间延长而显著增长;蛋壳比蛋液真菌检出时间早、检出率高,蛋液处理组真菌检出率在21~28 d快速增长;在相同时间点,25 ℃处理组真菌数量(菌落数)显著高于4 ℃处理组,蛋壳处理组显著高于蛋液处理组(P<0.05);在蛋壳和蛋液中共分离鉴定了168个真菌菌株,分属于18个种(属),其中优势属为青霉属(Penicillium sp.),优势种为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蛋液与蛋壳处理组的总菌落数和分离株数分别呈显著(P<0.05)和极显著相关(P<0.01)。综上,在采样养殖场环境下,鸡蛋的真菌污染普遍存在;样品真菌检出率和菌落总数均随储存时间延长呈明显上升趋势;冷藏(4 ℃)是防止鸡蛋真菌污染扩展的有效方法;蛋液的真菌污染可能主要来自蛋壳表面的真菌污染;样品鸡蛋污染真菌的多样性较高,其优势种属多为环境常在菌,但污染真菌中也有部分致病或产毒种类。  相似文献   

8.
糖基化改善蛋清蛋白功能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研究了糖基化对蛋清蛋白功能性的影响.糖基化蛋清蛋白是通过将蛋清蛋白一麦芽糊精混合物在60 ℃,65%相对湿度条件下反应0~5 d制得.糖基化蛋白粉溶解性在反应前期(0~3 d)变化不明显,反应4~5 d溶解性有所降低.糖基化蛋白较未改性的蛋清蛋白在热稳定性、凝胶性、乳化性、起泡性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高.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糖基化方法是提高蛋清蛋白功能性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为最大限度提高全蛋液的乳化性,以全蛋液为研究对象,进行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对乳化性专用全蛋液超声杀菌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在保证微生物致死率大于90%的条件下,优化乳化性专用全蛋液的超声功率(130~390 W)与处理时间(10~30 min)。结果显示:随超声功率增大和时间延长,乳化性先增大后减小,分别在超声功率为260 W和超声时间为20 min时达到较大值(1.455和1.456)。考虑到实际生产和响应面结果,较优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278 W、处理时间19 min,在此条件下,乳化性为1.486,较未经处理全蛋液的乳化性提高3.6%,较巴氏杀菌蛋液的乳化性高7.07%。研究表明:超声波杀菌较巴氏杀菌更适宜生产乳化性专用全蛋液。  相似文献   

10.
蛋粉加工及应用的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蛋粉加工的研究现状有关蛋白起泡特性,国外学者Lee等[1]研究表明,采用木瓜蛋白酶水解液态蛋清,经过干燥处理后,所得蛋白粉的起泡性明显提高。Marianne[2]优化了蛋清粉的脱水干燥工艺,研究得出在80~100℃温度下处理蛋清粉10~15h,蛋清粉的起泡性最高。Caboni等[3]采用色谱技术研究了喷雾干燥处理对鸡蛋中原有成分、胆固醇氧化产物(COPS)  相似文献   

11.
为了比较研究凡士林涂抹法与冷藏法对鸡蛋保鲜效果的影响。选择重量相近、食用期限相同的白皮鸡蛋160枚,试验开始随机选取10枚鸡蛋测量其重量、哈氏单位、蛋黄指数作为初始数据,剩余150枚鸡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温储藏)、凡士林涂抹组(常温储藏)与4℃冷藏组,试验期为25 d,每5 d各组随机选取10枚鸡蛋测量并比较其重量、哈氏单位、蛋黄指数。结果表明,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各组鸡蛋重量、哈氏单位、蛋黄指数分别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对照组鸡蛋的各项指标呈现下降趋势最为显著,而凡士林涂抹处理与冷藏保存均有效减缓了鸡蛋各项指标的下降,且在该试验条件下,冷藏法保存鸡蛋的效果要优于凡士林涂抹法。  相似文献   

12.
蛋清粉凝胶性与凝胶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胥伟  迟玉杰  孙强 《中国家禽》2012,34(2):22-24
研究蛋清粉在贮藏期间所成凝胶的质构、持水性以及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蛋清粉的凝胶硬度、弹性、粘结性、持水性分别为346g/cm2、0.905、0.382、52.00%,25℃下贮藏180d后,蛋清粉的凝胶硬度与粘结性较贮藏初期并无显著性变化(P>0.05),而凝胶弹性与持水性与贮藏初期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蛋清粉的溶解性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但降幅很小,25℃下贮藏180d时与贮藏初期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154)。500倍扫描电镜(SEM)下观察蛋清粉所成凝胶,其结构空隙很大,分布疏松,随贮藏时间的延长无明显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贮藏时间与温度对蛋清粉的溶解性影响很小,而对蛋清粉的凝胶性影响较大,含水量是影响蛋清粉凝胶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新鲜鸡蛋在常温与冷藏保存条件下细菌生长繁殖规律,为鸡蛋的合理保存与消费提供参考。新鲜鸡蛋分2组,分别进行常温与冷藏储存,检测各组鸡蛋0、7、14、21和28 d蛋壳表面及蛋内容物细菌总数。结果显示:蛋壳表面的细菌总数,保存前(0 d)为8.5×10~3cfu/m L,常温与冷藏条件下均出现稳定增长,常温保存增长较快。28 d时常温与冷藏保存细菌总数分别达到3.99×10~4cfu/m L和3.25×10~4cfu/m L(P0.05);蛋内容物中细菌总数,保存前(0 d)与冷藏保存7 d均未检出细菌,常温保存14 d后细菌总数快速增加,常温和冷藏条件下28 d分别达到3.97×10~3cfu/m L和8.15×102cfu/m L(P0.01)。蛋壳表面与内容物细菌总数随保存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低温保存能够抑制细菌生长,延长鸡蛋的保质期。  相似文献   

14.
蛋清液具有良好的起泡功能,将其添加到焙烤制品、冷饮制品等各类食品中,可以增加食品营养,显著改善制品质地。但在蛋清液加工过程中,蛋黄混入及杀菌处理等加工工艺使蛋清液的起泡性降低,因此在现有蛋清液生产工艺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进,显著改善蛋清粉起泡特性,是蛋清液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研究旨在探索绿颖作为保鲜剂对鸡蛋的保鲜效果。用绿颖处理当天产鲜鸡蛋,采用涂抹与不涂抹绿颖、淋洗与不淋洗、常温与冷库组合进行分组,分时间段随机测定感官鉴定指标、失重率、蛋白指数、蛋黄指数、蛋白pH值、蛋黄pH值等指标。结果:用绿颖处理后的鸡蛋能很好地控制各项指标的变化,与不涂抹绿颖处理的鸡蛋组达到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鸡蛋淋洗后涂膜干燥于货架上(货架温度为25℃左右)保存30 d时,鸡蛋的失重率仅为2.058%,蛋白指数、蛋黄指数、蛋白pH值变化速度缓慢。试验表明,绿颖可以延长鸡蛋的贮存时间。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研究了高密度二氧化碳(DPCD)杀菌技术与传统的巴氏杀菌技术对鸡蛋全蛋液的杀菌效果,高密度二氧化碳杀菌(15MPa,35℃,15min)效果优于巴氏杀菌(3min,64℃)。在4℃的储藏条件下,高密度二氧化碳杀菌的全蛋液的微生物生长要慢于巴氏杀菌。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选取2%壳聚糖和1%聚乙烯醇的混合溶液、聚偏二氯乙烯PVDC乳液、白矿油分别对鸡蛋进行涂膜。在室温(25℃左右)下贮藏7周,测定鸡蛋的哈夫单位、蛋白高度以及蛋液的p H、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等指标。结果显示:经白矿油涂膜的鸡蛋,随着贮藏期延长其哈夫单位、蛋白高度、水分含量均高于同时期其他组,并且涂白矿油的鸡蛋蛋液p H变化较小。表明本试验中,白矿油对鸡蛋的保鲜效果优于2%壳聚糖和1%聚乙烯醇的混合溶液、PVDC乳液。  相似文献   

18.
鸡蛋夏天保存过程中微生物变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探讨了鸡蛋在盛夏室内自然条件下,不同储存时间对鸡蛋微生物变化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鸡蛋外壳和内容物菌落总数随着存放时间(0~25d)延长呈上升趋势,变化范围分别在1.70×104~4.69×105CFU/g和0~9.5×107CFU/mL之间。鸡蛋外壳大肠菌群总数随着时间的延长先不断增加,在第15d检测时数目明显减少,第25d减少更加明显。鸡蛋蛋清和蛋黄混合物的大肠菌群总数在贮藏第1d至第4d并未检测出明显大肠菌群,从第8d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但增幅不大,第25d鸡蛋已完全变质,细菌菌落总数增幅较之前异常明显,多不可计。  相似文献   

19.
酶法提高蛋清粉起泡功能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蛋清粉的起泡功能,采用中性蛋白酶水解蛋清蛋白以提高蛋清粉的起泡功能.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酶法提高蛋清粉起泡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酶法提高蛋清粉起泡功能的较适水解条件为:pH值7.0、酶添加量1 000 U/g、水解时间75 min、水解温度37℃.与原工艺相比,蛋清粉起泡力由38.22%提高至93.19%,泡沫稳定性由84.95提高至105.19.  相似文献   

20.
李跃  袁庆华 《草业学报》2015,24(4):127-131
通过恒温箱和温室试验,探索了不同的保湿时间和温度对苜蓿锈菌孢子堆密度的影响以及不同培养温度对病害潜育期的影响。19℃下保湿(相对空气湿度100%)一定时间,再在25℃下生长15 d,可见保湿时间在12~48 h处理中植株叶片上孢子堆密度高于4~8 h。不同保湿温度下,保湿(相对空气湿度100%)24 h,再在25℃下生长15 d,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保湿温度的升高,孢子堆密度先逐渐增加,在19℃左右达到最大,之后逐渐降低。19℃下,100%相对湿度下保湿24 h,然后分别置于15,20,25,30和35℃下生长,只有35℃下不发病,其余温度下潜育期分别为11,10,7和7 d;培养温度在25和30℃下的孢子堆密度显著高于15和20℃;培养温度对孢子堆显现时间的长短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