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背景下,通过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突破国内农业支持政策转型瓶颈、化解WTO规则下的“破箱”困局,明确中国农业收入保险补贴的WTO合规性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比WTO《农业协定》与中国三大粮食作物种植收入保险试点政策发现,由于现行试点政策中的起付线、免赔额、赔付金额等方面均存在争议点,当前农业收入保险补贴较大概率被归为特定产品“黄箱”。进一步对特定产品综合支持总量(AMS)和微量许可剩余空间(MRS)的测算结果显示,若将农业保险补贴归于“黄箱”措施,那么特定产品小麦、稻谷将面临“破箱”风险。在针对“破箱”风险的应对与化解方面,本文通过对保障水平、目标收入、农业生产者净得、“转箱”等关键指标的具体拆解和测算,提出通过策略性通报降低“破箱”风险的具体方案,同时提出实现农业收入保险的市场化转型、提升保险机构的专业能力、深度参与和影响WTO改革与贸易规则制定等中长期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肖宇谷  王克 《农业展望》2013,(10):29-32
由于能同时对产量风险和价格风险造成的损失提供补偿,对农户来说,农作物收入保险似乎比农业产量保险和期货农业更适合,更能保证农户拥有稳定的未来收入。分析了中国开展农作物收入保险的意义,并对相应的价格指标选择进行了探讨,对于大豆和玉米来说,以其相应的期货价格指数作为收入保险的价格指标时机已经较为成熟,而小麦收入保险的价格指标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作物收入保险的有力发展,将对农业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也会对保险行业创新产生很强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农业保险作为保险行业的一个分支,可以降低农民的风险。政策性农业保险"不以盈利为最终目的"的经营目标,可直接性的对农业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其对不同结构不同规模的农户存在需求量不一的局限性。政府对保险公司没有太多的期待,在农业保险方面没有完善的发法律法规。农业保险投保群体中绝大多数均为小规模种植,对此农业保险并没有太大的需求,建议政策上加强对保险公司的政策支持力度;继续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参保农户获得强有力地获取赔偿保障,同时可普及更好的农户生产经营方式并提高农户参保意识,便可扩大参保群体,增加种养殖农户收入,确保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稳固,提高农民参与保险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介绍美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保险产品、补贴方式和财政支出情况的基础上,结合WTO规则和美国向WTO通报数据,分析了美国利用农业保险补贴规避WTO规则约束的策略和影响。分析表明,美国在农业保险中大量使用与特定农产品相关的黄箱政策,但实际上却按照与绿箱政策或是非特定农产品支持通报的。显然,如果严格按照特定农产品支持通报,美国实际综合支持量(AMS)水平远高于其通报的水平。由于保险补贴容易引发贸易争端和遭到反补贴调查,2012年起美国对农户的保费补贴是按照黄箱政策的特定农产品支持通报的,但通过对保险公司的经营及管理费用补贴按照绿箱政策通报,对再保险补贴依然不通报。显然,这种策略可充分利用WTO允许的"非特定产品支持"空间。无疑,美国农业保险补贴规避WTO规则的策略对中国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农业保险在种类、定价方式、支持计划等方面发展迅速。本文梳理了美国农业保险的缘起、类型、定价方式、影响以及WTO规则下支持计划的转变。研究发现,美国农业保险经历了从"指定险"到"综合险",从"产量险"到"价格险"再到"收入险"的演变,目前收入保险占整个农业保险市场的90%左右;目前采用的定价方法主要是基于非参数估计的预期损失法;农业保险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到农户的收入和福利;在WTO规则下,美国农业保险支持计划在不断演变。这些对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家致富》2016,(6):51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把农业保险作为支持农业的重要手段,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加保险品种、提高风险保障水平。积极开发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品种。探索开展重要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以及收入保险、天气指数保险试点。支持地方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渔业保险、设施农业保险。完善森林保险制度。探索建立  相似文献   

7.
农业补贴主要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对农业生产、流通和贸易进行的转移支付.根据WTO<农业协议>,农业补贴主要可以分为"黄箱补贴"和"绿箱补贴"两种."绿箱补贴"是指政府执行的对贸易没有或仅有最微小的扭曲作用,对农产品生产影响很小,以及不对生产者提供价格支持作用的补贴措施.包括一般农业服务补贴、粮食安全储备补贴、粮食援助补贴、收入保险计划、农业结构调整投资补贴等,而"黄箱政策"主要是指那些容易引起农产品贸易扭曲的政策措施,是WTO农业协议要求各国作削减和约束承诺的国内农业支持与补贴措施.  相似文献   

8.
2008—2016年中国在东北以及内蒙古实行玉米临时收储制度,对玉米市场价格、农户收入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16年开始对当地玉米临储制度进行改革,调整为"市场化收购+补贴"。为了有效减少玉米生产过程中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带来的收入波动,契合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趋势,首先,以转移玉米产量风险—价格风险—收入风险为主线,研究相应的农业保险在玉米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其次,以辽宁省铁岭市为例,对玉米"收入保险+期货"模式进行阐述,收入保险为农户分散了农业生产中遇到的产量和价格两个核心风险,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对市场风险进行转移和对冲,为保险公司的赔付风险提供保障,实现了再保险的作用;最后,运用ARIMA模型以及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对玉米产量保险和收入保险进行纯费率计算,结果得出在同一保障水平下,玉米收入保险费率低于产量保险费率。因此,中国应积极推动农业收入保险创新,建立"收入保险+期货"长效机制,达到玉米市场化过程中风险规避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美国为规避WTO规则,避免贸易争端,推出了可降低勘察定损成本和个人道德风险的区域指数类农业附加险——叠加收入保护计划(STAX)。当前,中国亦面临支棉政策调整、棉农种植意愿趋降等多重压力,如果也实行类似的棉花保险,农户的购买意愿如何?为回答此问题,在剖析STAX内容的基础上,利用河北省棉农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对农户购买该类保险产品的意愿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支付金额、是否购买棉花主险与农户购买该类保险的意愿呈显著(P<0.05)负相关,种地收入、是否认为保险对稳定种地收入有作用,以及亲人邻里是否愿意购买以整体预期收入为投保标的的棉花保险对农户购买该类保险的意愿有显著(P<0.05)正向影响。据此,提出如下建议:完善保险产品体系,加强棉花农业保险产品创新;提升我国棉花保险的保障水平;加大区域指数类农业附加险在农村的宣传力度和保险知识培训力度,提升农户的保险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0.
农户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惠莉  陈林艳 《江西农业学报》2008,20(12):176-180
利用从江苏省10个地区获得的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江苏省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知程度和投保意愿,并对影响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的各个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主要受个人承担保费的水平、家庭农业生产劳动人口数、农业风险造成的损失程度、农民受教育程度、农业生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以及农业保险的产量保障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最后提出进一步推进江苏省农业保险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谷政  罗琰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6):307-310
农产品价格波动逐步增大,市场风险成为农业生产者面临的主要风险。农产品指数保险是管理农产品价格风险的金融工具之一。介绍江苏省张家港市蔬菜价格指数保险、海门市苗鸡价格指数保险和淮安市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的实践,指出江苏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具有能够提高农业保险的运行效率和降低运行成本、满足农户多层次的风险保障需求以及减少农产品市场风险等成效,同时指出试点中的价格指数保险存在价格系统性风险特征、目标价格或保险的触发价格确定有待完善,以及缺少再保险及巨灾分散转移机制等问题,提出加强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宣传力度、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以及政府多部门协作、创新价格指数保险的产品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业保险是保障农户收益和稳定农业生产的重要政策工具。基于2004至2016年大城市番茄、黄瓜、菜椒和白菜四种蔬菜的单产和价格数据,采用核密度估计方法拟合了蔬菜产量波动和价格波动的边缘分布,并借助半参数Copula方法估计了产量和价格波动的联合分布函数。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产量波动和价格波动的关联程度以及不同保障水平下产量保险、价格保险和收入保险的纯费率。研究表明:1)与其他Copula函数相比,t-Copula函数更适合拟合蔬菜产量波动和价格波动的联合分布;2)蔬菜的产量和价格呈负相关关系,蔬菜的产量风险和价格风险可以部分对冲;3)不同品种的蔬菜适用不同类型的农业保险,价格保险适合保障产量和价格负相关性弱的品种,而收入保险适合保障产量和价格负相关性强的品种;4)在70%~90%的保障水平下,我国大中城市的收入保险费率分别为番茄7.97%~21.08%、黄瓜4.03%~14.41%、菜椒3.90%~13.04%、白菜1.45%~9.32%。  相似文献   

13.
自2007年以来,农业保险取得重大发展,成为分散农业风险、强化农户收入保障的重要手段。但农业保险除了直接的收入保障作用外是否还起到了促进农民增收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基于第二期“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指数调查”数据,使用处理效应模型(TEM),分析农业保险对普通农户、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三类农户家庭经营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经营收入和购买农业保险比例方面均明显高于普通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农户家庭经营收入、粮食作物收入和经济作物收入均明显高于未购买农业保险的农户。农业保险对农户家庭经营收入和粮食作物收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经济作物收入难以起到保障作用。进一步使用OLS模型验证农业保险对家庭经营收入的促进作用,结果依然稳健。机制检验表明,风险承担和经营创新是农业保险影响家庭经营收入和粮食作物收入的主要途径。鉴于此,政府应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研发适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险种、将农业保险支持与其他支农惠农政策相结合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18年海南省试点天然橡胶价格保险,在农业保险产品创新实践上迈出重要一步。利用海南18个市县数据,测算了2020年天然橡胶价格保险保障水平和赔付水平,分析市县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海南省橡胶价格保险的平均保障水平为0.46,赔付水平为0.84。相较于保障广度,保障深度处于较高水平,明显有别于其他农业保险;市县之间保障水平和赔付水平差异明显,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天然橡胶价格保险受益率水平较高,但部分市县偏低,且政策激励效果有限。保险费率的单一化和保障产量的统一化,一定程度上制约橡胶价格保险长期稳定发展。建议纳入当期产量和价格损失风险科学厘定费率,结合市县发展情况合理调整目标产量,采用标准化手段规范市场环境,加强信息技术与保险结合,推动实施收入保险提高保障水平,促进天然橡胶产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美国新农场安全网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联邦政府将管理农场生产经营风险的一系列支持计划统称为农场安全网,具体包括主要针对农业生产经营中市场风险的农产品计划、主要针对农业生产经营中自然风险的农作物保险计划以及对上述两个计划未覆盖风险进行补充的农业灾害援助计划。2014年美国农业法案对其农场安全网的内容和结构进行调整,试图构建一个各支持计划间有机组合、注重补贴效率和强化风险管理的新农场安全网。新农场安全网下的综合支持量虽然不会超过美国在WTO的减让承诺,但增加美国农产品贸易争端的潜在范围,降低美国在WTO新协议中削减"黄箱政策"补贴的意愿,对世界农产品贸易产生重要影响。新农场安全网一方面将加剧我国农产品进口压力,另一方面对我国农业补贴政策改革有如下启示:继续加大支持保护力度;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健全农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6.
以广西8个粮食主产县的336户适度规模水稻农户的入户访谈数据为样本,分析基于农业保险、金融信贷和政府补贴的农户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政策支持环境,并利用多元层级回归模型分析农业保险、金融信贷与政府补贴对农户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调节效应和交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粮食规模经营的风险和资金约束得到改善后,农户对粮食生产有着较高的规模经营意愿;农业保险和政府补贴对农户粮食规模经营决策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但金融信贷并没有发挥出明显的积极作用;当前较低的金融信贷水平抑制了农业保险对农户规模经营的正向交互作用,而政府补贴能强化农业保险的正向促进作用。在鼓励和促进农户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支持政策中,应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的支持作用、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提升政府补贴绩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农户家庭层面与村庄层面社会资本分担风险的效果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方法】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1)的农村数据,建立风险分担模型,检验社会资本能否为遭受收入冲击的农户提供非正式保险。【结果】1农村家庭未能在遭遇收入风险时获得完全保险;2家庭层面与村庄层面的社会资本显著提高了农户应对收入风险的能力;3贫困农户在风险冲击下表现出更大的脆弱性,社会资本缓冲收入风险的作用随农户收入的增加而下降。【结论】农户社会资本具有重要的非正式保险作用,从增强农户风险缓冲能力的视角看,社会资本是"穷人的资本"。  相似文献   

18.
蔬菜价格保险作为一种政策性农业保险,在稳定蔬菜供给、保障农户收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了我国蔬菜价格保险试点情况及特点,指出保险实施具有分散市场风险、降低农户损失及稳定蔬菜市场供给等作用;系统总结了试点地区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财政资金、区域联动、结构与季节性协调及农户投保意识等方面的困难和挑战,并提出了健全蔬菜价格保险长效投入机制、建立区域联动机制、扩大覆盖范围及提高农户认识等政策建议,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三农”视角下陕西种植业保险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陕西种植业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表明陕西种植业保险的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分析了陕西农村种植业保险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是种植业风险种类多,发生频率高,损失大;二是商业保险公司种植业保险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三是农户的有效需求受到制约;四是政府对种植业保险缺乏制度化支持。基于"三农"视角,提出了陕西种植业保险发展的策略选择:鼓励商业保险公司积极介入种植业保险市场,建立完备的农业再保险体系;加强种植业保险的宣传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加大对种植业保险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种植业保险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我国开展农作物收入保险的意义和大范围推广的可行性,以及保证农作物收入保险成功的三要素:产量数据和价格数据的准备、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我国农业保险公共财政和监管的支持出发进行分析,发现:尽管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但整体上都具有一定的基础,而且发展趋势比较乐观;建议进一步完善区域产量数据和价格数据,落实分析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加强管制农业保险公共财政和监管,可对部分地区部分作物进行试点工作,积极开展相关制度法规的探讨和准备,推动保险公司开展相关数据的积累和分析,鼓励有关定价和计量的理论基础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