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工程科技创新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为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需求,推进农业工程科技创新,该文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涵,总结了近年来农业工程科技创新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农业机械化工程提高生产效率;农业水土工程实现旱涝保收和生态环境改善;土地利用工程增加和优化耕地资源提高生产能力;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能源工程促进绿色发展;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工程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建筑与生物环境工程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农业农村信息化工程促进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发展;农业农村规划设计科学谋划"三农"发展。该文重点从乡村振兴中的产业振兴、生态振兴和人才振兴三个方面,分析了农业工程科技创新面临的新课题,提出了新时期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以及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包括树立系统思维,强化统筹和集成作用,综合集成农业工程理论、方法、技术和装备,提供整体、全面、有效的解决方案;聚焦提质增效,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推出一批关键工程技术和装备;强化循环发展理念,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优化农业农村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提供种养循环化、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模式生态化的产业发展和工程解决方案;提高信息化应用和创新水平,促进数字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发展,创制一批智能感知、智能作业、智能服务的产品;突出城乡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功能融合、产村融合、农业与互联网融合、要素融合和协作融合,做好乡村振兴规划;加强学科建设,开设急需专业,培养一批农业农村现代化急需的农业工程技术人才,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和高效服务。  相似文献   

2.
2021年我国开启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乡村振兴战略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必由之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树立以农为先的发展理念,提升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挖掘人才潜力,增强乡村人力资源;完善乡村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建立产业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提升产品附加值和抗风险能力;健全乡村思想文化,完善乡村治理,促进乡村全方位振兴。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引领内涵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重构乡村社会经济形态和优化地域空间格局,加快浙江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创建,引领长江经济带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聚焦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乡村振兴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详细分析当前浙江深入实施乡村战略对农业科技的新需求,并从持续优化农业科技供给方向与体系、推进农业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打造科技振兴乡村示范浙江样板3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西南喀斯特地区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中国乡村振兴建设的重点及难点地区。针对西南喀斯特地区乡村振兴发展条件及面临的问题,该文探讨了西南喀斯特地区城乡发展关系、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表明:1)西南喀斯特地区应在已有城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以小城市、小城镇、重点镇及中心村为主体的新型山地特色城镇体系,完善城乡城镇体系,在提高城镇化率,减少乡村人口及乡村数量的基础上实现乡村振兴。2)以新型山地特色城镇体系和农业现代化转型为核心,促进乡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深度融合,形成乡村振兴的"内源"驱动发展机制。3)乡村振兴路径,应结合西南喀斯特山地特色,实施新型山地特色城镇体系建设工程,通过城镇的辐射带动,促进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融合;实施以"劳动+技术+资本"多重集约化为特征的农业现代化转型,提高单位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保障农户收入持续增加;实施山地特色农业的纵向、横向延伸产业化工程建设,实现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实现农业的内源驱动发展。4)乡村振兴政策,应着力从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加强智力、人才支持,创新农村土地利用管理体制机制,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保障乡村发展转型与振兴。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根据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的现实需要而制定,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农村的发展和繁荣,决胜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乡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和地方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乡村积极向好发展,乡村基层治理的发展是基础。基于此,以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正明山村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分析问卷结果得到正明山村乡村基层治理存在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农村基层治理发展的建议思考,从而促进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制度的完善,更好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6.
李红莎 《核农学报》2022,(5):1079-1080
<正>新时代来临之际,农村经济在国家整体社会经济体系中所占地位愈发稳固,对全力提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重要推进作用。基于此,人们须对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发展问题引起足够重视,尤其是国家提出并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战略的今天,如何科学、合理地配置农村现有资源,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进程,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课题。农类大学生作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其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培育与提升十分重要;再加上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的贯彻落实为农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所以,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可为加快农村经济现代化发展进程提供强劲动力,也从侧面促进了农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  相似文献   

7.
历史实践证明,乡村稳则基层稳,乡村治理在国家治理中占据重要地位。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治理的领导核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障。农村基层党组织具有保障农村建设、维护农民利益、推动农业发展的功能,但在乡村治理实践中,治理结构、治理体系与治理方式依然存在困境。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对组织建设、协同机制、治理资源等进行改革性创新,构建农村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已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共同富裕、加快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而农村流通体系的建设更是乡村振兴战略格局中的重要一环,是优化农村流通体系结构、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以乡村振兴为背景,对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农村流通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在对淮滨县农村流通市场调研基础上,阐述淮滨县构建农村流通体系的背景、必要性;通过分析淮滨县农村流通体系发展现状,找出淮滨县农村流通发展存在的难点;提出构建淮滨县现代化农村流通体系、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2018年1月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并部署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策,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将迎来重大的战略机遇。为此,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确定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发展阶段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业工程管理创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农业工程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筑牢基石、立梁架柱。农业工程管理创新,推动乡村产业兴旺,促进农民生活富裕,提升生态宜居水平,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但目前中国农业工程管理尚未成体系,工程管理落后于技术管理,经营主体的主体作用与积极性发挥不够等问题突出,农业工程管理方法亟待改进、管理效率亟待提高。新时代农业工程管理关键要在理念与方法上全面创新。该文基于系统论和工程管理理论,创新提出了农业工程全系统整合、全要素集成、全环节优化、全方位协同的"四全"管理方法体系,利用该方法体系分析了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动态控制3个农业工程管理的关键环节,并提出了强化农业工程顶层设计、部门分工、立法建设、监督评价的具体建议。该方法体系可为农业工程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土地整治的内涵重构与系统特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面向农业农村现代化而提出的长远战略部署,目标导向十分明确,关键在于选择可行路径。农村土地整治是地方主体对乡村土地利用转型的能动响应,其本质在于协调乡村人地关系,核心内容是调整土地权属和组织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聚焦土地利用问题,以土地整治为切入点,注重激活与整合乡村人口、土地、产业、政策等关键要素,形成"土地利用转型→农村土地整治→乡村空间重构→乡村转型发展→乡村振兴"的逻辑机制链,可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技术路径。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整治被赋予新的内涵、价值与功能,实践中需重视土地权属调整和确立农民主体地位;土地整治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外界持续输入物质要素才能正常运行,客观上要求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和加强配套制度供给。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国农业工程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赋予了农业工程新的职责和使命,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和发展机遇。大学面临着科技发展的新挑战、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才需求的新变化,未来的教育将更加开放、适合、人本、平等、可持续。农业工程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迫切需要我们思考应如何培养高度智能化的未来农业的创造者、引领者和支撑者;思考如何聚焦本学科专业,坚守农业工程主体地位,使学科专业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该文分析了国际农业工程学科专业的发展,表明国际农业工程人才培养已凸显农业、工程、生物、信息的交叉,交叉融合的核心课程体系已成为专业学生不可替代性的标签。该文认为,强化本专业学生的不可替代性是强化学科专业主体地位和推动学科专业声誉形成螺旋式上升良性循环的关键所在,建议通过4个转变(从注重知识本位向提升素养本位转变,从专业教育向专业+通识教育并重转变,从高度专业化培养向宽专交融合转变和从偏重职业技能向注重全面成长转变),推动"新农业工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农业工程与中国农业现代化相互关系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工程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支撑和物质保障,农业工程技术进步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相关度越来越高。在加快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新要求下,农业现代化面对的是一个更加复杂的社会巨系统,其复杂性、动态性、开放性和异质性不断增加。农业工程作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要素,已不能仅靠本系统的力量孤立发展,而需在农业现代化这一更高层次系统的剧变中发现自身与系统中其他构成因素的关系和相互作用规律,从而更好发挥自身作用,实现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共赢。该文以"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建设路径研究"为基础,综合利用有组织系统和先进生产力构建的理论、工具、方法,通过分析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系统目标、系统构成以及农业工程在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和与其他要素、结构、环境的关系,从而获得农业工程发展的数量、质量、运动量、结构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质量和速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农业工程受现代农业发展环境、要素影响较大,而农业工程则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结构,特别是劳动力、土地、产品的结构产生显著影响并表现出许多同向性,因此农业工程可以通过主动发展、协同发展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并为农业工程自身的发展带来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更多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4.
从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的定位和职能出发,着眼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及目标,以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例,分析了其在科技助力天水市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中发挥的作用,提出了构建产业体系,实现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转变;保障粮食安全,为乡村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坚持科技创新,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构建农业服务体系,加强农业信息...  相似文献   

15.
农村电商与乡村振兴互动发展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实施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经济结构创新、农村技术人才培养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保障,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电商发展的外部环境与内在要求。与此同时,农村电商的发展又在市场拓展、产业升级、资金融通等方面促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了实现二者的高效互动,本文通过构建农村电商与乡村振兴互动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了农村电商网商数量、农特产品市场、农村电商专业人才规模、资金规模4个子系统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动态反馈机制,并基于我国2010—2016年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统计数据对农村电商和乡村振兴的互动性进行了仿真模拟。对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检验表明,模型能够真实地反映农村经济增长过程中农村电商和乡村振兴互动发展的实际系统结构和功能。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整农村电商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参数、农村电商教育投资水平参数、农业财政补贴因子、农村居民消费补贴因子4个政策变量的取值,进一步对农村电商同乡村振兴互动发展的政策进行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影响农村电商与乡村振兴互动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农业财政补贴力度;相关扶持政策在农村电商和乡村振兴互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不同的政策效果,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因此,逐步加大农业财政补贴力度,构建全方位的政策支持体系对于实现农村电商与乡村振兴的互动发展至关重要,同时应根据农村电商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现状,分阶段、有针对性地重点推进相关政策,以促进农村电商与乡村振兴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工程的新发展(英)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中国政府提出的建立和谐、富裕社会的发展目标,以及在新世纪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为农业工程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和新的挑战。该文作者以农业工程下属的7个子方向即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生物与环境工程、农村能源与环境保护工程、农产品加工工程、农业信息工程、农业水土保持工程和土地利用工程分别阐述各自的发展历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后重点发展的方向。从宏观上为农业工程今后的发展绘制了一幅蓝图。论文作者认为,随着农业工程各个方面的健康、快速发展,它将在中国建立和谐、富裕社会,以及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广西农民自主型细碎化耕地归并整治模式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耕地细碎化越来越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该文根据广西龙州县弄农屯实地调研,探究破解耕地细碎化的路径——农民自主型"小块并大块"土地整治模式,以期对创新土地整治实践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借鉴。该文主要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模型定量法和案例研究法。研究结果:1)农民自主型"小块并大块"土地整治模式是农民"自下而上"开展权属调整并主导实施,政府"自上而下"按照相关农田建设标准进行经济补偿相结合的土地整治模式创新;2)该模式机理是,细碎化通过直接或间接影响土地、资本、技术、劳动等耕地利用系统要素,进而影响产量、成本和效率;通过"小块并大块",改进的细碎化与高水平经济发展下耕地利用系统要素重新协调与适应,即"小块并大块"通过调整地块空间位置而调整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重新协调适应;3)弄农屯农民自主型"小块并大块"土地整治模式,通过填平土沟和归并田埂增加耕地面积,通过地块归并显著减少地块数量,完善田间道路和农田水利设施,从而显著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和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以显著增加收益。研究结论:农民自主型"小块并大块"土地整治模式是农民"自下而上"与政府"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典型模式,能够显著降低耕地细碎化程度,促进细碎化与耕地利用系统要素优化与协调,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业工程的发展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明 《农业工程学报》2007,23(9):269-275
阐述了农业工程发展在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农业工程科技有助于推进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为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完备的农业工程高等教育体系,服务于农业、食品、生态和环境领域。系统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农业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文章指出,政府的倡导和政策支持是中国农业工程发展的驱动力,科研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及其创新是关键,产业发展和农民的需求是发展的基础。农业工程有效的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发展,并在很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引导农民合作组织,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技术,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利用,教育培训农民,高效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生产方式,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创造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和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