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s),在近一两年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关注,不同于传统教学,基于网络的MOOCs具有开放性、大规模性、互动性和透明性的特点,对我国地方高校课程资源优化与教学创新等方面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是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通过对MOOCs环境以及图书馆社会责任的解读,分别从资源保障、参考咨询、技能支持以及场所提供等方面,对图书馆嵌入MOOCs环境提供服务的方法和模式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慕课(MOOC),全称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s在国外已经十分盛行,尤其是在欧美国家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毋庸置疑的是,在现在信息化时代的大环境下,MOOCs的崛起和发展是时代的选择,这也必然会对传统的教学产生一定的冲击。因此,在数字化与信息化发展迅速的当下,对基于"慕课"的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MOOCs是近几年兴起的教学理论,其特点是开放化、网络化,更加适合社会学习。针对当前高校《GPS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方法单一、考核形式欠科学、学生学习主动性欠缺等诸多问题,引入MOOCs教学理念,将传统的《GPS原理与应用》课堂教学与MOOCs教学相结合,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从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改进考核形式等几方面进行尝试,改革《GPS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并在测绘卓越工程师班进行实践,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发挥该课程的测绘工程专业基础课的作用,对《GPS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以食品类专业核心课程——食品添加剂为例,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探讨了慕课(MOOCs)的内涵、特点及其与混合式教学之间的关系,并从教学理论、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学习风格、评价方式5个维度对基于MOOCs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以期提高食品添加剂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并为MOOCs与我国高校课堂教学的深度结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MOOCs(慕课)已经在国内教育界掀起了一股热潮。近年来,关于MOOCs的研究和讨论已经有上千篇文献报道,而关于MOOCs本土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很少。现今,MOOCs已经基本实现本土化,现实中的问题相继出现,研究探讨这一问题显得十分必要。研究选取了学堂在线、edX、Coursera三个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开放课程平台,针对MOOCs本土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逐一设计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网络辅助教学是普通多媒体教学的重要补充,利用Bb网络教学平台,在构建"无土栽培学"网络课程的基础上,在不同班级开展了网络辅助教学试验,通过对网络辅助教学与普通多媒体教学效果的比较,表明"无土栽培学"课程采用网络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具有较强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随着慕课(MOOCs)逐渐走进中国人的视野,它使得宝贵的大学教育资源走出象牙塔,高等学校的教学模式的开放性、多样性从逐渐到必然共享给社会。MOOCs技术的全面推广,令高校开设的英美文学课程受益颇多,随时随地、方便高效、互动直观的学习模式促使大学生在英美文学作品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和品味作品传递出来的人生感悟。  相似文献   

9.
MOOC是一种大规模的在线网络开放课程,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对国内高等教育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对比MOOC的优势,从改变师生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建立功能强大的教学平台等3个方面对《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思考: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改革教师单向灌输的教学形式,让教师从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改变学生只会跟着老师指挥棒转的学习习惯,要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课堂学习与网络学习相结合;逐步建立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将网上优质资源引入到教学中,分步骤、分阶段来完成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要建立成熟的、功能强大的网络资源平台。  相似文献   

10.
MOOCs作为新兴的革命性学习模式,对文科研究生学术素养的培养具有开放性、互动性、灵活性、娱乐性等独特的资源优势。将MOOCs引入文科研究生的培养是一个值得在实践中研究探索的领域。要想充分发挥MOOCs的资源优势,需要文科研究生在学习理念、主观能动性和综合素质方面提升自身的的学术能力,同时也需要学校在办学理念、公共服务平台、导师定位和管理机制等学术素养养成的保障机制上作出有针对性的改进。  相似文献   

11.
MOOCs正以人数无上限、时间无限制、地点无要求以及优质课程共享和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师生互动和对新知识的探索等优势,对传统高等教育模式形成巨大冲击。在剖析M OOCs教学模式内在特征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M OOCs发展对我国高校教师的挑战及其对策,并提出我国高校教师唯有直面挑战,通过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团队协作以及提高教育信息化素养和综合素质,才能迎接MOOCs时代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2.
基于应用型课程的《网络零售》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网络零售》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具有实践性非常强的特点,但是应用型课程《网络零售》实践教学中面临着教学计划中实践课时安排偏少,具有网络零售实践经验的师资力量匮乏,模拟的网络零售运营实践教学环境较差和真实的网络零售创业项目风险较高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实践教学目标,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确定本课程对应的职业领域,校企合作共同确定网络零售岗位职业技能要求,以项目为载体选择实践教学内容和以工作任务驱动来组织实施实践教学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最后,提出了建立"双师型"的实践教学队伍、建设完善的电子商务立体化实践平台、深化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和改进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等解决对策,以实现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电子商务网络零售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专业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课程教学内容组织、教材等资源选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对《土地法学》课程教学开展了研究与实践,提出了课堂讲授结合案例教学、角色扮演模拟教学、网络互动教学以及规范化课程考核等具体教学手段,并进行了实践应用。结果表明,上述教学改革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教学内容的现势性、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网络教学的自主学习方式、网络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络教学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网络教学增强了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交互性等方面优点介绍,阐述了网络教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并且通过对"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网络教学的研究,介绍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及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分析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及当前教学现状,结合学校在建设计算机网络优质课程中的成果,提出了系统观导向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评价机制多个方面阐述了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6.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实施方案的总和,本文主要探讨了目前网络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网络课程基本框架的构建、平台的选择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园林树木栽植养护学》是园林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介绍了新农科背景下基于MOOCs+SPOCs的《园林树木栽植养护学》混合式教学模式与方法变革,结合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对该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了修正与赋权,并构建了评价《园林树木栽植养护学》MOOCs+SPOCs混合式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传感器类课程在服务现代农业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农业高校中存在农业应用特色不足,缺乏针对性等问题。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线教育成为新兴教育手段。本文分析了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翻转课堂、CDIO教学模式的优势与不足,阐述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将多元化教学模式应用于农业高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中进行了教学实践。通过改革,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中药药事管理学》网络课程建设是信息时代改革教学模式的需要。为了培养中药类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分析了《中药药事管理学》网络课程建设的必要性,确定了该网络课程建设目标,并提出了相应措施,即紧扣大纲制定课程标准、提供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应用现代教学新技术与手段、设置合理的网络教学平台模块、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定完善的网络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混合教学成为高校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应用,将促使高校课堂教学改革得到进一步发展。以发动机原理课程为例,分析混合教学设计需求,设计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发动机原理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并围绕网络教学平台,从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混合教学的实践过程。混合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模式,教师主导教学和学生主体自主学习得到有机融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改善了教学质量,具有为同类研究者提供借鉴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