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荔枝保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存在收获时间短、采后果皮褐变严重、耐贮运性差等特点,对荔枝的生产与销售极为不利。因此,掌握荔枝采后的生理变化规律,探索荔枝的贮藏保鲜技术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文章主要从荔枝的结构、采后生理特性、果皮褐变等方面综述荔枝保鲜机理的研究进展,分析目前比较常用的荔枝贮藏保鲜技术,总结荔枝保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荔枝保鲜研究的方向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热带农业》2005,(1):39-40
红皮荔枝干加工方法;荔枝冬瓜混合果蔬汁饮料生产方法;甜橙西番莲混合果汁饮料生产方法;荔枝异粒变速控释肥料及其制备;荔枝全发酵酒酿造方法;荔枝汁澄清方法;荔枝贮运保鲜技术;荔枝无硫安全保鲜方法;龙眼常温保鲜方法;龙眼低温硫处理护色保鲜方法;香蕉耐高温贮运方法;香蕉贮运保鲜方法。  相似文献   

3.
荔枝贮藏保鲜机制及常温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睿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6):1099-1100
综述了影响荔枝品质、保鲜效果的因素和荔枝保鲜技术关键及常温保鲜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荔枝的贮藏保鲜技术要点在于创造符合荔枝果实贮藏过程中生理特性的条件。具体措施是从抑制其呼吸强度、防止水分散失、抑制病菌、防止霉烂等防“三变”(褐变、质变、霉变)入手。古老的贮藏方法是将荔枝放入小口罐内密封,置于阴凉处或沙土中贮存。近10多年来,荔枝保鲜技术已有较大进展,从化学药物保鲜到低温、气调保鲜及包装贮运系列化研究等方面已积累了不少经验。1、低温自发性气调贮藏保鲜法这种方法利用药剂防腐处理(有时也不进行防腐处理)和合适的包装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气调环境,主要是通过低温抑制荔枝贮藏中的各种变化。因此,对贮藏温…  相似文献   

5.
荔枝采后生物学研究及其在广西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综述了国内外荔枝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机理研究进展,指出失水和果皮褐变是荔枝贮藏保鲜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广西荔枝生产和采后生物学研究现状,提出借鉴国内外荔枝采后生物学研究经验,结合广西特色荔枝资源及品种特性,进一步加强地方特色品种采后生物学研究,系统掌握品种成熟和衰老生理、低温伤害生理及气调生理等新理论,研发适合广西农业生产需要的实用型贮藏保鲜技术等建议,以促进广西荔枝采后保鲜向特色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荔枝采后生理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荔枝出口贸易前景很好,但却因贮藏保鲜问题,使远距离运销受到限制。本文阐述了荔枝采后的生理生化变化,总结了目前国内较为常用的荔枝贮藏保鲜技术方法,并对荔枝保鲜技术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可食性小麦面筋蛋白涂膜处理荔枝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寻求新的食品保鲜方法,采用小麦面筋蛋白涂膜处理在常温条件下进行荔枝保鲜试验。依据贮成长要以褐变,感官指标,腐烂程度和营养成分的变化评定保鲜效果表明,这种保鲜技术可使荔枝的保鲜期由2-3d延长到7d。  相似文献   

8.
荔枝果实采后病害和防腐保鲜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荔枝采后病害及防腐保鲜技术的研究,详细叙述了引起荔枝果实采后生理病害的机理和侵染性病害的病原及其症状,介绍了荔枝果实采后的防腐保鲜技术,如采收操作、化学防腐、物理方法、生物防治等,说明了低温、气调、速冻3种贮藏方法.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内生细菌对荔枝果实的保鲜效果及对其可溶性糖、还原性VC、游离有机酸和氨基酸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内生细菌对荔枝果实具有一定的保鲜效果,如经内生细菌BS-2和TB2处理的荔枝果实在常温下放置6 d,好果率为20.45%-31.48%;经这2种内生细菌处理后,荔枝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降低,还原性VC及游离有机酸含量均比清水处理高,如经BS-2处理的荔枝果实储藏9 d时,其还原性VC含量比清水处理高171.74%;另外,经内生细菌处理后,荔枝果实的氨基酸除了甘氨酸、丙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比清水处理低外,其他氨基酸含量均比清水处理高,经BS-2处理的荔枝果实的氨基酸总量在处理后7 d与刚采摘时相同.  相似文献   

10.
荔枝运输保鲜模式对货架期品质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运输保鲜模式对货架期荔枝品质变化的影响,在模式可调保鲜试验平台上开展试验,并采用“桂味”荔枝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荔枝果实在气调、控温控湿和仅控温等3种不同保鲜模式下贮藏10 d后,在低温陈列柜上货架期30 h内品质变化的情况.结果表明,在货架期内仅控温荔枝的好果率、色差L*和b*值下降速度显著比其他两种处理荔枝要大;气调处理与控温控湿处理荔枝果实在货架期内的品质变化差异不显著;货架期内不同保鲜模式对荔枝果实的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影响较小,前者维持在1.1~12,g/100 mL,后者维持在19.5~20° Brix.  相似文献   

11.
试验以荔枝品种"妃子笑"为材料,研究了经3种不同保鲜剂处理后并储藏于4℃下的荔枝果肉的品质变化情况,包括贮藏期间荔枝的好果率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等。结果表明,3种保鲜剂均对维持荔枝果肉品质有一定效果,其中1-甲基环丙烯对荔枝的保鲜效果最佳,能有效保持荔枝外观,维持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的含量,延缓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从而使保鲜处理过的荔枝品质优于不作处理的荔枝。试验中发现,处理过的荔枝在储藏30d后仍能保持优良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通过查阅大量的国内外荔枝研究进展资料,剖析了荔枝属植物的种质资源、栽培技术、采后处理与保鲜加工以及生物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存在问题,为人工调节荔枝生产、培育新品种、突破荔枝保鲜技术和荔枝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荔枝是亚热带常绿植物,其果实是世界上最不耐藏的果品之一,采后极易褐变腐烂,严重影响了这一名果的贮运和销售。我国是荔枝生产大国,据统计,荔枝每年因腐烂变质而造成的损失约占总产量的2JD%以上。同时,鲜荔枝的贮运保鲜困难,也限制了其长途运输和销售,制约了地域市场的开拓。因此,荔枝的防腐保鲜一直受到生产国的重视。荔枝贮运保鲜技术研究发展主要经历了低温包装、预冷化学处理、气调和辐射等几个阶段。目前,我国荔枝贮藏保鲜主要是采用化学药押j浸果和低温运输相结合的方法,其它的方法还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4.
选取3种自制的抗氧化剂,配以3种保鲜袋和2种保鲜膜,结合热处理和冷处理,配成16组处理,分别在常温和低温条件下研究了无核荔枝保鲜的技术.结果表明,选用抗氧化剂P和抗氧化剂M的等体积混合液结合WH型保鲜袋置于2 ℃储藏处理荔枝,小袋包装(500 g/袋,29 cm×24 cm)果实能贮藏30 d,好果率达83.60%,能有效地延长无核荔枝保鲜期.抗氧化剂D、P、M和保鲜膜T、Z的单独使用对无核荔枝保鲜均有良好的效果.温水处理无核荔枝不能很好地护色,但对菌类有一定的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15.
荔枝及荔枝多酚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荔枝是药食兼用水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水果之一,其鲜果、干果及其他加工品,历来在内销外贸上负有盛名,对农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阐述了荔枝保鲜贮藏技术、荔枝加工产品、荔枝不同部位多酚的提取及作用,重点对荔枝果肉、荔枝核、荔枝壳多酚类物质提取分离、生物活性方面进行了梳理归纳,旨在为荔枝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荔枝物流中保鲜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荔枝极易腐烂变质,因此保鲜在荔枝产业中举足轻重。分析了荔枝物流中的冰水预冷、冷库预冷、强制通风预冷和真空预冷4种预冷方式,泡沫箱加冰运输、冷藏运输和气调保鲜运输3种运输中的保鲜方式,并对常温销售和冷藏销售两种荔枝销售方式进行了总结,为促进国内荔枝保鲜的全面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用剂量0.25~0.30kGy辐照处理荔枝果实,可100%地杀灭采后荔枝果实内的蒂蛀虫(morpha sinensis Bradley)。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经用与灭杀荔枝蒂蛀虫相同剂量的辐照处理后,与荔枝果实的保鲜及品质有关的生理效应和营养成分的变化,以便为用辐照处理灭杀荔枝蒂蛀虫是否可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荔枝保鲜环境参数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掌握荔枝保鲜参数对荔枝贮藏品质的影响,对国内外荔枝保鲜参数进行综述,分析了温度、相对湿度和气体成分对荔枝保鲜的影响以及保鲜参数间的优先级关系.对多数荔枝品种而言,适宜的保鲜参数分别为温度1~5℃,O2浓度3%~5%,CO2浓度3%~5%,相对湿度90%~95%;保鲜参数中优先级最高的是温度.  相似文献   

19.
荔枝采后保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荔枝保鲜原理、果皮褐变、防褐保鲜进行了论述,并通过分析总结提出了荔枝保鲜研究进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荔枝保鲜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荔枝是原产于我国华南亚热带的水果。由于荔枝的收获时间短且耐贮性差,这对荔枝的大规模商业化生产、运输与发展是不利的。文中主要对荔枝的特性、生产及保鲜的现状进行介绍,并通过分的总结提供了荔枝保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