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正>10年来,粮食托市收购政策在保护农民利益和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托市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粮食价格持续多年上涨,粮价调控空间逐渐收窄,政策效应也在递减。2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表  相似文献   

2.
WTO框架下粮食价格保险政策归属及其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目标价格保险解决粮食托市收购政策带来的财政压力大、贸易扭曲等问题是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及学者重点关注的农业价格改革方案之一。以黑龙江省庆阳农场的目标价格保险条款为例展开分析,研究发现,仅覆盖产量风险的粮食目标价格保险属于WTO"黄箱"政策的范畴。对比分析江苏常州实为收入保险的"目标价格保险"条款,提出将粮食目标价格保险政策调整为涵盖粮食价格风险及产量风险的区域收入保险政策,此政策归属WTO"绿箱"政策,可以在减缓目标价格支持政策困境的同时,减轻WTO"黄箱"政策支持总量上限压力。为更好地分散农业风险、保障农户收入,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建立覆盖价格风险以及产量风险的区域收入保险制度;建立农业保险与农业补贴互补的农户收入保障机制;完善粮食收入保险参照价格建立标准。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眼于农业支持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利用2007~2017年23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GMM模型,研究了小麦、水稻、玉米产区农业政策支持对粮食生产力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当前农业政策支持对我国粮食生产力有显著的激励效应.其中,财政支农政策通过同时影响小麦、水稻、玉米播种面积和单产来影响生产力,固定资产投资通过提高小麦、水稻单产来提高生产力,产业结构通过减少小麦、水稻、玉米播种面积来降低生产力,粮食价格对三种粮食生产力影响较小,农业保险政策、抗灾能力、化肥用量、机械化程度对我国粮食生产力都有正向效应.最后提出调整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方向,增强两区农业基础投入,优化区域布局和要素投入,实行差异化粮食价格、农业现代化技术补贴标准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超  朱满德 《广东农业科学》2015,42(11):173-179
经过10年发展,以最低收购价政策、临时收储措施为代表的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的基石,对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稳定粮食市场作用显著.但是,伴随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效应的不断外溢,负外部性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粮食市场扭曲、农业结构失衡、粮食进口压力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今后一段时期,一方面进一步完善政策操作规程设计,减少市场扭曲效应;另一方面要探索价格支持向直接补贴转型与调整,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粮食生产政策体系现状及完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历来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为了从根本上保障粮食供给,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确保和促进粮食生产政策。深入分析了目前中国包括粮食补贴政策、粮食价格政策、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农业保险政策、土地政策和税费改革等在内的粮食生产政策体系及其实施效果,并通过与发达国家粮食生产政策体系对比研究,提出完善中国粮食生产政策体系的建议:完善粮食补贴政策、改进粮食最低收购价及粮食存储政策、建立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强化粮食产销区的利益协调和优化粮食市场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国内研究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文献做了回顾,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分析了粮食支持价格的福利水平,并与价格挂钩直补进行了比较.对美国和中国的粮食价格支持政策进行了数据分析,进行了执行成本、粮食库存、政策效果的对比,并对中国的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改进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农户模型的粮食补贴政策绩效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粮食主产区安徽省塘溪村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数学规划方法,构建农户模型,并根据调查地区的现实状况,设置补贴强度、农资要素价格、农产品价格以及土地经营规模变化等情景条件,模拟研究粮食补贴政策在不同情景条件下对农户粮食生产和家庭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粮食补贴政策的增产增收效应与农产品价格变化呈现出正比关系,但与要素价格变化呈现反比关系,且粮食生产成本提高的负面影响明显超过粮食补贴政策的激励效应;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有助于发挥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粮食增产和家庭增收的乘数效应。建议提高粮食补贴标准,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逐步建立粮食补贴与农产品价格、尤其是生产要素价格的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8.
粮食的弱质特性使其价格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对生产者和消费者产生重大影响。那么,政府应采取哪些价格调控政策呢?在分析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和粮食价格稳定政策的福利效应后,认为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可以节约粮食储备与政策成本,但补贴效率对福利效果影响较大;粮食价格稳定政策受制度成本制约,只有有效降低制度成本才能提高社会总福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农业》2021,(17)
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是国家为了稳定粮食市场,保障全国人民粮食供给稳定和安全的同时,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且获得合理收益的有力举措。本文采用3类粮食品种的主要价格支持政策和粮食价格进行分析,考查价格支持政策对粮食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价格支持政策是我国调控市场粮价的有力手段,我国粮价整体呈缓慢增长趋势,需要进一步发挥价格支持政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粮价上涨与粮食安全的宏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轮粮价上涨具有粮食价格与粮食产量逆运行、粮食价格获得了流动性充足的支持以及国际粮价传导等新的特点.导致中国粮食价格上涨的深层原因在于不断推进和加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粮食价格的虚假繁荣不仅会加剧通货膨胀,而且还会使粮食生产的主体农民遭受更大的盘剥;解决粮价上涨背景下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还需加大政策供给的力度.  相似文献   

11.
郭清保 《农业展望》2013,(12):4-7,12
在国家确保主粮安全的粮食政策下,小麦作为中国的主粮品种,市场供求形式总体呈现平稳或略为宽松的势头,但统计数据显示,受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影响,2013年11月和12月的面粉需求较正常月大幅提高。而从2013年小麦市场走势来看,进入11月,小麦市场供需明显增加,市场价格也将面临选择,但2014年春节前价格难以出现大涨行情。  相似文献   

12.
张爽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670-10673
基于农户供给行为理论和价格预期理论,建立了主产区早籼稻、混合麦2个主要粮食品种的粮农供给反应模型,以检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和供给是否能够发挥价格导向作用。实证研究表明,政府每年公布的最低收购价格对粮食主产区农户的粮食供给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近年国家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对有效保护粮农利益、调动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保证重点粮食品种的市场供给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程黔 《农业展望》2013,9(2):4-7
2012年,在供需格局偏紧及最低收购价上调等因素支撑下,国内小麦市场迎来历史性辉煌。现货市场价格屡创历史新高,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三等白小麦交易均价为2355元/t,月比涨56元/t,较2011年同期上涨280元/t,年涨13.49%;各主产区累计收购新产小麦5619.1万t,比2011年同期增加281.7万t;虽然小麦播种面积略有下降,但单产大幅提高使得全国小麦产量达12058万t,较2011年增产318万t。预计2012/13年度全国小麦供给量约12260万t,需求量约12050万t,年度结余210万t,相比2011/12年度小麦供需有所改善;2013年国内小麦市场行情整体上涨格局不变,但在供需与政策影响下,价格波动空间或将加大,不排除出现阶段性行情。  相似文献   

14.
借助改进的蛛网模型,分析了临时收储政策退出对我国玉米期货和现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影响机理;并综合运用滚动协整、VECM、BEKK-GARCH与IS模型,系统探究了2009—2019年我国临储政策及其改革对玉米期货和现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玉米期货和现货价格存在相互引导关系。2)BEKKGARCH模型表明,我国玉米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之间存在单向波动溢出效应,临储政策的退出使期货和现货价格的关系更为密切。3)IS模型进一步揭示,临储政策削弱了我国玉米期货价格发现功能;不过随着政策退出,玉米期货市场已在价格发现过程中重获主导地位。4)从区域视角来看,临储政策退出后,全国各地区的玉米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作为政策主要实施地域,东北的玉米期货价格发现功能所获改善尤为显著。玉米临储政策市场化改革成效初显,可为后续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调整提供有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孙超 《农业展望》2013,9(5):4-8,12
2013年前4个月国内小麦价格以稳为主。2013年春节过后,在市场粮源有限和制粉企业需求疲弱的双重影响下,小麦市场连续3个月保持弱势平衡状态,较高的政策性小麦投放力度保证了市场供给和价格稳定。在新季小麦上市前,预计市场供需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后期小麦价格一方面取决于新季小麦产量,另一方面也要受到政策取向的显著影响。在综合分析小麦市场基本面和政策面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后期小麦市场进行展望,认为2013年中国小麦价格将以温和上涨走势为主。  相似文献   

16.
2012年国际粮价情况及2013年走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国际粮价总体呈现先弱后强走势,年底价格有所回落,但较年初仍有较大幅度提高,全年平均水平较2011年基本持平。2012年,国际粮食现货和期货平均价格分别比2011年上涨0.96%和下跌1.53%,其中,玉米现货和期货平均价格同比分别上涨7%和2%,小麦现货和期货平均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和6%,泰国大米现货、芝加哥糙米期货平均价格同比分别上涨5%和1.2%。在全球经济将趋于回暖、全球粮食产需关系偏紧的影响下,预计2013年国际粮价总体将呈高位运行状态。其中,粮食供需方面,据美国农业部报告,2012/13年度全球粮食总产量预计为22.39亿t,比2011/12年度下降3.22%,产需关系由上年度的产高于需515万t转变为产不足需4021万t,玉米、小麦及大米均产不足需。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需求旺盛、种植效益高的影响下,2012年黑龙江省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水稻种植面积再度扩大,稻米总产实现“九连增”。在国内外粮食价格持续走高、国家提高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等因素支撑下,稻米价格将保持高位平稳运行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18.
价格支持政策背景下中国小麦市场区域动态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市场间的关联程度能够反映市场一体化程度,衡量市场运行效率,分析价格支持政策背景下中国不同地区小麦市场间的关联程度及其动态变化,对于提高小麦市场运行效率具有现实意义。基于7个地区小麦市场价格周数据,运用贝叶斯DCC-GARCH模型,分析不同地区间价格波动特征及其动态关联性,并结合政策的执行探讨地区间价格波动和关联程度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政策执行区小麦市场价格的波动程度更平缓,受上期的影响更大。地区市场间的关联程度仍有待提高,关联度均值最高的河北和山东、河北和天津小麦市场分别为0.265和0.257,超过0.2的占全部市场组的1/3。价格支持政策启动时期市场间的关联度明显高于其他时期,政策的执行有利于提高市场的整合程度。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条件、生产区域集中程度、政策干预等因素都对市场关联度有重要影响。因此,建议短期内继续保留最低收购价政策框架,确定合理的政策价格水平;改善主产区和主销区小麦物流设施,提高流通效率;不断完善国内市场体系,促进粮食生产和加工的专业化分工与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12年小麦市场回顾及2013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中国小麦连续第9年丰收增产,国内市场供应总体充足,但受饲料需求旺盛、生产成本上升、国家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并启动托市预案等因素影响,国内小麦价格整体稳中上涨。由于国际小麦价格优势明显,中国小麦进口大幅增加,且以澳大利亚饲料小麦为主。2013年中国冬小麦面积稳中略增,但小麦生产成本刚性增长,同时,国家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预计2013年国内小麦价格仍以稳中上行为主。国际方面,受主产国干旱等不利天气影响,2012/13年度全球小麦较大幅度减产,产需格局由2011/12年度的基本平衡转变为产不足需,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也相应从2012年上半年的弱势波动,转变为下半年的较快上涨。虽然在高粮价刺激下,进入秋、冬季北半球主产国冬小麦播种面积可能有所增加,但一些主产国气象条件比较复杂,其中最大的小麦出口国美国一些主产区遭遇持续干旱天气,对作物生长不利;加之发达经济体为刺激经济发展,竞相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势必助推国际商品价格上涨,2013年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也存在震荡上行动力。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81—2015年29省面板数据,研究了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与转移对全国及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农业种植结构和粮食内部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与转移均对粮食及棉花种植比例有显著负向影响,对蔬菜及油料作物种植比例有显著正向影响。在粮食作物内部,劳动力价格上涨对水稻和小麦生产具有负向影响,对玉米生产具有正向影响;劳动力非农转移促进了小麦种植比例增加,减少了水稻和玉米种植比例。在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中,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与转移对不同区域作物种植比例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劳动力价格上涨对3个分区的蔬菜生产具有正向影响,对粮食作物生产具有负向影响;对劳动力流入和流出区水稻生产具有负向影响,对劳动力流动持平区具有正向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对3个分区的蔬菜、油料作物及小麦生产具有正向影响,对玉米生产具有负向影响;对劳动力流出和流动持平区水稻生产具有负向影响,而对劳动力流入区水稻生产具有正向影响。最后,文章提出相应优化区域种植结构布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