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都匀毛尖茶本地品种茶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亚维  谢维斌  顾静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1,(9):5378-5379,5382
[目的]调查都匀毛尖茶本地品种茶树资源,培育本地优势茶树品种,制定无公害种植管理规范。[方法]通过资源普查、田间品比试验并参考有关标准得出都匀毛尖茶本地品种茶树的资源状况。[结果]都匀毛尖茶本地品种茶树地理分布广泛、基因资源丰富。在同一立地和相同气候条件下,不同无性系的腋芽萌动期不同,芽叶数与芽叶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无性系的芽叶分枝数差异极显著。[结论]确定了都匀毛尖茶本地品种茶树在当地的分布特点,筛选出6个高产优质原生茶树品系,制定了茶树无公害种植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下一步的育种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随机挑选210份亚麻高世代材料,分析了5个农艺性状(株高、工艺长、分枝数、蒴果数、单株麻率)的表现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蒴果数变幅最大,变异系数为25.74%,5个性状的表现均呈单峰近似正态分布。相关性分析显示,蒴果数和单株麻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分枝数显著相关,株高和工艺长表现出极显著的相关性。[结论]高世代材料中存在一些优异的品系,通过筛选可以获得高产优质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3.
以中叶类型无性系乌龙茶品种为试验材料.观察分析其幼年期性状与产量的表型、遗传相关.结果表明.1~2龄期自然生长茶树树高、主干直径、分枝数与产量的相关不显著;3龄期自然生长茶树主干直径、分枝数,着叶数、定剪枝叶量.4龄期定剪枝叶量,春梢数,5龄期产量等7个性状与5~9龄5a平均产量的表型、遗传相关均显著或极显著。据此提出.上述7个性状可以作为乌龙茶产量早期鉴定与选择的目标性状。对幼年期性状与产量的回归分析表明.3龄期主干直径、3~4龄期定剪枝叶量、5龄期产量与5~9龄5a平均产量呈直线回归关系,而3龄期分枝数,着叶数.4龄期春悄数与5~9龄5a平均产量呈对数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弄清云南不同茶树品种氟的富集特征,为选育低富集氟大叶茶树品种提供依据。[方法]以云南省勐海县、昌宁县和思茅区茶树品种园的20个茶树品种1芽4叶为试材,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含量。[结果]这些茶树品种氟含量为15.30~157.60mg/kg,3地均种植的7个茶树品种总体上均以云抗10号氟含量最低。LSD多重比较表明,地区内品种间和品种内地区间氟含量均存在一定差异,7个茶树品种除思茅区外均以云抗10号氟的含量差异最不显著。[结论]云抗10号可作为云南氟富集特征研究和大叶种茶树低氟选育工作的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选择粤东地区尾叶桉的优良家系及家系内优株。[方法]对10、42个月生的38个尾叶桉家系的生长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并对42个月时各家系干形及分枝进行方差分析,采用多性状综合坐标评定的改进法对38个家系进行综合评定与遗传评估。[结果]尾叶桉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在家系、区组和交互效应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干形、分枝及保存率在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性状综合评定表明,23、88、53、94、66、68、98和51号家系是该测定林内综合表现最好的家系;在21%入选率条件下,种子园优良家系材积遗传增益为6.82~7.07%。[结论]该研究为尾叶桉优良家系和抗逆新无性系选育提供了材料,为区域适宜无性系选择和更高增益、防止品系单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英红9号是我性系选育技术从引进的云南大叶群体中单株系统育成的优质、高产、适制性广的大叶茶树品种,属乔木型,早芽类,增产极显著。该品种每667m^2年产干茶188kg,比云南大叶增产29.76%;芽叶粗壮多毫,生化物质丰富,适制红、绿、白多茶类名优茶,品质优异。该品种适应性好,市场应变能力强,多茶类开发组合生产,经济效益比常规种高3倍以上,是目前南方茶区发展“三高”茶业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九江点国家(长江中游)油菜区域试验数据着手,筛选适合九江地区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方法]以2012、2013年连续2年参试的19个品种为材料,着重从农艺性状与产量两方面分析.[结果]农艺性状分析结果表明,分枝部位和每角粒数的T值分别为0.258和0.092,除这2个性状在不同年份间未达到显著差异外,其余所有性状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说明大部分经济性状随年度变化明显;产量分析结果表明,同油杂2号连续2年均达到极显著增产效果,H29J24品种2012年增产极显著、2013年增产显著,其余品种均表现不稳定增产.[结论]连续2年试验数据结果表明,新品种同油杂2号是最适合江西九江地区生产推广的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8.
为大籽粒高产优质油菜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以649份甘蓝型杂交油菜组合和813份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系为材料,调查试验材料的植株农艺性状表现,分析千粒重与植株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的角果长度随千粒重增加呈极显著增加趋势,但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均极显著减少;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系的千粒重与单株产量、收获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但杂交油菜组合的千粒重与单株产量、收获系数的相关性极小;与千粒重5g的相比,千粒重≥5g的甘蓝型油菜株高、有效分枝位、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及角粒数等性状呈明显减小趋势,而角果长度增大。千粒重与含油率、油酸呈极显著正相关,但与硫苷、亚油酸、亚麻酸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甘蓝型油菜育种需协调改良千粒重、角果数和角粒数等多个产量构成因子,才能有效提高油菜品种的单产水平;千粒重的提高对油脂和油酸含量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苹果一茶间作对茶树新梢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苹果一茶间作园中的茶树和邻近未间作茶树叶片为研究对象,观测了其在年生长周期中茶树生长状况及茶鲜叶产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不同季节,间作及对照茶树新梢生长差异较大。春、夏、秋季,间作茶树的冠面温度较对照茶树低,冠面湿度则较对照茶树高,而在冬季,间作茶树的冠面温、湿度均与对照茶树差异不显著;间作茶树的呼吸强度极显著低于对照茶树,净光和强度极显著高于对照茶树,而光和强度的变化无明显规律;间作对茶树新梢发芽密度虽无显著影响,但因其促进茶芽提早萌发、增加了芽叶重量,进而提高了茶鲜叶产量。[结论]为复合生态茶园间作的合理配置和无公害茶叶的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苹果-茶间作对茶树新梢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摘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苹果-茶间作对茶树新梢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方法]将苹果-茶间作园中的茶树和邻近未间作茶树叶片为研究对象,观测了其在年生长周期中茶树生长状况及茶鲜叶产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不同季节,间作及对照茶树新梢生长差异较大。春、夏、秋季,间作茶树的冠面温度较对照茶树低,冠面湿度则较对照茶树高,而在冬季,间作茶树的冠面温、湿度均与对照茶树差异不显著;间作茶树的呼吸强度极显著低于对照茶树,净光和强度极显著高于对照茶树,而光和强度的变化无明显规律;间作对茶树新梢发芽密度虽无显著影响,但因其促进茶芽提早萌发、增加了芽叶重量,进而提高了茶鲜叶产量。[结论]为复合生态茶园间作的合理配置和无公害茶叶的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设云南茶树种质资源数据库,促进茶树种质资源的共享与利用。[方法]应用Access数据库软件,首次系统整理了云南茶树种质资源830份,向e平台提交了共性描述种质资源631份,特性描述种质资源300份,与国家自然科技资源e平台相链接,建立了云南茶树种质资源数据库。[结果]根据茶树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现状,提出了资源圃茶树种质资源共享利用框架,指出了茶树资源保存、整理整合及共享利用中存在资源保存分散、体系不完善、种质资源性状鉴定深度不够、资源共享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及解决对策。[结论]为实现茶树种质资源的规范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王绍梅  邹瑶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834-5835,5857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茶树(Camellia sinensis)资源品种的功能性化学成分的差异,为茶叶综合利用及优良茶树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12个茶树品种(黔湄502、黔湄419、黔湄701、蜀永307、海南大叶、东湖早、蒙山11号、台湾大叶、英红2号、越南大叶、安溪水仙、黔湄303)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可溶性糖、咖啡碱、氨基酸含量进行比较鉴定。[结果]筛选出茶多酚含量>38%的资源1个,水浸出物含量>50%的资源2个;乔木型可作为高茶多酚品种育种材料,而小乔木型和灌木型可作为高水浸出物品种良好素材。[结论]不同茶树品种的功能性化学成分含量有一定的差异,在选育优良茶树品种时应根据选育目标选择不同的育种材料,不同的茶树品种应选择不同的综合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3.
郭亚杰  唐颖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303-8304
[目的]找出富硒茶叶与健康的关系。[方法]用自感健康问卷调查法对富硒茶叶与人体健康的影响做一个初步分析。[结果]茶叶中含硒量不同地区居民在饮茶习惯上并无明显差别,而他们的自感健康状况却有区别;高硒地区健康状况最好,中硒次之,低硒最差。[结论]不同地区健康状况的差异,是由于饮茶摄入硒量的高低造成的,而与饮荼习惯本身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鉴定评价柳州地方茶树群体种试制绿茶的品质,为柳州地方茶叶特色产品开发及资源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福鼎大白和桂绿1号为对照品种,对柳州地方茶树群体种试制的绿茶的品质进行感官评定,并对其主要的生化成分进行测定和显著性差异分析。[结果]柳州地方群体种所制绿茶的感官品质综合评分高于福鼎大白和桂绿1号,且表现出栗香明显、鲜爽度高的品质特征。柳州地方群体种所制绿茶具有高水浸出物(42.72%)、高氨基酸(4.27%)、茶多酚含量适中(23.50%)的生化特点,其中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2个对照品种。与2个对照品种相比,柳州地方群体种所制绿茶的儿茶素类表现出较高含量的D,L-C和ECG,较低含量的EGCG的分布特征。18种氨基酸组分分析显示,柳州地方群体种所制绿茶的茶氨酸含量(1.786 9%)及其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41.90%)特别突出,均显著高于2个对照品种,且其他组分中有7种氨基酸的含量均以地方群体种居高。[结论]柳州地方群体种所制绿茶的综合品质优于引进种植于当地的福鼎大白和桂绿1号,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采摘方式和施肥措施对茶鲜叶机械组成的影响,从而了解茶园实行机采后茶青原料和品质的变化,为在贵州茶园推广机械化采摘奠定基础。[方法]在福鼎茶园设置3种施肥水平,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采摘方式,分析测定各采摘方式和施肥措施下茶鲜叶的机械组成变化。[结果]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优质芽叶的百分比上升,3倍施肥比对照的优质芽叶数量百分比提高了55.45%;在同一施肥水平下,机采比手采后优质芽叶的百分比提高。[结论]在贵州福鼎茶园,夏秋季使用机械采摘,可以减少劳动力投入,而且充分利用了茶青原料,能提高产业效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出兼具绿茶的品相与红茶内质的扁形红茶的加工工艺。[方法]通过对龙井茶与红茶加工工艺的组合研究,结合2种工艺的优势,克服不足,试制出扁形红茶。[结果]研究试制的扁形红茶,其品质与传统工艺加工的条形工夫红茶相当,部分指标优于工夫红茶;其光滑扁平的外形改变了传统红茶的单一外形,形成一种色、香、味、形俱佳的红茶加工工艺。[结论]研究可为茶类结构调整,提高茶产品市场竞争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花草茶和传统茶茶汤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离子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了花草茶和传统茶茶汤中的常见无机阴离子、金属元素和有机成分。[结果]茶汤中阴离子含量分布并不均匀,NO2-和NO3-仅在花草茶汤中检出。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Cd和Pb在2种茶汤中均未检出,Fe在花草茶汤中的含量略高于传统茶汤,Mn在传统茶汤中的含量显著高于花草茶汤,其他几种金属元素含量差异较小。浸出有机成分分析表明,传统茶汤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相同,花草茶汤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间存在较大差异。[结论]花草茶和传统茶茶汤成分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蓝莓幼嫩芽叶中的儿茶素类茶多酚成分含量.[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南高丛蓝莓“夏普蓝”叶片儿茶素类茶多酚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试验表明,蓝莓幼嫩芽叶含有5种主要儿茶素类茶多酚,分别为儿茶素(C)、表儿茶素(E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没食子酸(GA),此外还含有咖啡因(CAF).[结论]研究可为蓝莓作为一种理想的茶用资源植物提供科学依据及植物化学方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鉴别不同季节蒙顶甘露茶。[方法]使用国标法对雅安地区春、夏、秋三季采用相同工艺制成的61组蒙顶甘露茶样进行测定,计算其茶多酚与茶氨酸的比值,并分析不同季节茶样该比值的差异。[结果]夏秋茶的茶多酚/茶氨酸集中在15以上,而春茶的茶多酚/茶氨酸在15以下。[结论]茶多酚/茶氨酸可以作为区分春茶和夏秋茶的良好指标,当茶多酚与茶氨酸的比值小于15时为春季产蒙顶甘露茶,比值大于15时为夏秋季产蒙顶甘露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