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根据酸奶的流变学特性及凝胶动态粘弹性,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综合分析搅拌型酸奶凝胶的流变学特性以及影响其粘弹性的各类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复原乳在酸有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探讨部分替代生鲜乳的复原乳对酸奶的流变学特性,外观结构,理化指标和口感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分别给出了何种替比例对搅拌型酸奶和果粒型酸奶的品质影响最小,本研究结果可被广泛适用于生产实践中。  相似文献   

3.
以市场上流行的6种搅拌型酸奶为研究对象,对其流变学特性及质构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6种酸乳的剪切应力值在升速和降速过程中都能形成触变环,表观粘度在升速过程中随剪切应力的增大而逐渐降低,降速过程中随着剪切速率的降低而升高;酸奶在16 r/min的剪切速率下,转速和相应的表观粘度符合幂率定律,进一步发现搅拌型酸奶具有时间触变性,是一种正触变性流体.由触变环的面积可知,6种搅拌型酸奶的触变性大小:S5>S4>S2>S1>S3>S6,触变性的大小对样品的口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此外,酸奶的流变学分析得出口感较好的酸奶粘度值应在540.56~674.25 mpa·s范围内;酸奶质构分析发现口感较好的酸奶硬度在33.9~39.9 g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影响酸奶粘度的主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德松  王新  王慧  陈禹 《中国奶牛》2011,(23):41-42
本文选择了干物质含量、稳定剂、菌种、温度、搅拌强度5个主要影响发酵酸奶(搅拌型)粘度的指标,进行了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储藏温度是影响酸奶粘度的首要因素,干物质、稳定剂、搅拌强度对粘度也有影响,菌种虽对粘度影响不大,但影响酸奶的风味。通过本试验筛选出最佳的指标参数,从而得到更好的酸奶品质。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营养知识的不断增加,酸奶因其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乳酸菌和其特殊的保健功能而日渐为人们所接受。但是由于市场酸奶品种繁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在酸奶的认识上存在相当的“盲区”,为了确保消费者身心健康,有必要将酸奶的有关知识做一详尽的介绍。酸奶:酸奶系指以新鲜优质牛乳为原料,并添加一定量的蔗糖,经乳酸菌(通常采用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杆菌)发酵而成的一类产品。酸奶因其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凝固型酸奶、搅拌型酸奶、乳酸菌饮料。凝固型酸奶所选原料乳干物质含量不得低于11.2%,…  相似文献   

6.
影响搅拌型酸奶品质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主要从搅拌型酸奶的生产工艺要求出发,论述了原料乳、发酵剂、生产设备对搅拌型酸奶品质产生的影响,并给出了合理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搅拌型酸奶的生产工艺要求出发.论述了原料乳、发酵剂、生产设备对搅拌型酸奶品质产生的影响,并给出了合理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8.
用内蒙古农业大学研制开发的复合益生菌发酵剂CN1492生产凝固型酸奶,发酵剂用量200U/t。根据产酸曲线和保质期内不同温度下的后酸试验,证明益生菌CN1492酸奶在低温条件下后酸较弱,保温条件下前期产酸快,后期逐渐平稳;产品状态粘稠、厚实、饱满,有实物感,酸度偏强烈,细腻滑爽中等,油脂感不足,香气不浓。根据以上特点,预计CN1492在搅拌型酸奶生产中会有较大的优势,而用于调香搅拌型酸奶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9.
昃珂 《中国乳业》2004,(7):46-48
本文主要研究了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搅拌型酸奶的生产工艺及产成品标准。根据国家标准,结合生产实际,确定了搅拌型酸奶从原料奶的收集到产品的销售整个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及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
<正>通过对酸奶行业市场分析,从中认识到酸奶在市场上的消费群体和品牌企业。现如今,人们对酸奶的营养价值有了更全面的认识。酸奶是以新鲜的牛奶为原料,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发酵剂),经发酵后,冷却灌装的一种乳制品。酸奶除了保留了牛奶的全部营养外,其与牛奶最显著的差异就是在于它还含有大量的乳酸及易于人体肠道健康的活性乳酸菌。按成品的组织状态,酸奶可分为凝固型酸奶和搅拌型酸奶。1酸奶的消费群体  相似文献   

11.
乳链菌肽对延长搅拌型酸奶保质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萍 《中国乳业》2003,(9):29-31
乳链菌肽是一种高效、安全、无毒副作用的天然保鲜剂。本实验将乳链球菌肽与其他防腐剂共同作用于搅拌型酸奶中,在解决酸奶后酸化、保持酸奶的生理活性及抑制霉菌酵母污染等问题上作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如今的酸奶市场上,“乳酸饮料”和“酸性乳饮料”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在“乳酸菌饮料”和“搅拌型酸奶”类别内,尚无大品牌出现,品牌整合度较低。常温产品中,早期的酸奶市场中的主流产品“调制型酸性乳饮料”和“发酵型乳酸饮料”,由于没有低温保鲜限制,得以较快速的发展,但是其营养价值低,淡出市场是大势所趋。低温产品中,低温乳酸菌饮料及纯酸奶将得到快速发展,此类产品能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还能调节机体内微生态的平衡,经常食用,能够调整肠道功能、预防癌症、养颜,是一种“功  相似文献   

13.
双层包埋乳酸菌进入胃中因为pH值低于5.0,外层凝胶不溶,其内菌体稳定。但是一旦进到肠内pH值上升至6.2,可以于2min内立即释放其中活菌以便及时产生效益。同时促进乳酸菌发挥其益生菌之功能。此等特色可以容许益生菌添加在酸奶制造工序之后期,不影响酸奶本身原有风味及口感。但是增加有效活菌数量,依据添加的菌种本身特性,可以提供消费者特定机能例如通便、抗泻肚、增强免疫、抑制过敏等功效完全相反的特色酸奶产品。  相似文献   

14.
搅拌型桦树汁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确定了搅拌型桦树汁酸奶的配方、加工工艺及技术要点,为酸奶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员,同时也为天然桦树汁的综合利用提出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保鲜菌种对搅拌型酸奶的保鲜作用.保鲜菌种不参加酸奶的发酵过程,不影响酸奶的发酵时间及乳酸菌数量,并能显著抑制霉菌和酵母菌的滋生.在4℃冷藏的情况下,在酸奶中添加保鲜菌种能延长产品保质期,且不影响酸奶的感官特征;而在25℃常温贮藏条件下,保鲜菌种在较短时间内会迅速提高酸奶的酸度,严重影响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搅拌型酸奶生产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了论述,如不发酵或产酸缓慢,乳清析出,产生气泡等,并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控制搅拌型酸奶质量的措施,以期对生产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凝固型酸奶生产工艺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酸奶是奶制品中消费量比较大的一个产品,由于酸奶比鲜奶更容易消化吸收,所以酸奶消费量近几年也是有比较大的增长。从全国来看,内地酸奶以搅拌型居多,而新疆主要是以凝固型酸奶为主,即将发酵剂加入牛奶后灌装于包  相似文献   

18.
HACCP系统是全世界公认的食品安全生产准则,将该系统应用于双歧搅拌型花生酸奶生产中,对其加工过程进行危害分析(HA),确定出关键控制点(CCP)分别为原料验收、杀菌、菌种制备、灌装;提高了无公害双歧搅拌型花生酸奶生产管理水平、产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9.
试验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蓝莓果酱研制蓝莓搅拌型酸奶,通过利用正交设计法对其生产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搅拌型蓝莓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蓝莓果酱与牛奶的配比为1∶9,蔗糖量6%,菌种接种量3%,43℃发酵6 h。  相似文献   

20.
研究以鲜黄粉虫和脱脂无糖奶粉为原料,通过乳酸菌发酵的方法,研制出一种新型黄粉虫搅拌型酸奶,为开发黄粉虫食品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