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毅 《北京农业》2001,(11):19-19
1、惠 果实圆锥形,平均单果重21克.着色容易且颜色比丰香深,可省去以改善着色为目的的整理果实作业,而且采收后仍可继续着色.在着色七成左右时采收,贮藏5天后颜色、色泽俱佳.果肉淡红色,香气浓,酸味中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12%.硬度同丰香.着花数少因而无须疏果.果实数比丰香少20%~30%,而且整齐度极高,管理省力.畸形果少,商品果率高(比丰香高10%~21%).  相似文献   

2.
草莓是浆果,难久贮,若开发加工成方便保健食品,则可缓解鲜销压力,避免霉烂损失,又能满足多种消费需求,实现增收。 1.草莓浓缩汁。将成熟的莓果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入榨汁机分离汁液,或放入容器中人工捣碎成浆液,用3层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草莓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2年,世界草莓的产量为726.9万t,栽培面积30万hm2,其中中国的产量占1/3。虽然中国的草莓产量最高,但在生产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缺乏安全生产技术、品种退化严重、生产劳动强度大、新技术应用不够等。我国草莓发展的主要趋势为: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培育脱毒大苗是实施高效生产的前提,提高内在品质是占领市场的基础,转变栽培模式,提高生产效率是增加效益的保障,新品种、新模式将带领草莓产业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骏 《现代化农业》2001,(11):25-26
草莓属于蔷薇科草莓属(Fragaria L.)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植株矮小,果实为浆果,在我国南北方均可栽培.草莓果实色泽鲜艳,柔嫩多汁,富含钙、磷、铁和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成分,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水果.但由于其含水量高,组织柔嫩,易受机械损伤和微生物侵染而导致腐烂变质,而灰葡萄孢霉菌是草莓腐烂的主要致病菌.草莓在常温下放置1~2d就开始变色、变味以致腐烂,商品率很快下降.因此,如何延长草莓果实的贮藏期或货架寿命,是生产和销售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一些草莓采收后贮藏保鲜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快速鉴定草莓病毒病种类以预防病毒病扩散,根据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SVBV)、草莓斑驳病毒(strawberry mottle virus,SMoV)、草莓轻型黄边病毒(strawberry mild yellow edge virus,SMYEV)、草莓白化病毒(strawberry pallidosis-associated virus,SPaV)、草莓病毒1(strawberry virus 1,StrV-1)和芸薹黄化病毒(brassica yellows virus,BrYV)的基因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能够同时检测这6种病毒的多重PCR方法。该多重PCR反应体系中,2×SanTaq PCR Master Mix用量为10 μL,上下游引物(10 μmol/L)用量为4 μL,其中SVBV为0.25 μL、SMoV为0.50 μL、SMYEV为0.10 μL、SPaV为0.15 μL、StrV-1为0.50 μL和BrYV为0.50 μL,模板1 μL,ddH2O为5 μL,总体积20 μL。多重PCR反应程序设定为:94 ℃预变性5 min,94 ℃变性30 s,53 ℃退火30 s,72 ℃延伸120 s,最后72 ℃延伸10 min,循环数为35。该检测体系的灵敏度可以达到107 copies/μL。该多重PCR方法可以同时实现6种草莓病毒的高效快速检测,为草莓病毒病的早期发现和针对性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草莓色红艳丽、酸甜多汁、浓郁芳香、营养丰富,具有消积、清胃、美容、增智、抗衰老、促进食欲、抑制种瘤细胞生长等作用.草莓是浆果,贮藏、运输困难,因此,将其加工成草莓系列食品既可避免霉烂损失,又能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研究具有较强生态适应性和较高实用价值的新型野生草坪草资源,为在关中平原及气候相似地区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同时为草坪草新品种选育提供思路.[方法]选择坪用性状表现较好的3种秦岭野生草莓即野生黄毛草莓(Fragaroa nilgrrensis Schlecht)、森林草莓(Fragaroa vesca L)及五叶草莓...  相似文献   

9.
草莓在我国是广受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同时也是具有极大经济价值的重要作物之一。目前,我国多数地区已经基本实现了日光温室草莓的栽培,并且栽培的状况较为理想。当然,如果想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较好的提升草莓栽培的产量与质量,就应该对日光温室草莓栽培技术开展更为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因此,本文根据这一问题,对日光温室草莓栽培技术进行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草莓味美多汁,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由于草莓成熟浆果自然保鲜期只有1~2天,因此其加工技术就显得较为重要。现笔者就自己的一些实践经验,并查阅国内相关资料,介绍六种草莓食品的加工制作方法,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潘轶民 《农技服务》2006,(10):57-58
(一)什么是草莓脱毒苗? 草莓脱毒苗就是彻底去除了草莓体内的全部有害病毒的优质种苗。众所周知。草莓和其他无性繁殖作物(马铃薯、山芋、大蒜)一样是靠营养体(子苗)来繁殖种苗的。自然界有几百种病毒对作物有害.这些病毒主要是通过被昆虫(蚜虫、红蜘蛛,椿象等)咬嚼的伤口侵入植物体内.并蔓延全株的根、茎、叶、花各种组织中。随着无性繁殖世代的延续而逐年加重。目前已发现有12种病毒对草莓生产造成影响,其中草莓斑驳病毒、草莓黄边病毒、草莓镶脉病毒和草莓皱缩病毒4种病毒危害较大。感染了病毒病的草莓果实一年比一年小,畸形,品质差,叶子皱缩,生长缓慢,并逐年加重。对病毒病目前还没有药剂可以防治。近几年各地先后从美国、日本引进大果型优良品种,在生产上种植2~3年后产量明显下降,草莓果子变小.产量越来越低,其原因就是病毒病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草莓色艳味香、酸甜多汁、营养丰富,具有清胃消积、美容增智、抗癌缓老等保健功效.但草莓是浆果,难久贮,因此,将它制成风味保健食品既可缓解鲜销压力,避免霉烂损失,又能满足市场需求,实现增值增收.  相似文献   

14.
<正> 可北省草莓种植面积25万亩(1亩=667平方米),其中满城、成安等地的草莓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由于近年来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及大量施用化肥,造成草莓产品农药污染严重,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为了尽早解决这一问题,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河北省植保总站、河北省土肥总站1998年开始组织全省有关科技人员,依据生产上成功的技术和经验,引进国内最新的科研成果,在经过充分试验验证和示范应用的基础上,制定了无公害草莓生产技术规程(河北省地方标准,标准号:DB13/T471-2001)。该项规程全面贯彻《无公害蔬菜生产—农药使用准则》和《无公害蔬菜生产—肥料施用准则》的要求,提出了每亩单茬产1000~1500公斤草莓的肥料、农药使用原则和要求、生产管理等系列措施,规范了物理、生物、生态和化学方法防治病虫的措施。通过全省3年的示范证明,严格按“规程”操作实施,生产出的草莓无农药污染、硝酸盐含量不超标。2000年在全省示范区抽样,委托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草莓中农药残留和硝酸盐含量符合国家有关蔬菜卫生标准(GB4788-84,GB5127-85,GB14868-94)的规定。  相似文献   

15.
草莓花芽分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道了在长春气候条件下春香、宝交早生、戈雷拉、达娜的花芽分化时期、花芽分化所需的温度、日照、幼苗生长情况及保证有效花的农业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病毒侵染直接影响草莓的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快速检测及鉴定病毒是病毒防治的前提。本研究以‘丰香’草莓和‘哈尼’草莓为试材,利用小RNA(sRNA)测序结合RT-PCR技术对2种栽培草莓品种中存在的病毒进行了研究。对sRNA测序结果进行组装和注释,结果表明:在混合样品中共有242个contigs比对到5种草莓病毒,分别为草莓白化病毒(strawberry pallidosis associated virus,SPaV)、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SVBV)、草莓斑驳病毒(strawberry mottle virus,SMoV)、草莓毛形病毒3(strawberry crinivirus 3,SCrV 3)和草莓毛形病毒4(strawberry crinivirus 4,SCrV 4)。利用RT-PCR技术对sRNA测序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SMoV、SVBV和SCrV 3在‘丰香’草莓和‘哈尼’草莓中均检测到,而SPaV和SCrV 4只在‘哈尼’草莓样品中检测到。本研究利用sRNA测序技术鉴定了2个草莓品种中存在的病毒,首次在我国生产的同一个草莓品种中检测到5种病毒,为草莓病毒的检测和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18.
富硒草莓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9.
20.
草莓是一种广泛受到市场欢迎的水果,但因为季节和供应量的限制,致使草莓价格普遍较高。温室种植的反季节草莓口感差,价格高,对身体健康无益。四季草莓的种植能够解决以上问题。四季草莓四季均能结果,打破以往季节的限制,抗逆性强,果实体积大、产量高、耐储运、口感佳,四季草莓具有不可估量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