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急弯棘豆生物碱成分薄层色谱分析及苦马豆素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急弯棘豆的生物碱成分,明确急弯棘豆是否属于疯草类植物,采取醇类溶剂提取法、生物碱系统提取法、薄层色谱分析及平面色谱图像定量分析技术对急弯棘豆生物碱成分进行研究,并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方法分离苦马豆素。结果表明,1.25kg急弯棘豆干草粉得到113.35g总浸膏,经酸化和碱化后,碱水液分别经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得到各部分浸膏0.30g、0.20g和5.95g,出膏率分别为0.024%、0.016%和0.476%。各萃取部分经薄层展开、Ehrlich’s试剂显色及软件分析发现,氯仿部分有9个斑点,且斑点3相对含量最大,为40.26%,乙酸乙酯部分有6个斑点,且斑点4相对含量最大,为41.90%,正丁醇部分有3个斑点,且斑点3相对含量最大,为78.26%。上述各斑点均与苦马豆素标准品颜色及Rf值一致。通过柱层析,在正丁醇萃取部分得到苦马豆素51.90mg。结果显示急弯棘豆含有苦马豆素,属于疯草类植物的一种。  相似文献   

2.
为给小花棘豆化学成分研究及其各萃取部分指纹图谱的建立提供依据,采用植物化学成分系统预试法、薄层色谱分析技术及平面色谱图像定量法对小花棘豆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花棘豆含有油脂、酚类、鞣质、生物碱、黄酮及其苷类、皂甙、有机酸、蒽醌类等化合物,无强心苷、氰甙和脂肪族硝基化合物;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分至少含有9、7、6和5种化合物,经与标准品对照,证明正丁醇萃取部分含有苦马豆素;各萃取部分相对含量最高的斑点依次为1、7、5、1,小花棘豆化学成分主要集中在石油醚和正丁醇萃取部分。  相似文献   

3.
镰形棘豆化学成分预试及生物碱成分薄层色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植物化学成分系统预试法、生物碱系统提取法和薄层色谱技术对镰形棘豆地上部分全草的化学成分,特别是生物碱成分进行了薄层色谱分析。结果表明,镰形棘豆地上部分全草中含有生物碱、有机酸、皂甙、黄酮、香豆素、萜类和挥发油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以生物碱沉淀反应最明显;1.50 kg镰形棘豆经95%乙醇回流提取得总浸膏198.10 g,经酸化、碱化所得碱水液依次用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分段萃取,得生物碱氯仿萃取部分0.72 g,乙酸乙酯萃取部分0.97 g,正丁醇萃取部分26.70 g,分别占总生物碱的2.54%、3.42%、94.04%,说明镰形棘豆生物碱主要集中在正丁醇萃取部分以大极性生物碱为主;各部分生物碱经薄层层析分析,发现镰形棘豆中生物碱的种类至少有24种,经与标准样品对照,证明镰形棘豆所含的生物碱主要以苦马豆素及其类似物等吲哚里西啶生物碱为主,同时也含有少量的黄华碱和臭豆碱等喹诺里西啶生物碱。  相似文献   

4.
探讨蓝花喜盐鸢尾(Iris halophila var. sogdiana)的化学成分,建立其各萃取部分指纹图谱。采用植物化学 成分系统预试法、薄层色谱分析技术及平面色谱图像定量法对蓝花喜盐鸢尾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蓝花喜盐鸢尾含有 生物碱、有机酸、酚类、鞣质、黄酮、蒽醌、皂甙、香豆素、挥发油及三萜类化合物,无强心甙、氰甙和脂肪族硝基化合 物。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相中至少含有10、7、9 和7 种化合物,经与标准品对照,乙酸乙酯相中含有 鸢尾苷;各萃取相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斑点依次为3、7、5 和2。蓝花喜盐鸢尾化学成分主要集中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 萃取部分。蓝花喜盐鸢尾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凤尾菇发酵液抗细菌组分分离及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发酵培养的凤尾菇发酵液为材料,浓缩后经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分级萃取,采用薄层层析和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数个组分,研究了各组分对供试细菌的抗菌活性,并对部分活性组分进行GC-MS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凤尾菇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硅胶柱洗脱组分Epsc1、2及正丁醇萃取物硅胶柱洗脱组Npsc1、2具有抗菌活性,其中组分Npsc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6.
探讨喜盐鸢尾(Iris halophila)的化学成分,并建立起各萃取部分指纹图谱。采用植物化学成分系统预试法、薄层色谱分析技术及平面色谱图像定量法对喜盐鸢尾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喜盐鸢尾含有生物碱、有机酸、酚类、鞣质、黄酮、蒽醌、皂甙、香豆素、挥发油及三萜类化合物,不含有强心甙、氰甙和脂肪族硝基化合物。其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相中至少含有9、7、9和6种化合物,经与标准品对照,乙酸乙酯相中含有鸢尾苷;各萃取相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斑点依次为2、5、6和4。喜盐鸢尾化学成分主要集中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喜盐鸢尾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棘豆蠕孢菌发酵液中次级活性产物分离纯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寻找具有合成与宿主植物相同或相似活性成分能力的内生真菌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利用布氏漏斗抽滤将菌丝体和发酵液分开,通过预处理除去发酵液中的杂蛋白、色素、高价金属离子和多糖,然后用大孔树脂分离发酵产物并利用硅胶柱层析进行纯化,最后通过红外光谱检测确定样品与宿主植物成分为同一类生物碱。[结果]样品在改良碘化铋钾的作用下呈橘红色斑点,在Ehrli-ch’s显色剂作用下呈紫红色斑点,两者的Rf值均为0.78。水洗脱段对3种沉淀试剂均呈阴性反应;醇水混合段对碘化铋钾呈阴性反应,对苦味酸和鞣酸呈阳性反应;醇洗脱段对3种沉淀试剂均呈阳性反应。鉴定结果表明所分离的样品为羟基取代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结论]内生真菌棘豆蠕孢菌具有合成与其宿主植物甘肃棘豆相同或相似活性成分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以假单胞菌Pseudomnas aeruginosa、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ede为供试食用菌病原菌,评价海头红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并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对其中抑菌有效成分进行初步分离。结果表明,海头红乙醇提取物经萃取分离得到的石油醚萃取相、氯仿萃取相、乙酸乙酯萃取相中,氯仿萃取相和乙酸乙酯萃取相对假单胞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100mg·mL-1浓度下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4.3mm和8mm;石油醚和氯仿萃取相对绿色木霉的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好,72h抑制率分别达54.57%和36.55%。对乙酸乙酯组分通过2次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一个具有抑菌活性的组分D,其对假单胞菌的抑菌圈为13mm(100mg·mL-1),对绿色木霉的菌丝生长72h抑制率为48.53%(50mg·mL-1)。对组分D进行GC-MS分析,初步判定其中抑菌有效成分为4-羟基苯甲醛,有关其抑菌有效成分的纯化与鉴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小果博落回中5种生物碱的提取与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探索出一种简单快速提取与分离小果博落回5种主要生物碱的方法,采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萃取φ=50%的乙醇提取液,将总生物碱分为苯并菲啶类化合物和普罗托品类化合物;对苯并菲啶类化合物采用化学转化法和一次柱层析,获得碘化血根碱和碘化白屈菜红碱;对普罗托品类化合物进行一次柱层析,获得原阿片碱、隐品碱和别隐品碱。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简单、快速、高效和适宜于规模化生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优化了薄层色谱条件,并建立生附子薄层色谱指纹图谱,便于快速准确评价生附子质量。结果表明,以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6.4∶3.6∶1.0,V/V/V)为展开剂,硅胶板-展开剂双重氨蒸气饱和20 min,并在氨蒸气环境下展开,喷稀碘化铋钾溶液显色,薄层色谱图效果最佳。生附子薄层色谱图指纹图谱共有7个特征斑点,斑点颜色深浅与HPLC含量测定结果基本相符。薄层色谱法可用于生附子生产实际中的质量初步评价,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1.
采用试管分项提取预试法、系统提取预试法和圆形纸层析预试法,进行了九里明植物化学成分预试;利用硅胶G薄板层析法,Ehrlich试剂喷雾显色,对九里明全草及其抗菌镇痛有效部位中双稠吡咯啶生物碱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九里明全草含有黄酮及其甙类、蒽醌及其甙类、酚类、强心甙、氨基酸、鞣质、皂甙、有机酸和生物碱,不含氰甙、多肽、蛋白质、内酯、油脂和挥发油;九里明全草含有双稠吡咯啶生物碱,但九里明抗菌镇痛有效部位中则未检出双稠吡咯啶生物碱。  相似文献   

12.
采用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利用薄层色谱法及波谱方法分别鉴定药用植物美丽蛇根草Ophiorrhiza rosea Hook全草甲醇提取物正丁醇萃取部分化合物结构,研究美丽蛇根草的生物碱成分。结果表明:从美丽蛇根草中共得到4个吲哚生物碱化合物,分别鉴定为Harman(1)、Strictosidinic acid(2)、5-Carbomethoxylyaloside(3)、Lyalosidic acid(4);化合物2~4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博落回生物碱提取工艺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分别以氯仿、甲醇和工业乙醇为溶剂,对博落回全草中的生物碱进行超声萃取,然后采用3种不同的萃取工艺对各粗提取物中的生物碱进行初步分离。通过对各粗提物和萃取物的提取率与生物碱的比较分析,确定出博落回总碱的最佳提取和分离工艺。其最佳工艺为:工业乙醇超声提取,浸膏溶于正丁醇/水(V/V1:1)的混合溶液,并用正丁醇萃取。然后将正丁醇浸膏溶于氯仿/水(V/V1:1)混合溶液,调pH至10~11,再用氯仿萃取脂溶性总碱。此后,将水相调pH至中性再用正丁醇萃取水溶性总碱,总生物碱提取率可达3.1%。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国内外薄层色谱研究进展,包括薄层扫描法、高效薄层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反相薄层色谱、微乳薄层色谱以及薄层色谱联用技术,并总结了近年来薄层色谱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蔬菜中叶绿素的提取和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薄层层析法提取新鲜蔬菜中的叶绿素,测定其吸收光谱。结果表明,薄层层析法是一种简单、高效、快速的提取蔬菜中叶绿素的微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参照植物化学成分系统预试的方法对金龟子绿僵茵发酵代谢产物进行了初步分析;在pH值≥10的条件下,采用萃取技术、T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代谢产物中的总生物碱进行了提取、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代谢产物中苦马豆素的特征显色反应明显;TLC、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发现升华后的产物中以苦马豆素为主要成分,为苦马豆素获取途径的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为比较罂粟科3种植物叶片中生物碱的抗氧化活性,采用体积分数为80%乙醇浸提博落回、角茴香和秃疮花3种植物叶片中的总生物碱,用常见生物碱显色反应检测,利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并且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其超氧阴离子的清除效果,番红花红O-Mn2+-H2O2光度法测定其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总生物碱的还原性.结果表明,3种总生物碱对这两种自由基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角茴香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较强,IC50为0.170 g/L.当质量浓度为1 g/L时,秃疮花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92.09%,3种植物的总生物碱都有还原性,但效果都不如硫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