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木橑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CpNPV)产量的主要因子是饲毒时宿主幼虫的虫龄,而饲毒浓度、饲毒持续时间对产量的影响均不显著:在本试验中,虫龄与病毒浓度的最佳组合是六龄初期与1.5×10~7PIB/毫升。 每头病死幼虫的平均病毒含量与平均体重之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两者的回归系数为10.2826,平均体重增加1克,每头幼虫增加(1.02826士0.08019)×10.(10)个多角体。 刚死六龄幼虫每克体重的病毒多角体含量显著高于死预蛹。  相似文献   

2.
试验表明:影响病毒产量最主要的因子是饲毒时寄主幼虫的虫龄,其次是病毒浓度。此外,病毒浓度与虫龄的组合和病毒浓度与饲毒持续时间的组合,也都有显著的影响。在4龄后期采用1.15×10~7颗粒体/ml的浓度,饲毒24小时,得到了最高的产量。 每头病死幼虫的平均颗粒体含量与死亡时的平均体重有极显著的相关性,两者之间的回归系数为0.1016。体重每增加1mg,平均可以增加1.016×10~8颗粒体。 单位体重的颗粒体含量,发黑的病死幼虫>刚死幼虫>将死幼虫>发黑的死预蛹>发黑的死蛹>带毒的活蛹,前四者之间差异均极显著。但由于死后发黑的幼虫表皮脆弱易破,采收困难,且时间长易为杂菌污染,故以刚死即采收为最好。  相似文献   

3.
利用替代寄主增殖SfaMNPV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替代寄主棉铃虫增殖SfaMNPV时 ,不同的接种浓度、虫龄及饲养温度对棉铃虫增殖病毒都有一定的影响。用 1× 1 0 7PIB/ml接种浓度感染三龄幼虫 ,幼虫饲养温度为 2 5℃时 ,获得的病毒产量最高 ,为每克虫尸含多角体 78.34亿。  相似文献   

4.
温度对甜菜夜蛾染病幼虫存活和取食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23℃,26℃,29℃,32℃5个温度系列和2.4×102~2.4×106 PIBs/mL 5种饲毒浓度下,观察了甜菜夜蛾2龄幼虫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后日取食量、病死速率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饲毒浓度下甜菜夜蛾幼虫日取食量与温度关系符合模型Y=a+bT+cT2,取食量与饲毒浓度温度的关系模型拟合为Y=c1+c2T+c3T2+c4lnD,应用Stinner模型可很好模拟病死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1.材料与方法(1) 材料:供试核形多角体病毒系华中师范学院77年7月病毒死体和78年8月病毒死体.供试幼虫系室内饲养的棉铃虫各龄幼虫.饲料为新鲜棉叶,在室温25—31℃下饲养. (2) 方法:采取喂食感染法.将具有典型的多角体病毒死体,加少许无菌水研碎,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浮悬液浸涂棉叶,晾干后饲喂幼虫.有毒棉叶供饲量依虫龄大小而定.2、3、4、龄幼虫分别给4、6、8cm~2,待幼虫食尽毒叶后,再换新鲜无毒棉叶喂养.逐日清除虫粪,并观察记载因感染病毒而死亡的幼虫数,求出死亡率.死虫的鉴定,以镜检为准.  相似文献   

6.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大量增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影响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活体内产量的增殖条件研究表明.饲毒龄期是影响病毒产量的主要因子,其次是饲毒剂量,龄期与饲毒剂量的组合也影响病毒产量.以4.32×105PIB/幼虫的剂量饲喂4龄初幼虫,在25℃条件下,可获得最高的病毒产量.幼虫死亡率达88.1%,病毒产量平均为4.71×109PIB/幼虫.以实际接种量为基准.PIB增加10000倍以上.  相似文献   

7.
茶尺蠖NPV对茶尺蠖幼虫取食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喂饲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后,茶尺蠖幼虫的总食量极显著下降。1、2龄初饲毒,减少90.99~99.39%;3、4、5龄初饲毒,减少47.24~54.18%。总食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取食速率的显著减缓。1龄初饲毒,总取食期极显著缩短;2、5龄初饲毒,与对照无显著差异;3、4龄初饲毒,则总取食期极显著延长。各龄初饲毒后,该龄和下几龄的历期一般都极显著延长。饲毒后,幼虫体重明显减轻,能化蛹的蛹重也显著下降,但蛹历期和成虫寿命不受影响,上述结果表明,以EoNPV防治茶尺蠖幼虫宜在2龄初或其以前应用。在3龄初及其以后饲毒,高温条件下虽然幼虫死亡率不高,但总食量明显下降,仍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试验研究表明:32℃温度条件下增殖病毒多角体的生产效率最高,以甜菜夜蛾为宿主,5龄幼虫是最适宜的喂毒时期,较低的喂毒剂量可以减少毒源多角体的消耗。5龄、32℃和105~106PIB·ml-1处理组合每头供试幼虫平均日产AcMN-PV多角体可达(2.30~2.32)×108个  相似文献   

9.
文章测定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abr NPV)对农业生产中5种主要夜蛾科害虫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MabrNPV对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粘虫、小地老虎幼虫均有致病性,但致病力存在差异,其对五种夜蛾科害虫2龄幼虫致死中浓度LC_(50)分别为1.19×10~5、2.02×10~5、4.30×10~5、2.15×10~6、1.29×10~(16)PIB·mL~(-1),MabrNPV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毒力最高,对小地老虎毒力最低,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与其他3种夜蛾毒力差异显著。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幼虫毒力随虫龄增加而降低,幼虫对病毒易感性随虫龄增加而下降。在同一饲毒浓度下,MabrNPV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幼虫致死中时间LT_(50)随虫龄增加而升高;同一虫龄下,LT_(50)随MabrNPV浓度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0.
温湿度对马铃薯瓢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定温试验结果表明:在15~30℃范围内,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muculata(Mots.)卵、幼虫(各龄期)、蛹的发育速度与湿度呈线形上升关系,卵巢发育在27℃以上受阻,发育速度下降.不同湿度下饲养结果表明,卵在RH50%以下不能孵化;各虫态发育适宜的RH卵为90%,1~3龄幼虫为65%~75%,蛹为65%.4龄幼虫对高湿敏感,但在RH35%~75%条件下发育历期无差异卵、幼虫、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4251,9.4831,9.3460℃;有效积温分别为68.6587,239.2038和75.1445日度.越冬虫态的过冷却点及体液冰点分别为(-7.52±2.80)℃和(-5.05±2.85)℃.试验结果提示高于27℃的温度可能是影响该虫化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八字地老虎核型多角体病毒对6种夜蛾科害虫有侵染性,根据害虫感受性的高低顺序为:甘蓝夜蛾,警纹夜蛾〉黑三条夜蛾〉朽木夜蛾〉粘虫〉三角夜蛾。Xc-nNPV能够感染八字地老虎幼虫的体壁,脂肪体,气管基质,血细胞的睾丸被膜,而在马氏管,丝腺,消化管,腹神经索和肌肉组织中未发现有多角体的增殖;虫龄影响病毒产量,虫龄高平均每头幼虫的病毒产量越高,以3龄幼虫的病毒总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八字地老虎核型多角体病毒(Xc-nNPV)对6种夜蛾科害虫有侵染性,根据害虫感受性的高低顺序为:甘蓝夜蛾、警纹夜蛾>黑三条夜蛾>朽木夜蛾>粘虫>三角夜蛾。Xc-nNPV能够感染八字地老虎幼虫的体壁、脂肪体、气管基质、血细胞和睾丸被膜,而在马氏管、丝腺、消化管、腹神经索和肌肉组织中未发现有多角体的增殖;虫龄影响病毒产量,虫龄越高平均每头幼虫的病毒产量越高,以3龄幼虫的病毒总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用9.44×108 OB/mL和9.44×107OB/mL病毒液分别饲喂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幼虫和成虫,观察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1NPV)对宿主子1、2代的影响.结果表明:斜纹夜蛾4~6龄初幼虫饲毒后,F1代、F2代化蛹率分别下降了12.73%~18.59%、5.88%~10.21%,羽...  相似文献   

14.
以甜菜夜蛾为试虫,研究荧光增白剂OB对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在0.25% ~1%的浓度范围内,随着荧光增白剂OB浓度的增加,其对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效作用不断升高,最高增效倍数达110.2倍.而在2~4龄幼虫范围内,荧光增白剂OB对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效作用随着甜菜夜蛾虫龄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棉古毒蛾Orgyia postica核多角体病毒活性的生物测定。 用不同浓度的多角体液感染3龄初幼虫,其直线回归方程为:y=2.0267+0.5652X,LD_(50)和95%置信限分别为1.82×10~5和9.24×10~4—3.06×10~5包含体/毫升。4.5×10~7、4.5×10~6和4.5×10~5三种浓度的LT_(50)值分别为:5.81、6.66和7.43天。龄期不同对病毒的敏感性也不一样,试验结果表明,死亡率随龄期的增大而降低,从1龄的96.0%降到4龄的62.9%。棉古毒蛾NPV在阳光直接曝晒下易丧失其活性。从曝晒2小时——3天,其死亡率从84.7%降到17.3%。在25℃——28℃的温度下,感染3龄初幼虫,死亡率最高,超过31℃则对病毒的增殖起抑制作用。虫尸和多角体液两种材料在-4~0℃的冰箱中保藏一年,不会明显丧失其活性。  相似文献   

16.
山楂粉蝶的生物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莉 《北京农业》2008,(5):33-34
1 山楂粉蝶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利用山楂粉蝶幼虫被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后,初期行动迟缓。体色呈微黄褐色。死亡前以尾足或腹足攀住枝干,头部下垂或稍抬起。病死幼虫尸体薄脆,稍触即流出红褐色液体。感病幼虫1-3天食量下降16%。4~6天下降46.8%。7~9天下降82-4%,田间自然感病率37%~42%。每株喷15升病毒液。或每株用病毒死亡虫尸3~4龄幼虫12~13头,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低温处理对蝙蝠蛾老龄虫生存发育的影响【方法】通过低温处理(4℃、6℃、8℃、10℃)与常态饲养(15℃)蝙蝠蛾老龄虫进行对比存活率及预蛹化蛹率。【结果】饲养温度控制在6℃-10℃下虽然生长速率缓慢,老龄幼虫的体重增长较慢,7龄以上老龄幼虫后期取食减少,伴随着温度的降低本身处在一个半冬眠的状态,加上临近预蛹期老龄虫活动减少,基本不取食。但要注意低温情况下水分湿度较少,幼虫如果不取食或处理下滤纸保持湿度不够,极其容易引起后期老龄虫干缩死亡,影响化蛹质量。保持新鲜含水量大的饲料对饲养环境有一定益处,另外湿度应保持在70%范围内。在临近预蛹阶段适合老龄虫预蛹的温度为6~8℃。高于10℃预蛹阶段存活率降低,进入化蛹期间适宜温度为6℃-10℃,湿度为70%。  相似文献   

18.
测定几种理化及生物因子对天幕毛虫感染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被感染的幼虫龄期越小,对病毒越敏感,1~2龄幼虫感染率在95%以上,5龄幼虫基本不感病。在18℃以下的温度,幼虫不感受病毒的侵染,24~27℃幼虫发病率最高。涂在叶子表面的病毒多角体经紫外线照射60min,其活性丧失50%以上,照射120min,病毒活性基本丧失竭尽。病毒液喷在果树的向阳面比喷在阴面感染力丧失得快。提纯的多角体干粉、多角体悬液分别在冰箱中保存2~3a,其感染力没有变化,风干的虫尸,无论在冰箱里或在窒温下,经一年保藏,感染力有较大的下降。粗提纯的多角体与虫尸悬液比较,其感染力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药效试验需要大量发育良好、虫龄一致的小菜蛾幼虫作供试虫源,而实验室内饲养的小菜蛾难以达到这一要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4℃条件下对小菜蛾的卵、蛹进行不同时间的冷藏。结果表明,小菜蛾产卵量、卵的孵化率和蛹的羽化率都随着冷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其中,小菜蛾卵冷藏10 d时,孵化率最高。因此,在4℃左右的条件下,小菜蛾卵和蛹的冷藏时间都应该控制在10~15 d。  相似文献   

20.
<正> 利用病毒防治害虫,已成为综合防治中有发展前途的方法之一.粘虫核多角体病毒已成功地用于大田防治,病毒的应用效果,主要决定于它的生物活性.而其生物活性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只凭多角体的数量来估计病毒的活性是不准确的,必须进行生物测定.我们用本所分离的粘虫核多角体病毒涂在天然饲料上饲养各龄幼虫使受感染,然后测定1—6龄粘虫的幼虫敏感性.并根据不同虫龄的敏感性,将病毒稀释成五种浓度,梯度为各相距两倍,对一龄幼虫进行了毒力的生物测定.现将生物测定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