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试验条件下(温度8、10、12、14℃,相对湿度50%、55%、60%、65%),研究了温湿度对4龄蝙蝠蛾幼虫生存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4龄幼虫的取食、发育有明显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取食量增大,幼虫体重递增。湿度的高低对生存环境有明显影响,湿度太高会对生存环境造成感染导致幼虫死亡。蝙蝠蛾4龄幼虫适宜生存温度为10~12℃,相对湿度宜控制在60%。  相似文献   
2.
蝙蝠蛾幼虫食料初步筛选及其取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适合低海拔地区蝙蝠蛾规模化人工饲养的幼虫食料,对常见且营养丰富的食料或中药材进行初步筛选,并分析比较蝙蝠蛾5龄幼虫对所筛选食料的取食情况与效果,结果表明:在试验的15 d内,胡萝卜(CK)、人工饲料及太子参干品不发生变质;幼虫不取食太子参干品,喜食胡萝卜与白菜叶,但白菜叶湿度极大不利幼虫生长;白菜叶组、番薯组、鲜玉米粒组和人工饲料组幼虫增重极显著高于槟榔芋组及胡萝卜组;鲜玉米粒组、人工饲料组的食物转化率均高于8%,番薯组约为7%,三者的食物转化率极显著高于胡萝卜组。  相似文献   
3.
为获得冬虫夏草寄主蝙蝠蛾幼虫的最佳饲养方式与饲料投放量,设置CK、T1-T5共6个试验组分别开展无基质饲养和基质饲养试验,其中T1-T3基质组同时开展饲料投放量对比试验。试验表明基质饲养组幼虫存活率明显高于无基质饲养组,从幼虫存活率而言更适于规模化人工饲养蝙蝠蛾幼虫;饲料投放量对比处理中T1试验组幼虫存活率明显高于T2和T3试验组,可以表明在一定饲料投放区间内增加饲料投放量有利于提高蝙蝠蛾幼虫存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低温处理对蝙蝠蛾老龄虫生存发育的影响【方法】通过低温处理(4℃、6℃、8℃、10℃)与常态饲养(15℃)蝙蝠蛾老龄虫进行对比存活率及预蛹化蛹率。【结果】饲养温度控制在6℃-10℃下虽然生长速率缓慢,老龄幼虫的体重增长较慢,7龄以上老龄幼虫后期取食减少,伴随着温度的降低本身处在一个半冬眠的状态,加上临近预蛹期老龄虫活动减少,基本不取食。但要注意低温情况下水分湿度较少,幼虫如果不取食或处理下滤纸保持湿度不够,极其容易引起后期老龄虫干缩死亡,影响化蛹质量。保持新鲜含水量大的饲料对饲养环境有一定益处,另外湿度应保持在70%范围内。在临近预蛹阶段适合老龄虫预蛹的温度为6~8℃。高于10℃预蛹阶段存活率降低,进入化蛹期间适宜温度为6℃-10℃,湿度为70%。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温湿度对虫草蝠蛾卵孵化的影响,本试验设置了4种不同温湿度和2种低温恒湿条件,保存一定时间后测定孵化率。结果表明,虫草蝠蛾卵适宜的孵化温度为12℃、湿度为65%,孵化率85.8%,发育历期为28 d;在低于4℃条件下保存7 d后卵孵化率则降低。由此说明,温湿度对虫草蝠蛾卵孵化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 Berk.Sacc.是我国一味名贵的传统中草药,蝙蝠蛾Hepithelial armoricanus Oberthlir.作为冬虫夏草寄主昆虫同样受到广泛关注。介绍了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的种类和分布,以及蝙蝠蛾4个虫态卵、幼虫、蛹、成虫的生物学特性,进一步从饲养条件、饲料种类、饲养方式3个方面概述了蝙蝠蛾人工饲养研究进展,最后分析人工饲养存在的不足及今后方向,以期为蝙蝠蛾人工饲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冬虫夏草人工培育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获得大量虫源,为提高雌虫产卵量,分析了环境空间、环境湿度、去雄处理、添加寄主植物及光照处理等5个因子对蝙蝠蛾雌虫产卵和产卵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纵向空间、增加湿度、添加寄主植物或黑暗处理可提高有效卵数量;增加湿度或寄主植物可有效提高蝙蝠蛾成虫的产卵率,达(84.81±1.81)%和(94.54±1.83)%,增加寄主植物可以有效降低余腹卵数量;弱光处理不利于成虫产卵。表明良好的湿度、添加寄主植物或黑暗处理有利于蝙蝠蛾成虫的生殖活动,可有效提高成虫产卵量,为获得大量虫源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