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确定香菇热风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以新鲜香菇为试验对象,开展多目标优化研究。以相对湿度、风速和单位载荷量为自变量,以干香菇的色差、水溶性蛋白含量和干燥时间为响应值,建立香菇热风干燥多目标综合评分模型,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得到香菇热风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色差为3.58、水溶性蛋白含量为46.39 mg·g-1、干燥时间为12.5 h,干燥条件50℃时,最佳干燥工艺参数为相对湿度27.1%、风速5 m·s-1、单位载荷量4 kg·m-2;将优化目标的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相比较,平均相对误差仅为6.6%,最大相对误差为7.4%。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响应曲面法建立的综合评分预测模型不仅可用于香菇热风干燥过程,还为提高干香菇的营养和感官品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为了优化即食玉米加工工艺参数,通过对比分析沸水烫漂和蒸汽烫漂对玉米籽粒营养成分的损失情况,并考察不同烫漂时间对玉米籽粒中氧化酶失活程度的影响,探寻最佳的烫漂方式和烫漂时间;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高温高压杀菌条件,建立响应值的预测模型,并对优化工艺参数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蒸汽烫漂引起的营养损失低于沸水烫漂,蒸汽烫漂15 min时酶失活检测为阴性,玉米口感纯正;试验优化得到高温高压最优杀菌条件为:杀菌温度124.59℃,杀菌时间19.00 min;通过回归分析,对细菌死亡数量级和感官综合评分分别建立了二次多项式预测模型,拟合度高;在最优杀菌条件下,细菌死亡数量级和感官综合评分的预测值与验证值的误差分别为2.55%和0.93%,预测模型可指导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青皮核桃最佳气调贮藏(CA)条件及生理基础,以‘清香’核桃青皮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O2和CO2组合对青皮核桃采后保鲜效应及核仁品质的影响,筛选青皮核桃鲜贮的最适气体参数。通过对贮藏70 d和(70+40)d的鲜食核桃仁感官品质、可溶性蛋白、酸价、过氧化值、含油量、丙二醛(MDA)含量及核桃青皮果实保鲜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5% O2+6% CO2)在9种气体组合中效果最好,维持了核桃仁的鲜脆风味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同时降低了果实腐褐变指数和腐烂率,是核桃青皮果实气调贮藏的适宜气体参数。  相似文献   

4.
采用室内基质培养法研究NaCl、NaHCO3单盐溶液及其不同配比的混合盐溶液胁迫对马蔺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苗叶片中SPAD值和Pro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升后降的趋势,0.30% NaHCO3和0.10% NaCl+0.20% NaHCO3处理的SPAD值在胁迫35 d大幅下降,Pro含量的最大值也高于其他处理;不同盐分组合对可溶性蛋白的影响存在差异;SOD活性在胁迫期间总体呈上升趋势,上升最大的为0.30% NaHCO3、0.10% NaCl+0.20% NaHCO3和0.30% NaCl,各处理的CAT活性在胁迫前期逐渐上升,后期不断下降,POD的活性则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升高最多的为0.30% NaHCO3、0.30% NaCl处理。综上认为,NaCl和NaHCO3两种单盐的胁迫在抗氧化酶活性等方面较混合盐影响大且碱性盐胁迫作用强于中性盐,混合盐胁迫中NaHCO3浓度占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构建酸肉风味评价的客观有效方法,以电子鼻为客观评价指标代替酸肉传统的感官评价方式。本文以4种酸肉(苗族酸肉、傣族酸肉、辣椒酸肉、小米酸肉)为研究对象,利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及灰色关联度建立酸肉电子鼻响应值与感官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电子鼻W5S、W6S、W1S、W1W、W2S、W2W传感器对不同热加工酸肉感官风味的响应值影响显著(P<0.05),其关联度分别为0.853 0、0.853 9、0.853 7、0.853 3、0.853 6、0.853 9;电子鼻W5S、W6S、W5C、W1S、W1W、W2S、W2W传感器对不同热加工酸肉感官综合评分的响应值影响显著(P<0.05),其关联度分别为0.910 36、0.910 48、0.910 48、0.910 45、0.910 38、0.910 44、0.910 47,通过灰色关联分析电子鼻传感器响应值关联系数,建立关联系数与感官之间的回归模型,感官风味与电子鼻回归方程为y=aX2-bX3-cX5-dX6-eX7+fX8+gX10(R2=0.999),感官综合评分与电子鼻回归方程为y=aX1-bX2+cX5-dX6-eX7+fX10(R2=0.998)。在评价以微波、蒸制、油炸及烤制等方式处理酸肉的感官风味及感官综合评分时,可采用电子鼻W5S、W6S、W1S、W1W、W2S、W2W等传感器响应值进行分析。通过本文的相关研究,为电子鼻评价酸肉感官风味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仁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辅助超声波提取其中的多酚,确定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采用FRAP、DPPH和ABTS 3种方法测定了山核桃仁多酚的抗氧化能力并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其总酚含量。结果表明,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组合为料液比1∶50(g∶m L),乙醇体积分数30%,超声时间20 min,提取温度35℃。FRAP、DPPH和ABTS法测得山核桃仁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分别为108.94、184.71和175.92μmol Trolox/g。山核桃仁多酚是较好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7.
针对燃气锅炉烟气氮氧化物超标排放,研究了NaClO2湿法氧化脱硝的工艺条件,分析了NaClO2浓度、pH、溶液温度及空塔气速对脱硝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基于响应曲面法进行试验设计,以NOx去除率为响应值,建立了工艺影响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影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NaClO2质量浓度、pH和空塔气速对NOx去除率影响显著(P<0.05),NaClO2质量浓度与pH、空塔气速与pH均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响应曲面优化后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aClO2质量浓度为1.2 g/L、溶液pH为5.02、反应温度为59.86℃及空塔气速为1.01 L/min。  相似文献   

8.
李凛  李璟  周世一  胡强  孔芹  侯放梅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0):2092-2095
以食品级NaOH为材料进行毛肚水发试验,用响应面法优化水发工艺,选择碱液浓度、碱处理时间和碱处理温度为自变量,以毛肚增重比为响应值,建立各因素与增重比的多元二次回归方程,确定最优参数组合.结果表明,碱处理时间和碱液浓度对增重比的影响显著.最佳参数组合为碱液浓度6.8g/L,碱处理时间30.79 min,碱处理温度25.32℃,以此工艺生产的毛肚增重比为145%,与预测值基本一致.以《无公害食品 毛肚》(NY 5268-2004)检测该工艺生产的毛肚,发现其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且感官评价分值达到80分.综合评价该工艺生产的毛肚优于目前市场上的毛肚产品.  相似文献   

9.
以大豆、奶粉为主要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豆浆牛奶混合发酵酸豆乳的工艺.应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研究牛奶豆浆比例、蔗糖添加量、菌种接种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5个因素对豆浆牛奶混合发酵酸豆乳品质的影响,确定优化工艺为:V(牛奶)∶V(豆浆)=4∶6、蔗糖添加量70g/kg、接种量15g/kg、41℃发酵5h.在该工艺下得到的大豆牛奶混合发酵酸豆乳的感官评分为96.33,与模型预测值96.39接近.  相似文献   

10.
优化板栗壳提取工艺参数,测定其抑菌活性,用正交设计优化超声辅助乙醇法和超声辅助碱法提取板栗壳的工艺参数;用福林酚法测酚含量,用HPLC法测黄酮含量,用打孔法测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超声辅助乙醇法提取的最佳工艺路线为8倍量的30%乙醇,25℃超声提取40min,乙醇法提取得率为5.66%;超声辅助碱法提取的最佳工艺路线为10倍量的pH值9的碱水,35℃超声提取30min,碱法提取得率为6.52%,二者均高于传统煎煮法的得率4.96%。乙醇法提取物含酚和黄酮量为20.2%,碱法提取物含酚和黄酮量为35.92%,煎煮法提取物含酚和黄酮量为32.96%。板栗壳提取物有一定的抑菌活性,与抗生素联用,能够减少抗生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主要矿质元素、种仁脂肪和脂肪酸的变化特征,以40年生山核桃为试材,对果皮和种仁中氮、磷、钾、钙、镁等主要矿质元素、种仁脂肪和脂肪酸进行了分析测定,并探讨了各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山核桃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干物质总质量没有显著增加,但果皮干物质大量向种仁转移,其中8月5-20日是种仁干物质快速积累期(从0.62 g·粒-1增长至1.34 g·粒-1)。钾大量从种仁向果皮转移,种仁钾质量分数从8月5日的11.71 mg·kg-1降至9月6日的3.44 mg·kg-1,而果皮钾质量分数从5.70 mg·kg-1升高至9.18 mg·kg-1,种仁与果皮中钾质量分数存在消长变化,拐点为8月17-20日;种仁氮、磷、镁质量分数均高于果皮;果皮和种仁中矿质元素质量分数有一定的相关性。种仁脂肪质量分数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上升,8月5-10日是脂肪快速积累期(从243.20 mg·g-1上升至586.02 mg·g-1)。油酸、亚油酸、棕榈酸是种仁充实过程中脂肪酸的主要成分,三者占脂肪酸总量的92.33%~97.50%。脂肪与棕榈酸和亚麻酸极显著负相关(P < 0.01),与油酸显著正相关(P < 0.05);具有相近或相同碳链长度的脂肪酸存在较高的负相关关系,其中油酸与亚油酸和亚麻酸极显著负相关(P < 0.01)。氮、钾是山核桃果实发育过程中最重要的矿质营养,种仁氮、钾与脂肪酸组分的相关性最高。因此,丰产优质栽培建议施好果实膨大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程度CO2脱涩处理的涩柿细胞壁果胶组成差异,分析脱涩对柿果果胶提取率和理化性质的影响,为涩柿果胶的高效提取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金瓶柿为试材,分别进行未脱涩处理及采用90%~95%CO2处理15 h后室温放置24 h、处理24 h后室温放置24 h、处理40 h后室温放置48 h 3种脱涩处理.通过福林酚法测定柿果可溶性和不溶性单宁含量,半乳糖醛酸法测定细胞壁果胶组分含量;利用超声波辅助酸提法提取柿果果胶,并分析果胶提取率、色泽、半乳糖醛酸含量、酯化度、单糖组成等理化性质.[结果]随着CO2脱涩处理时间的延长,柿果可溶性单宁含量降低,不溶性单宁含量升高,水溶性果胶含量先降低后升高,螯合性果胶和酸溶性果胶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果胶提取率随柿果脱涩程度的提高而升高,90%~95%CO2处理40 h后室温放置48 h的柿果果胶提取率是未脱涩柿果的4.00倍;提取的果胶亮度L*显著降低(P<0.05,下同),半乳糖醛酸含量显著升高;提取的果胶均为高甲氧基果胶,均含有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木糖和半乳糖醛酸,其中阿拉伯糖和木糖相对百分含量随着脱涩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半乳糖醛酸相对百分含量则逐渐升高.[结论]CO2脱涩处理可显著提高柿果果胶提取率,并影响提取果胶的理化性质,因此脱涩可作为制备柿果果胶的前处理工序,以90%~95%CO2处理柿果40 h后室温放置48 h的脱涩方式提取得到的果胶品质更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不同加工工艺(炒制和烘烤)的香榧Torreya grandis ‘Merrillii’种仁香气成分、油脂氧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揭示不同加工方式对香榧香气物质和油脂品质形成的影响,探讨香榧的最优烘烤工艺。  方法  比较炒制香榧(传统的炒制方式加工)、烘烤香榧(烘烤方式加工)和原料香榧(未加工前的原料)香气组分的差异,并测定3种香榧材料的酸价、过氧化值、总酚质量分数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明确适宜的香榧加工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以第1次烘烤时间、盐浸时间、第2次烘烤时间作为变量因子的单因素试验,结合种仁感官评价、过氧化值、酸价、总酚和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的测定,再通过Design-Expert软件对酸价和过氧化值响应面优化分析,明确最优的香榧烘烤加工工艺。  结果  萜烯类化合物为香榧香气主要物质,高达57.7%~70.5%;烘烤香榧的香气物质种类和总量均明显大于炒制香榧,且烘烤香榧种仁的油脂酸败程度明显低于炒制香榧。根据不同烘烤因子对感官评价和色度指标的影响试验,确定第1次烘烤的最佳时间为10~14 min (200 ℃),最佳盐浸时间为10~15 min,第2次烘烤的最佳时间为90~120 min (120 ℃)。  结论  烘烤方式加工的香榧种仁香气成分及油脂品质均明显优于炒制方式加工的香榧;香榧最佳烘烤条件为:先在200 ℃下烘烤12 min,再在20%质量分数盐溶液中浸泡10 min,最后在120 ℃下烘烤95 min。图3表4参29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8个烟草品种的烟籽油,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并用气相色谱(G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别测定烟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和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除皂化值和折光率外,8种烟籽油在酸价、比重、过氧化值及碘值中均差异显著,红大和NC89两个品种的酸价最低,保山4号的过氧化值最低,NC89的碘值最高,大竖把直把品种的比重最大,8个品种烟籽油的皂化值范围为176.13~190.81 mg·g-1、折光率约为1.470,综合理化性质数据,品质较好的是Burley21,它的酸价、皂化值、比重、过氧化值、碘值及折光率分别是0.75 mg·g-1、185.04 mg·g-1、0.84 g·cm-3、1.17%、1520.5 g·kg-1及1.467 81。8个烟籽油品种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较高(785.99~965.99 mg·g-1),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PUFA/SFA)值在5.61~6.60,亚油酸在8个品种测得的所有脂肪酸中均含量最高(772.41~944.20 mg·g-1)。在8个品种的烟籽油中检测出棕榈酸甲酯、棕榈酸、亚油酸甲酯、油酸甲酯、亚油酸、己内酰胺和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7种挥发性物质,其中亚油酸含量最高,与脂肪酸含量测定结果具有一致性。比较脂肪酸及挥发性物质结果,云雪2号及Burley21两个品种较好。综合理化性质、脂肪酸与挥发性物质结果,Burley21是较为理想的烟籽油原料。  相似文献   

15.
试验以打瓜籽为原料,对改善打瓜籽脱壳化学方法的工艺进行研究。分别选取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盐酸、柠檬酸四种浸泡液进行试验,并以外壳颜色、整仁率、仁颜色、酸碱存留度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确定试验工艺参数为:5%HCl,60℃水浴加热0.5 h,120℃高温烘烤1 h,在此条件下,打瓜籽易脱壳且外形美观,酸残留量较少,感官评定91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葡萄干脆果脉动压差闪蒸干燥工艺,为葡萄干加工企业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无核白葡萄干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方差分析得出影响葡萄干脆果品质显著的因素,利用响应面法分析各因素对葡萄干脆果感官评分值的影响,确定最优的葡萄干脆果脉动压差闪蒸干燥工艺。【结果】抽空温度、闪蒸温度、 闪蒸时间为3个影响较大的因素,建立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各因素与葡萄干脆果感官评分值的数学模型为Y=93.92-1.46A-0.97B-0.64C+0.42AB-0.65AC-0.18BC-3.21A2-2.19B2-1.46C2。【结论】脉动压差闪蒸干燥膨化葡萄干的最佳条件为抽空温度58.86℃,闪蒸温度103.80℃,闪蒸时间5.42 h,感官评分最大理论值为94.3分。  相似文献   

17.
以叶用芥菜为原料,采用接种乳酸菌的方式腌制芥菜,优化食盐添加量、接种量、起始pH值和发酵时间,运用响应面分析方法,筛选出腌制芥菜发酵工艺最佳参数。结果表明,腌制芥菜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食盐添加量4.37%、接种量3.72%、起始pH值5.21、发酵时间7.46d,在此条件下腌制芥菜的亚硝酸盐含量仅为1.95mg/kg,总酸含量为0.51g/100g,感官评分为93.50分。  相似文献   

18.
对不同养殖模式大黄鱼营养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同一海区不同养殖模式(大围网、传统网箱)的成年大黄鱼及野生成年大黄鱼,进行背部肌肉营养成分(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的测定及肌肉感官性状的主观评定。结果表明:①大围网养殖大黄鱼肌肉的粗蛋白、氨基酸总量、呈味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总量及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总量均显著高于传统网箱养殖大黄鱼(P<0.05);肌肉的粗脂肪、饱和脂肪酸(SFA)总量及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总量均显著低于传统网箱养殖大黄鱼(P<0.05);肌肉的pH值、水分和粗灰分差异不显著(P>0.05)。②大围网养殖大黄鱼肌肉的感官性状显著好于传统网箱养殖大黄鱼(P<0.05)。③大围网养殖大黄鱼上述营养成分接近野生大黄鱼(P>0.05)。大围网养殖可改善大黄鱼的生活环境,补充天然饵料,是一种提高大黄鱼肉质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9.
橄榄果实中脂肪酸组成的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促进橄榄的深加工利用,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橄榄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索氏抽提法提取橄榄果实中的果肉油和核仁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脂肪酸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橄榄果实中的脂肪主要存在于核仁中,果肉脂肪含量较少。橄榄核仁油和果肉油中的主要脂肪酸种类基本相同,但各组分相对含量有所差异。橄榄核仁油中检出13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73.3%,以亚油酸为主。橄榄果肉油中检出10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0.4%,以油酸为主。橄榄果肉油和核仁油的油酸相对含量分别为55.2%和30.5%,亚油酸相对含量分别为4.7%和41.8%。[结论]橄榄的营养保健价值较高,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