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袖状胃切除术对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s 4,GLUT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2型糖尿病建模成功的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手术组,检测术前及术后第1、4、8、12周各组大鼠体质量、空腹血糖,术后第12周测定糖耐量、血清胰岛素的水平。取大鼠骨骼肌组织,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骨骼肌组织中GLUT4 mRNA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手术组大鼠术后第1周体质量开始下降(p0.05)、空腹血糖逐渐降低(p0.05)。术后12周口服糖耐量实验明显改善、胰岛素水平升高、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骨骼肌组织中GLUT4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袖状胃切除术能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可能与提高骨骼肌组织中GLUT4 mRNA的表达、缓解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2.
肝脏是代谢的中枢性器官,在糖脂代谢中扮演重要角色。FGF-21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治疗糖尿病新型药物,研究其对肝脏糖代谢影响及机制将为FGF-21成药性提供理论依据。以Hep G2细胞为肝细胞模型,探究FGF-21对Hep G2细胞葡萄糖吸收影响及作用机制。FGF-21处理Hep G2细胞,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GOD-POD)法检测细胞对葡萄糖摄取情况,并检查胰岛素与FGF-21协同作用,蒽酮法检测细胞内糖原含量,半定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GF-21对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s)m RNA表达影响。结果表明,FGF-21可促进Hep G2细胞摄取葡萄糖,与胰岛素具有一定协同作用,增加糖原合成。半定量PCR结果显示在FGF-21作用下,仅GLUT1m RNA表达有所增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GF-21作用时间对GLUT1 m RNA表达量影响,发现FGF-21作用6 h时GLUT1 m RNA表达量倍数增加最大。说明FGF-21可通过增加GLUT1 m RNA表达促进Hep G2细胞消耗葡萄糖,参与糖原合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苹果多酚对糖尿病小鼠血脂、血糖水平和肝、肾、脂肪组织PPARγ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n=12)、模型组(n=12)和苹果多酚干预组(n=36)。通过给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应用苹果多酚对糖尿病小鼠干预治疗60 d。在试验结束时,集中处死鼠,搜集血标本和肝、肾、脂肪组织标本。检测各组大鼠的血MDA、FBG、FINS、TG、TC等浓度。采取RT-PCR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肝、肾、脂肪组织PPARγmRNA的表达。[结果]与Con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MDA、血脂、血糖、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苹果多酚能显著降低小鼠的血清MDA、血脂、血糖、胰岛素水平(P0.05)。与Con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肝、肾、脂肪组织PPARγ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苹果多酚组小鼠肝、肾、脂肪组织PPARγmRNA的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均有明显增加(P0.05)。[结论]苹果多酚能够降低糖尿病小鼠血清MDA、血脂、血糖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提高PPARγmRNA的表达。苹果多酚可能发挥着类似PPARγ激动剂的效用,通过提高PPARγmRNA的表达来调节糖尿病小鼠的血糖、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金雀异黄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根据体重随机将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Gen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干预21 d,称量大鼠体重、脏器重,测定糖代谢、脂代谢相关指标水平。结果显示,Gen可有效减轻PCOS大鼠体重,卵巢和子宫质量;与模型组比较,Gen剂量组血糖指标显著下降,TG、TC、LDL-C水平显著降低,HDL-C水平显著增高;脂肪细胞中瘦素、RBP4水平显著降低,脂联素、GLUT4和IRS-1水平显著提升。综上所述,金雀异黄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血脂及胰岛素抵抗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苦瓜降糖多肽-P对2型糖尿病模型鼠血糖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腔注射链脲霉素及饲喂高脂日粮,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苦瓜降糖多肽-P腹腔注射模型大鼠,进行为期6周的实验.测定指标为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肝糖原、肌糖原、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结果表明:多肽-P注射后,模型鼠血糖、血清胰岛素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及肝糖原、肌糖原含量增加,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酯下降.苦瓜多肽-P可降低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血脂.  相似文献   

6.
以1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5 mg·kg~(-1))诱导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随机分组(正常组、糖尿病组、姜黄素组),每组10只,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8周。结果表明:与糖尿病组比较,姜黄素具有显著降低血糖的作用,增加肝脏肝糖原含量及Akt的磷酸化水平的表达。同时,HE染色观察结果也显示,姜黄素组的肝脏损伤较糖尿病组有所减轻。结果表明,姜黄素具有明显的纠正糖代谢紊乱的作用,其作用机理与其提高机体抗氧化活性,激活Akt信号通路,改善肝脏病理损伤相关联。  相似文献   

7.
栀子苷的降糖作用和对PPARγ受体的激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糖消耗试验表明,栀子苷能显著促进前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小鼠荷糖试验和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血糖试验证实,栀子苷具有剂量依赖性降低小鼠餐后血糖及糖尿病高血糖的作用。通过基于PPARγ受体信号通路的报告基因诱导表达试验,发现栀子苷在体内外的降糖功效,可能与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建立高脂喂养糖尿病小鼠模型,探究高脂对胰岛素剪切成熟的影响。[方法]通过给C57BL/6J小鼠饲喂高脂饲料建立II型糖尿病小鼠模型,通过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IPGTT)法测定高脂糖尿病小鼠血糖浓度,通过酶联接免疫吸附剂测定法检测糖负荷后糖尿病小鼠血液中胰岛素原在总胰岛素中所占的比例,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高脂喂养糖尿病小鼠胰岛中激素原转化酶1(PC1)和激素原转化酶2(PC2)的表达水平及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 stress)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结果]通过高脂喂养C57B6小鼠,当小鼠达10月龄时,IPGTT检测结果表明糖负荷后30、60、120 min高脂喂养组血糖水平与胰岛素原/总胰岛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Western-blot结果表明,PC1和PC2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其原因可能与ER stress信号通路激活相关。[结论]高脂喂养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升高可能与PC1和PC2表达水平降低导致的胰岛素剪切障碍有关,PC1和PC2表达水平的降低是由ER stress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口服和静脉注射重组hGLP-1类似物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胰岛素及胰岛组织病变的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SD大鼠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灌胃组和注射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重组hGLP-1类似物多肽灌胃、hGLP-1类似物基因重组载体尾静脉注射,观察4周内各组大鼠血糖、胰岛素、胰岛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灌胃组和注射组的血糖水平在给药后1~4周明显下降,而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P〈0.01)。灌胃组在各时间点的血糖、胰岛素水平与注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发现,灌胃组和注射组大鼠的胰岛组织病变有所改善。结论重组hGLP-1类似物可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提高血清胰岛素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通草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糖合成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不同剂量通草提取物处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乳腺上皮细胞增殖能力,乳糖/半乳糖检测试剂盒(Lactose/D-Galactose (Rapid) Assay Kit)检测乳腺上皮细胞培养液中乳糖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乳腺上皮细胞乳糖合成相关基因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葡萄糖转运蛋白8(GLUT8)、葡萄糖转运蛋白12(GLUT12)、己糖激酶Ⅰ(HKⅠ)、己糖激酶Ⅱ(HKⅡ)、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1(β-4GALT1)和α-乳清白蛋白(α-LA)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200、400、600μg(生药)·mL-1通草提取物提高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能力(P<0.05),促进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合成分泌乳糖(P<0.05),并显著上调细胞GLUT1、GLUT8、HKⅡ、β-4GALT1及α-LA mRNA表达水平(P<0.05),但对GLUT4、GLUT12和HKⅠ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研究表明,适当浓度通草提取物可提高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能力,并通过上调乳腺上皮细胞GLUT1、GLUT8、HKⅡ、β-4GALT1和α-LA的mRNA表达,促进乳腺上皮细胞合成乳糖。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不同剂量链脲菌素(STZ)1次注射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的建立,了解糖尿病发病机理,以及糖尿病小鼠的生殖能力。方法: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200、150 mg.kg-1 STZ组。腹腔注射不同剂量STZ诱导小鼠糖尿病作为动物模型。葡萄糖测定试纸和尿液分析试纸条联合检测小鼠血糖和尿糖的变化,光镜观察胰岛的组织学改变情况,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胰岛素的水平,并将制作的模型小鼠与正常雄鼠交配。结果:对照组血糖基本无变化,模型组血糖值随时间增加而增加,3周后稳定。高剂量组,血清葡萄糖浓度明显升高(P<0.001),血清胰岛素下降极显著(P<0.001);胰岛破坏严重。低剂量组分小鼠血清葡萄糖升高和未升高组,但血清胰岛素浓度均明显降低(P<0.01),胰岛内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血糖升高小鼠交配能力下降,仅为46.9%,流产率73.9%,畸形率为9%,仔鼠出生死亡率20%。结论:不同剂量的STZ均能诱发糖尿病模型,且影响雌鼠的交配能力和子代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鉴定水翁花提取物2,4-二羟基-6-甲氧基-3,5-二甲基查耳酮(DMC)的PPARγ配体结合活性及其特点。[方法]用GAL4嵌合体报告基因试验检测DMC的PPARγ配体结合活性;用油红O染色法检测DMC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用[3H]-2-脱氧葡萄糖摄取试验检测DMC对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的影响;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经DMC处理的3T3-L1脂肪细胞中PPARγ靶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DMC能以剂量依赖型的方式对PPARγ产生激活作用,促进脂肪细胞的分化,显著提高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摄取率,并且提高脂肪细胞中一些PPARγ靶基因的表达量。[结论]DMC能通过激活PPARγ促进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摄取。  相似文献   

13.
观察大黄素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组织11β-HSDl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机制。采用30只雄性Wistar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给药组,每组10只。模型建立通过高脂饲料喂养结合地塞米松刺激的方式。12周后造模成功,给药组予大黄素200 mg·kg-1灌胃。给药4周后,进行胰岛素耐量试验,检测血糖、血脂、血液胰岛素及皮质酮水平,计算肝指数、内脏肥胖指数及HOMA-IR指数和11β-HSD1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胰岛素抵抗状态显著改善,血糖、胰岛素及血脂水平明显降低,肝指数及内脏肥胖指数也明显下降,同时内脏脂肪组织11β-HSD1基因及蛋白表达明显下调。可见大黄素可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大鼠的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11β-HSD1基因及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观察糖康抗氧化应激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糖康高、中和低剂量组和达纳康组,每日灌胃,定期检测大鼠体重和非空腹血糖;第12周末,消化铺片法观察视网膜微血管病理和形态学改变;化学比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视网膜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及视网膜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无细胞毛细血管条索数明显升高,约为正常组的5.33倍(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可提高血清及视网膜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且以糖康高剂量组最为显著(P0.01),无细胞毛细血管条索数明显降低(P0.01)。糖康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的氧化应激水平,提高糖尿病大鼠血清及视网膜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Leptin(瘦素)对动物生长激素(GH)分泌的影响,以大鼠为试验动物,通过侧脑室注射1 mg Leptin,并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了大鼠垂体GH 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大鼠侧脑室注射Leptin,能显著增加垂体GH mRNA的表达。这一结果证明了Leptin可通过下丘脑调控动物垂体GH的合成与分泌。  相似文献   

16.
试验探索了植物提取的没食子酸(GA)在胰岛素抵抗细胞培养模型中发挥的作用及对高果糖饮食(HFD)诱发糖尿病小鼠肝脏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GA可能通过抑制肝脏炎症来减轻胰岛素抵抗情况,从而使高血糖情况减轻,并通过增强肝糖原合成,抑制肝糖质新生来改善HFD诱发糖尿病的小鼠的肝脏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在胰岛素抵抗的FL8313小鼠肝细胞中添加GA 6.25μg·m L~(-1),可使其吸收葡萄糖量增加19.2%。在口服葡萄糖耐受试验中,GA极大缓解了HFD诱导糖尿病小鼠的高血糖症状,减少了葡萄糖曲线下面积值,并降低内稳态模型中胰岛素抵抗指数。饲喂GA的HFD小鼠的血清果糖肽、果糖胺水平和心血管风险指数评分均显著降低。此外,GA促进HFD小鼠胰岛素上游信号分子表达,包括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受体底物1、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蛋白激酶B和葡萄糖转运蛋白。抑制HFD小鼠体内糖质新生相关蛋白表达,例如果糖-1,6-二磷酸酶,而促进肝糖原合成酶表达和糖酵解相关蛋白表达,包括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醛缩酶。研究结果表明,GA作为1种健康的食品成分,有一定的预防糖尿病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诱导基因1和2在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胰岛素诱导基因1和2(Insig1,Insig2)在猪前体脂肪细胞中的表达规律,分离得到猪前体脂肪细胞,并诱导分化,利用油红O染色提取法测定了细胞中的甘油三酯含量,同时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脂肪细胞分化标志基因、胰岛素诱导基因1和2的表达。结果表明:在猪前体脂肪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Insig1的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Insig2的mRNA表达量在诱导后24 h显著增加(P0.05),而后降低。  相似文献   

18.
富硒麦芽对链尿佐菌素诱发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健康SD大鼠 72只随机分成 3组 ,正常对照组 (Ⅰ组 )和试验对照组 (Ⅱ组 )的饲料硒含量均为 0 1mg·kg-1;补富硒麦芽组 (Ⅲ组 )的饲料硒含量 0 3mg·kg-1。饲喂 5周后 ,Ⅱ、Ⅲ组用链尿佐菌素 (streptozotocin ,STZ)按每千克体重 6 0mg的剂量腹腔注射诱发糖尿病 ,Ⅰ组仅注射等剂量的缓冲液。继续饲喂 4周后观察各组大鼠抗氧化功能及糖、脂代谢变化。试验结果表明 ,补饲富硒麦芽能显著提高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水平 ,降低血糖浓度 ;显著提高正常大鼠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 ,延缓糖尿病大鼠GSH Px和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趋势 ,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提示补充适量的富硒麦芽 ,可增强STZ致糖尿病大鼠的抗氧化能力 ,降低血糖 ,降低脂质过氧化作用 ,改善糖、脂的代谢状态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侧脑室注射Nesfatin-1对雌性大鼠促性腺激素水平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对初情期前雌性大鼠的侧脑室注射Nesfatin-1,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促黄体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和促卵泡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mRNA在垂体中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LH和FSH的浓度。结果表明:在初情期前的雌性大鼠中,Nesfatin-1可促进初情期启动、增加卵巢重量、血清LH水平、垂体LH mRNA和FSH mRNA的表达增加(P0.05);但Nesfatin-1对FSH水平的影响不突出,注射后15min时增加(P0.05),60min不产生影响(P0.05)。侧脑室注射Nesfatin-1后15和60min均能提高血清LH水平,15min时提高更明显(P0.05),但对FSH水平的影响不尽相同。在成年的雌性大鼠中,Nesfatin-1对LH和FSH的分泌不产生影响(P0.05)。Nesfatin-1可通过下丘脑诱导和增强初情期过渡阶段雌性大鼠LH和FSH的释放及LH、FSH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加味桃核承气汤对链脲佐菌素(STZ)t-导形成糖尿病大鼠的血糖、胰岛素及脂类代谢的影响。[方法]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模型组,并设立对照组。加味桃核承气汤水煎剂10mr/(b·d)(1g/ml生药)灌胃56d,检测第14、28、42、56天的血糖和脂类代谢指标,检测第56天的血清胰岛素水平。[结果]加味桃核承气汤可以显著降低模型组的血糖(GLU)、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含量;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各组胰岛素水平差异不显著。[结论]加味桃核承气汤可以通过降低血糖和改善脂代谢紊乱来发挥治疗糖尿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