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19篇
  17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脱落酸(ABA)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调节多种植物生理过程,并在植物应答逆境胁迫的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结构分子生物学分析发现,PYL蛋白具有结合ABA的活性中心。在非胁迫条件下,ABA水平较低,2C型蛋白磷酸酶(PP2C)与蔗糖非酵解型蛋白激酶2(SnRK2)结合,催化其去磷酸化而抑制其活性;在胁迫条件下,ABA水平升高,促进PYL与PP2C结合而抑制其磷酸酶活性,SnRK2靠自身磷酸化激活,又催化碱性亮氨酸拉链(b ZIP)、碱性螺旋-环-螺旋(b HLH)等类型转录因子,调控下游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也可由SnRK2直接催化下游抗性相关蛋白磷酸化。本文概述了在ABA胁迫下,PYL,PP2C和Sn PK2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建议将PYL、PP2C和SnRK2分别称做ABA信号转导途径的直接受体、第二信使和第三信使,建立玉米中复杂的脱落酸信号上淳传递网络。  相似文献   
2.
云南、贵州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大斑病是云南和贵州省玉米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本文对2008年和2009年在云南、贵州采集分离获得的45份大斑病病菌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结果在云南共鉴定出12、13、3N、123、12N、13N、23N、123N等8个生理小种,其中123N小种出现频率最高,为30%;在贵州共鉴定出123、13N、23N、123N等4个生理小种,其中123N小种是主要小种类群,占53.3%。云南的大斑病菌菌株对Ht〖STBX〗1〖STBZ〗、Ht2、Ht〖STBX〗3〖STBZ〗和HtN基因的毒性频率分别为73.3%、73.3%、90%和80%,而贵州的菌株则分别为80%、80%、100%和93.3%。两省菌株的毒性随着抗性基因组合的复杂性增加而下降,对4基因组合的毒性频率分别为30%和53.3%;贵州的菌株毒性较云南菌株为高。云南的小种构成较复杂,而贵州小种的毒性更强。  相似文献   
3.
将 4个桑树品种的一年生枝条冷藏 2 0d后 ,用ABT生根粉和吲哚乙酸溶液处理插条 ,在蚕种催青室自动控制温补湿条件下无土催根。虽然不同桑树品种用不同药剂处理后 ,发根率和发根数存在显著差异 ,但各品种都能达到80 %以上的发根率和 2 5条左右的发根数。待新根刚突破皮层时移栽苗床 ,基本都可成活  相似文献   
4.
玉米乙烯应答元件结合蛋白基因启动子克隆与功能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给玉米转基因研究提供更多的非生物逆境诱导启动子,寻找只在逆境胁迫条件下适当驱动外源抗逆基因的表达,在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基础上,克隆与水稻DREB1B转录因子基因同源的玉米乙烯应答元件结合蛋白基因sb CBF6的启动子psb CBF6,在非生物逆境应答元件分析和实时定量PCR验证其非生物逆境胁迫响应特性后,用以构建驱动报告基因GUS的表达载体,并使用基因枪法转化玉米愈伤组织,通过愈伤组织的GUS荧光值与荧光素酶发光值的比值,评价psb CBF6启动子在非生物逆境胁迫及激素诱导条件下的驱动活性。结果表明,sb CBF6基因在各种非生物逆境胁迫下差异表达。psb CBF6启动子长1 479 bp,存在多种与非生物逆境胁迫应答相关的调控元件,可在非生物胁迫条件下驱动外源抗逆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诱导表达。试验结果为研究抗逆转基因玉米提了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壳寡糖叶面喷施对玉米耐旱性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壳寡糖持续时间不长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在自然干旱条件下多次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壳寡糖,调查其对不同玉米杂交种抗旱相关生理指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叶期、10叶期和15叶期叶面喷施壳寡糖,叶片相对含水量均较清水对照显著提高,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较清水对照显著降低,吐丝期、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行数和百粒重的影响不显著,行粒数和穗粒重较清水对照显著提高,而且以0.3%浓度壳寡糖处理的作用更为明显。由此说明,在干旱胁迫下叶面喷施壳寡糖对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可通过对行粒数的影响而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6.
在构建玉米蔗糖非酵解型蛋白激酶2(SnRK2)基因家族表达载体的过程中,因为表达载体可供选择的多克隆位点较少,且有些还与目的基因同源,所以采用转移PCR(T-PCR)扩增技术替代通常的酶切连接方法。为避免错误连接或未连接的第一轮T-PCR中间产物对退火温度不同的第二轮扩增循环产生干扰,本研究对T-PCR接头引物3'-端和5'-端的两段序列及其退火温度、引物、供体质粒和目标质粒模板的浓度,特别是温度循环程序进行设计和筛选,并用扩增构建的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筛选阳性克隆,进行菌液PCR和测序验证。结果表明,在两条引物3'-端序列理论退火温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T-PCR第一轮扩增的退火温度以低于或接近其中较低的理论退火温度为宜。但在两条引物3'-端序列理论退火温度相差较大的情况下,则应高于其中较低的理论退火温度。T-PCR第二轮扩增的退火温度,适当低于两条引物理论退火温度的平均值。按优化的温度循环程序,从供体质粒pMD19-T扩增ZmSnRK2基因家族8个成员的编码序列,并整合到目标载体pHBT95启动子下游特异位点,重组率达60%以上。综上表明,T-PCR对没有适用多克隆位点的载体构建的实用性较强。本研究通过优化的温度循环程序为表达或诱变载体构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分析27个代表番茄不同发育阶段和生物反应的组织特异性、含有152 635个独立EST数据库的数码表达,发现果胶裂解酶基因 (pectate lyase, SlPEL) 和番茄AP2 Like (SlAPL)的转录受果实成熟的调节。以授粉后不同发育时期的番茄(品种为美味樱桃)果实为试材, 用半定量PCR和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SlPEL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授粉后12 d,其表达水平明显上升;授粉后16~18 d,达到第一个小高峰;28 d到最高峰;从28 d到完全成熟逐步下降到第一个小高峰的水平。SlAPL的表达模式与SlPEL类似,但其表达启动的时期迟于SlPEL。从授粉后25 d,SlAPL转录启动;授粉后28~32 d,其转录水平上升到第一个小高峰;39 d达到最高峰,以后到完全成熟略有下降。该研究也印证利用EST的数据库进行基因数码表达分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干旱胁迫下玉米根系性状和产量的QTLs分析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以N87-1(耐旱)×9526(敏感)的F2群体为作图群体,构建了包含103个SSR标记的连锁图谱,在干旱胁迫与正常灌溉两种环境下对183个F3家系的初生根数、根干重和产量等3个性状进行表型鉴定,用复合区间法对这些性状进行QTLs检测(LOD>2.5)。结果表明,在两种环境下根数与根重都呈正相关,仅在胁迫环境下根重与产量呈正相关;在  相似文献   
9.
在众多玉米转化方法中,农杆菌法是很有发展潜力的手段之一,它具有诸多优点:操作简便,一次性处理材料量大,成本低,可转化的外源DNA长,且外源基因大多为单拷贝插入.  相似文献   
10.
玉米耐旱自交系在干旱条件下的mRNA差异表达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用16%PEG-6000对玉米耐旱自交系“81565”进行模拟干旱处理,用DD-PCR技术研究干旱与正常浇水对照的mRNA差异表达,发现3个干旱条件下差异表达的特异片段MD1、MD2和MD3。MD1和MD2在干旱条件下减量表达,MD3为干旱诱导表达。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对表明,MD1与玉米叶绿体基因组中编码参与RNA转录本Ⅱ型内含子剪切的成熟酶的matK基因有93%的相似性,MD2与极端耐旱的Sporobolus stapfianus的丝氨酸/苏氨酸2C型蛋白磷酸酶基因PP2C的相似性达99%,MD3与属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类的水稻metacaspase基因有99%的相似性。根据各自序列相似同源基因的功能推测,MD1、MD2和MD3三个片段可能与“81565”的耐旱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