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亚氯酸钠对烤烟酶促棕色化反应及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亚氯酸钠(SC)对烤烟烘烤过程中酶促棕色化反应及烟叶烘烤质量的影响,以K326为试验材料,通过烘烤试验分析了SC对烤烟烘烤过程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烤后烟叶多酚含量、常规化学成分、感官质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SC处理和对照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表现出基本相同的规律,但SC处理烟叶PPO活性均低于同期对照烟叶。SC处理中部叶莨菪亭和绿原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但多酚总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SC处理上部叶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芸香苷、多酚总量均显著高于对照。SC处理显著提高了烤后烟叶的氯含量和还原糖含量,使化学成分更趋协调。SC处理烤后烟叶感官质量较对照有所改善,经济性状较对照显著提高。SC抑制了烟叶烘烤过程中的酶促棕色化反应,提高了烤后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促进烟叶生长的植物生长物质,研究了烤烟喷施植物生长物质(主要成分为赤霉素)对烘烤过程(正常和高温高湿条件下)中烟叶含水量、多酚氧化酶活性、多酚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和非正常(高温高湿)2种烘烤条件下,植物生长物质处理烟叶的含水量差异较大,正常烘烤条件下,烘烤0~36h烟叶含水量下降速度缓慢,而在后期下降速度较快;而非正常烘烤条件下,烘烤0~60h烟叶含水量下降均较慢,至烘烤60h,仍在鲜烟叶的50%左右。在正常烘烤条件下,多酚氧化酶活性随烘烤时间的延长持续下降,到烘烤60h时,活性达到最低;而在非正常烘烤条件下,多酚氧化酶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趋势,但在烘烤最后酶活性仍明显高于正常烘烤条件下的酶活性。2种烘烤条件下,各处理多酚含量总体上均有升高趋势,且在烘烤前期,除少数处理外,喷施植物生长物质处理能提高烟叶多酚含量,但到烘烤后期大部分处理间差异不明显。2种烘烤条件下,喷施植物生长物质各处理上等烟比例均显著高于CK,且正常烘烤条件下的上等烟比例均高于非正常烘烤条件,可见,施用植物生长物质均提高了上等烟比例,以植物生长物质4号和7号的配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抑制剂对白肋烟叶片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聚乙烯吡咯烷酮、硫脲、亚硫酸氢钠对白肋烟叶片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以1.0mmol·l-1聚乙烯吡咯烷酮喷洒叶片对多酚氧化酶活性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为54.55%;1.0mmol·l-1硫脲浸泡烟叶抑制效果次之,抑制率为48.31%;在喷洒和浸泡两种处理方法中,均以亚硫酸氢钠的抑制效果最低。  相似文献   

4.
烘烤工艺、成熟度和取样方式对烤后烟叶多酚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了2种烘烤工艺、3个成熟度和2种取样方式对烤烟品种翠碧1号(CB-1)中部叶烤后多酚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度和烘烤工艺对烤后烟叶多酚含量都有极显著的影响.随着成熟度的提高,多酚含量显著加大.在取样方式上,同一处理混合样多酚含量均高于C3F,在慢烤工艺下的差异不显著,在快烤工艺下的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5.
采用三段式烘烤工艺,研究特色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不同部位叶片烘烤过程中蛋白酶、淀粉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在烘烤过程中呈上升→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多酚氧化酶活性则随着烘烤时间的推移总体呈下降趋势。从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变化规律看,通过适当延长烘烤变黄时间、调控变黄相对湿度,有望达到适当降低烤后烟叶淀粉含量及上部叶蛋白质含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任杰 《农家顾问》2013,(2):32-32
<正>为研究亚氯酸钠(SC)对烤烟烘烤过程中酶促棕色化反应及烟叶烘烤质量的影响,以K326为试验材料,通过烘烤试验分析了SC对烤烟烘烤过程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烤后烟叶多酚含量、常规化学成分、感官质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SC处理和对照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表现出基本相同的规律,但SC处理烟叶PPO活性均低于同  相似文献   

7.
不同类型难变黄烟叶烘烤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烤烟K326品种上部叶为试验材料,分别选取返青烟、高温逼熟烟、贪青晚熟烟3种类型难落黄烟叶进行烘烤,测定烘烤过程中烟叶的水分含量、外观颜色参数、叶绿素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研究结果显示:返青烟在变黄期和定色期失水较快,叶绿素降解量最高,多酚氧化酶活性波动较大;高温逼熟烟在变黄期失水最慢,叶绿素降解量中等,多酚氧化酶活性较低且变化较为平稳;贪青晚熟烟在变黄期和定色期失水较慢,叶绿素降解量最低,多酚氧化酶活性波动最大。研究得出:易烤性为返青烟贪青晚熟烟高温逼熟烟;耐烤性为高温逼熟烟返青烟贪青晚熟烟。  相似文献   

8.
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烟叶色素和多酚化合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烟叶色素和多酚化合物的影响。[方法]3种采收方式分别为上部6片叶一次性摘采、上部6片叶一次性砍采、上部6片叶每次采收2片。研究其对上部烟叶叶黄素、β胡萝卜素、其他类胡萝卜素、多酚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上部6片叶一次性砍烤处理的烟叶叶黄素、β-胡萝卜素、其他类胡萝卜素在烘烤过程中降解慢,烤后烟叶色素类化合物含量高于其他2个处理。上部6片叶一次性砍烤处理在烘烤过程中能够显著提高多酚类化合物含量,有利于提高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结论]建议推行上部6片叶一次性砍烤技术,促进优质烟叶的生产。  相似文献   

9.
烤烟烘烤特性与烟草多酚氧化酶活性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8个烤烟品种烟叶分上、中、下3个部位,在烘烤过程中定时取样测定烟叶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一致,呈抛物线型。变黄后期活性较大,进入定色期后活性逐渐降低。上部叶与中部叶、下部叶之间差异显著,不同品种之间差异明显。烟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大小与品种烘烤特性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不同品种下部和上部叶多酚氧化酶活性与烤后杂色烟叶比例呈显著正相关,烟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差异可能是品种定色特性不同的主要原因。烘烤过程中平均PPO活性(72 h)中部、下部烟叶在0.3[ΔOD_(520)/(g·min)]以下,上部烟叶在0.4[ΔOD_(520)/(g·min)]以下的品种烟叶定色特性比较理想,耐烤性较好;中部、下部叶在0.4[ΔOD_(520)/(g·min)]以上、上部烟叶在0.5[ΔOD_(520)/(g·min)]以上的品种烟叶不易定色,耐烤性下降,烘烤过程中烟叶易发生棕色化反应。  相似文献   

10.
不同烤烟品种发育过程中多酚物质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烤烟品种发育过程中多酚物质的变化动态,比较了不同烤烟品种烤后烟叶多酚物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多酚含量总体上随着叶龄的增加呈缓慢上升趋势,但不同品种总酚含量变化又有所不同,烤后烟叶总酚含量明显高于烤前;NC89绿原酸含量呈"M"形变化,峰值出现在叶龄40 d,红大绿原酸含量呈"小幅上升─小幅下降─大幅上升"的变化趋势,到叶龄70 d达到峰值,K326绿原酸含量在生育期含量变化不大;NC89芸香苷含量呈"M"形变化,K326呈"N"形变化趋势,红大芸香苷含量呈"持续快速上升─迅速下降─迅速上升"的趋势;烤后烟叶多酚总量表现为红大>NC89>K326,但NC89和K326差异不大。芸香苷含量以K326最高,芳香值表现为红大>NC89>K326。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改善烤烟品种K326中部叶质量的最佳烘烤调制工艺,实现K326中部叶在烘烤过程中的提质增香。[方法]采用4种不同的烘烤工艺对重庆市烟区K326品种中部烟叶进行烘烤调制,并对各烘烤工艺下的初烤烟叶多酚和有机酸的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研究表明,中部初烤烟叶总绿原酸含量和多酚类物质总含量均表现为:重庆市三段六步式烘烤工艺初烤烟叶最高,外动力排湿烘烤工艺次之,三段式烘烤工艺最低;4个处理的中部初烤烟叶高级脂肪酸含量差异不明显,但外动力排湿烘烤工艺能明显降低中部初烤烟叶中柠檬酸和草酸的含量,其他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含量与其他3个处理相比差异不明显。[结论]重庆市三段六步式烘烤工艺和外动力排湿烘烤工艺的中部初烤烟叶香气质和香气量优于其他2个处理,且外动力排湿烘烤工艺处理的中部烟叶原料有利于其卷烟制品燃吸时烟气的酸碱平衡。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两种取样方式研究定色前期不同稳温点对三明烤烟CB-1中上部烟叶烤后石油醚提取物和多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部烟叶以48℃稳温,上部烟叶以46℃稳温,有利于提高烤后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和多酚类物质含量。方差分析表明,混合取样时处理间统计分析差异较大,定级取样(C3F或B2F)时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3.
为对四棚密集烤房烘烤工艺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以烤烟K326中部烟叶为试验材料,研究四棚密集烤房不同风机频率对烤后烟叶多酚类物质、质体色素及有机酸等潜香物质含量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风机频率相比,在烘烤过程中适当降低循环风机频率,烤后烟叶多酚、色素和有机酸等潜香物质的含量增多,烤后烟叶感官评吸质量有所改善;但在烤烟变黄期和定色前期,风机频率降幅过大反而不利于多酚和挥发性有机酸的积累。四棚密集烤房烘烤过程中变频风机在变黄时期以35Hz-35Hz-40Hz运行,定色时期以50Hz-35Hz-25Hz运行,干筋时期以25Hz运行,烤后烟叶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足,刺激性小,劲头适中,余味较舒适。  相似文献   

14.
白肋烟调制过程中叶片膜脂过氧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白肋烟调制过程中叶片膜脂过氧化及内源保护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白肋烟调制过程的进展,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下降直至消失,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调制2d后上升到最大值,而后下降直到活性丧失,多酚氧化酶则在调制48h内上升到最大值之后下降。不同处理以高温变黄处理烟叶膜脂过氧化水平最高,低温处理最低。  相似文献   

15.
海拔高度对烟叶多酚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掌握不同海拔烟叶的质量状况,指导卷烟配方用烟,选取3个不同海拔高度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海拔对烟叶中的多酚、类胡萝卜素含量影响.结果表明:随海拔高度的增加,中、上部烟叶中莨菪亭含量呈显著降低趋势,其他多酚类物质及总酚含量呈上升趋势;不同海拔烟叶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中部叶与上部叶的变化存在差异,中部叶中海拔烟叶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而上部叶中海拔的最低.结论:高海拔有利于提高烟叶中除莨菪亭外的多酚类物质含量,海拔对烟叶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因烟叶部位而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氮素对烟叶主脉特征、烘烤特性的影响及烟叶主脉特征与烘烤特性的关系,为优化在合理施氮范围内烟叶的烘烤工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上部叶为试验材料,设75 kg/ha(低氮)、105 kg/ha(正常)和135 kg/ha(高氮)3个施氮量处理,研究鲜烟叶主脉水分迁移速率,烘烤过程中烟叶主脉硬度、木质素含量和水分变化,烟叶叶片水分、叶绿素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并统计烤后烟叶经济性状。【结果】鲜烟叶主脉水分迁移速率表现为低氮< 正常< 高氮。在烘烤过程中,低氮烟叶主脉失水较少,其中在定色期(48~96 h)失水速率为0.07%/h,束缚水/自由水比值较大,主脉硬度较小且变化缓慢,木质素含量较低;正常施氮量的烟叶主脉在定色期失水速率为0.22%/h,束缚书/自由水比值、硬度和木质素含量均居中;高氮烟叶主脉失水较多,其中在定色期失水速率为0.35%/h,束缚水/自由水比值较小,主脉硬度较大且变化速率较快,木质素含量较高。在烘烤过程中,低氮烟叶叶片水分散失较多,其中变黄期(0~48 h)失水速率为0.20%/h,叶绿素降解量为89.47%,降解速率为1.24%/h,表明易烤性较好,PPO活性较高,表明耐烤性较差,烤后烟叶杂色烟比例达12.47%;正常施氮量的烟叶叶片水分散失量居中,变黄期失水速率为0.13%/h,叶绿素降解量为87.35%,降解速率为1.21%/h,表明易烤性中等,PPO活性居中,表明耐烤性中等,烤后烟叶上等烟率达31.27%;高氮烟叶叶片水分散失较少,其中变黄期失水速率为0.08%/h,叶绿素降解量为85.64%,降解速率为1.19%/h,表明易烤性较差,PPO活性较低,表明耐烤性较好,烤后烟叶青烟比例达14.50%。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除了高氮烟叶主脉硬度与叶片PPO活性呈显著相关外(P< 0.05),其他各施氮量烟叶主脉指标与叶片烘烤特性指标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P< 0.01)。【结论】氮素对烟叶质地和生理均有显著影响,施氮量为105 kg/ha的烟株,其烟叶主脉发育及保水力均较好,在烘烤过程中主脉调节叶片水分散失效果较好,使烟叶变黄和失水较协调且耐烤,可为适宜施氮范围内不同施氮量烟叶烘烤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的膜脂过氧化作用,通过延长变黄末期与定色初期的稳温时长,分析烟叶生理指标的变化和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处理T2和处理T1的烟叶在烘烤过程中膜脂过氧化水平较低,抗氧化酶活性较高,且处理T2的烤后烟叶多酚含量较高。在烟叶烘烤过程中,延长变黄末期与定色初期稳温时长有助于减少膜脂过氧化作用对烟叶的影响,提高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不同成熟度晾制对雪茄烟叶品质的影响,设置3种成熟度档次(尚熟、适熟和过熟)研究不同成熟度晾制对雪茄烟叶含水率、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活性、多酚含量和晾后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适熟雪茄烟叶含水率在晾制过程中适宜烟叶生命活动的进行,过熟烟叶失水较快;晾制过程中以适熟烟叶PPO活性较好,未熟烟叶PPO活性较高,过熟烟叶较低,均不利于烟叶品质的提升;绿原酸、芸香苷和莨菪亭含量在晾制过程中以适熟烟叶被氧化较少,最后适熟烟叶中酚类含量积累较多;化学成分如还原糖、钾含量等以适熟烟叶中较为协调。因此,相对于尚熟和过熟烟叶,适熟烟叶采收可有效提高酶促棕色化反应对雪茄烟叶的有利影响,避免烟叶发黑,提高烟叶品质,未熟烟叶次之。  相似文献   

19.
不同成熟度烟叶烘烤过程中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色烤烟品种CB-1各部位不同采收成熟度的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关键温度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CB-1不同部位烟叶无论成熟度高低,在整个烘烤过程中PPO活性均高于对照K326。整个烘烤过程中上、中、下3个部位不同处理在46℃左右时PPO活性达到一个高峰,而此温度点正是酶促棕色化反应的敏感期,54℃之后烟叶中PPO活性基本消失,不同部位及成熟度之间差异不大。整个烘烤过程下、上部烟叶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曲线变化规律,而中部叶呈先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规律。因此,下部叶适当早采降低烟叶采收成熟度、中部烟叶适当提高烟叶采收成熟度、上部烟叶采取适宜的成熟度,有利于抑制棕色化反应,提高烟叶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