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赤水河鱼类资源量的初步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赤水河的鱼类资源现状,于2010年5~6月和9~10月在赤水河赤水镇、赤水市和合江县的3个江段进行了渔获物调查工作。通过统计各江段的渔业捕捞情况,计算年捕捞量。采用体长股分析的方法,对云南光唇鱼(Acrossocheilus yunanensis)、大鳍鳠(Mystus macropterus)和张氏歺鱼又(Hemiculter tchangi)的资源量进行了估算,并以此推算各江段鱼类的总资源量。结果显示,赤水镇江段的鱼类年总资源量为10.76t,其中云南光唇鱼为1.23t;赤水市江段的年总资源量为51.05t,其中大鳍鳠为8.50t;合江县江段的年总资源量为71.37t,其中张氏歺又鱼为4.39t。估算结果可以为赤水河鱼类资源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河流生态系统相关理论模型以及鱼类适应与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对应关系,提出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四个属性:一般格局、空间连续性、空间异质性和时间过程,并选取33个候选指标用于构建鱼类生物完整性评价体系。结果表明,以期望值10代表各江段的最佳情况,赤水河各江段(赤水河镇、赤水市和合江县江段)的生态完整性相对较好,平均得分为7.16。赤水河各江段的生态完整性在时空上均无显著性差异。诊断分析显示,赤水河镇江段的时间过程受到一定的干扰;赤水市江段的空间异质性受到一定的干扰;而合江江段的一般格局和空间异质性均受到一定的干扰。建议加强赤水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并根据不同江段生态完整性的退化原因制定相应的管理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根据2012年2月—2013年1月赤水河赤水市江段逐月渔获物调查数据,对该江段鱼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调查期间共采集鱼类41种,隶属于3目7科38属。唇(Hemibarbus labeo)、蛇(Saurogobio dabryi)、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银(Squalidus argentatus)、大鳍鳠(Mystus macropterus)、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粗唇(Leiocassis crassilabris)、吻(Rhinogobio typus)和鳜(Siniperca chuatsi)为该江段的重要优势种,它们的百分比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均在2%以上。聚类分析和排序分析显示,赤水市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季节变化显著,在50%的相似性水平上,鱼类群落可以划分为两个群组,其中群组Ⅰ包括4个冬季月份(2012年2月、3月、12月和2013年1月),而群组Ⅱ包括其它8个非冬季月份。对于群落季节差异贡献率较大的种类依次为唇、瓦氏黄颡鱼、蛇、大鳍鳠、鲤(Cyprinus carpio)、中华倒刺鲃、鲫(Carassius auratus)、粗唇、银、吻、鳜、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和切尾拟鲿(Pseudobagrus truncates),其中唇、蛇、鲤、鲫、吻和草鱼在冬季月份的相对丰度明显高于非冬季月份,而瓦氏黄颡鱼、大鳍鳠、中华倒刺鲃、粗唇、银、鳜和切尾拟鲿的相对丰度以非冬季月份为高。典型对应分析(CCA)显示,水温和溶氧量是影响该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季节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楠溪江鱼类资源现状,于2013-2014年在楠溪江6个江段共设置24个采样点,对鱼类资源进行了3次调查,每次调查时间为15~20 d。结果表明,楠溪江共采集到鱼类9目、22科、56属、65种,其中鲤形目种类最多,共3科、31属、35种,占采集种类数的53.8%。楠溪江鱼类主要以宽鳍鱲(Zacco platypus)和温州光唇鱼(Acrossocheilus wenchowensis)为优势种,相对多度分别为21.45和10.17,部分江段也以凤鲚(Coilia mystus)、盎堂拟鲿(Pseudobagrus ondon)、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小鳈(Sarcocheilichys parvus)、沙塘鳢(Odontobutis obscura)为优势种,不同江段的渔获物组成有所差异;主要捕捞对象为定居性鱼类鲤(Cyprinus carpio)、鲫(Carassius auratus)、温州光唇鱼、宽鳍鱲、唇鱼骨(Hemibarbus labeo)、鮻(Liza haematocheila)、凤鲚、盎堂拟鲿、沙塘鳢(Odontobutis obscura)和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但鱼类捕捞规格较小,存在过度捕捞现象。楠溪江下游感潮河段与其它5个调查河段的相似性较低(0.288~0.356),属轻度相似;北溪水库与其它江段的相似性略低(0.333~0.537),其它江段达中度相似(0.615~0.737)。楠溪江鱼类多样性指数较高,Shannon-Weiner指数为2.178~2.956,Wilhm改进指数为2.207~3.009,其中北溪水库、下游河口感潮江段的鱼类多样性指数略低;Simpson优势度指数为0.7813~0.9338,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2848~0.6008。研究表明,楠溪江感潮河段及北溪水库的鱼类生物多样性低于其它干支流河段。受过度捕捞、水利水电工程梯级闸坝建设、河道采砂、环境污染等影响,楠溪江鱼类资源处于衰退之中,需要加强鱼类生态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李柯懋  高桂香 《河北渔业》2012,(6):18-19,25
厚唇裸重唇鱼为黄河上游大型鱼类。近年来由于人为捕捞、涉水工程修建、水域污染等因素,厚唇裸重唇鱼的天然资源量急剧减少,已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为濒危物种。目前在黄河上游青海段的泽曲河、洮河及大通河尚有一定的资源量。本文介绍了厚唇裸重唇鱼生物学特性、致危因素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6.
2012年3、7月对旧县河下游的矶头、尧甫村、石圳村、梅溪村和九洲村5个采样江段进行鱼类群落结构调查。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共采集到鱼类31种,隶属3目9科,以鲤形目的种类最多,其中福建省保护动物大刺鳅( Mastacembelus armatus )1种,外来种罗非鱼( Tilapia sp.)1种。群落优势种以黄颡鱼( Pseudobagrus fulvidraco )、鲤( Cyprinus carpio)、温州厚唇鱼( Acrossocheilus wenchowensis )、翘嘴鲌( 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 )为主;生态类型以杂食性、中下层、适应缓流生活鱼类为主;矶头群落多样性指数最高,群落结构较为稳定。群落间相似性聚类分析矶头-九洲村聚为一类群,尧甫村、石圳村、梅溪村聚为另一类群。并对旧县河下游鱼类多样性的保护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西江肇庆江段渔业资源现状及其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6~2007年的4~6月对西江肇庆江段渔业资源进行调查.西江渔民主要以三层流刺网、抛网为主要作业网具.调查共采集鱼类75种,隶属23科、65属.与历史资料对照,目前西江肇庆江段鱼类的种类组成与结构已发生较大变化.捕捞种类主要为广东鲂、赤眼鳟、鲮、鯿、海南红鲌、花(鱼祭)、黄尾鲴、鲤、鲢、草鱼等.中华鲟、鲥鱼、三线舌鳎等已经在渔获物中消失、鳗鲡、花鳗鲡、卷口鱼、大眼红鲌等重要经济鱼类甚为少见.四大家鱼的资源量日趋衰竭,其中鳙的数量相对出现较多,而青鱼和草鱼产量极少.不同种类的渔获物在不同江段的分布具有明显差异性,广东鲂在产卵场江段有明显的集群现象.广东鲂、鲮、鳊和花(鱼祭)等捕获规格有所下降,可能是捕捞压力过大导致,而赤眼鳟、黄尾鲴的捕获规格有所增加,资源种群状况比历史上的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葛洲坝下游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产卵场食卵鱼的资源量,于2011年8—12月在葛洲坝下游江段,利用三层流刺网张网采集渔获物样品并进行鉴定分类。结果显示:采集渔获物共有24亚种,分属于3目5科,其中鲤形目鲤科鱼类最多,共有14种,未发现外来物种。食卵鱼铜鱼(Coreius heterodon)和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在所捕获渔获物中所占比例较大,其中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的捕捞量占总捕捞量的79.31%;在11月份的捕获物中,食卵鱼的捕捞数量足过10月和12月的2~8倍;在中华鲟产卵期间,食卵鱼的日捕获量达到最高峰。  相似文献   

9.
秘鲁渔业管理部门公布2014年领海及专属经济区竹笑鱼(jack mackerel)和圆鲭(chub mackerel)总可捕量(TAC)。近年来,秘鲁政府分配给国内各渔业公司的捕捞配额总量与TAC基本持平。本年度竹荚鱼捕捞配额为10.4×10^4t,圆鲭捕捞配额为4.8×10^4t。2013年,秘鲁沿海及专属经济区的竹笑鱼产量为8×10^4t。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11-2012年6-7月赤水河赤水市江段鱼类早期资源昼夜24 h连续采样情况,对该江段鱼卵漂流密度的昼夜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7个昼夜共采集银( Squalidus argentatus)、宜昌鳅( Gobiobotia filifer)、鳜( Siniperca chuatsi)、寡鳞飘鱼( Pseudolaubuca engraulis)、犁头鳅( Lepturichthys fimbriata)、四川华吸鳅( Sinogastro-myzon szechuanensis)、长薄鳅( Leptobotia elongata)、中华沙鳅( Botia superciliaris)、紫薄鳅( Leptobotia taeniops)和花斑副沙鳅( Parabotia fasciata)10种鱼类的卵粒9099枚。结果显示,这些鱼卵漂流密度的昼夜变化特征不尽一致,其中银、四川华吸鳅、紫薄鳅和花斑副沙鳅夜间的漂流密度显著大于白天(Mann-Whitney U-tests, P<0.05),宜昌鳅和犁头鳅白天的漂流密度显著大于夜间(Mann-Whitney U-tests, P<0.05),而中华沙鳅和长薄鳅的漂流密度昼夜差异不显著( Mann-Whitney U-tests, P>0.05)。根据采集鱼卵所处发育期和孵化水温推算可知,银、宜昌鳅、长薄鳅、紫薄鳅、中华沙鳅和花斑副沙鳅的繁殖活动集中在白天时段,而犁头鳅和四川华吸鳅的繁殖活动主要发生在夜间时段。繁殖时间的昼夜分化可能是导致鱼卵漂流密度昼夜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不同质量的鱼及生产出的鱼油为原料,研究了鱼体质量对鱼油组成及氧化特性的影响。氧化程度即鱼油的化学发光强度随鱼体质量下降而上升。化学发光强度与EPA、DHA含量无明显关系。随鱼体质量下降,鱼油颜色由浅而深,且共轭二烯系含量、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二酯含量增加。鱼油中甘油三酯与鱼体总挥发性氨基氮呈负相关。由低质鱼生产的鱼油较易氧化。  相似文献   

12.
2007年5月至2009年9月,通过对铁岭市辖区的开原市、铁岭县、昌图县淡水鱼类主要养殖区的池塘和小型水库鱼类常见鱼病种类、发病季节、流行情况及危害程度进行调查与分析,初步摸清了近三年鱼病的种类、流行、发病特点.共发现鱼病12种:其中细菌性鱼病6种、寄生虫病5种、真菌类鱼病1种,其中细菌性鱼病和寄生虫性鱼病是主要水产养...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浅海围网设施养殖鱼类的捕捞和分级,以浮绳式围网养殖为研究对象,根据养殖围网设施的结构和大小、敷设技术和主要性能,结合围网养鱼方式和养殖生产的特点,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分级捕捞网箱。网箱由框架钢筋、网衣、绳索、分级栅等构件制作而成,网箱网身呈圆柱形,顶部呈倒圆台形,整体高1 515 mm,体积约为1 m3,分为入鱼口、分级栅、取鱼口等3部分。在实验室用鲫鱼对分级栅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分级栅间距为15 mm和20 mm时,小规格鱼残留率平均为7.78%和4.75%,大规格鱼逃逸率平均为2.38%和3.00%。海上试验结果显示,大规格鱼捕获率90%以上。研究表明,通过日常投饵养鱼驯化将养殖鱼引诱至网箱内,通过提升网箱、驱使箱内小规格鱼群从分级栅游离,剩下的大规格鱼提出水面后迅速放入活鱼舱,从而达到捕大留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食用鱼类甲醛本底含量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56种海水鱼共计105个样品,16种淡水鱼共计19个样品的甲醛本底含量研究。结果发现,食用鱼类的甲醛本底含量不同且差异较大,海水活鱼与海水冷冻鱼的甲醛含量均显著高于淡水活鱼与淡水冷冻鱼(P〈0.01);海水鱼中龙头鱼和鳕鱼类样品甲醛本底含量较高;大部分淡水鱼未检出甲醛;同一品种不同存活状态的鱼,其甲醛含量也不同,活体鱼中甲醛含量最低,冰鲜样品中甲醛含量最高,冷冻样品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甲醛含量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赵玲  刘淇  曹荣 《渔业科学进展》2015,36(4):150-154
通过电子鼻获取鱼露、鱼酿酱油和生抽的气味信息,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和负荷加载分析(Loadings),并结合氨基酸态氮、盐分、全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对比分析3种调味品的品质。结果显示,3种调味品中游离氨基酸种类丰富,鱼露中苏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甲硫氨酸、赖氨酸的含量明显高于鱼酿酱油和生抽;生抽和鱼酿酱油中鲜味氨基酸的含量明显高于鱼露,但生抽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远低于鱼酿酱油和鱼露;3种调味品挥发性成分复杂,电子鼻10个金属传感器能很好地区分3种调味品的挥发性气味,W5S、W1S、W2S号传感器比其他7个传感器有更高的响应值,其中W2S号传感器的响应值变化最显著。这说明电子鼻能较好地区分鱼露、鱼酿酱油和生抽,虽然3种调味品中第1、2主成分相同,但醇类、氮氧化合物类物质对第1、2主成分的贡献率不同。  相似文献   

16.
Feed ingredients containing fish silage and liquefied fish made from ground, whole Pacific whiting and co-dried in a vacuum dryer with mixtures of soybean meal and feather meal to facilitate drying were prepared. An additional batch of fish silage was co-dried with the other dry ingredients in the diet formulation that was used, Abernathy diet S8-1. Fish meal, made by vacuum drying Pacific whiting, was used in the control diet. Co-dried fish meal was made by co-drying Pacific whiting with a soybean meal-feather meal mixture. Fish meal was entirely replaced by the co-dried products in the experimental diets, which were fed to rainbow trout (Salmo gairdneri) for 32 weeks. The best growth and food conversion values were obtained by feeding the fish meal control diet or the diet in which the fish meal was replaced with co-dried liquefied fis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inal weights were found between trout fed diets containing co-dried fish meal or co-dried fish silage (fish products were 25% of the diet), but these fish were significantly smaller than fish fed the fish meal control or the co-dried liquefied fish diets. Reducing the fish silage to 12.5% or increasing it to 50% further reduced weight gains in the trout. Food conversion values, protein efficiency ratios, and net protein utilization values generally followed the same trends between diets as did the final weight values. Apparent digestibility coefficients for the co-dried products were lower than for the fish meal, possibly because they contained soybean meal-feather meal mixtures. Organoleptic properties of the fish were not affected by diet.  相似文献   

17.
黄河班多段位于青海省兴海县境内,是黄河上游主要鱼类分布区之一.2011年4-11月对黄河班多段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设采样点4个,分别在鱼类生长繁殖的重要时期使用不同网具采捕4次,并结合走访调查及鱼类样本的实验室鉴定与分析,重点研究鱼类种类、鱼类多样性、丰富度及均匀度,并提出了保护对策.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采集鱼类10种、138尾,均为土著鱼类,种类占黄河上游青海段鱼类近1/2,班多段鱼类多样性相对黄河上游青海段其它水域较高,鱼类组成与黄河上游青海段其它水域相似,种类相对比较丰富,涉及多种保护鱼类,但每种鱼的个体均匀度较差,抗外界扰动的能力差.  相似文献   

18.
南海柘林湾鱼类群落结构季节变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阐明南海柘林湾鱼类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基于2011年4月(春季)、8月(夏季)、11月(秋季)和2012年2月(冬季)对南海柘林湾拖网调查的数据,对柘林湾鱼类群落结构季节动态、鱼类营养级指数季节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各季节调查共捕获鱼类99种,底层鱼类占49.49%,暖水性鱼类占78.78%,肉食性鱼类占79.79%。各季节质量百分比和数量百分比优势种以拟矛尾■虎鱼(Parachaeturichthys polynema)、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皮氏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等为主。柘林湾鱼类资源密度和资源尾数密度最高季节为夏季,各季节鱼类个体体质量大多小于15 g。春、秋季鱼类组成相对丰富,冬季生物量优势度最高。柘林湾鱼类以中级肉食性和高级肉食性为主,年度平均营养级指数为3.478,属于中级水平,夏季高营养级鱼类平均体质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春季鱼类组成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三峡库区春季鱼类分布特征,于2007年至2009年每年春季分别采用HTI Model241和SIMRADEY60鱼探仪对三峡库区秭归至重庆江段进行了声学调查,并于2008年和2009年春季对巫山、忠县和长寿江段的渔获物进行了调查。声学调查显示:鱼类在秭归至重庆段分布不均匀,基本表现为从三峡库区的下游到上游密度越来越大,并且春季鱼类喜居于上游长寿至重庆的几处江段。渔获物调查显示:巫山江段优势种为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忠县江段优势种为鲢、南方鲶(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和鲤(Cyprinus carpio Linnaeus),长寿江段优势种为铜鱼(Coreius heterokon)。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春季鱼类的分布特征和渔获物优势种的生活习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防止白鲢鱼糜蛋白质冷冻变性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正交试验L9(3^3)法研究了白链鱼糜蛋白经漂洗后,添加食品磷酸盐和蔗糖作为抗冻剂对防止冷冻变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漂洗液的盐分浓度越低,鱼糜中蔗糖含量越高,蛋白质冷冻变性程度越小。添加食品磷酸盐对漂洗和未漂洗鱼糜的影响有所不同。此外,在无抗冻剂条件下冷冻,漂洗鱼糜蛋白质的变性程度大于未漂洗鱼糜,而抗冻剂在提高漂洗鱼糜蛋白质抗冷冻变性的效果比未漂洗鱼糜要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