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山药曲奇的加工工艺。[方法]以面粉和山药粉为主要原料,糖、黄油等为辅助原料,研究山药曲奇的加工工艺及山药粉对曲奇质构性质的影响。以感官评分、比容、质构硬度和咀嚼性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山药曲奇配方和工艺条件。[结果]山药曲奇的最佳配方为:以面粉为基准,山药粉10%、绵白糖37%、黄油67%,感官评分为92,比容为4.6 mL/g;最佳工艺条件为:烘焙上火温度200℃、烘焙下火温度190℃、烘焙时间13 min,曲奇硬度为18.4 N,曲奇咀嚼性为1.6 N;此配方及工艺制得的曲奇饼干外观及口感最佳。[结论]该研究为山药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以乳酸菌发酵后的胡萝卜汁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筛选乳酸菌发酵胡萝卜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胡萝卜饮料的最佳配方为胡萝卜发酵液70%、蔗糖8%、柠檬酸0.12%、蜂蜜0.6%。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乳酸菌发酵胡萝卜饮料口感柔和,细腻滑爽,酸甜可口。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凝固型枸杞胡萝卜汁酸奶的加工工艺。[方法]以枸杞、胡萝卜、牛奶为主要原料,白砂糖、稳定剂为辅料,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剂,采用正交试验确定凝固型枸杞胡萝卜汁酸奶的最佳配方。[结果]枸杞汁的最佳澄清条件是:果胶酶为0.05%,温度为45℃,时间为80 min,pH为3.5;胡萝卜汁的最佳澄清条件是:果胶酶为0.06%,温度为45℃,时间为180 min,pH为3.5;枸杞胡萝卜汁凝固型酸奶的最佳配方是:枸杞5%,胡萝卜7%,白砂糖6%,接种量4%,复合稳定剂(CMC∶明胶为1∶1)0.2%,发酵时间为3.5 h。[结论]产品酸甜适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具有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番茄、胡萝卜为主要原料,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对番茄胡萝卜发酵乳酸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饮料的最佳工艺配方为番茄汁、胡萝卜汁15%,加糖量6%,发酵温度41℃以及接种量3%.  相似文献   

5.
以新鲜的红枣、胡萝卜为主要原料,配以白砂糖、稳定剂及柠檬酸,通过对红枣颗粒量、稳定剂选择和用量、酸度高低等配方工艺进行研究,经感官评定得出每升饮料的最优工艺配方为:红枣汁为360ml,胡萝卜汁为540ml,红枣颗粒为100g,蔗糖为70g,柠檬酸为3g,琼脂为1.2g、CMC为0.9g,在此工艺配方条件下研制出具有浓郁的胡萝卜和红枣复合口味的红枣颗粒悬浮饮料,为其进一步规模生产提供参考价值和生产依据.  相似文献   

6.
胡萝卜、苹果乳酸菌饮料的生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胡萝卜、苹果为主原料,提取胡萝卜汁、苹果汁,配以脱脂奶粉,经发酵后调配,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乳酸菌饮料最佳配方和最佳工艺条件,开发出色香味俱佳的果蔬复合乳酸菌饮料.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新型益生菌产品,开发研制多功能发酵饮料,通过生理生化鉴定、16S rRNA结合tuf基因鉴定确定一株分离自广西巴马长寿老人肠道的菌株为长双歧杆菌长亚种(Bifidobacterium longum subsp. longum Blm)。采用该菌株发酵胡萝卜汁,通过L9(34)正交试验分别对培养成分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发酵工艺为胡萝卜与水的质量比为1∶3,脱脂牛乳添加量为5%,蔗糖添加量为2%,接种量5%,发酵温度37℃,起始pH为6.8,在此最优条件发酵获得的双歧杆菌发酵饮品,活双歧杆菌菌数高达1010 CFU/mL。发酵后饮料中维生素B1、B2、B6、B12的含量较发酵前显著增加,分别为264 μg/g、10.3 μg/g、220 μg/g和21.4 μg/g。长双歧杆菌Blm发酵胡萝卜汁饮料活菌数高,维生素和氨基酸含量丰富,感官品质良好,具有开发为活菌饮品的潜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确定胡萝卜酸奶的最佳工艺参数以及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胡萝卜汁、全脂奶粉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胡萝卜汁含量、海藻酸钠含量以及发酵时间对胡萝卜酸奶品质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在胡萝卜汁含量为22%、海藻酸钠含量为10 g/L以及发酵时间为4.0h时,胡萝卜酸奶稳定性最好,且此时酸奶呈淡橘黄色,质地均匀,口感细腻,无分层,无明显乳清析出,品质较好.[结论]研究所制得胡萝卜酸奶提高了酸奶的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且生产工艺简单,为实际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设置添加菊粉与不同贮藏温度(4和-18℃)2种试验因素,探究其对益生菌慕斯的酸度、感官品质、活菌数及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益生菌慕斯的滴定酸度均呈上升趋势,感官品质和活菌数则呈下降趋势;用3.6%菊粉代替稀奶油可降低益生菌慕斯在贮藏期间的滴定酸度,提高其感官品质、活菌数和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相对含量,从而改善产品的品质及贮藏特性.-18℃冻藏的益生菌慕斯滴定酸度、感官品质和活菌数比4℃冷藏的更稳定,对产品的风味物质影响较小,更适于作为益生菌慕斯的贮藏温度.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微波杀菌、高压蒸汽杀菌及二者复合杀菌,对骨泥肝酱杀菌后的品质影响进行研究。通过对杀菌后产品的菌落总数、色泽及质构特性进行测定,确定了复合杀菌的最佳杀菌条件。结果表明:800 W微波杀菌120 s后,再经121℃高温杀菌10 min,杀菌产品的菌落总数为0。此时产品色差结果为L值39.16,a值9.93,b值20.27;质构结果为硬度值15.78 N,黏着性39.71 N,咀嚼性21.26 N;理化指标及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该产品水分活度为0.90,pH 6.88,水分57.93%,灰分2.93%,蛋白质8.76%,脂肪28.51%,钙246.38 mg/100g,产品中含有油酸36.57%,亚油酸31.41%,少量的棕榈酸和硬脂酸。  相似文献   

11.
以鲤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在0℃冰温贮藏条件下质构参数的变化,同时考查了TVBN值、p H值、汁液流失率和感官评价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TVBN值和汁液流失率均呈上升趋势;p H值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硬度、弹性和咀嚼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胶黏性有下降的趋势;结合TVBN值、汁液流失率和感官评分的测定结果,当硬度值小于225 g,胶黏性小于154.1 g,咀嚼性小于80.1时TVBN值达到国家标准中的上限。可见,鱼肉质构的测定结果可以反映其品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王焕 《特产研究》2023,(5):126-133
本研究以小麦粉、石斛粉、小米粉以及水磨糯米粉的添加量作为考察因素,通过模糊综合评定法和响应面法试验确定石斛华夫饼的最优配方。结果表明:在确定基础配方的基础上,小麦粉添加量100g,石斛粉添加量30g,小米粉添加量30g,水磨糯米粉添加量70 g时,石斛华夫饼的感官评分值最高,为(87.25±1.75)分。对市售华夫饼与石斛华夫饼的质构进行比较,市售华夫饼的硬度、弹性和咀嚼性均略低于石斛华夫饼,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韩建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639-4639
以甜橙、胡萝卜为原料,对保健型胡萝卜甜橙复合饮料的配方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最佳配方为胡萝卜汁25%、鲜橙汁15%、白砂糖8%、柠檬酸0.20%。  相似文献   

14.
红枣酸奶的研制及枣汁对酸奶发酵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牛奶和红枣为主要原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发酵型红枣酸奶的最佳配方和制备工艺.结果表明,红枣酸奶最佳配方为:枣/水磨浆比1∶8、枣汁/奶汁比2∶8、蔗糖用量6%;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发酵接种量3%、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4小时、发酵起始pH值6.5.在酸奶发酵过程中,枣汁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发酵后期因酸度过高而造成的有益菌的抑制作用,有效延长菌体的对数生长期,推迟酸奶凝固时间,提高酸奶的风味.  相似文献   

15.
以甜橙、胡萝卜为原料,对保健型胡萝卜甜橙复合饮料的配方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胡萝卜汁25%、鲜橙汁15%、白砂糖8%、柠檬酸0.20%的混合饮料中,以添加0.10%黄原胶+0.10%CMC效果最佳,且其最佳用量为0.25%.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安梨资源的利用率,将安梨渣粉作为膳食纤维源应用于火腿肠中,以改善火腿肠的营养结构并探讨开发高纤火腿肠的可行性。研究了去皮安梨渣粉和全果安梨渣粉基本组成成分、理化特性,以及以安梨渣粉作为膳食纤维源添加到火腿肠中,对其理化和感官性质的影响。试验表明,2种安梨渣粉的水分、灰分、脂肪含量、持水力、持油力、水溶性和色度L*与b*值均存在显著差异,蛋白质、淀粉、膳食纤维含量、pH值、色度a*差异不显著。2种安梨渣粉不同添加水平对火腿肠的理化性质影响不显著,对其质构性质具有显著性影响。火腿肠硬度和咀嚼性随安梨渣粉添加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添加全果安梨渣粉(whole-fruit Pyrus Ussurian pears pomace,WFPUPP)和去皮安梨渣粉(peeled Pyrus Ussurian pears pomace,PPUPP)火腿肠的硬度从对照组的3.16N分别增加至4.74N和5.00N,咀嚼性从对照组的21.70mJ分别增加到32.45 mJ和28.73 mJ。火腿肠胶黏性和弹性随安梨渣粉(Pyrus Ussurian pears pomace,PUPP)添加水平的提高而减小,添加WFPUPP和PPUPP火腿肠的胶黏性从对照组的8.33 mJ分别降至3.67mJ和6.04mJ,弹性从对照组的14.67N分别降到12.05N和12.81N。PUPP不同添加水平对火腿肠感官性质具有显著影响。0.5%PUPP添加水平火腿肠整体可接受性最接近对照组。0.5%~2.0%PUPP添加水平对火腿肠整体可接受性影响不显著,2种PUPP可纳入火腿肠的最高水平均达2.0%。  相似文献   

17.
不同因素对琼脂三元复配凝胶质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琼脂为主,选择卡拉胶、黄原胶进行三元复配,研究不同因素对复配凝胶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三元复配比为琼脂:卡拉胶:黄原胶=1:1:0.4;复配胶适宜pH值范围为5~9,最佳pH为7;适当添加蔗糖可以增加复配胶的硬度和胶粘性,添加量为12 g时复配胶凝胶特性整体较好,适当乙醇添加可以提高复配胶的硬度、胶粘性和弹性...  相似文献   

18.
曹阳  张丽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990-16991,16994
[目的]寻求胡萝卜风味火腿肠的最佳配方。[方法]以猪肉和胡萝卜为主要原料,以大豆蛋白和糯米淀粉为辅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了胡萝卜汁的最佳添加范围。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胡萝卜汁、糯米淀粉、大豆蛋白、卡拉胶、食盐、香辛料、味素、白糖的最佳添加量。[结果]最佳配方为猪肉60%(肥瘦比1∶4)、胡萝卜汁13%、糯米淀粉8%、大豆蛋白4%、卡拉胶0.3%、食盐3%、香辛料0.8%、味素0.3%、白糖1.2%。[结论]该研究不仅丰富了火腿肠的种类,增添了肠制品的营养,也为胡萝卜的深加工开辟了一条新道路,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9.
基于PCA-Entropy TOPSIS的甘薯品种块根质构品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质构品质是甘薯块根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其鲜食和产后加工。质构品质评价是甘薯综合利用过程和品质育种的重要环节。完善甘薯块根质构品质评价体系,为其利用和育种提供参考。【方法】应用物性分析仪质地多面分析法对45个甘薯品种块根的硬度、黏附性、内聚性、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进行测定,分析各质构参数间的相关性,采用主成分分析确定各个参数权重,并结合TOPSIS法对45个甘薯品种块根的质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45个甘薯品种的质构参数均有一定差异,咀嚼性和黏附性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35.23%和49.15%。咀嚼性变化范围为60.30—284.66 N,平均为149.29 N,浙薯13的咀嚼性最大,为284.66 N,166-7和龙薯14的咀嚼性较小,分别为60.30和77.28 N;黏附性变化范围为-10.4—-0.80 J,平均为-4.71 J,龙薯31的黏附性最大,为-1.34 J,冀紫薯2号和普薯32的黏附性较小,分别为-9.34和-10.40 J。内聚性和弹性的变异系数较小,分别为14.27%和15.75%。内聚性变化范围为0.15—0.28,平均为0.21,商薯19的内聚性最大,为0.28,红皮白心的内聚性最小,为0.15;弹性变化范围为5.01—8.93 mm,平均为6.59 mm,西农431的弹性最大,为8.93 mm,166-7的弹性最小,为5.01 mm。胶黏性变异系数为23.84%,变化范围为11.97—32.78 N,平均为22.20 N,普薯32的胶黏性最大,为32.78 N,166-7的胶黏性最小,为11.97 N;硬度变异系数为19.47%,变化范围为59.79—143.41 N,平均为105 N,绵粉1号、商徐紫1号和苏薯29的块根硬度大于140.00 N,166-7的块根硬度最小,为59.79 N。相关性分析表明,块根硬度与胶黏性、咀嚼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胶黏性与咀嚼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内聚性与弹性、胶黏性、咀嚼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弹性与胶黏性、咀嚼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6个质构参数经主成分分析,被提取的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4.674%,硬度、黏附性、内聚性、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的权重分别为0.121、0.161、0.102、0.232、0.162和0.223。【结论】明确了淀粉型甘薯质构品质优良的品种为龙薯31、商薯19和冀薯982;鲜食型甘薯质构品质优良的品种为苏薯16、紫罗兰和徐薯32。  相似文献   

20.
【目的】质构品质是甘薯块根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其鲜食和产后加工。质构品质评价是甘薯综合利用过程和品质育种的重要环节。完善甘薯块根质构品质评价体系,为其利用和育种提供参考。【方法】应用物性分析仪质地多面分析法对45个甘薯品种块根的硬度、黏附性、内聚性、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进行测定,分析各质构参数间的相关性,采用主成分分析确定各个参数权重,并结合TOPSIS法对45个甘薯品种块根的质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45个甘薯品种的质构参数均有一定差异,咀嚼性和黏附性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35.23%和49.15%。咀嚼性变化范围为60.30—284.66 N,平均为149.29 N,浙薯13的咀嚼性最大,为284.66 N,166-7和龙薯14的咀嚼性较小,分别为60.30和77.28 N;黏附性变化范围为-10.4—-0.80 J,平均为-4.71 J,龙薯31的黏附性最大,为-1.34 J,冀紫薯2号和普薯32的黏附性较小,分别为-9.34和-10.40J。内聚性和弹性的变异系数较小,分别为14.27%和15.75%。内聚性变化范围为0.15—0.28,平均为0.21,商薯19的内聚性最大,为0.28,红皮白心的内聚性最小,为0.15;弹性变化范围为5.01—8.93 mm,平均为6.59mm,西农431的弹性最大,为8.93 mm,166-7的弹性最小,为5.01 mm。胶黏性变异系数为23.84%,变化范围为11.97—32.78 N,平均为22.20 N,普薯32的胶黏性最大,为32.78 N,166-7的胶黏性最小,为11.97 N;硬度变异系数为19.47%,变化范围为59.79—143.41 N,平均为105 N,绵粉1号、商徐紫1号和苏薯29的块根硬度大于140.00 N,166-7的块根硬度最小,为59.79 N。相关性分析表明,块根硬度与胶黏性、咀嚼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胶黏性与咀嚼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内聚性与弹性、胶黏性、咀嚼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弹性与胶黏性、咀嚼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6个质构参数经主成分分析,被提取的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4.674%,硬度、黏附性、内聚性、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的权重分别为0.121、0.161、0.102、0.232、0.162和0.223。【结论】明确了淀粉型甘薯质构品质优良的品种为龙薯31、商薯19和冀薯982;鲜食型甘薯质构品质优良的品种为苏薯16、紫罗兰和徐薯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