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涉农高校的农艺与种业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一直处于不断的探索中,其目的是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但现存的培养模式无法满足目前关于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求.该文从乡村振兴战略与农家科技小院相结合方面,融入农艺与种业专业园艺方向硕士培养中,探讨了其对园艺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效果,以期为涉农高校农艺与种业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探索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省级农科院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已成为一种全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文章阐述了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概况及培养模式,分析了省级农科院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优势,剖析了联合培养研究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更加有效地利用合作培养单位双方的最有利资源,使培养的研究生能够更加紧密地理论联系实际生产,培养其更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试论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为着力点,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学与科研结合,加强研究生的科研实践的培养对策,提出了营造学术氛围,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开放实验室锻炼研究生实践能力,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硕士的国内高校培养情况,借鉴CDIO国内外培养模式的发展情况,从明确教学培养目标、更新教学模式、提升实践能力和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等方面来构建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改善了专业人才技能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升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采用QFD模型对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进行分析,以能力需求为输入导向,建立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研究生能力质量屋和创新能力相关矩阵。分析表明,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与导师队伍、学术活动和创新竞赛、校内校外实践创新基地、高水平科研平台、耕读教育等五个指标强相关。因此高校应组建一支跨学科、政校企联合培养的一流教师团队,建立研究生学术创新中心,打造政校企实践基地,建设高水平政校企协同科研平台,加强耕读教育建设,旨在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加强协同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要求.当前,地方农业院校在科技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与部属高校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该文分析了地方农业院校博士生培养现状及不足,提出了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开展联合培养和合作研究等协同创新模式,并从改革招生录取方式、修订培养方案等方面对博士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孟亮 《高等农业教育》2011,(11):75-77,93
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提出了包括重视招生制度改革与多元化录取标准实施、重视教学内容更新与教学方式改革、重视导师队伍建设与导师制度改革、重视考核方式改革与淘汰机制实施为核心内容的高等农业院校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为进一步开展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全面提升专业研究生质量至关重要。基于对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提升的研究,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为例,分析食品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并从课程教学方式、专业实践考核制度、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9.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基于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通过调查14所涉农院校2742位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进行路径分析,探究启发式开放教学、导师实践育人和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对实践能力提升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启发式开放教学、导师实践育人和乡村振兴志愿服务不仅能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还通过培育学生的“三农”情怀对其实践能力有间接影响。为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建议培养单位应重视研究生“三农”情怀的培育,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促进产教融合发展和多元化开展实践实训等方式加强实践育人。  相似文献   

10.
创新计划项目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服务地方科技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该项目需要在建设实践中更加注重创新的交叉学科性和社会产业化,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研究生工作站实践性和社会性的特点有助于推动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的产业化驱动、交叉学科协同和创新培养机制建设,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新的实践路径,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中职涉农专业的发展现状,基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视角,从指导思想、实践基地建设、如何搭建平台等方面对中职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河南省农业经济学校对中职学校涉农专业的办学模式进行了改革探索与实践,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促进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办学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实现硕士研究生教育成功转型,迫切需要建立一批研究生实践基地。南京农业大学在养殖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的方面,探索了与企业联合申报研究生工作站、合作开展科技研究,与企业联合办班培养研究生或为企业订单式培养研究生等模式,对实践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破解。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和动手实践能力呈现弱化的态势,结合校企联合培养的现实判断与现实特征分析,比较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的方式与表现形式,探讨了校企联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系列思考,并结合华中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提出了提高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针对研究生培养质量下滑的普遍现实问题,以“组合增效”模式构建研究生入学选拔标准、以“借入式”扩展性培养扩大培养团队力量,提高“应用型”专业研究生知识面和实践技巧,补充毕业后“跟踪培养”,解决研究生自主创新、综合素质、实践技能及再教育方面等影响研究生质量的问题根源,对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蚕桑行业为例,文章探讨了行业特色型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其提升途径。以科研训练为载体,以科研选题为中心,以学术交流为途径,形成"选题—训练—交流"的闭环,促进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提升;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分类制定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开放体系,实现需求导向的培养模式和体系创新;以人为本,分类指导,学科交叉,构建金字塔式课程教学体系;鼓励不同形式的导师团队,校内外协同配备导师资源;面向行业需求指导实践性环节,设计项目式学习和实践,依托科教平台开展实习实训,构建"参观—实习—实训—科研"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三年来,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服务行业需求的协同创新和就业能力均有提升。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生《植物组织培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志敏  牛义  汤青林  宋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872-1873,1876
针对研究生不同专业背景的特点,结合教学的实践,对研究生《植物组织培养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注重启发学生思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从多层次多角度培养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农业科技管理》2015,(6):94-96
农业科研院所的研究生教育在我国整个研究生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大特色。文章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介绍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三种模式,着重分析了在联合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研究生教育中心、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与国外大学合作三种培养模式的实践及成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农业科研院所研究生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中,正确引导涉农专业研究生学习和发展特别重要。导师一方面要传授知识,另一方面,要注重研究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培养。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作为研究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要采用导学导研引导式培养,使研究生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并健康成长。新时代背景下,研究生思维意识活跃,具有较强自主见解,研究生导师应科学引导,导学导研,提升涉农专业研究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地方农业院校要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发挥作用,必须提高涉农专业本科教育质量,扎实做好农业各类科技人才的培养工作。山东农业大学认真落实全国本科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以本为本,在加大农科类人才培养力度、推进农科专业优化调整、创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农科类人才教学培养质量、加强农科类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等五个方面作了有益探索和实践,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高校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