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文章以农业科研单位与高等院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现状为基础,分析了存在的政府力度不足、研究生培养与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培养学制与科研项目周期间的矛盾、课程设置与科研需求之间的矛盾等问题,提出了政府部门加大支持力度、完善研究生培养与管理制度、加强项目执行规划、设置模块化课程体系等建议,以期为农业科研单位与高等院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长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省级农科院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已成为一种全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文章阐述了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概况及培养模式,分析了省级农科院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优势,剖析了联合培养研究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更加有效地利用合作培养单位双方的最有利资源,使培养的研究生能够更加紧密地理论联系实际生产,培养其更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从校企联合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教育模式、高校教师适应形势的培训与提升、校企联合培养学术型研究生多样化及健全机制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考核机制等方面,指出了校企联合培养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优化途径,旨在为高校可培养出企业需求的全面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对大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知识生产模式Ⅱ理论不仅为校所研究生联合培养奠定了理论基础,也提供了改革方向。校所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应用性、跨学科性、组织多样化与异质性以及质量控制的多样性都回应着知识生产模式Ⅱ的诸多特征。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进一步转变,校所研究生联合培养在导师配置与课程设置方面应更具有跨学科性;质量保障与评估机制方面应更多体现质量控制形式的新扩展,创新联合培养质量评价标准,采取综合性的、多维度的质量控制办法;校所联合研究生培养机制应伴随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而进行与之相适应的改变,力图不断优化研究生培养质量,长效推进校所合作的研究生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5.
联合培养模式在于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破解涉农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以河南科技学院植物保护专业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近十年来对涉农专业研究生与校内不同重点学科、校外科研院所、知名高校和企业等进行联合培养的实践,探索了一种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显著提高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实现硕士研究生教育成功转型,迫切需要建立一批研究生实践基地。南京农业大学在养殖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的方面,探索了与企业联合申报研究生工作站、合作开展科技研究,与企业联合办班培养研究生或为企业订单式培养研究生等模式,对实践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破解。  相似文献   

7.
以社会需求为培养导向,开展校政企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是未来研究培养的一大趋势。那么,校政企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效果如何?南京市某高校金融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调研结果表明,校政企研联合培养研究生起到了一定的示范效应,对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等方面有较大提升,但目前校政企研联合培养研究生也存在高校和企业不能有效协调、相互割裂的现象。基于以上调查,校政企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应当从建立良好的校政企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合作管理机制、建立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效果反馈机制、加强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成果转化等方面予以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农业科技管理》2015,(6):94-96
农业科研院所的研究生教育在我国整个研究生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大特色。文章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介绍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三种模式,着重分析了在联合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研究生教育中心、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与国外大学合作三种培养模式的实践及成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农业科研院所研究生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立体交叉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突破传统单一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国内外有效的教育资源,探索建立和实施适合本校实际的校内跨学科交叉、校与校、学校与科研单位、学校与企业以及与国外科教单位联合进行的、全方位、开放灵活的研究生立体交叉培养新模式,以期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学科交叉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科交叉渗透、协同攻关对增强科研活力、凝练学科方向、创造新知识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多年的探索,总结出具体可操作的学科交叉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方法,即同单位跨学科(专业)联合培养、跨单位跨学科(专业)联合培养、国际间跨学科(专业)联合培养等,并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加以实践。通过学科交叉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学术思路活跃清晰,富于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拓宽了知识面、增强了技能,显著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升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采用QFD模型对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进行分析,以能力需求为输入导向,建立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研究生能力质量屋和创新能力相关矩阵。分析表明,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与导师队伍、学术活动和创新竞赛、校内校外实践创新基地、高水平科研平台、耕读教育等五个指标强相关。因此高校应组建一支跨学科、政校企联合培养的一流教师团队,建立研究生学术创新中心,打造政校企实践基地,建设高水平政校企协同科研平台,加强耕读教育建设,旨在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和动手实践能力呈现弱化的态势,结合校企联合培养的现实判断与现实特征分析,比较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的方式与表现形式,探讨了校企联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系列思考,并结合华中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提出了提高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农业科技通讯》2009,(1):I0001-I0001
曾亚文,研究员,博士研究生,中心主任,国家大麦昆明综合试验站站长,中国作物学会大麦产业分会常务委员;兼任云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硕士生导师云南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生导师,中国农科院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导师,作为第二博士生导师与中国农业大学和云南农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170多篇,其中SCI收录11篇;已培养或在培博士生和硕士生20名,参与编写6部专著。  相似文献   

14.
为培养迎合食品学科发展与食品行业所需的实践型、复合型研究生,就现阶段食品专业研究生培养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考核评定体系、实验室管理、联合培养等方面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为我国食品专业研究生培养提供相应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南京农业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半结构式访谈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表明:虽然联合培养有明显的优势,但也凸显出过分注重学术科研能力,缺乏校园氛围,缺乏交叉学科培养环境,就业方向单一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提高合作双方对联合培养认知度,重视培养研究生的利益诉求,加强研究所与校本部资源交流共享,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0,(2):F0004-F0004
2020年1月2日,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下称:海大植保学院)缪卫国院长一行12人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下称:中国热科院环植所)开展合作交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在研究生联合培养和学科建设及科研合作关系,双方签订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书和科教合作备忘录。  相似文献   

17.
新增硕士学位授予权院校研究生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要求 ,但新增硕士学位授予权院校的研究生教育面临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带来的冲击、研究生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局限性以及现行培养模式对教育功能的影响。为此 ,新增硕士学位授予权院校应加强对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衔接问题与协调工作 ,加强研究生教育的教学研究 ,明确培养目标统筹考虑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 ,走联合办学道路拓宽研究生培养门路 ,加强课程建设合理调整课程设置 ,以期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权院校培养研究生探索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循证思维与医学研究生文检课教学的相互关系,阐述了培养医学研究生循证思维培养 的重要性,探讨了利用文检课教学培养医学研究生循证思维的可行性和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通过从不同角度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现状进行剖析,从研究生质量整体下滑、教师教学不规范、研究生知识和能力结构对培养质量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提前考察、"定向"培养,实时考核、动态培养,结合兴趣、联合培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高质培养和进行教学内容方式改革、创新培养5个方面的切实可行的整改和监控建议,对相关高校院所研究生高质量的培养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完善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保证。文章介绍了美国犹他州立大学植物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和课程设置,探讨了美国高校植物学专业教育的特色,分析了与我国植物学研究生教育的差异,并就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