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制茶技术在不断的发展,随着各项技术的进步,很多先进设备与技术应用于茶叶制造过程中,为茶叶的自动化、连续化、机械化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在一些名优茶叶的生产过程中,要保证茶叶的品质,还需要保持半机械化、半手工化的生产工艺。在名优绿茶的加工过程中,优秀的制茶经验表明,绿茶杀青工艺之后,对其进行适当的冷却处理对于茶叶的品质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本文就对其冷却技术及相关的设备进行简单探讨,对于绿茶品质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低温真空干燥方法对名优绿茶色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索如何减少干燥过程中对形成绿茶良好色泽品质不利的湿热作用、尽可能多地保留茶叶的叶绿素,从而提高名优绿茶的色泽品质,研究了低温真空干燥方法与传统热风干燥方法对名优绿茶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真空干燥的名优绿茶其干茶色泽翠绿,茶汤绿、明亮,叶底嫩绿、亮、匀,优于传统热风干燥.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名优祁红机械化加工现状,推进制茶工艺与机械设备融合技术发展,提高制茶工效和产品质量。对名优祁红核心产区5个乡镇的重点制茶企业及部分茶叶专业合作社进行实地调研,记录名优祁红的产品类型、产量、机械配置、制茶工艺及作业技术参数情况,分别取样进行感官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名优祁红产品主要有卷曲型、针型和毛峰型三种,机械配置以通用小型名优茶机械为主,基础制茶工艺相近,手工与半机械化制茶方式并存,制茶工艺参数控制、产量和产品感官品质差异显著。明确名优祁红制作各道工序的目的,选配适宜的加工机械设备,优化制茶工艺及作业技术参数,研制应用清洁化与连续化的名优祁红加工机械,是进一步提升名优祁红机械化加工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制茶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加强名优绿茶生产技术研发促进湖南茶叶稳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湖南茶叶产业的现状,提出湖南茶叶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绿茶,有控制地发展黑茶,保留优质红茶.应以适宜湖南茶叶自然品质特点的优质绿茶生产技术体系为研发重点,通过增产名优绿茶.促进全省茶叶稳定发展.从资源、技术和商贸三个方面分析了湖南发展名优绿茶的优势.提出了继续优化茶类结构,加快建设绿茶强省的目标和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一是发展山区绿茶;二是推广优质绿茶良种;三是围绕增产春茶,改进茶园管理技术;四是规范绿茶加工技术和质量标准;五是积极研究名优绿茶后加工技术,六是推进茶厂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5.
根据第二届国际名茶评比评审结果,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沈培和指出中国名优绿茶品质举世无双,名优茉莉花茶品质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一、中国茶的品质水平 (一)名优绿茶品质举世无双 从多次参评的国外茶叶看,世界各产茶国家,目前还无力生产中国式的名优绿茶我国的名优绿茶品质举世无双。究其原因,一是部分名优绿茶属工艺品,技术含量高,国外茶人难以掌握;二是纬度偏南的产茶国,茶树品种适制红茶,不易制出"中国式"的绿茶。  相似文献   

6.
炒青绿茶自动化生产线加工过程中品质成分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测定炒青绿茶自动化生产线加工过程中各工序茶样的主要品质成分含量,并与传统工艺条件下的炒青绿茶的品质成分变化对比分析,探讨炒青绿茶自动化生产线对品质形成与改善作用。结果表明,炒青绿茶自动化生产线在制过程茶叶各工序失水均衡,失水率在1.18%~23.29%范围,加热、除湿和造型同步进行,有利于保持干茶和叶底绿色,叶绿素保留率较炒青绿茶传统制法高10%左右;同时,多酚类保留率较蒸青绿茶制法降低了约8%,茶叶滋味醇和,涩味下降。这表明,自动化生产线可改进炒青绿茶品质,提高炒青绿茶质量,同时实现清洁化加工。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青茶茶树品种—金观音制作名优绿茶(扁形)进行加工试验,探明该茶的适制性,以充分利用茶树品种资源的优势进行多茶类生产,达到提高茶叶企业品牌效益与茶叶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绿茶初制研究与探讨内容。主要包括:制茶的原料-鲜叶;制茶技术对茶叶品质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绿茶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五种绿茶中游离氨基酸的测定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石阡苔茶、都匀毛尖、凤冈锌硒茶、安顺瀑布毛峰、湄潭翠芽五种贵州名优绿茶,相同方法处理过后茶汤中游离氨基酸通过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进行测定和分析,发现不同绿茶中游离氨基酸种类均较丰富,游离氨基酸和茶氨酸含量因不同品种而不同。五种茶叶中仅有湄潭翠芽的茶氨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为54.12%。通过对这几种贵州地区名优绿茶的氨基酸进行分析,获得大量的氨基酸基础数据,为贵州绿茶的品质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大的茶业,四大茶区均有生产,其中浙江、安徽、江西和湖南四省为主要产区,以浙江省绿茶产量最高,安徽省和江西省的绿茶的总体品质最好。1潜山市手工制茶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安徽省的绿茶以加工工艺可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青绿茶,主要为炒青绿茶和烘青绿茶。炒青绿茶又分为手工制作和机械制作。手工与机械在茶叶的制作过程中,是各有利弊,要互为补充,手工茶有着它的优势。比如说在茶叶的炒制  相似文献   

11.
可溶性醣类参与了茶叶品质的形成。现有的资料初步认为茶叶香气及汤色与可溶性有较密切的关系。研究醣与品质的关系,首先要研究制茶过程中的变化。目前大都注意于红茶的初制而对绿茶的初制过程醣的化学研究不多;对我国具有独特优美的各种绿茶初制的  相似文献   

12.
名优绿茶品质佳,经济效益高,近年来生产、消费一直呈上升趋势。但是,绿茶因质嫩,容易变质陈化,因此,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正确的储藏技巧,是提高名优绿茶经济价值的重要保障。一、名优家庭用茶的保存家庭用绿茶宜购买小规格包装  相似文献   

13.
名优绿茶综合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名优绿茶贮藏过程品质陈化劣变是茶叶内含成分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的结果 ,这种变化的大小直接受茶叶含水量、温度、氧气、光线等条件的影响。名优绿茶贮藏保鲜必须充分干燥 ;大批量名优绿茶采用茶叶专用低温冷藏库保鲜 (0~ 8℃ ) ;销售小包装茶叶采用真空或除氧剂除氧密封包装比较理想。三者综合应用 ,可以达到理想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4.
湖北名优绿茶矿质元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自湖北不同茶区15只具代表性的名优绿茶中K、Ca、Mg、Mn、Fe、Al、Zn等10种矿质元素进行了测定,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茶叶产地分类。结果表明,湖北名优绿茶矿质元素含量较高,尤其是与茶叶品质有关的元素,如Mg和Zn;聚类分析效果明显,可有效区分湖北4大茶区。  相似文献   

15.
花香型绿茶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香型绿茶是具有乌龙茶香气特征的新香型绿茶。为提升花香型绿茶的品质,2007年和2008年9月以浙农113鲜叶为原料,分别对摇青和做形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适度的摇青或养护技术可制成花香型绿茶,且摇青技术制茶品质较好;摇青3次制茶品质较佳,茶叶有浓花香味;做形方式3的造型效果较好,茶叶外形扁直,有浓郁花香,清爽中带有花味。因此,确定花香型绿茶的优化加工工艺为鲜叶—摇青(3次)—杀青—揉捻—做形(方式3)—毛火—足火。  相似文献   

16.
茶叶的种植有着明显的季节划分,尤其是具有高知名度的名优绿茶,一般都是在春天生长。由于名优绿茶精湛的加工技术以及优良突出的品质等,其消费市场很多。茶叶的生产以及贮存决定茶叶有一定的保质期和保存期,但是在受到环境变化影响,茶叶很溶液受潮,甚至发霉,失去茶叶应有的香味,使得茶叶失去了本应该有的品质。现在市面上茶叶的保存或保质期限长短差距很大,没有一个标准。所以研究茶叶的贮存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茶叶是贵州省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其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但现阶段茶叶加工技术落后、产销不平衡等问题制约着贵州茶产业的发展;绿茶是贵州的主要茶类,市场需求日益增长,茶叶加工规模逐步扩大,加工技术要求愈来愈高,机械加工的高效化、生产模式的连续化不仅是市场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保证茶叶品质和提高茶产量的基础。介绍了国内及贵州绿茶机械加工的现状,指出贵州绿茶机械加工过程中存在生产连续性低/人工依赖性高、加工模式单一/生产效率低和机械结构老化/设备能耗欠环保等问题,提出了贵州绿茶机械加工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许四五  江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459-14460,14467
绿茶在初制加工中,鲜叶受诸多物理因素的影响产生变形、变色和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因此加工技术与生化成分的协调机制对茶叶品质至关重要。研究表明,最佳的温度、叶量、时间、速度、压力及其共同作用,将使绿茶水分活度呈梯度下降,氨基酸、维生素、芳香物质、糖类转化保留量较高,色素、茶多酚及酯型儿茶素降解代谢量相对较低,生物碱含量适中,内含物成分的构成协调,茶叶感观评审品质正常。可见,跟踪工序茶生化成分的有利变化,研究生化调控的技术集成是提高绿茶品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茶树品种和茶叶的生产季节是影响烘青绿茶品质的2个重要自然因素。茶树品种不同,其化学成分的含量不同,对烘青绿茶的适制性就不同。通过对云抗10号、佛香和长叶白毫3个茶树品种的春、夏、秋3季鲜叶所制烘青绿茶的茶多酚、氨基酸、儿茶素测定,比较其酚氨比,并结合感官审评,探索3个茶树品种在不同季节的烘青绿茶适制性,寻求各季节生产烘青绿茶的最佳品种,为云南省名优花茶的开发生产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茶树品种和茶叶的生产季节是影响烘青绿茶品质的两个重要自然因素。茶树品种不同,其化学成分的含量不同,对烘青绿茶的适制性就不同;通过对云抗10号、佛香和长叶白毫3个茶树品种的春、夏、秋三季鲜叶所制烘青绿茶的茶多酚、氨基酸、儿茶素测定,比较其酚氨比,并结合感官审评,探索三个茶树品种在不同季节的烘青绿茶适制性,寻求各季节生产烘青绿茶的最佳品种,为云南省名优花茶的开发生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