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种天然红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食品添加剂、氧化剂、还原剂、温度及PH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食品添加剂中柠檬酸、苯甲酸钠、磷酸钠对色素的稳定性有一定程度影响;蔗糖对色素稳定性影响不大,该色素耐氧化性较差,耐还原性好,PH=5时色素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葡萄皮色素提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色素是食品中重要的添加剂,随着人类对合成色素毒性作用认识的深入和对天然绿色食品的渴求,天然色素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葡萄皮中红色素来源较为丰富,其色素是人们熟悉的水溶性花色苷色素。我区有十分丰富的葡萄资源,从葡萄饮料和酿酒工业中产生的大量废弃葡萄皮残渣从中提取天然红色素具有充分利用资源,成本低,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日本红叶小檗(BerberisthunbergiiVar,atropurpureachenault)叶片中红色素系列研究(一)──稳定性试验。研究表明:在pH5以下,该色素颜色几乎不随pH改变而改变,当pH大于5时,色素变质,溶液变为黄褐色。该色素在pH等于3的乙醇溶液中耐热,耐氧化,但耐光性较差;然而该色素在pH等于3的水溶液中却耐光照.金属离子钠、钾、钙、镁对该色素无不良影响,但铁离子则会引起色素的退色,应用中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4.
对紫苏红色素作为新型的天然食用色素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了光、温度pH、氧化介质、还原介质、苯甲酸钠、蔗糖、金属离子对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苏红色素热稳定性良好,光稳定性较好,耐还原性好,在苯甲酸钠、蔗糖中稳定性好,在pH低于4.42的酸性溶液中稳定性良好,在Cu^2 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5.
以鞭杆红胡萝卜(Daucus carota L.)为试材,以MS和BS为基本培养基,经过3代培养愈伤组织产生红变,经数代筛选,获得繁殖速度快、红色素产量多的愈伤组织,色素产量可达到8.15g/L。色素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龙葵红色素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研究了龙葵红色素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pH值对该色素的影响非常明显,宜在酸性食品(pH<3)中应用.几种金属离子Na+,Ca(2+),Al(3+)对该色素的色泽有增强作用;而Fe(3+)、Sn(2+)则有严重的不良影响.食品中常含的物质蔗糖、淀粉对该色素无不良的影响,该色素很易被氧化剂H2O2氧化,还原剂Na2SO3·7H2O还原.在光照情况下该色素能够被降解.防腐剂苯甲酸钠对该色素也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蓬lei红色素作为一种天然食用色素的可行性,该文对其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蓬lei红色素在可见光区的最大吸收波长(在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内)是502nm,在酸性条件下(PH≤4),该色素较稳定。色素在有机溶剂中溶解性不好。色素热稳定性较好,但氧化剂H2O2及高浓度Na2SO3对它有严重破坏作用。强光对色素的破坏较之自然光、黑暗来得大。  相似文献   

8.
火龙果红色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火龙果果皮为材料,用乙醇提取红色素并研究其稳定性。结果表明:火龙果红色素在80℃以下较为稳定,在80℃以上颜色逐步由鲜红变成淡黄。酸性条件下,色素红色加深,热稳定性增强;碱性条件下,色素由鲜红色变为黄色,最大吸收波长由535nm移至390nm。有机酸及碳水化合物具有加深色素溶液红色和增强稳定性的作用。常用食品防腐剂、可见光照射及黑暗中放置均不影响色素稳定性,紫外光照射使色素颜色由鲜红变为橙红。氧化剂和还原剂使色素溶液变色或褪色,Ca^2 、Mn^2 、Mg^2 、Na^ 、K^ 使色素溶液红色加深,且红色稳定,但Al^3 、Cu^2 、Zn^2 和Fe^3 使色素溶液红色减褪,变成淡蓝色或黄绿色。  相似文献   

9.
红心萝卜肉质根色素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比较了红心萝卜、萝卜红色素的吸收光谱和溶液稳定性,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红心萝卜内质根的色素含量。结果表明:最大吸收峰均在520nm附近,萝卜红色素可作为原料色素含量测定的标准品;待测液稳定性较差,田间取样后应即时测定。利用萝卜红标准曲线计算汁液浓度,结合含水量指标测得7个红心萝卜品系的色素含量为8.4‰~15.2‰,平均12.1‰。  相似文献   

10.
紫红薯色素、辣椒红色素和胭脂红色素稳定性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紫红薯色素与胭脂红素和辣椒红素稳定性的详细研究比较,发现紫红薯色素和胭脂红素对光热的稳定性较好,辣椒红素对光热的稳定性则较差。紫红薯色素和胭脂红素与辣椒红素的耐氧化性均较好,而三者的耐还原性都相对较弱。常见的金属离子对胭脂红素影响不明显,Fe3 、Fe2 、A13 、Cu2 对紫红薯色素影响较明显,Fe2 和A13 对辣椒红素也有影响。酸碱对辣椒红素影响较弱,但碱对紫红薯色素和胭脂红素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半枝莲红色素的树脂法提取工艺。通过5种树脂对半枝莲红色素的吸附及不同洗脱剂对半枝莲红色素解吸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AB-8树脂对半枝莲红色素具有较高的吸附量,用50%乙醇为洗脱剂得到的产品质量好,色价高,且AB-8树脂重复使用20次后吸附率仅降低2.17%;该色素溶于极性溶剂,在酸性条件下,呈鲜红色,其耐光、热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黑葡萄穗霉菌(Starchybotrys chartarum)生防细菌LY424产天然红色素的特性。[方法]培养菌株、提取色素,测定吸收峰和色素色价,探讨不同条件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红色素的最大紫外吸收值在波长524 nm处;色素色价为66.93;易溶于极性溶剂;酸碱度和温度对色素影响较小;易被强氧化剂氧化;金属离子对色素的影响不明显;保存该色素的条件为密封避光。[结论]该红色素产量和稳定性较高,可以作为一种天然色素资源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3.
冬枣果皮红色素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初步判断冬枣红色素的组成为类黄酮(包括黄酮类)、花色素苷类。通过对冬枣果皮红色素的NaOH提取液进行不同处理,对果实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在不同温度下水浴2 h,目测其外观颜色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变浅,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吸光值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温度越高,色素损失越多。进行避光、直射光、室内散射光处理发现色素对光照较敏感,易损失,应进行避光保存。供试的2种金属离子,钾离子和钙离子在各吸收峰处都有上升的趋势。红色素对氧化还原剂的处理比较稳定。不同pH值对冬枣色素的颜色变化及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杨淑文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5):31-32,53
笕菜红为红褐色或暗红褐色均匀粉末或颗粒,被大量用作食品和饲料的着色剂。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包括pH值、光照、温度、金属离子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笕菜红色素在酸性条件(pH〈7.0下、弱碱(pH〈9)较稳定,在强碱性条件下(pH〉14.O)不稳定。对光照、温度的变化较稳定,而金属离子中的Cu2+、Fe2+对色素的影响较明显,其中Cu2+具有减色效应,Fe2+具有增色效应。  相似文献   

15.
以圆锥八仙花(Hydraangea paniculata Sieb.)新鲜粉红花瓣为原材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圆锥八仙花红色素最佳浸提条件,即:使用pH值为2的60%乙醇溶液,以料液比为1 g:20 mL,在80℃下提取6 h.该红色素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及一定的耐光性,不耐氧化还原剂,Cu2+、Fe...  相似文献   

16.
红龙草红色素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詹嘉红  蓝宗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0971-10972
[目的]为红龙草红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用浸提法从红龙草叶子中提取红色素,并对其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红色素在可见光范围内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0 nm;红色素受pH值影响较大,在pH 3~7的酸性至中性范围内呈红色,而在pH>7的碱性区则颜色由浅紫红色变至黄绿色;随着温度上升,色素损失率明显上升,在70℃温度条件下加热30 min时,色素损失率超过1/2以上;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色素损失率显著增加,到第4天,色素的损失率高达60.0%;氧化剂和还原剂在0.01%~0.20%浓度范围内对色素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大;蔗糖、苯甲酸钠对色素的稳定性基本无影响,但维生素C、柠檬酸则对色素有一定的影响。[结论]红龙草红色素在酸及蔗糖和苯甲酸钠等添加物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但在碱、热、光、维生素C及柠檬酸等的作用下,则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17.
苋红色素的开发研究:—稳定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槭菌刺孢红色素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槭菌刺孢红色素的光稳定性、热稳定性、氧化还原稳定性和pH值稳定性,并针对柠檬酸、柠檬酸钠、苯甲酸钠、抗坏血酸和蔗糖等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对槭菌刺孢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除强碱(pH〉9)、强光照对槭菌刺孢微生物红色素有不良影响外,对其无明显不良影响。因此,槭菌刺孢红色素是一种品质优良的天然色素。  相似文献   

19.
董基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199-1200
[目的]研究低档绿茶中茶色素的提取并确定其最优提取工艺。[方法]用有机溶剂提取法从茶叶中提取茶色素,以茶色素产率为指标,对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和溶液pH值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以优化工艺条件。通过溶解性试验和稳定性试验分析该茶色素对光、热的稳定性。[结果]最优工艺条件为:将浸提的茶汁调pH值至6.5~7.0,用95%乙醇提取10 min,得茶色素产率为6.89%。茶色素为水溶性、醇溶性物质,但在1%醋酸溶液中的溶解度较纯水小,在0.5%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纯水大。该茶色素在酸性条件下可作棕黄色色素,中性条件下可作黄棕色色素,碱性条件下可作棕红色色素,并且其颜色稳定。茶色素水溶液对光比较稳定且有很强的耐热性。[结论]茶色素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天然色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