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明确艾纳香抗菌药效物质基础,采用硅胶柱色谱, 凝胶色谱和反相色谱等技术从艾纳香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获得15个单体化合物,经波谱学鉴定分别为:3,3°,5-三羟基-4°,7-二甲氧基二氢黄酮 (1)、4°,5-二羟基-3,3°,7-三甲氧基黄酮 (2)、艾纳香素 (3)、3,5,3°,4°-四羟基-7-甲氧基黄酮 (4)、香叶木素 (5)、3°,4°,5-三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 (6)、异鼠李素 (7)、chrysosplenol C (8)、金丝桃苷 (9)、异槲皮苷 (10)、3°,5,7-三羟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 (11)、sakuranetin (12)、pilloin (13)、5,7,3°,4°-四羟基-3-甲氧基黄酮 (14)、5-羟基-3,7,3°,4°-四甲氧基黄酮 (15),其中化合物7、11、12和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抗菌活性评价结果显示:化合物1、3、6、8和12对3株细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活性最强, 最低抑菌浓度MIC值为32 μg/mL。  相似文献   
2.
为获得丰富的艾纳香内生真菌资源,筛选出抗性生防菌株,用于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的发现,通过水琼脂法对海南产艾纳香进行内生真菌分离,通过ITS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和分析。采用滤纸片法评价内生真菌发酵产物对细菌的抑制活性,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评价艾纳香内生真菌对植物炭疽菌的拮抗作用。本研究共分离鉴定出191株内生真菌,分属于27属,45种,其中优势菌属为DiaportheParaphomaEctophomaPenicilliumTalaromycesHypoxylonPhomopsisColletotrichumFusarium。抗细菌活性结果显示,ClonostachysFusariumDiapothe属活性较强。抗炭疽病菌试验显示,TalaromycesEctophomaPenicillium属活性较强。本研究初步探讨了海南产艾纳香内生真菌种类的多样性,并首次对其进行了抗病原菌活性筛查,获得的活性菌株可作为微生物源菌剂开发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3.
1选苗 为达到催花的目的,提高成花率,一般要在促进栽培的半年以前,进行预选,至开花期50d前,再次选苗、定苗。植株要选择生长健壮、花芽饱满、易成花,每株有5个以上良好枝头,为增强其商品性,人选植株还应具备枝干矮、茎节短、粗壮、株型紧凑等特点。适宜的品种有:洛阳红、似荷莲、胡红、肉芙蓉、锦袍红、萍实艳、映金红、鲁粉、赵粉、银红巧对、藏枝红、朱砂垒、  相似文献   
4.
元超  吴长生  李刚  李铭  赵遵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329-8330,8333
[目的]对金丝带(Lethariella zahlbruckneria)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初步探讨,为进一步活性成分的分离及结构鉴定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试管法结合薄层色谱法,对金丝带的化学成分进行预试。[结果]金丝带中主要含有酚类、挥发油类、有机酸、多糖及其苷类成分,可能含有强心苷、甾体及萜类。[结论]该研究可为该科属地衣的分类学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将瑞香狼毒根粉末依次用乙酸乙酯、乙醇、甲醇进行提取,结合生物示踪对毒鱼活性最强的乙醇部分进一步细分,通过反复的硅胶柱层析和葡聚糖凝胶柱(sephadexLH-20),最终得到3种纯化合物,其中一种具有较强的毒鱼活性,通过化学定性鉴定和简单的光谱学鉴定,初步确定此3种化合物均为香豆素类。  相似文献   
6.
博落回生物碱提取工艺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分别以氯仿、甲醇和工业乙醇为溶剂,对博落回全草中的生物碱进行超声萃取,然后采用3种不同的萃取工艺对各粗提取物中的生物碱进行初步分离。通过对各粗提物和萃取物的提取率与生物碱的比较分析,确定出博落回总碱的最佳提取和分离工艺。其最佳工艺为:工业乙醇超声提取,浸膏溶于正丁醇/水(V/V1:1)的混合溶液,并用正丁醇萃取。然后将正丁醇浸膏溶于氯仿/水(V/V1:1)混合溶液,调pH至10~11,再用氯仿萃取脂溶性总碱。此后,将水相调pH至中性再用正丁醇萃取水溶性总碱,总生物碱提取率可达3.1%。  相似文献   
7.
袁媛  庞玉新  元超 《热带作物学报》2018,39(6):1195-1199
本研究采用硅胶柱层析、ODS反相柱层析、sephadex LH-20分子筛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艾纳香乙酸乙酯部位,共获得7个化合物。采用波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7个化合物分别为:3,3’,5,7-四羟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1),7-甲氧基紫衫叶素(padmatin)(2),木犀草素-7-甲醚(3),咖啡酸(4),北美圣草素(5),槲皮素(6)和木犀草素(7)。采用96孔板倍比稀释法,对单体化合物抗细菌活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化合物2和3具有较好的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MIC值均为64 μg/mL。化合物2和4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化合物2 和3可作为艾纳香抗菌活性先导化合物,为相关新药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系统溶剂提取法,对瑞香狼毒根化学成分进行超声提取,确定实验提取溶剂为工业乙醇(95%);以工业乙醇为溶剂,在料液比(W/V=1/4)和提取时间(30min/次)确定的情况下,提取温度40℃,提取3次时,其超声提取总提取率最高,为12.4%。  相似文献   
9.
10.
试验分别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和水蒸汽蒸馏技术提取依兰香花挥发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挥发油提取率为3.9%,明显高于水蒸汽蒸馏技术挥发油得率3.0%。采用GC-MS方法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两种提取技术所得挥发油组成成分基本一致,确定出依兰香花挥发油成分有β-石竹烯、Germacrene D、苯甲酸苄酯、1,4,7,-Cycloundecatriene,1,5,9,9-tetramethyl-,Z,Z,Z-、以及乙酸薰衣草酯等近20种。试验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更适用于依兰香花挥发油的提取,并且β-石竹烯可以作为衡量依兰香花挥发油品质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