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IPN)是由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IPNV)引起的死亡率高达90%的鲑鳟鱼病毒性疾病。该病分布广泛,流行于欧洲、美洲、非洲以及亚洲等多个地区;传染性极强,病原极其稳定,幸存的鱼苗作为病毒携带者具有传染性,对世界鲑鳟鱼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接种疫苗是防控该病毒病的最有效方式,但是,目前我国没有商业化的IPN疫苗。由于毒株存在变异及生物安全隐患,国外商业化的IPN疫苗无法直接引进应用。本文总结了IPN疫苗的研究进展,可为我国IPN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赵娟 《科学养鱼》2021,(3):53-54
传染性胰脏坏死症(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IPN)于1941年在北美发现,1960年证实其病原为传染性胰坏死病毒(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 IPNV)。此后传至欧洲,20世纪80年代末又传入朝鲜及我国的台湾及东北、山西、山东、甘肃等地,目前各产鱼国均有发现,是最典型的鱼病之一。此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严格执行苗种检疫制度,采取严格消毒和隔离措施,能有效阻断病原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3.
鱼类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的病毒学特征、诊断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胰腺坏死(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IPN)主要是鲑科鱼类鱼苗、鱼种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其病原为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毒(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IPNV),死亡率高,给鲑科鱼类特别是大西洋鲑(Salmon salar)、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的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曾报道过此病的爆发,而后国内的流行情况偶见报道;鉴于此病在世界上其他养殖鲑鳟鱼类的国家大面积发生且危害巨大,笔者综述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讨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展望.  相似文献   

4.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IHN)是引起鲑鳟鱼暴发性死亡的急性传染性病毒疾病。IHN分布广、传播快,每年给全球鲑鳟养殖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疫苗免疫是防控该病的最有效手段。本文总结了IHN疫苗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灭活疫苗、减毒疫苗、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及DNA疫苗等,以期为水生动物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鲑鱼传染性胰脏坏死病(inf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in trout,IPN)是鲑科鱼类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的急性病毒疾病。该病主要病症是胰脏坏死。该病于1940年首次发现于加拿大的鲑科鱼,目前已遍及欧洲、亚洲和美洲等。  相似文献   

7.
正3.核糖核酸(RNA)和推定的核糖核酸(RNA)病毒(RNA and Putative RNA Viruses)——双RNA病毒(Birnavirus)(1)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毒(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IPNV)——呼肠孤病毒(Reo-like virus)。(2)澳洲红螯螯虾肝胰腺呼肠孤样病毒(Cherax quadricarinatus hepatopancreatic reo-like virus,Cq HRV),澳洲  相似文献   

8.
草鱼出血病免疫刺激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鱼出血病是严重危害池养草鱼,特别是草鱼种的传染性疾病,病原为草鱼疱疹病毒(Herpsvirus of Grass Carp,HVGC)(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第三室病毒组等,1980)。病毒性疾病的防治业已在鱼病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自传染性胰脏坏死(IPN)成为最早被确认的鱼类病毒病(Wolf等,1960、1961)以来,鱼类病毒学方面的研究迅速发展,推进了鱼类病毒防治的研究。近年来,  相似文献   

9.
<正> 草鱼出血病是严重危害池养草鱼,特别是草鱼种的传染性疾病,病原为草鱼疱疹病毒(Herpsvirus of Grass Carp, HVGC)(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第三室病毒组等,1980)。病毒性疾病的防治业已在鱼病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自传染性胰脏坏死(IPN)成为最早被确认的鱼类病毒病(W-olf等,1960、1961)以来,鱼类病毒学方面的研究迅速发展,推进了鱼类病毒防治的  相似文献   

10.
一例日本囊对虾暴发性死亡的病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阐明山东省潍坊市一对虾养殖场发生日本囊对虾暴发性死亡的原因,采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对发病对虾进行了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桃拉综合征病毒(Taura syndrome virus,TSV)、黄头病毒(yellow head virus,YHV)、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HNV)、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infectious myonecrosis virus,IMNV)、偷死野田村病毒(covert mortality nodavirus,CMNV)及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disease,AHPND)7种病原的检测,且对发病对虾进行了常规组织病理学观察。同时采用16S r DNA细菌鉴定方法及浸泡回接感染实验对分离自发病对虾体内的可疑病原菌进行了分子鉴定及毒力测试。结果显示,发病对虾样品核酸检测呈现WSSV强阳性,IHHNV和CMNV为弱阳性,其他4种病原为阴性。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在对虾的胃、鳃等上皮组织中存在WSSV包涵体,头部肌肉纤维出现离散。对分离编号为2901、2902、2903的3株优势可疑病原菌鉴定结果显示,3株菌分别与印度格里蒙菌、交替单胞菌及溶藻弧菌相似,相似度分别为99%、99%及100%。攻毒结果显示,3株可疑病原菌的LC50分别为9.8×107、1.1×108与2.3×108 CFU/m L,各细菌毒力均较弱,非导致对虾出现暴发性死亡的病原。研究表明,导致本次日本囊对虾暴发性死亡的病因与混合感染病原WSSV、IHHNV、CMNV有关,其中WSSV感染是造成日本囊对虾暴发性死亡的主因,研究结果可为解析当前养殖日本囊对虾疾病暴发及其成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倩 《畜禽业》2023,(9):12-1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IBV)是一种致病性较强的病毒,不仅严重损害鸡的呼吸道,还会对其他器官造成影响,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治该病出现大规模传播的重要手段。为了更好地防治该病,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建立快速准确的检测技术,特别是在血清和分子水平上。对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 IB)实验室检测技术的相关研究和优缺点进行了综述。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应结合具体情况,选择正确的方法,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鱼类病毒性神经坏死病(Viral nervous necrosis,VNN)又称病毒性脑病和视网膜病(Viral encephlopathy and retinopathy,VER),在全世界多种鱼类中流行,对仔鱼和幼鱼危害很大,死亡率可达100%,对成鱼也有很高的致死率.由于其极高的传染性和危害性,被国际兽疫组织(OIE)列为重要的鱼类病害.该传染病的病原为神经坏死病毒(Nervous necrosis virus,NNV),是罗达病毒科(Nodaviridae)的一种小RNA病毒.罗达病毒科包括α-罗达病毒属(Alphanodavirus)和β-罗达病毒属(Betanodavirus).  相似文献   

13.
<正>传染性脾肾坏死病(Infectious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ISKN)俗名鳜暴发性出血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淡水养殖鳜的传染性、病毒性疾病,可引起暴发性死亡。我国将其列为二类疫病。一、病原学病原为虹彩病毒,目前称为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  相似文献   

14.
正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IHN)是鲑科鱼类常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病原是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NV),该病毒属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粒外弹状病毒属(Novirhabdovirus)。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IHN列为必须申报的鱼类疫病。2008年11月农业部发布的《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中,IHN被  相似文献   

15.
甄志刚 《畜禽业》2006,(18):34-3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双股RNA病毒引起一种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侵蚀的靶器官是法氏囊,破坏了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并造成严重的免疫抑制,可诱发多种疫苗(如:新城疫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免疫应答的失败,同时增加了鸡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球虫等病原易感性,给养殖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如:死亡率和淘汰率的增加、饲料的利用率降低、商品肉鸡的增重减少、多种疫苗的免疫失败、增加了饲养的成本。1病原学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属于双RNA病毒科,禽双RNA病毒属。IBDV病毒粒子为二十面立体对称的球形…  相似文献   

16.
鳜(Siniperca chuatsi)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nfectious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 virus,ISKNV)是鳜暴发性传染病的主要病原,给鳜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对鳜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鳜ISKNV主要衣壳蛋白(MCP)基因序列设计了2对引物,利用巢式PCR方法对病鱼脾肾组织进行扩增,建立了ISKNV快速特异的巢式PCR检测方法.应用该方法对含MCP基因的质粒进行倍比稀释后检测扩增的灵敏度可达到5 fg;巢式PCR检测的灵敏度是一步法PCR的104倍以上.  相似文献   

17.
<正>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又称鳜鱼暴发性传染病,是以脾肾坏死、肿大,鳃、肝失血变白,肝出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毒性疫病,其病原为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nfectious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 virus,ISKNV)。2013—2016年扬州市水产生产技术指导站与扬州市江都区水生动物预防控制中心协作,对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进行了流行性病学调查、病原检测、疫苗免疫等研究和生产试验工作。试  相似文献   

18.
《水产科技情报》2023,(2):135-136
<正>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IHN)是多年来造成我国虹鳟养殖业重大损失的主要疾病,严重影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冷水性鱼类病害防控创新团队潜心研究10余年,研制出实验室保护率高达90%以上、田间相对保护率高达88%以上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虹鳟IHN核酸疫苗,并于2019—2022年顺利完成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的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实验和生产性实验,  相似文献   

19.
我国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防控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是我国主要冷水鱼养殖种类之一。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 IHN)是世界性的鲑科鱼类传染性疾病和制约我国冷水鱼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我国对IHN陆续开展了流行病学、病原学及防控技术等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简要综述了我国虹鳟IHN病害防控研究现状,主要包括IHN病毒基因型、分布、流行规律及疫苗研制等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研究和我国虹鳟养殖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IHN)是鲑科鱼类常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病原是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NV)。在我国,IHN病毒于1985年首次随进口鱼带入国内,并在辽宁本溪暴发IHN,死亡率近100%。随后扩散到东北和华北一带,呈散在性流行,近几年来流行有逐渐扩大和日趋严重的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