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江中游是中国稻作文化的发祥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长江中游是中国稻作文化的发祥地华南农业大学向安强长江中游在中国稻作起源与传播中的位置至关重要,此已毫无疑义。长江中游成为研究中国稻作起源问题的热点地区,始自本世纪80年代末期湘鄂两省彭头山、城背溪稻作文化的发现。当时,笔者首倡中国稻作最先起源于长江中...  相似文献   

2.
丁颖教授一生致力于稻作学研究,自20世纪20年代因发现野生稻而开启中国栽培稻种起源的研究,数十年不断丰富材料和方法,论证中国栽培稻种起源于华南,纠正了“中国栽培稻起源于印度”的错误.本文旨在探寻丁颖教授在中国稻作、稻种起源问题上探索的每一个脚印,展示他的解答思路与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陆水田稻作向云贵高原的扩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大陆水田稻作向云贵高原的扩展日本滋贺大学菅谷文则关于东亚地区的稻作,尤其是中国大陆的稻作,各方面的研究者进行着大量的讨论和深入的研究。其中,广为大家所论的重要问题之一,是栽培稻的起源,即关于水稻栽培的起源地问题;重要问题之二,是水稻栽培向东北亚地...  相似文献   

4.
卫斯 《农业考古》2000,(1):114-121
1994年10月在中国湖北召开的“中国·枝江关庙山稻作文化研讨会”上,笔者提交了《关于中国稻作起源地问题的再探讨──兼论中国稻作起源于长江中游说》的论文,文中提出了确定中国稻作起源地的三条标准:1、这一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在全新世中期,必须适合稻谷的栽培,且这一地区有野生稻的广泛分布。2、这一地区考古发现,无论从年代序列上看,还是从文化谱系发展上看都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尤其是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和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在这一地区都有较为普遍的发现。3、这一地区发现的史前稻作遗存,在年代上不仅有属国内…  相似文献   

5.
淮河流域稻作起源再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淮河流域稻作起源再探任重,马绍林,任尔平关于中国稻作起源的研究,本文第一作者曾在《淮河下游流域史前农业探述》[1]一文中提出:江淮稻作起源于当地,没有接受长江下游河姆渡稻作的传播。但作为一种探讨性学术观点比较笼统,有必要再作较深层次的探述。我国稻作起...  相似文献   

6.
中国稻作农业起源研究与考古发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中国稻作农业起源研究与考古发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海明稻作起源与栽培稻起源是相互依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的概念。内涵两者部分重迭,但研究的视角、方法(手段),理论和侧重点明显不同。栽培稻起源研究无论认为栽培稻起源于多年生野生稻,还是主张栽培...  相似文献   

7.
惠富平 《农业考古》2005,43(1):60-63,72
中国是亚洲稻作农业的重要发祥地,中国稻作起源的研究是学术界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农业历史研究的热点。确定中国的稻作起源地,是研究中国稻作起源问题的基本内容,有关探讨已持续了半个世纪。早期稻作遗存的不断发现和研究手段的更新,促使人们不得不重新考虑甚至修正以前的说法,其间提出多种起源假说。这里就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中外学者对中国稻作起源地问题的探索,谈一些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游修龄 《农业考古》2002,(1):101-103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湖南省道县玉蟾岩遗址及韩国忠清北道清原郡Sorori遗址,都先后出土了距今13000年前的古稻,给原来讨论得很热烈的原始稻作起源于长江中下游说带来一些未曾考虑到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9.
广东水稻生产潜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广东省各稻作区的光、温、土壤等资料,推算出水稻光能利用率、土壤生产潜力影响系数、栽培技术影响系数.逐级建立了水稻光温潜力.土壤生产潜力,栽培生产技术潜力等模型;广东各稻作区的光温潜力为20.07-23.77t/hm^1,土壤生产潜力为9.78-15.94t/h^2;广东省水稻大田高产栽培实验结果只达到光温潜力的1/3-1/2.进一步讨论了数学建模方法.水稻栽培技术作用,水稻品种遗传改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稻作起源的研究在农业历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目前农业考古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重大课题。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有着悠久的稻作历史,中国稻作的起源就显得更为重要,一直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中国的稻作起源于何处,中国的学者有各种不同的意见,概括起来有“云贵高原说”,“华南说”,“长江中下游说”等观点,前两种观点的共同缺憾是仅着眼于野生稻分布的考察和遗传变异多样性的研究,缺  相似文献   

11.
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之前有一个“孕育期”,即与陶器制作、文字发明、天文历法、车辆制造等等中国古典科学技术一样,都先有“孕育期”,摸索前进;稻作农业,从采集食用开始,到移植成功为止,是“孕育期”;再从移植成功开始,到广泛推广,是稻作农业“诞生期”.《仙人洞》下层的采食野生稻,是中国稻作农业的“孕育期”;《玉蟾岩》的移植成功,呈现大籽粒稻谷,有成熟的栽培工艺经验,是中国稻作农业“诞生期”.从此以后逐步推广,中国才成了稻作农业国家.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史前稻作文化的宏观透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史前稻作文化的宏观透视(谨以本文稿费献给国际农业考古学会筹委会)山西省平陆县博物馆卫斯关于中国史前稻作文化的研究,目前是考古界、农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笔者在一个月前召开的“中国·枝江关庙山稻作文化研讨会”上,对中国稻作的起源地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1997年10月23-28日,在中国江西南昌召开的第二届农业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日本神奈川大学河野通明教授提出了一个“江南汉族稻作文化”与“江南非汉族稻作文化”的概念。他将公元307年晋代南渡后大规模民族移动中,从黄河流域的中原南下定居的汉族稻作情景,称为“江南汉族稻作文化”,而把汉族南下以前,江南地区通行的稻作,称为“原江南非汉族稻作文化”。他认为,江南汉族稻作文化体现在自南宋以后多次绘制过的耕织图中,其特点是:(1)男子插秧;(2)收获的稻谷经过脱粒、脱壳而以米的形态保存于地窖;(3)未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史前稻作农业的成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耀利 《农业考古》2005,(1):33-41,45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稻作农业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已经证明,早在史前时代中国的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就发展出了较成熟的稻作农业。中国史前稻作农业经历了从起源、产生、发展,到成熟的全过程。大致说来,新石器时代早期是稻作农业的起源时期,新石器时代中期是稻作农业产生的时期,  相似文献   

15.
豫南稻区稻作技术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文物、典藉为凭依,考述了豫南稻区建国前稻作技术的源流演进;以品种利用、耕作改制为脉络,把建国后稻作技术的历史变迁划分为4大发展阶段,梳理为4大技术主题;并按照现代稻作的要求,论述了豫南稻区稻作技术发展所面,临的6个重大技术课题。  相似文献   

16.
河姆渡稻谷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姆渡稻谷研究进展及展望浙江农业大学游修龄,郑云飞中国新石器时代出土有稻谷的遗址累积到1970年代初止,约30处;从1973—1989这十多年中又出土了49处,合计达79处。1989以后至1992年止,共已达112处。稻作遗址的不断出现,促进了稻作起...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稻作起源的二个问题《中原文物》编辑部张锴生中国是世界公认的农业起源地之一,也是一处不可否认的稻作农业起源中心。稻谷是原始农作物中发现最多、食用最久的一种,探讨稻作农业的起源是研究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发展、农业文明进程的重要内容,这个问题的探讨已持...  相似文献   

18.
关于野生稻向栽培稻进化过程中驯化方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志一 《农业考古》2000,(1):122-128
一、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驯化方式 稻作农业起源问题,涉及到许多学科,不是某个单一学科所能独立解决的。它不仅关系到稻种的起源,还关系到种稻方式、种稻环境、种稻人群、种稻时期等问题。随着全世界稻作史学界、考古学界、生物学界、分子遗传学界、历史地理学界、古气候学界、民族史学界、民族语言学界、民族学界等多学科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一些问题已渐渐取得了共识。 例如:栽培稻源于普通野生稻( OryzaSatovaf.SpontaneaRoschev),而非药用野生稻( OryxaofficinalisWall)、疣粒野生稻(OryzameyerianaBaiill);中心发祥…  相似文献   

19.
从农耕起源的角度看中国稻作的起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农耕起源的角度看中国稻作的起源中国农业博物馆徐旺生关于中国的稻作起源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国内乃至国际农史界的关注,许多方面的学者都参与了其中的探讨,其论点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且依然成为现今农史界的热点问题。现今许多研究者的热情参与,显然意味着...  相似文献   

20.
浅论中国原始稻作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浅论中国原始稻作农业的起源与发展厦门大学历史系吴诗池关于中国原始稻作农业的起原与发展问题,是国内外考古学、人类学、农学界、史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并已取得丰硕成果,其中不乏真知卓识。本文拟在各学科专家、学者研究所获成果的基础上,就稻作的考古发现、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