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草鱼出血病是严重危害池养草鱼,特别是草鱼种的传染性疾病,病原为草鱼疱疹病毒(Herpsvirus of Grass Carp, HVGC)(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第三室病毒组等,1980)。病毒性疾病的防治业已在鱼病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自传染性胰脏坏死(IPN)成为最早被确认的鱼类病毒病(W-olf等,1960、1961)以来,鱼类病毒学方面的研究迅速发展,推进了鱼类病毒防治的  相似文献   

2.
人工免疫是防治鱼类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措施,也是从根本上解决水产品化学药物残留以及病原耐药性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草鱼出血病、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烂鳃病、鳗鱼弧菌病、鱼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等已通过使用疫苗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今后,随着相关研究工  相似文献   

3.
第一期中国主要水产品出口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浅析…(2)鄱阳湖翘嘴鳜规模化繁育及健康养殖技术综述…(7)加大对水产科技的投入很有必要———九江市水产科技情况调查报告………(12)九江市庐山区休闲渔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16)闽中渔场不同生态类群的鱼类资源生产量……(18)内陆水库网箱养殖香鱼出血病的防治研究……(28)草鱼四大传染性疾病免疫防治试验……………(30)草鱼“四联”疫苗免疫注射试验…………………(32)养殖草鱼注射免疫疫苗对比试验小结…………(36)草鱼肝胆综合症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39)水库网箱养斑点叉尾鮰效益…  相似文献   

4.
鱼类疫苗的选择和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免疫是防治鱼类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措施,也是从根本上解决水产品化学药物残留以及病原耐药性的途径之一。目前,草鱼出血病、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烂鳃病、鳗鱼弧菌病、鱼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等已通过使用疫苗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今后,随着相关研究工作的深入,生  相似文献   

5.
生态防治疾病的方法已被广泛地应用在农业,畜牧业及水产养殖业。在水产养殖上采用生态防治的方法,培育大规格的草鱼种或采取两头放养,避开高温季节,提高了草鱼种的成活率,收到一定的经济效益。南昌地区历来在成鱼饲养阶段草鱼的成活率仅约35%。为了解决草鱼养殖中的“三病”(赤皮、烂鳃、肠炎),我们参照外地经验提出了生态防治草鱼传染性疾病的试验。  相似文献   

6.
草鱼是我国广大群众最喜爱的食用鱼之一,但是草鱼的生产量往往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当然原因较多,但是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草鱼种易患传染性出血病,在规格和数量方面达不到成鱼生产上的要求。湖北省水生生物研究所(1977)初步确定该病的病原是病毒。目前用药物是难以达到治愈鱼类病毒病的目的。因此采取预防的办法是目前杜绝或减轻该病发生和流行的有效途径。从现代流行病学观点来看:寄主、病原、环境三者的关系与疾病的爆发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采取正确的生态学方法预防草鱼传染性出血病将必然产生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正>鲫鱼细菌性烂鳃病是由柱状嗜纤维菌(Cytophaga columnaris)、又名柱状曲桡杆菌(Flexibacter columnaris)引起的鱼类传染性疾病,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等淡水鱼类,普遍流行于全国各养殖区域内。2014年5月,重庆市万州区某垂钓中心养殖鲫鱼发病并逐渐死亡,其死亡率高达45%以上。我们  相似文献   

8.
具很多资料介绍。由于鱼病的不断传播.目前草鱼从鱼苗到商品鱼的成活率只有10-15%,草鱼是目前养殖鱼类生长快.肉质鲜美.能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经济价值很高的鱼类。因此,对草鱼疾病的防治施施的探讨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养殖水生动物的病毒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产动物由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疾病,称为水产动物病毒病。 我国已报导的水产动物病毒病有草鱼出血病、青鱼出血病、传染性胰脏坏死病、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鲤痘疮病、淋巴囊肿病、三角帆蚌痘病以及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病等等。 草鱼是我国主要养殖鱼类之一,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而草鱼出血病是鱼种培育阶段一种危害极大的病毒性疾病,致使草鱼的养殖受到严重影响。经过多年的研究,现在对草鱼出血病已有了系统而深入的认识。其病原为呼肠弧轮状病毒属(Recrotavirus),草鱼出血病病毒(Grass carp Hemorrha…  相似文献   

10.
中草药防治草鱼病具有药源广泛、取材容易、成本低廉、使用安全,可杜绝施用农药、化学药物污染水质之害,有利于其它鱼类的生长等优点;现就采用中草药防治草鱼疾病的药方及施药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防治暴发性鱼病方法暴发性鱼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势凶猛,传染性极强,从发病到死亡一般只需2—4天,几乎危害到鲫、团头鲂、鲢、鳙、草鱼、鲤等所有主要养殖鱼类,部分养殖鱼类死亡率高达50%以上,严重时鲢鳙鱼可全部死亡,给渔业生产带来很大损失。目前,对该病...  相似文献   

12.
草鱼常见病一般指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和赤皮病(以下简称草鱼“四病”)。这四种疾病为目前水产养殖生产中危害甚大的几种传染性鱼病。据统计:“全国草鱼产量约占我国淡水鱼总产量的1/5…从鱼苗养到成鱼,成活率不到20%”(倪达书1984)。其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受“四病”的严重侵染。这四种鱼病,区域分布广、病原繁殖快,疾病传播迅速,既可造成单纯感染,又可形成并发症。草鱼发病率高,病期长,死亡率高。对于“四病”的研究,省内南城县水科所(1976),江西省水产研究所(1979),张业下(1981),王启赣(1984),叶荫云(1984)等曾有大量报告,这些主要立足于草鱼“四病”的防治,而涉及它们的流行学的内容甚少。为摸清我省草鱼“四病”发生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性,作者自1983~1987年,在江西省鱼病病原区系的研究中,对草鱼“四病”流行学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鱼类细胞培养在渔业科学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自1962年Wolf和Quimby首次建立RTG-2细胞系以来,鱼类细胞培养技术有了很大进展。据Wolf和Mann1980年的统计已有17属36种鱼61个硬骨鱼类细胞系相继建立。我国这方面工作起步较晚,主要是近10年的工作,但已建立了草鱼吻端组织细胞株(1981,张念慈杨广智),草鱼肾组织细胞系(1986,左文功等),草鱼尾鳍组织二倍体细胞系(1986,魏彦章等),草鱼吻端成纤维细胞系(1988,李焕林等)十余种细胞株(系)。建立细胞株(系)的目的旨在运用这一技术进行其它领域研究。从已发表的文献来看,鱼类细胞培养技术已用于鱼类遗传育种,鱼病防治,鱼类生理学,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研究。本文就此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4.
正草鱼是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属于我国主要的养殖经济鱼类。草鱼具有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深受我国广大水产品消费者的欢迎。草鱼还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来源广、产量高的特点,养殖业者容易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全国养殖草鱼的面积和规模正在大幅度地增加。不过,草鱼在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细菌性烂鳃病等传染性疾病,往往因这种疾病的发生与流行而极大地降低养殖业者的经济效益。目前正是草鱼细菌性  相似文献   

15.
正7.临夏州临夏市监测品种为8种鱼类,分别是草鱼、鲤、鲫、鲢鳙、虹鳟、鲟鱼、团头鲂、鱼。监测到的养殖病害有16种,其中细菌性疾病7种,分别为赤皮、烂鳃、肠炎、打印、疥疮、竖鳞病、细菌性败血症;真菌性疾病1种为水霉病;病毒性疾病2种为草鱼出血病、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寄生虫病害6种,分别为车轮虫、锚头鳋、小瓜虫、中华鳋、指环虫。(1)草鱼:常见多发病为水霉病、草鱼出血  相似文献   

16.
<正>小瓜虫病(白点病)目前是乌江库区最严重的寄生虫疾病之一。根据遵义县水产站不完全统计,2014年,乌江库区遵义县水域鱼类感染小瓜虫疾病造成的损失达100万千克,经济价值超过1000万元。乌江库区主要在草鱼、江团、斑点叉尾、花白鲢等鱼类感染小瓜虫疾病,其中草鱼最为严重。养殖户尝试用波尔多液等泼洒,采用过生姜、辣椒水复合配方浸泡,用过市场上销售的小瓜灵,都不能有效防治该病。本文就该水域网箱养鱼小瓜虫病暴发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  相似文献   

17.
《内陆水产》1990,(3):18-18
草鱼是鱼类养殖中的主要品种之一,草鱼病则是提高草鱼产量的最大障碍,而草鱼出血病则是草鱼病中危害最大的病,此病流行广、潜伏期长、难治疗、死亡率高。多年来,此病的防治工作一直是生产者的难题和科研单位的课题。近两年。湖南省水产研究所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防治草鱼出血病的新技术——浸泡免疫。为尽快推广普及这项新技术,湖南农业杂志社和湖南省水产研究所联合举办草鱼出血病防治新技术函授班。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草鱼是我国传统的淡水鱼类品种,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生长快、个体大等特点,但是草鱼抗病力差、成活率低,易患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和肠炎病,这四大疾病严重影响着草鱼的规模化养殖,被称为阻碍草鱼养殖规模化发展的瓶颈。本研究根据草鱼发病特点和水质情况等,通过微生态制剂配合调理,  相似文献   

19.
集约化养殖鱼类肝脏疾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鱼类传染性和寄生虫性疾病基本得到控制。但由于养殖密度的提高,不恰当地投喂配合饲料和鱼病防治时滥用药物,造成鱼类免疫系统功能的下降和内脏器官,特别是肝脏的损害,并继发传染性疾病,对渔业生产的危害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20.
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技术的逐步提高,随之产生的由环境条件等因素引起的非寄生性鱼病日趋严重,尤其是由于饲料营养的不平衡、强化投喂、饲料中含有毒物质、乱用药和滥用药、药物配伍不合理等原因,造成鱼类肝、肾、脾损害,并继发传染性疾病,造成临床症状复杂,诊治困难。这类疾病中,最主要的是肝损害、肝病及肝胆性综合症,已经成为草鱼、鲤鱼、罗非鱼等养殖对象的严重疾病,尤其草鱼肝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