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赋予高等农业院校的历史使命。新型大学农业推广模式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我国的大学农业推广与美国、印度等国外的模式不同,但随着开展大学农业推广的国内高校越来越多,推广成效也越来越被社会认可。安徽农业大学立足安徽县域乡村振兴需求,构建"一站一盟一中心"大学农业推广服务模式,为地方高等农业院校更好地服务县域乡村振兴、推动校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首都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科技和人才的基础性支撑极其重要。北京农业农村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掌握现代农业先进技术技能、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的专业化人才的重要使命。针对北京郊区的发展定位及现代农业发展特点,以及职业教育办学现状和社会需求,提出构建服务都市型现代农业、服务首都“三农”及乡村振兴的新农科“中高本一体化”职业教育体系,优化农业农村职业教育专业布局,培养造就更多爱农村、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涉农专业人才,有效增加京郊发展所需人才的储备,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与推广效率,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质量,促进京郊农业农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有效推进首都乡村的绿色、低碳、数字化建设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的人才挖掘与培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人才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农业高校的重要使命。对标乡村振兴人才的内涵,研究乡村振兴人才的特点,统筹培育乡村振兴人才,已成为农业高校现阶段重要的任务。农业高校需要建立乡村人才培养的良性机制,保障乡村振兴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地方政府也要充分利用各种政策吸引乡村人才、留住乡村人才,共同保障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山东农业大学深化本科生、研究生和继续教育改革,主动探索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新模式,适应乡村人才振兴的新要求,做出了一系列具有现实意义的改革和尝试。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新农村全面建成的新契机,涵盖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诸多方面,需集全社 会之力共同推进。地方农业高校应该发挥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 农业产业升级,激发农村全面发展潜力,谱写新时代农村建设的新篇章。本文从地方农业高校的视角解析了乡村振兴 战略,并对地方农业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思路进行整理,提出地方农业高校应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科技创新体系、 完善成果传化机制与大力发展“耕读教育”,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支撑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5.
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懂两爱”人才,是时代赋予涉农高校的重要使命。涉农高职院校是我国农业类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办学定位、办学模式、学科设置、培养模式、思政教育等方面存在诸多偏差,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乡村振兴专干班”为研究试点,通过实施多元主体协同办学、打造高水平专业群、强化“三农”情怀思政教育等措施,构建了具有贵州山地特色的农牧类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范例,旨在为其他农业类职业院校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6.
对非农工科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是为了打破传统农业学科建设的智能化瓶颈,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建设,充分发挥工科优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济大学是2021年农业农村部、教育部联合发布的“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中唯一的非农业类高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同济模式已见成效。以同济大学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农科的改革和建设为例,通过对涉农学科的建设思路、课程设置、平台孵化、培养模式等进行分析,为同济大学农业工程专业的完善提出一些建议的同时,也为其他非农工科院校培养一专多能的“乡村振兴人才”探索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气象服务必不可少。基于此,本研究简述了气象服务湖北农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系统分析了气象助力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从助推农业发展的气象保障服务、聚焦“富饶乡村”气象保障服务、夯实“美丽乡村”气象保障服务、助力“平安乡村”气象保障服务、强化气象保障服务乡村振兴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为充分发挥“趋利避害、减灾增收”气象科技支撑作用,更好地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进而推动实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农村产业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农业技术人才是发展和促进农村农业产业、实现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和保障。涉农院校农业类专业因“农”而设,为“农”而生,与农村与农业产业有着天然的“血脉”关系,在服务乡村产业振兴中要发挥内在的独特优势,就必须紧密对接农村与农业产业的发展,不断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乡村人才与产业的振兴。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积极探索超大型城市郊区的乡村振兴推进举措,形成了5种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乡村振兴的模式,即: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户模式、院区科技合作+合作社模式、专家工作站模式、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引领模式和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为依托的全产业链技术攻关模式。为解决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加强乡村振兴的科技支撑和保障,探索多种途径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促进都市现代农业高科技的示范和引领,建立多层次的上海市农业农村科技型人才体系,从而进一步推进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0.
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助力乡村振兴提档升级的有效途径,海门已具备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基本条件,但还存在不足。本文提出构建与海门城市功能相匹配且与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相融合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的4个建议:要坚持乡村振兴战略统领;要实现“市长农业”“市场农业”2大功能;要实施“融合发展”“绿色生态“”共享发展”3条发展路径;要保障人才、土地、资本、服务4种要素支撑。  相似文献   

11.
高校农业综合试验站作为高校服务地方的桥梁和纽带,在产业振兴、技术推广、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具体表现为:试验站是推动产业振兴的重要载体、是助力人才振兴的重要阵地、是区域乡村治理的重要基地。综合试验站的建设不仅有效破解了区域乡村振兴过程中人才资源短缺、产业发展乏力、农业技术落后、制度体系不健全等难题,并且进一步解决了新农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系列难题,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阶段性成效。安徽农业大学农业综合试验站的实践探索对于服务现代"三农"发展,赋能乡村振兴起到了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2.
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大学农技推广新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日,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提出要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并优化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等,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三产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结合数字乡村发展战略任务和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需求进行大学农技推广服务新模式的探索,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文章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等方式,了解大学农技推广模式的内涵,基于对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调研分析,探索了具有广东特色的"大学+产业园+农户"新模式,并从制定政策措施、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宣传普及农业信息化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大学农技推广服务新模式运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概述了国内外农业院校农技推广典型模式,分析了我国农业高校农技推广模式存在的问题,并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对其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与服务平台进行概述,从解决生态问题、提供农业产后技术服务、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建立农业综合服务App等方面探索了"互联网+大学农技推广"服务新途径,以期为其他农业院校开展农技推广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积极探索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是充分发挥大学科技资源,促进大学科技成果进村入户,推进大学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选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积极探索大学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新机制,构建了以农业试验示范站为基础,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核心,以信息咨询服务网络和农业科技培训体系为支撑,以农民科技示范户为切入点,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结合点,联合地方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开展农业新技术推广的以大学为依托的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创建了大学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5.
面对江西省农业进位赶超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新形势,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尤为迫切。文章以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为例,分析了省级农科院在农业科技服务中的优势与制约因素,指出要创新省级农科院农业科技服务工作体制机制,并针对农业科技服务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明确农业科研单位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地位、创建农技推广联盟、加大对科研单位参加成果转化的专项投入力度等加强省级农科院科技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宏观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浅析农业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2  
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和农业基础性研究的投入,农业高校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农业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文章分析了农业高校科研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农业高校科研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建立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促进成果转化的顺利进行等几方面对农业科技管理机制与体制创新方面提出了改进的途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农业高校在推进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优势,并以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为例,详细介绍了示范基地牵引模式、产学研用结合模式、科技园区带动模式、农业专家大院模式、博士工作站模式、转化市场培育模式、专家团队协同服务模式等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提出了拓展农业教育培训功能、加快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化建设、建立农业高校科技成果的促进转化机制、建立多样化农村服务基地等进一步完善农业高校科技推广服务模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基于农业产业链的农业推广服务供给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基于农业产业链的农业推广服务模式与利益机制问题,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农业产业链中的技术链建设的关键是构建基于农业产业链的农业推广服务模式,除政府和公益性机构以外,农业产业链中任何其他主体所提供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都必须以实现相应的成本补偿与获取报酬为前提,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构建基于农业产业链的农业推广服务模式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9.
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人才队伍,从人才数量、结构和质量上精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成为涉农高校的历史责任、重要使命和重大机遇。2018年,山东省依托省内农业高等院校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培养,政策期望以公费教育为切入点,破解市场配置优秀人才资源流动不畅,致力于解决乡村振兴涉农人才短板问题。文章介绍了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在深化农科生教育改革,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方面的有益探索和实践,以期为其他农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