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究脆弱性、风险偏好对农户稻虾共养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机理。【方法】利用熵值法和二元Probit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脆弱性显著负向影响农户的稻虾共养技术采纳行为;风险偏好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稻虾共养技术采纳行为;风险偏好在脆弱性与技术采纳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为推动稻虾共养技术推广和扩散,应对农户开展技术培训、引导农户进行风险管理,科学地评价农户的风险偏好特征。  相似文献   

2.
基于湖北、湖南和安徽省共980份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和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从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两个方面实证分析了社会资本对农户采纳稻虾共养技术决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社会参与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社会网络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的影响效果不显著;2)社会信任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即信任周围邻居传播的技术信息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而信任网络电视等大众传媒传播的技术信息仅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技术采纳行为;3)从不同经营规模探究发现,对于规模户而言,参与技术推广活动、信任农技推广单位传播的技术信息对其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于小农户而言,参与村集体选举活动、信任周围邻居和网络电视等大众传媒传播的技术信息对其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在未来技术推广过程中应更加重视社会资本对农户技术采纳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基于江苏省和湖北省共612份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学习能力对其稻虾共养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农户理解能力、交往能力显著正向影响其采纳稻虾共养技术,而其文化程度的影响程度不显著;政府农技培训仅显著正向调节农户理解能力和交往能力与稻虾共养技术采纳行为;农机雇佣服务、运输服务对农户学习能力与稻虾共养技术采纳行为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认知因素在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和行为变化的跨理论模型分析框架,运用广义有序log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认知因素对节水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户认知对农业节水技术采纳行为意向具有统计显著影响.高感知严重性、感知脆弱性、自我效能和反应效能将导致更高水平的农业节水技术行...  相似文献   

5.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是缓解耕地资源退化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结构性社会嵌入理论,利用黑龙江省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57.0%的农户采纳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其中,47.1%的农户采纳深松技术,33.3%的农户采纳免耕技术,28.0%的农户采纳秸秆还田技术,8.1%的农户采纳测土配方技术。政策支持、农户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技术服务可获得性和土地经营规模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正影响,农户年龄对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负影响。因此,提出发展乡村社会规范提高农户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同,强化技术服务主体激励,提高服务供给能力,优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政策支持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韩洪云  杨增旭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23):4962-4970
 【目的】研究农户逐步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行为的技术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实地调研数据,采用T检验和Bivariate Probit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样本地区农户“未采纳”、“部分采纳”和“完全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行为在技术效果上存在显著差异。地块特征、技术指导对农户“部分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农户的年龄对农户“完全采纳”该技术呈显著负相关;而农业收入比重、农户的耕地面积、施肥观念、技术理解能力、技术指导、技术获得对农户“完全采纳”该技术的行为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农户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具有显著的增收效应。农户耕地采用平均分地的分配方式、与农技人员联系不方便会导致农户“未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而农户的年龄偏高、农业收入比重相对较低、耕地面积相对较小、具有传统施肥观念、未能全面理解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缺失配方卡是农户“部分采纳”该技术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基于四川省猕猴桃主产区的农户调研数据,构建Probit模型,从合作社引导及农户邻里示范2个视角实证分析农户采纳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合作社引导及邻里示范能显著促进农户对安全生产行为的采纳,尤其对于安全认知水平较高的农户。因此,为规范农户安全生产行为,需要充分发挥合作社的引导作用和邻里农户的示范作用,尤其需要合作社优先对安全认知水平较高的农户进行相关技术服务与培训,然后通过邻里示范效应对没有采纳安全生产行为的农户进行扩散。这样双管齐下才能有效促进农户对安全生产行为的采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我国耕地质量持续提升的迫切需求和农户有机肥技术采纳持续性较低的问题,基于蔬菜主产区6个省份的1 667份农户调查数据,将信息能力纳入农户技术采纳决策模型,采用负二项回归和非参数Bootstrap方法,从理论和实证2个层面,对信息能力影响农户有机肥持续采纳行为的效果进行研究,并进一步验证收入不确定性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信息能力在1%水平上显著促进农户有机肥持续采纳行为,边际效应为0.740;2)信息能力对年龄≤52岁和受教育年限≥9年的农户的有机肥持续采纳行为影响最大,影响的边际效应分别为0.808和0.789;3)收入不确定性在信息能力对农户有机肥持续采纳的影响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其边际效应系数为0.035。政府应适时更新农业技术推广形式、完善生产经营配套的信息技术基建设施、提供针对性的信息培训服务,凭借提高信息能力促进农户有机肥持续采纳。  相似文献   

9.
宾幕容 《农业展望》2024,(1):110-116
农户是发展中国家最为重要的经济组织,探索农户生态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一般规律,对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生态转型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有关农户生态农业技术采纳,研究脉络普遍遵循“行为认知—行为意愿—行为响应—行为效果”的递进逻辑主线,重点关注了农户生态农业技术采纳行为认知、行为意愿、行为响应的显著影响因素以及行为效果。基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关注技术领域以及所处时代发展环境差异,现有研究结论不尽相同,存在一定差异性。这些研究为更深入地探讨农业生产方式的生态转型提供了理论与方法支持,但有关农户技术采纳后的行为优化、心理效应以及激励政策组合的叠加效应等研究尚具有较大的拓展空间。最后,提出了优化制度环境、注重科技创新、加强宣传引导等有助于提升农户生态农业技术采纳程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厚华  徐进  李梅芳 《农学学报》2023,13(7):94-100
基于山东省烟台市405名苹果种植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对绿色生产行为采纳对收入的影响效应以及新媒体营销对绿色生产行为增收过程中的中介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讨论了绿色生产行为采纳对不同收入农户的影响差异和机制。研究发现,绿色生产行为采纳可以显著提升苹果种植户收入,即绿色生产行为采纳对农户增收效应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对于低收入农户的增收效应显著高于中高收入农户;新媒体营销是促进苹果种植户绿色生产行为增收的中介变量,其间接影响占比为53.49%,表示农户采纳新媒体营销的渠道越多,对于农户增收效应的正向影响越强。因此,增强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增收效应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新媒体营销参与,强化政策帮扶精准度,以期实现农户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11.
农户农业新技术采用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半结构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南宁市江南区吴圩镇农户新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新技术产生的高经济效益是农户采用新技术的动力;户主的文化程度越高、家庭劳动力越多,采用农业新技术的意愿越强;户主年龄越小,越愿意采用农业新技术;政府对农民提供补贴和信贷支持,有利于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掌握新技术难度越大,农民采用意愿越小;采取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示范等有效的农业技术服务方式,有利于加快农业新技术推广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深入了解广东省江门地区农户对新技术采用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探索未来江门地区乃至广东省新技术推广工作的努力方向.[方法]以水稻“三控”施肥技术为例,以江门地区404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广东省江门地区农户新技术采用行为影响因素中,技术接受难易程度、采用“三控”技术比传统种植的增产量、参加农技培训班次数、培训班对农户帮助情况与农户采用新技术的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尤其是技术接受难易程度、采用“三控”技术比传统种植的增产量与农户采用新技术的意愿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男性在新技术采用中起着决策的主导力量.[建议]应创新技术培训内容和方式、加强示范展示基地建设、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力度,以提高农民新技术采用率,促进农业新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13.
基于北京市叶类蔬菜主产区(县)调研数据,系统地分析了北京市叶类蔬菜生产技术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分析结果表明,在技术采纳行为方面,设施蔬菜不同生产技术对蔬菜生产的重要性不同,农户对相关技术的认知与使用情况也是千差万别;在技术采纳意愿方面,病虫害防治技术需求最为强烈,面向现代农业的蔬菜信息技术虽然普及率不高,但是其应用潜力巨大。最后,从农户和技术角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杜士贵 《安徽农业科学》2014,(27):9573-9576
基于库尔特·勒温的人类行为公式,农民对农业科学技术的采纳是农民从农业生产实际需求出发,并在生活空间环境影响下针对适宜技术的有目的的决策选择行为,这一决策行为是农民、环境、技术以及技术传播媒介等因子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这四个行为因子入手,分析各个行为因子对农民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最后从农业技术有效供给与需求耦合性的视角,提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为考察经济林复合经营技术采用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明晰经济林复合经营技术增收效益的约束条件,本研究利用浙闽赣3省568户农户抽样调查数据,用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经济林复合经营技术采用能显著增加农业收入,原因在于增加了农户农业劳动时间,尤其是对低禀赋农户的作用更明显。通过反事实估计发现,复合经营技术的增收效应在不同技术采用状态的农户家庭中均存在。对于已采用技术的农户,经济林复合经营技术的增收效应仅在高禀赋农户中产生。对于未采用技术的农户,经济林复合经营技术的增收效应在所有农户中均存在。本研究为理解经济林复合经营技术影响农户收入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也为进一步促进技术扩散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用行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基于武陵山茶叶主产区634个农户调研数据,通过构建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分析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并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进一步探讨技术采用行为对农户不同茶叶收入水平的影响及差异.结果表明:1)农户对品种改良、土壤改良与生物农药单项技术的采用率...  相似文献   

17.
通过问卷分析、田野观察和深度访谈等方法对湖北省的稻农进行了实证调查,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二元logit模型,从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生产特征以及外部环境特征4个方面对影响农户水稻新品种选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找出影响湖北省稻农对水稻新品种选择的关键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是否采用水稻新品种主要取决于采用新品种的成本和预期收益;农户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以及健康状况等个人、家庭社会经济特征对水稻新品种选择有显著影响,农户水稻种植面积对新品种选择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 Farmer adop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 and biopesticides was found to be positively correlated. ● The technical environment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farmers’ adop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s and biopesticides. ● Technology training and local accessibility to new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enhanced both the adop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s and biopesticides. ● Exchanging information about production techniques with others generally increased the likelihood of adopting organic fertilizers by 6%. Excessive application of mineral fertilizers and synthetic pesticides poses a substantial threat to the soil and water environment and food security. Organic fertilizer and biopesticides have gradually become essential technology for reducing mineral fertilizer and pesticide inputs. In the process, the technical environment is critical for promoting farmer behavior related to the adop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 and biopesticid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technical environment on farmer behavior related to the adop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 and biopesticides based on a survey of 1282 farmer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China, using the bivariate probit mode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farmer behavior related to the adoption applying organic fertilizer and biopesticide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2) the technical environment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farmer behavior related to the adop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 and biopesticides; and (3) the technical environment had a heterogeneous effect across different groups of farmers. This research provides insights useful for promoting organic fertilizer and biopesticides to farmers. It can be helpful to bundle relevant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conduct technology training for farmers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information networks.  相似文献   

19.
农户是农业技术的最终接受者和采用者,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具有主导地位。为提高农业技术采用率,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本研究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农户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并从以上3个方面进行了文献评述。通过上述研究,本研究旨在推进进一步深入研究农户农业技术采用行为,促进农业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