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栽培稻起源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中国栽培稻起源研究的现状与展望中国农业大学王象坤,孙传清河南文物考古所张居中稻种起源是研究了半个多世纪迄未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中国是种稻最早的国家之一[1.2],悠久且丰富的种稻历史记载,广泛分布的野生稻[3],大量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稻作遗存,尤其是七...  相似文献   

2.
中国稻作农业起源研究与考古发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中国稻作农业起源研究与考古发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海明稻作起源与栽培稻起源是相互依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的概念。内涵两者部分重迭,但研究的视角、方法(手段),理论和侧重点明显不同。栽培稻起源研究无论认为栽培稻起源于多年生野生稻,还是主张栽培...  相似文献   

3.
跨学科研究稻作农业的起源(摘要)美国安多夫考古基金会简·利比我们对来自王洞、仙人洞(1993-1995年)的考古发现遗存,距今20000-6000年以前,进行了五种分析,研究原始稻作农业问题。我们的植硅石研究,像湖南的赵志军一样。揭示了人们使用野生稻...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由中国高等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和科技考古系等位联合主办的“原始农业对中华文明形成的影响”研讨会,2001年3月中旬在北京中关村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学界、农学界、科技史学界的专家学者50余人出席会议。 会议集中研讨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理论、发展过程,原始稻作起源,原始农业工具,原始畜牧业起源,原始文化艺术,原始文字的出现以及原始农业对中华文明的深刻影响……,等问题。与会者共同认为,我国原始农业(大约产生于距今1万年前至距今5000年前)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非常深…  相似文献   

5.
浅论中国原始稻作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浅论中国原始稻作农业的起源与发展厦门大学历史系吴诗池关于中国原始稻作农业的起原与发展问题,是国内外考古学、人类学、农学界、史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并已取得丰硕成果,其中不乏真知卓识。本文拟在各学科专家、学者研究所获成果的基础上,就稻作的考古发现、稻...  相似文献   

6.
本校农史室关于浙江农业史的研究内容之一“太湖地区稻作的起源及其传播和发展问题”最近已经游修龄教授完成。该文内容分四方面:一、太湖地区稻作的起源问题。作者根据对河姆渡种稻氏族善于水上活动的考证分析,认为这一带的稻作只能说是最早的分布点而不是起源地。二、太湖地区稻作的传播问题。作者综合大量考古材料指出,不论中日学者都  相似文献   

7.
我国稻作起源的各类探索与思考(摘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稻作起源的各类探索与思考(摘要)湖南金竹山电厂匡达人一我国稻作起源的各类探索研究我国稻作起源的探索与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丰硕成果,虽然有的尚不能成为定论,其探索的多类途径,毕竟丰富了稻作起源研究:归纳起来有十四类之多。一、起自距今约800...  相似文献   

8.
用15个云南栽培稻与元江,景洪普通野生稻杂交,对20个组合的F2代分离群体的决策性状频率分布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元江普通时取生稻比景洪普通野生稻更为原始和保守,F2代呈现显著性基因频率较高;(2)云南优异稻种资源及其灿粳分化中存在较复杂的基因多样性,(3)云南稻作育种骨干亲本及其收良品系是改良云南普通野生稻株型差的良好亲本,利用元江普通野生稻作亲本可望获得遗传基础较宽的群体。  相似文献   

9.
广西学术界曾有人提出“广西是亚洲稻作农业发祥地”的观点 ,笔者不敢苟同。本文着重考查了下列诸问题 :广西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 ;广西已知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考古发掘出土文物 ;广西野生稻分布状况与稻作农业起源的关系 ;壮语与其他民族语言有关稻作农业起源的词汇异同 ;广西稻作农业生产工具史与岩画 ;铜鼓的出现时间与稻作起源的关系 ;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壮族先民血缘与文化融入汉族的复杂历程 ;得出的结论是 ,认为广西稻作农业是在距今 6 0 0 0年前左右从湖南引进的可能性较大 ,并非独立发祥地。广西是亚洲稻作农业发祥地吗?(摘…  相似文献   

10.
水稻硅酸体的鉴定及在稻作起源与传播研究中的应用(摘要)徐州师范大学地理系陈报章关于稻作起源问题,目前意见尚不一致。以前,在我国的考古遗址上鉴定水稻的存在是通过发现稻粒遗存或稻壳印痕而实现的。但是,由于种种的原因,大植物遗存(水稻叶、茎、种子等)在考古...  相似文献   

11.
丁颖教授一生致力于稻作学研究,自20世纪20年代因发现野生稻而开启中国栽培稻种起源的研究,数十年不断丰富材料和方法,论证中国栽培稻种起源于华南,纠正了“中国栽培稻起源于印度”的错误.本文旨在探寻丁颖教授在中国稻作、稻种起源问题上探索的每一个脚印,展示他的解答思路与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稻作起源的几个问题——《中国的稻作起源》序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稻作起源问题,在中国农业历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中国农业考古学所要解决的极为重大的课题,一直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在日本,也有很多学者关心这一问题,发表了不少的有关论著。1986年11月我应日本考古界的邀请访问东京、大阪、奈良、福冈、京都等地方,不管是在做完学术报告之后的提问,或是座谈会上的交谈,日本朋友们问得最多的就是中国水稻起源和东传日本的路线及时间等问题。看来,中国的稻作起源已成为中日两国考古学界和农史学界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为了让日本学术界对中国学者研究中国稻作起源的成果有一个概括的了解,日本东海大学文学部副教授渡部武先生建议将中国学  相似文献   

13.
茶陵野生稻与稻作起源发展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帝神农氏创造了稻作文化,这是中华文化圈人们共同接受的学术观,而稻作起源于野生稻的栽培驯化也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本文试图从茶陵野生稻与炎帝寝陵及独岭坳古遗址等在地理上的相近关系,探讨茶陵野生稻与稻作起源和发展的关系。一、茶陵野稻生存的地理环境茶陵野生稻生长在茶陵县尧水乡湖里沼泽地,位于东经113°40′,北纬26°50′左右,总面积约40公顷,其中适宜野生稻等水生植物生长的沼泽湿地约20多公顷。该地四面环山,山势平缓,无明显峰尖或川涧,西北略高于东南,西面缓坡平台外有宽数丈的谷地,豁口朝南,为一较高大山峰…  相似文献   

14.
大费育稻考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近年以来,我国大量野生稻的发现和考古发掘出的稻谷资料,越来越证明我国是世界稻作起源的中心。可是,在进一步探讨我国稻作起源的具体地区及其族属问题时,目前尚有争议。从其中有重大影响的云南说与长江下游说,都集中在长江以南地区看来,稻作起源于我国南方,在学术界似乎已经成为公认的历史事实。因此,认为江南是我国栽培稻的发源地,而北方种植的水稻则是从南方传来的,就似乎是无庸置疑的事实。  相似文献   

15.
中国稻作起源于长江中游说(摘要)山西省平陆县博物馆卫斯中国稻作的起源地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学术问题,笔者对目前流行的五种观点:1.起源于云贵高原;2.起源于华南;3.起源于长江下游;4.起源于黄河下游;5.多中心起源。逐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了确...  相似文献   

16.
作物品种的起源和演变的研究,在生物学理论上和农业生产实饯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水稻是我国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过去英国人瓦特认为水稻原产地在印度,中国稻种是由印度传入的。根据科学上认为原产地必有野生种的说法,水稻专家丁颖等在华南发现过野生稻,并从野生稻培育出新品种,1956年云南思茅县农技站金祟礼同志,在思茅县峡谷底的湿润肥沃地上,发现本文所介绍的野生稻种;南京农学院付研究员陈祖■并提出我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种稻的论据,稻作栽培我国比印度要早,中国"稻"字字音与印度梵文毫无语音系统关系,西方文字中的稻字是由梵文傅去的,这些都充分注明了中国水稻不是由外国传来的。  相似文献   

17.
稻作起源的研究在农业历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目前农业考古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重大课题。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有着悠久的稻作历史,中国稻作的起源就显得更为重要,一直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中国的稻作起源于何处,中国的学者有各种不同的意见,概括起来有“云贵高原说”,“华南说”,“长江中下游说”等观点,前两种观点的共同缺憾是仅着眼于野生稻分布的考察和遗传变异多样性的研究,缺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水稻育种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辽宁省水稻育种研究与进展邵国军,李玉福,邱福林(辽宁省农科院稻作研究所)辽宁省种稻历史比较悠久,远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开始种稻。然而种植水稻仅有百余年的历史。所用品种多为从日本、朝鲜引进。建国后,我省水稻发展较快,1990年水田面积为844.7万亩,平均...  相似文献   

19.
关于日本“寻根热”与云南稻作文化起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日本“寻根热”与云南稻作文化起源的研究云南大学历史系张丽剑近半个世纪以来,由日本民族的“寻根热”而引发的关于稻作文化起源的争论,其涉及范围之广,包括了遗传学、农学、考古学、历史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气候学等学科,形成了农业考古这一交叉学...  相似文献   

20.
我国栽培稻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发端,到今天已经有7 000多年的历史。综合整理各种关于中国稻作的文献资料,以水稻栽培的历史为线索,综述我国水稻起源的各个学说;探索稻作栽培的传播;列表说明我国野生稻资源的分布;记录我国国内种植的主要优良品种以及近、现代水稻引种概况;比较我国古代和现代的稻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