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以葛根、薏米、芡实和山药混合超微粉为主要原料,枸杞子、蓝莓、低聚果糖和麦芽糊精为辅料,开发出一种延年益寿型复合固体饮料。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混合超微粉、枸杞子、蓝莓和低聚果糖的添加量;在此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原辅料的最佳配比。其结果为混合超微粉(葛根、薏米、芡实与山药的混合比例为1∶1∶1∶1)28%,枸杞子14%,蓝莓8%,低聚果糖33%,麦芽糊精17%。本研究将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葛根、薏米、芡实和山药混合超微粉为主要原料,枸杞子、蓝莓、低聚果糖和麦芽糊精为辅料,开发出一种延年益寿型复合固体饮料。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混合超微粉、枸杞子、蓝莓和低聚果糖的添加量;在此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原辅料的最佳配比。其结果为混合超微粉(葛根、薏米、芡实与山药的混合比例为1∶1∶1∶1)28%,枸杞子14%,蓝莓8%,低聚果糖33%,麦芽糊精17%。本研究将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甜茶超微粉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具有保健功能的甜茶超微粉低糖酸奶最佳配方进行初步探讨,确定最佳配方为甜茶超微粉添加量0.2%,稳定剂添加量0.075%,白砂糖添加量6%。在此配比条件下,甜茶超微粉低糖酸奶口感、风味较好,营养价值高。  相似文献   

4.
探究一种适宜中老年人食用,具有益生元功效的银杏早餐营养粉固体饮料的工艺及配方。以银杏粉为主要原料,辅以薏米、脱脂奶粉、红枣及山楂,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分别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各原料的配比对产品品质的影响;并且加入一定量的低聚木糖,以白砂糖作为甜味剂,麦芽糊精为稳定剂,探究最佳添加量。最终得到银杏早餐粉最佳配方为:银杏36.4%,薏米12.1%,脱脂奶粉18.2%,红枣6.0%,山楂6.0%,低聚木糖2.5%,白砂糖9.1%,麦芽糊精9.7%;同时,水的最适冲调温度为80℃。  相似文献   

5.
以南瓜子为主要原料,以白砂糖、柠檬酸、蓝莓香精和花青素为辅料,开发一种花青素南瓜子。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白砂糖、柠檬酸、花青素和蓝莓香精的添加量。在此基础上,通过L_9(3~4)正交试验,确定原辅料的最佳配方为:白砂糖、柠檬酸、花青素和蓝莓香精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0.4%,12%,0.2%。进一步研究生产花青素瓜子的主要工艺条件为:喷香液(正交试验最佳配方)喷洒量为25 mL/30 g(瓜子);瓜子去膜良好后煮制入味,在100℃下烘烤225 min,在130℃下爆炒8 min。为花青素瓜子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南瓜子为主要原料,以白砂糖、柠檬酸、蓝莓香精和花青素为辅料,开发一种花青素南瓜子.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白砂糖、柠檬酸、花青素和蓝莓香精的添加量.在此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原辅料的最佳配方为:白砂糖、柠檬酸、花青素和蓝莓香精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0.4%,12%,0.2%.进一步研究生产花青素瓜子的主要工艺条件为:喷香液(正交试验最佳配方)喷洒量为25 mL/30 g(瓜子);瓜子去膜良好后煮制入味,在100℃下烘烤225 min,在130 ℃下爆炒8 min.为花青素瓜子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探究一种适宜中老年人食用,具有益生元功效的银杏早餐营养粉固体饮料的工艺及配方.以银杏粉为主要原料,辅以薏米、脱脂奶粉、红枣及山楂,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分别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各原料的配比对产品品质的影响;并且加入一定量的低聚木糖,以白砂糖作为甜味剂,麦芽糊精为稳定剂,探究最佳添加量.最终得到银杏早餐粉最佳配方为:银杏36.4%,薏米12.1%,脱脂奶粉18.2%,红枣6.0%,山楂6.0%,低聚木糖2.5%,白砂糖9.1%,麦芽糊精9.7%;同时,水的最适冲调温度为80℃.  相似文献   

8.
以大米、黑米、青稞、荞麦为原料,添加蓝莓花色苷、海参、白砂糖等辅料,探究具有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速食粥的最佳工艺参数。以酶解温度、蓝莓花色苷的含量、白砂糖添加量为单因素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速食粥进行感官评价,从而确定最合适的配方和工艺。结果表明,黑米、荞麦、青稞、大米的配比为10.7∶7.1∶25.2∶17.2,在此基础上海参添加量0.3%,蓝莓花色苷添加量21%,白砂糖添加量6%时,制得的速食粥复水性好、香气浓郁、口感细腻。  相似文献   

9.
以蓝莓和山药为主要原料,白砂糖、柠檬酸等为辅料制备复合饮料,并加入适量的稳定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蓝莓山药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组合为山药汁30%,蓝莓汁25%,白砂糖9%,柠檬酸0.18%,CMC-Na 0.20%。  相似文献   

10.
以蓝莓、红树莓为主要原料,添加白砂糖、柠檬酸等辅料进行复合果汁的配方及稳定性研究。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根据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得出蓝莓红树莓复合果汁的最优配方为蓝莓汁用量30 g,红树莓汁用量20 g,白砂糖用量10 g。柠檬酸用量0.30 g,加水量100 g。通过筛选,选出适合蓝莓红树莓复合果汁的稳定剂,对选出的稳定剂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复配稳定剂的最佳添加量为黄原胶0.02%,羧甲基纤维素钠0.04%,海藻酸钠0.02%。在此配方条件下,研制的复合果汁饮料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组织状态稳定,并具有保护视力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
采用超低温超细粉碎技术将绿茶粉碎,以绿茶超细粉和高筋面粉为主要原料,研究绿茶超细粉营养面包的制作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绿茶超细粉营养面包的最佳配方为:在基本配方的基础上。添加300目绿茶粉2%、食盐0.5%、白砂糖20%、面包改良剂0.5%。按此配方制作的面包不仅风味口感俱佳,而且具有营养与保健的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新鲜雷竹笋进行试验,探索出一个能显著提高雷竹笋的保鲜期限的方法。雷竹笋采后,现场进行冰水混合物冷却,而后使用壳聚糖覆膜并真空包装冷藏保存。贮藏期间测定雷竹笋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C、可溶性还原糖、失重率、粗纤维和粗脂肪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现场冷却可有效保持试材中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C和可溶性还原糖的含量,同时能够降低试材的失重率以及抑制其纤维素含量的增加。现场冷却配合壳聚糖覆膜,可以实现雷竹笋的中长期保鲜,其保鲜期可达80天以上。  相似文献   

13.
竹笋壳黄酮提取液抑菌效果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竹笋壳黄酮的提取方法及其提取液的抑菌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证明了竹笋壳黄酮提取液有与竹叶黄酮相当的生理活性,从而给竹笋壳的废品回收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设施栽培水竹出笋及幼竹高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设施栽培条件下水竹出笋及幼竹高生长的规律,对设施栽培水竹笋期、退笋率及新竹高生长进行观测,以露天栽培水竹为对照进行对比研究,其中笋期调查以2天为1个观察单元,以笋尖露出地面1~2 cm为标准开始记录,幼竹高生长每天观测1次,至幼竹抽枝展叶高生长基本停止为止.结果表明,设施栽培水竹笋期比露天栽培水竹笋期提早15天,露天栽培水竹总发笋数量占设施栽培水竹总发笋数量的85.1%,设施栽培具有提早出笋和提高出笋量的作用.设施栽培母竹较露天栽培母竹出笋率高16.6%,设施栽培有利于母竹孕笋.设施内外水竹幼竹生长速度都遵循慢—快—慢节律,但设施内幼竹高生长期比露天幼竹高生长期略长,设施内幼竹平均高度高于露天幼竹平均高度.  相似文献   

15.
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选择双孢菇粉、糖粉和黄油添加量为单因素进行梯度试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双孢菇饼干的制作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以低筋面粉量为烘焙百分比100%,双孢菇粉10%,白砂糖35%,黄油70%,全蛋液15%,奶粉5%,面火180℃,底火190℃下焙烤15 min得到的双孢菇饼干感官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6.
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选择金针菇粉、核桃油、白砂糖和蜂蜜添加量为单因素进行梯度试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金针菇花生粘的制作工艺。结果表明,试验研究丰富了花生粘的品种,拓展了金针菇的开发应用,满足了人们的多样化需求。  相似文献   

17.
对软包装笋热杀菌工艺进行了研究。以菌落总数作为评价指标,选择料液比(m笋∶V臭氧水)、臭氧水浓度、处理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料液比为1∶8,臭氧水质量分数为4 mg/kg,处理时间为5 min时,减菌化效果最佳;以菌落总数作为评价指标,选择杀菌温度、升温时间、恒温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杀菌温度为110℃,升温时间为4 min,恒温时间为15 min时,常压热水喷淋杀菌效果最佳。通过比较该工艺与传统工艺在杀菌后产品的色泽、组织形态和风味,表明采用该工艺灭菌的软包装笋在品质方面均优于传统工艺。  相似文献   

18.
小浆果采收后容易出现组织软化、腐烂变质等问题,加工成产品可以提高小浆果的利用率。本试验以树莓、蓝莓和蓝靛果为原料,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小浆果复合饮料的配方。在此基础上,以稳定系数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饮料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小浆果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树莓原汁添加量20%,蓝莓原汁添加量5%,蓝靛果原汁添加量10%,白砂糖添加量10%,此条件下饮料感官评分为98.13±1.50分;最佳复合稳定剂组合为0.22%羧甲基纤维素(CMC),0.11%结冷胶,0.06%黄原胶,小浆果复合饮料的稳定系数最高,为0.97±0.001。在最佳条件下得到的小浆果复合饮料感官评分为97.64±2.0分,饮料酸甜适口,状态均匀,具有小浆果的独特香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