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随着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研究进入迅猛发展阶段,开设生物技术专业的地方农业高校逐步增多,而"生物信息学"是吉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生命科学与大数据信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程。本文针对吉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生物信息学教学现状,分析和总结了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尝试从教材的选用、教学方法及教学改进三个方面对生物信息学教学体系的改革提出建议,希望对生命科学体系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
水生生物学是农林院校水产专业及涉海高等院校的专业课基础课,本文通过对该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对专业的热情和创新能力,为我校水产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3):310-311
《农业技术经济学》作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分析该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基于任务型教学的视角,探索理论、实验和案例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以期提高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和课程教学质量,为高等院校基于任务型教学视角的《农业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SPOC网络教学平台可以融合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优势,为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支持。本研究以"农业气象学"课程为基础,将同期四个专业同一主讲老师授课的班级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五大类问题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和传统式教学模式进行了调查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传统教学模式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方法的认可度方面优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但是在学习态度方面,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表现优于传统教学模式。根据教学效果设置的两项指标调查结果显示,传统教学模式略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调整混合式教学中翻转课堂部分的教学内容和比例,提升教学效果,是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该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网络教学环境是基于新的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本文在分析医学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该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及将网络教学环境应用于医学教学的必要性;通过课程教学的需求分析,研究了"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教学系统的主要组成要素、关键技术和系统特色。实践证明网络教学系统应用于"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以新疆农业大学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为例,文章阐述了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及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对高校教学的要求,介绍了新疆农业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专业培养方案: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与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等教学改革措施。实施教学改革后,逐步构建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体系,本专业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稳步提升。5G、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疆农业大学的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应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围绕"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提高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以农业组织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为研究内容,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林经管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问题涉及学生个人能力、课程设置、教材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教学改革建议等6个方面21个问题,在分析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总结了该课程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不足,指出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并针对现有问题提出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林专业微生物学课程面临教学内容多、课时不断减少、专业针对性不强、实践教学不足等诸多问题。为适应农林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应进行微生物课程改革。本文从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了联系生活实例、增加问题式教学、加强课堂互动、抽象问题与常见物品类比等教学改革对策,以期为促进农林专业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花卉栽培学是园艺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是实现智慧农业背景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分析该课程教学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从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跨学科模块化课程、建立多平台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和优化课程考核与评价5个方面入手,探讨花卉栽培学智慧教育的实施路径,为农林院校开展相关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果树栽培学(总论)作为园艺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培养学生专业素养有关键作用。在加强高等教育改革建设新农科背景下,对果树栽培学(总论)课程进行改革,更新、完善和整合授课内容,充分采用多媒体、网络在线平台及交互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考核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和园艺新农科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生态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根据课程特点及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专业特点,在总结近年来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的改革尝试和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许多农林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均开设了农田水利学作为其专业基础课。本文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基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农田水利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和课程特点,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方面出发,进行了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研究,以期为农林院校农田水利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以现代信息技术在地方农林院校的两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植物生理学"和"园林树木学"中的应用实践为例,探讨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下该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困境和问题,提出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课程辅助教学完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探讨了"手机"等现代信息平台在"植物生理学"和"园林树木学"课程辅助教学中应用的类型、方式与效果。为提高地方农林院校课程教学的效果、促进师生互动与交流等实践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分析,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互联网+"引起教学改革环境下,对于高职专科院校中食品科学专业下食品生物化学的教学做了探讨。针对食品生物化学的课程特色,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弊端进行了分析,提出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改革教学模式,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措施,使食品生物化学的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方式,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及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5.
生物信息学是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研究工具,但在非生物信息学专业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中存在实用性等方面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导师定制的个性化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有效提高了生物信息学的教学质量,能更好地为研究生后继的课题研究及论文写作发表服务,适用于农林、医药等相关生命科学领域。  相似文献   

16.
农林院校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建设是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坚持"立德树人","育卓越农林新才"的必然选择。通过对全国29所农林院校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工作进行研究,解析课程思政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分析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思政教学建设中应加强顶层设计,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水平,促进思政、基础课、专业课之间的融合,探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方法等四项举措,以进一步提升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能力,提高农林院校育人水平,为农林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对高等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变革,同时赋予了高等教育新的内涵,各种新的教学手段与方式不断涌现。植物营养学作为农业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新时代下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尚需改革。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阐述了其在"互联网+"背景下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到植物营养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开展信息化时代农业高校课程改革与实践的探索之路,以期为农业高校的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农业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础保障,"卓越农林人才计划"也是卓越人才计划培养的中心目标,培养一大批有服务于国家和社会责任感、有献身国家农林事业志向、有解决农林业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一直以来都被誉为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为培养卓越农林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这使得拥有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高等院校必须要深化教育课程的改革,这样才能满足国家发展对农林卓越人才的需要。本文以百色学院为例,将重点对新时代国家注重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背景之下,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教学改革进行探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前高等农林院校农林概论课程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前人才培养的目标。本文阐述了农林概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通过对农林概论课程教学新方案的研究和制定,推进农林院校农林概论课程教学的现代化进程,普及农林科技知识,推动农林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果树园艺学"是园艺专业果树模块骨干课程。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产业发展对人才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山东农业大学率先在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开展了"果树园艺学"慕课教学体系建设与教学实践。该慕课体系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以教学团队重构、课程资源优化、教学模式改革等为核心,构建了"果树园艺学"慕课教学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慕课教育平台,进一步创新了园艺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了系统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