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研究--以徐州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预警是明确警情、寻找警源、分析警兆、预报警度和排警决策的过程.以区域粮食总供求比率等为警情指标,建立了粮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采用目标预警系数的方法,同时考虑人均粮食占有量作为约束条件,确定预警系统警度.并以徐州市为例,进行粮食安全预警实证分析,得出徐州市2010年的粮食安全预警将呈现出短缺轻警警情.运用土地复垦等手段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改造中低产田,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地肥力,加大投入力度,培育优良品种是排除徐州粮食安全警情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农业大数据背景下,大数据的理念、技术和方法在粮食安全监测预警系统方面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大数据下粮食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突破了传统的理念,将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为适应农业大数据时代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需要,应从数据源系统、数据分析系统以及数据预警系统三个方面对粮食安全监测预警系统进行再构建。  相似文献   

3.
我国粮食安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我国当前粮食安全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粮食安全的定义、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等方面。但受各研究区域自然与社会条件的影响,粮食安全研究的侧重点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
肖顺武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554-16556
介绍了构建粮食安全预警机制的必要性,具体表现为5个方面:中国国情、粮情的特殊性;粮食作为商品的重要性;粮食供给的波动性;粮食市场化潜在的危机性;粮食作为商品具有政治性。探讨了完善粮食安全预警机制的措施:一是组建独立的预警组织机构,这是完善粮食安全预警机制的前提;二是确立预警机制的运作原则,主要包括系统原则,定性与定量原则,法律、行政、经济手段并用原则,高效原则,应对手段与基础性工作并重原则;三是酌定预警机制的运作模式,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应选择政府主导的运作模式;四是加大预警资金投入,提高粮食安全预警信息的质量;五是明确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5.
粮食安全预警的理论,方法及其系统设计(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晓宁 《世界农业》1998,(7):7-8,20
粮食安全预警的理论、方法及其系统设计(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安晓宁一、粮食安全预警的意义与目标粮食安全历来是事关一国政治、经济全局的重要命题,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必须建立在粮食安全与农业劳动生产率高度发展的基础上。这就要求从社会整体上把握粮...  相似文献   

6.
【目的】乡村振兴是中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之一。【方法】从生产资料、生产投入、生产效率、经济效益、产出效率和生态环境六个层面构建了粮食安全监测指标体系。通过对2000—2021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合成了中国粮食安全监测预警指数,并根据指数确定了粮食安全的警戒等级和警线标准,以此来评估粮食安全的发展水平。【结果】乡村振兴战略与粮食安全监测预警之间相互支撑;农业、农村和农民三个层面均得到了有效改善;粮食产能提升的效果显著。【结论】2000—2009年间,中国粮食监测预警指数处于高风险和较高风险区间,2009—2012年处于中等风险区,2013—2016年处于较低风险区,2017至2021年处于低风险区;根据预测结果未来五年中国粮食安全监测预警指数仍然处于低风险区。  相似文献   

7.
江苏水稻生产风险预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迫切须要加强粮食安全预警研究.江苏是粮食生产大省,水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50%以上,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研究从水稻生产风险数据采集规范、采集网点布局方案以及预警模型研究等多方面入手,研究江苏水稻生产风险预警,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研究成果可提高粮食主管部门应对突发事件和及时制定相关政策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新的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并以此体系时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分析.构建体系采用的主要方法为层次分析法.笔者在结合中国国情选取10个指标进行排序后,挑选出权重值大于0.1的四个指标组成新指标体系并重新赋予权重值,并以此对1996-2005年间珠江三角洲地区粮食安全的各项指标进行测算,得出其综合得分并划分警级.其结果显示,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粮食安全程度呈下降趋势,整体属于轻度风险警级,尤其以2003年为最低点.特别是当地粮食总产量及人均粮食占有量的逐年减少,使其面临一定的粮食风险.该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可判断此预警系统较为合理、灵敏,操作简便,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改变了我们对数据的收集、存储、分析和利用的传统思维方式。农业大数据理念和技术在粮食安全领域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粮食生产管理系统、粮食交通物流系统、粮食储备调控系统、粮食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等方面。但是,大数据的运用也存在许多困难和挑战,数据收集不全面、非结构化数据难以整合、数据分析技术落后和信息安全等问题突出。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中国粮食安全的观念、制度与技术创新思路。在粮食安全观念创新上,要树立“大粮食”观念,逐步实现粮食的数量安全、经济安全和营养安全三级目标,确保粮食增产与增收同步,并重点保障口粮安全,开放非口粮市场。在粮食安全的制度创新上,要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制,强化耕地评审管理制度,建立和健全粮食安全监测预警体系、粮食市场购销体系、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强化粮食产购中的调控与管理力度。在粮食安全的技术创新上,着重调整粮食产销的区域布局,推行多熟超高产生产技术,构建“大粮食”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基于黑龙江省大豆生产面临的环境状态,根据预警理论以及指标体系的优选原则,建立了黑龙江省大豆生产包括警情、警源和警兆指标的预警指标体系,利用时差相关分析法对警兆指标进行了先行、同步、滞后性质的分类,对各个指标在反映大豆生产安全的不同时滞作用进行了区分。  相似文献   

12.
哈尔滨市地下水水位预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地下水水位的预警是对地下水进行合理规划、治理和修复的重要步骤。以1998~2007年哈尔滨市地下水水位的相关数据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哈尔滨市地下水年消耗总量与年补给总量的比值作为警情指标。对于警兆指标,首先按照地下水补给与消耗的规律选取了38个相关因素,然后按照时差相关分析法从38个因素中选取了20个先行警兆指标。最后通过预警的有效性检验,构建了包含12个先行警兆指标的哈尔滨市地下水水位预警指标体系。在构建预警信号灯系统的过程中,将警区划分为红、黄、绿、蓝四色灯区,来代表不同的警情。然后计算各年警兆指标的警灯得分,最后计算出警情指标的得分,达到预警的目的。根据预警信号灯系统计算的结果,哈尔滨地下水位基本处于无警到轻警阶段,偶有中警阶段,2005年以后警情呈现出线性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3.
阐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粮食安全的冲击及其诱发危机的特征,引入权变理论,分析粮食应急管理中的权变思想,构建权变理论下的粮食应急决策模型和应急管理框架。在此基础上,从监测预警机制、应急管理体制、应急保障机制,以及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等体制机制层面探析武汉市粮食应急管理经验。融合权变理论,从管理者的权变素质、应急组织的敏捷性和灵活性、粮食储备、应急预案的异质性、监测预警5个方面提出启示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户粮食储备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农户粮食储备是我国粮食储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有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文献较多,但有关农户粮食储备问题的研究文献甚少,笔者从农户粮食储备概念、衡量标准、储备量估算、品种结构、储备动机、影响因素、农户粮食储备模型、对粮食市场和粮食安全的影响和作用、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研究意义几个方面对我国农户粮食储备问题进行系统综述,最后提出农户粮食储备有待于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规模经营以前,粮农属于收入最低的群体,努力种粮也不能保障自己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离开粮食 生产行业,可以提高粮农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水平。而国家的粮食安全与粮农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利益会出现 不一致现象。解决不一致现象,需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规模经营,降低成本,使种粮收入大幅度提高,使粮 农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这样,国家的粮食安全与粮农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利益才能相一 致。同时探索耕地产权自有的制度改革,强化耕地作为财产的价值和功用,增强耕地吸引力,激励更有竞争力的劳动 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粮食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李忠峰  蔡运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10123-10125
建国以来,我国在粮食生产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先后经历7次较大的粮食波动,但没有一次完全是由生产问题造成的。现在粮食政策包括购销体制和贸易政策已向市场体制迈进,调控手段更加成熟。在当前更加强调获得粮食能力和政策及贸易的粮食安全概念下,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已大为缓解。今后的重点是提高粮农的收入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健全全国粮食统一竞价交易平台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  颜繁宝 《农业展望》2013,9(2):44-47
中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是整个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基础。随着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粮食购销市场化、经营主体多元化和粮食流通法制化进程加快,中国政府积极探索电子商务带动下的新型粮食流通模式,构建并逐步完善全国粮食统一竞价交易平台,依托其开展国家政策性粮食竞价销售工作。这对进一步规范中国粮食现货交易活动,降低粮食流通成本,加强国家对全国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推进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和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粮食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因素,引入粮食安全系数,对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作物受灾面积、有效灌溉面积、耕地面积以及农业机械总动力等都是影响粮食安全系数波动的重要因素;有效灌溉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性作用趋于减弱,而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波动和城市化率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作用正不断增强;自然灾害从近期和长期来看都会加重粮食不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