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解赤水河的鱼类资源现状,于2010年5~6月和9~10月在赤水河赤水镇、赤水市和合江县的3个江段进行了渔获物调查工作。通过统计各江段的渔业捕捞情况,计算年捕捞量。采用体长股分析的方法,对云南光唇鱼(Acrossocheilus yunanensis)、大鳍鳠(Mystus macropterus)和张氏歺鱼又(Hemiculter tchangi)的资源量进行了估算,并以此推算各江段鱼类的总资源量。结果显示,赤水镇江段的鱼类年总资源量为10.76t,其中云南光唇鱼为1.23t;赤水市江段的年总资源量为  相似文献   

2.
赤水河鱼类资源量的初步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赤水河的鱼类资源现状,于2010年5~6月和9~10月在赤水河赤水镇、赤水市和合江县的3个江段进行了渔获物调查工作。通过统计各江段的渔业捕捞情况,计算年捕捞量。采用体长股分析的方法,对云南光唇鱼(Acrossocheilus yunanensis)、大鳍鳠(Mystus macropterus)和张氏歺鱼又(Hemiculter tchangi)的资源量进行了估算,并以此推算各江段鱼类的总资源量。结果显示,赤水镇江段的鱼类年总资源量为10.76t,其中云南光唇鱼为1.23t;赤水市江段的年总资源量为51.05t,其中大鳍鳠为8.50t;合江县江段的年总资源量为71.37t,其中张氏歺又鱼为4.39t。估算结果可以为赤水河鱼类资源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3级指标体系,从水文水资源、物理结构、水质、水生生物等方面对清水河流域的生态完整性进行评价,并探究人类活动干扰影响下清水河流域生态完整性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清水河干流生态完整性得分为52.4~57.3,生态完整性状况一般;主要支流中,清平河得分为45.8~63.9,碧松就河得分为69.6~73.5,高枧槽河得分为9.7~43.5,旧城河得分为52.2~54.9;各支流生态完整性状况碧松就河为好,清平河、旧城河均为一般,高枧槽河较差。对清水河流域5条河流生态完整性得分影响较大的准则层是水文水资源,其完整性得分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各河流生态流量满足程度较低。各河流生态完整性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10月(秋季)优于4月(春季),受人类活动干扰相对较少的碧松就河、清平河、清水河上游及下游优于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旧城河、高枧槽河及清水河普者黑风景区段及丘北县城段。生态评价可得出影响清水河流域生态完整性的胁迫因子,为今后清水河流域的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3级指标体系,从水文水资源、物理结构、水质、水生生物等方面对清水河流域的生态完整性进行评价,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性。结果表明,清水河干流生态完整性状况一般,其主要支流中,碧松就河为好,清平河、旧城河均为一般,高枧槽河分别为差、极差和一般状态;各河流生态完整性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10月(秋季)优于4月(春季),受人类活动干扰相对较少的碧松就河、清平河、清水河上游及下游优于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旧城河、高枧槽河及清水河普者黑风景区段及丘北县城段。生态完整性评价清晰的诊断出导致河流健康问题的关键因子,可为今后清水河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采用鱼类完整性评价河流生态系统的方法,提出确定河流生态评价的系统完整性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目标;按自然河流受人为因素胁迫产生的问题与结果,将河流分为原始生态河流、次生生态河流、演替生态河流、片断生态河流、人工生态河流、衰竭生态河道等生态类型。研究提出以鱼类为指示生物,综合鱼类物种濒危程度、优势种群残存状况以及关键生境和生境要素情况,确定河流生态评价标准。研究基于2003年呼玛河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和2014年鱼类与水生态保护调查资料,确定呼玛河为次生生态河流类型,主要特征为指示鱼类种群比较齐全,但处于衰退或濒危状态,优势鱼类种群发生变化,生物多样性已处于普遍性受到胁迫状态,干支流水系和产卵场等关键生境保持完整,污染、非法捕捞、挖沙等零星工程是呼玛河生态胁迫的主要因素。为保护呼玛河生态系统完整性、生物与生态类型多样性,划定了呼玛河保护生态红线,提出了抢救性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在赤水河栖息繁殖的可能性,评估赤水河作为金沙江下游干流替代生境的可行性与适宜性,将河流生境进行适当概化,建立赤水河与金沙江下游河段的生境相似性指标体系,应用模糊相似理论,提出基于恒定型相似元、时间型相似元和系统相似度的河流生境相似性计算方法。以赤水河与金沙江下游河段为研究对象,实例计算了两个河流生境的相似程度,结果表明赤水河与金沙江下游河段在水环境方面的相似度高达0.811,处于高度相似等级,河流地形地貌与水文方面的相似度分别为0.743和0.640,均处于基本相似等级。总体来说,赤水河与金沙江下游河段的河流生境相似程度较高,相似度达0.694,处于基本相似等级。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1~2016年春季对赤水河4个断面浮游植物的调查,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及优势种生态位,揭示赤水河春季浮游植物群落变化规律、优势种的生态位分化及其环境适应性,为赤水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提供基础资料。调查结果表明,6年间在赤水河共采集到浮游植物7门68属233种(变种),主要为硅藻,占比超过60.51%;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在(17.28~136.68)×10^4cells/L之间波动,各段面浮游植物密度年际间变化无显著差异,浮游植物群落组成时间异质性较空间异质性明显,时空方差分解显示时间变异可解释总变异的24.5%,空间变异仅解释总变异的2%;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显示2014年与2016年赤水河处于轻或无污染状态,2011~2013年与2015年受到中度人为影响。2011~2016年春季赤水河共出现优势种31种(变种),主要为广生态位和中生态位种,生态位重叠指数在同一门类物种中最高,在不同门类物种中最小。分析结果表明赤水河春季浮游植物对水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对水环境的变化有较好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河流生境健康的准确评估可以为河流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提供重要依据。以长江流域典型支流雅砻江、赤水河、乌江以及汉江为研究对象,对各支流的生境状况进行调查评估,探索影响不同支流生境状况的主要因子,从而为长江流域河流生境保护和修复提供支撑。从河流物理生境形态、河流岸边带生境和水环境特征3个方面选取了10个指标,构建河流生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基于该评价体系,2017年8-9月对4条支流的162个断面进行了调查并对河流生境进行了综合评估。评价结果表明,雅砻江、赤水河、乌江、汉江的河流生境综合指数(RHI)分别为124.7、158.5、137.8、135.5,其中赤水河评价等级为“优”,其他河流评价等级均为“良”。人类活动、河岸植被覆盖、河道蜿蜒度等是影响各支流生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建议强化支流国土空间管控,建立自然保护区,对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支流河段开展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9.
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了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模型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多种重要的概念和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整体模型,它是由河流流态-生态结构功能4维连续体模型、水文情势-河流生态过程耦合模型、地貌景观空间异质性-生物群落多样性耦合模型3个子模型组成.整体模型建立了河流流态、水文情势和地貌景观这3大类生境因子与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生态过程的相关关系,基本上抽象概括了河流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在模型中除了考虑自然力因素以外,还考虑了水利水电工程设施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10.
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了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模型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多种重要的概念和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整体模型,它是由河流流态-生态结构功能4维连续体模型、水文情势-河流生态过程耦合模型、地貌景观空间异质性-生物群落多样性耦合模型3个子模型组成。整体模型建立了河流流态、水文情势和地貌景观这3大类生境因子与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生态过程的相关关系,基本上抽象概括了河流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在模型中除了考虑自然力因素以外,还考虑了水利水电工程设施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11.
海水养殖业合理的结构与良好的发展趋势有利于促进福建省经济的长远发展。本文基于福建省1983—2012年的海产品产量与海水养殖产量数据,研究了福建省鱼类、虾蟹类、贝类、藻类等海产品和海水养殖产品的产量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福建省海水养殖主要以贝类、藻类为主,海洋捕捞主要以鱼类、虾蟹类为主;分析了福建省海水养殖的养殖比、面积、单产等的发展趋势,得出鱼类、虾蟹类增加趋势较大,增产潜力大;针对福建省海水养殖产量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成因分析并提出对策。研究结果可以为渔业部门指导福建省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根据1983~1998年山东半岛南部沿海对虾放流增殖结果,对秋汛对虾产量与放流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秋汛对虾产量随放流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二者呈Y=363.7+126.4X相关关系(r=0.918)。  相似文献   

13.
黄海北部辽宁沿岸对虾放流水域的IN和I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1998年的6-8月对黄海北部辽宁沿岸中国对虾放流水域的IN、IP进行了调查,多数站位不同程度地超过一类、二类、三类海水标准,平均值在一类海水标准以上,总的趋势是河口附近和东部偏高。  相似文献   

14.
育珠期三角帆蚌的生长及其与珍珠增长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对三角帆蚌壳长、壳宽、蚌总重(整体湿重)、内脏团湿重、壳重和珍珠重等指标在5-11月间的逐月连续测定,研究了常规养殖模式下育珠期2龄三角帆蚌在主要生长季节的生长规律及其与珍珠生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珍珠重(PW)与壳长(SL)、壳宽(SW)的关系分别为PW=0.0008SL3.3946 (R2=0.6948)和PW=0.7809SW1.0227 (R2=0.6888);而珍珠重(PW)与蚌重(TW)、内脏团重(BW)和壳重(W)的关系分别为PW=0.0021TW1.5434 (R2=0.7337),PW=0.107BW0.9125 (R2=0.7158)和PW=0.0324W1.1259 (R2=0.7101);三角帆蚌总重(TW)与壳长(SL)、 壳宽(SW)的关系最适合用指数函数进行拟合,其关系式分别为TW=16.003e0.1681SL,(R2=0.7961),和TW=64.311e0.1372SW (R2=0.6822);而内脏团重(BW)和壳重(W)与壳长(SL)、壳宽(SW)的关系则适合为幂函数曲线拟合,关系式分别为BW=0.0188SL3.1427,(R2=0.6927);W=0.0656SL2.7721, (R2=0.8271)和BW=12.446SW0.8974 (R2=0.617);W=19.876SW0.802 (R2=0.7563)。本研究结果发现,珍珠生长与蚌总重、壳长和壳宽等外部测量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显著,从而无须通过杀蚌取珠而直接通过这些外部生长指标的测定就能较好地了解珍珠的生长,更好地为珍珠养殖生产和管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河蟹池塘养殖底层微孔曝气增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7年-2008年通过底层微孔曝气技术的开发应用,开展了河蟹池塘养殖增氧研究。结果表明养成河蟹规格和单产显著提高,池底增氧技术是河蟹池塘养殖中的关键控制技术,示范区、推广区河蟹的平均规格、单产、毛利比同期常规技术的一般平均水平分别提高了11.37%~36.26%、7.07%~28.49%;50.29%~71.67%、49.11%;177.51%.187.31%、122.2%;养蟹池塘水体DO、NH3-N、NO2—N、TN、TP、COD等主要水质指标明显优于对照池,总体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以上,并实现了养殖期内零排放,是一项节水、环保的新型水产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中游黄石江段四大家鱼早期资源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5年和2016年每年的5—7月,在长江中游黄石江段对四大家鱼早期资源开展了调查,以了解该江段四大家鱼早期资源及产卵场分布现状。调查期间共采集四大家鱼卵67粒,苗23 948尾,种类以鲢和草鱼为主,分别占四大家鱼卵苗总捕捞数量的77.0%和18.1%。2015年和2016年,估算通过黄石江段的四大家鱼卵径流量分别为0.20×108粒、4.69×108粒,鱼苗径流量分别为19.40×108尾、13.65×108尾。黄石江段四大家鱼产卵场主要分布在团风李家洲、鄂州城区、鄂州戴家洲和黄石道士袱4个江段。与历史资料相比,黄石江段四大家鱼产卵场分布位置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动。建议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并在航道整治等工程建设中注重保护洲滩等生境。  相似文献   

17.
嘉陵江下游鱼类资源现状调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2003年5月至10月对嘉陵江下游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并对该水域鱼类资源变动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计调查226船次,统计渔获物1153kg,测量鱼类标本19378尾。共记录鱼类92种,隶属于5目14科61属,其中有13种为该水域新记录。结果表明嘉陵江水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导致鱼类物种组成、种群结构发生了变化;珍稀鱼类、洄游性或半洄游性鱼类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甚至绝迹,如中华鲟、达氏鲟、白鲟、胭脂鱼、等。  相似文献   

18.
黄硕琳 《水产学报》1990,14(1):72-78
一、新海洋法中的渔业规则 (一)1982年海洋法公约中的渔业规则在国际法中的地位 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于1978年底召开,经过长期协商,于1982年4月23日通过了《海洋法公约》,公约于1982年12月10日开始签字,有119个国家立即签了字。到1985年11月为止,共有159  相似文献   

19.
应用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长江上游河流健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13年11月-2014年6月对长江上游宜宾至江津段五个断面的浮游植物进行了四次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38属95种。对13个备选指标进行分布范围、判别能力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构建了适合长江上游的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指标体系,即香农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浮游植物密度、硅藻密度百分比等参数指标。采用3分制法、4分制法和比值法分别对生物指标计分,评价结果显示:高庄桥、羊石处于"健康"状态;白沙处于"亚健康"状态;而江安、德感处于"亚健康"向"一般"过渡状态。综合来看,三种评价方法所反映各样点的健康状况基本一致,只是4分制法和比值法在划分评价等级上更细致,评价结果更精确。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N、pH与P-IBI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20.
通过暖季11个气候因子影响耗母牛日泌乳量的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日平均温度的升高有利于泌乳;但日极端最高温的增高对产奶的影响是负面的。相对湿度、地面最高温度对日产奶量虽然没有明显的直接作用,但它们通过极端最高温对日产奶量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