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加速选育龙舌兰麻新良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龙舌兰麻种类很多,用途很广,经济价值很高.龙舌兰麻的名称“agave”来自希腊文“agauos”,意思是“令人赞美的”或“极好的”.龙舌兰麻是龙舌兰科所属单子叶植物的统称,种类很多.龙舌兰麻所产纤维长且白,质地结实坚韧,富有弹性,拉力强,耐摩擦,耐酸碱,耐水浸,耐低温,在干湿情况下胀缩不大,零下40℃低温下不发脆变质,打成缆绳是军、工、渔、航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资.织成麻袋比用黄麻织的经久耐用16倍.利用荒山发展龙舌兰麻,可以少种黄麻,駦出耕地  相似文献   

2.
对热风干燥和冷冻干燥处理香草兰样品的干燥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热风干燥的干燥速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冷冻干燥的干燥速率介于40和50℃热风干燥的速率之间。电子鼻分析结果表明,与40、50和60℃热风干燥相比,相同干燥时间条件下,冷冻干燥能更好的保留香草兰原有风味,同时冷冻干燥处理的香草兰样品具有更强的香气强度。  相似文献   

3.
大豆脂氧酶催化亚油酸氢过氧化反应产物的漂白特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蔡燕  方云  孟君 《大豆科学》2007,26(2):235-239
利用大豆脂肪氧合酶催化氧化亚油酸可以生成氢过氧化亚油酸(LA-HPOD),后者是一种兼具低温漂白/洗涤双重功效的新型油脂基多功能表面活性剂.开发LA-HPOD将大为提高生物技术在大豆加工中的应用水平和对大豆资源的高附加值利用水平.将LA-HPOD用于漂白洗涤配方,能促进漂白型洗涤剂向绿色、温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LA-HPOD在低于60℃时处于稳定状态,80℃时开始分解,至120℃完全分解.LA-HPOD漂白亚甲兰的合适质量分数为0.2%左右,作用0.5 h后已显示良好的漂白效果.在pH11,60℃下,作用0.5 h后,LA-HPOD的亚甲兰漂白率可接近100%;同期30℃下亚甲兰漂白率达40%左右.与PBS、PCS相比,LA-HPOD的低温漂白效果最佳.动力学研究表明LA-HPOD对亚甲兰的漂白反应属拟二级反应.  相似文献   

4.
利用大花香草兰、帝皇香草兰与墨西哥香草兰进行种间杂交育种,以期改变目前生产上香草兰品种单一的局面。对香草兰花粉的保存方法进行研究,同时以人工授粉进行3个种间的正反交,统计杂交组合的结实率并观测杂交果荚的生长发育。结果表明,香草兰花粉适宜用花粉粒离体方式在4 ℃低温中保存50 d;6种香草兰杂交组合的平均结实率为78%,共得到31个的杂交果荚;6种香草兰杂交果荚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差异,其形状与母本自交果荚类似;部分杂交果荚的长度和宽度与母本自交果荚有显著差异。香草兰杂交果荚内含有数量庞大的杂交种子,是潜在的香草兰育种新种质。  相似文献   

5.
通过4个营养液配方、2种攀缘物及高度、2种无土基质配方和2种无土基质与土壤隔离物试验,初步筛选出适宜于香荚兰无土栽培的营养液配方2个,进一步验证了有机基质有利于香荚兰生长发育,并提出“人工荫棚下香荚兰全新的仿生攀缘栽培技术”理念及初步的研究方案。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DNA提取方法的改良,随机引物的选择、RAPD反应条件的筛选,建立文心兰品种变异RAPD分子标记检测技术。利用该技术对3个母本园品种和1个试管苗品种进行RAPD检测,结果是品种“黄金2号”和“黄金3号”未发现变异;7个引物对品种“新奇士”共扩增出63条清晰带,3个样品带型发生变化,样品变异率为10%;14个引物对“黄金2号”试管苗共扩增出119条清晰带,9个样品带型发生变化,样品变异率为9.4%。结果表明,该技术能有效用于文心兰品种的变异检测。  相似文献   

7.
在25℃,光合光量子流通量0.35m mlo·m~(-2)·S~(-1)下,香荚兰叶片的需 CO_2的释氧速率为1.59μmol O2·m~(-2)·S~(-1)。间歇暗期1分钟,照光叶片需 CO_2释氧速率能提高32.7%。叶片需CO_2释氧速率以25℃时为最高。温度升高至30和34℃时,叶片需 CO_2释氧速率降低。在4℃下8小时或10小时,香荚兰叶片的需 CO_2释氧速率和呼吸速率均有下降,但幅度较小。表明香荚兰能耐短期零上低温。在较高光强(0.9 m mol·m~(-2)·S~(-1)光量子)下0.5或1小时,叶片表现不同程度的光抑制现象。香荚兰的茎含有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a/b 为1.13,较叶片低。茎组织的丙酮提取液的吸收光谱表现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的吸收需 CO_2的释氧速率为2.86μmolO_(2·g) 鲜重~(-1)·h~(-1),相当叶片的92.5%。表明茎是香荚兰光合作用组织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香草兰是最重要的食品香料之一,其主要香味成分为香兰素,主要存在于香草兰豆荚中。香兰素一般由成熟豆荚中的香兰素葡萄糖苷经过漫长的发酵过程转化而来。O-β-葡萄糖苷酶在发酵生香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香草兰的根、茎、叶和豆荚中都具有O-β-糖苷酶活性,豆荚活性最高,叶片活性最低;来自不同器官的O-β-糖苷酶的底物特异性一致,都能降解香兰素糖苷、2-NPG、4-NPG,都不能降解n-OG及硫代葡萄糖苷;香草兰糖苷酶提取物在50~60℃处理1 min,对酶活性影响很小,70℃处理1 min,酶活性丧失约40%,说明香草兰糖苷酶对高温具有一定耐受性,杀青后剩余糖苷酶活性在漫长的发酵过程中能够满足酶促反应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比较系统地研究了香荚兰的组织培养技术。通过“丛生芽的诱导”和“微型扦插”年增殖可达千倍以上。比较了不同细胞分裂素对香荚兰增殖率的影响。以培养50天的增殖率计,氨基嘌呤(6-BA)的效果最佳(279.5%),玉米素(Zea)次之(206.8%),激动素(KT)效果最差(140%)。以2毫克/升浓度的BA增埴率最高。香荚兰容易生根,几种生长素对香荚兰都有促根作用。以吲哚丁酸(IBA)的效果最佳,培养17天生根率达100%,吲哚乙酸(IAA)次之(86.7%),NAA更次之(71.4%)。对照不加生长素最差(57.1%)。IBA以0.5毫克/升浓度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2个不同叶背色的五唇兰进行染色体数目和核型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种叶背色五唇兰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38,核型类型均为“1B”型,二者同为一个种。其中,绿叶五唇兰的核型组成公式为2n=2x=38=30m+8s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8.02%;红叶五唇兰的核型组成公式为2n=2x=38=34m+4s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7.17%。两者主要由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和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无随体染色体,且以红叶五唇兰的核型较为原始。  相似文献   

11.
香草兰是最重要的食品香料之一,其主要香味成分为香兰素,主要存在于香草兰豆荚中.香兰素一般由成熟豆荚中的香兰素葡萄糖苷经过漫长的发酵过程转化而来.O-β-葡萄糖苷酶在发酵生香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香草兰的根、茎、叶和豆荚中都具有O-β-糖苷酶活性,豆荚活性最高,叶片活性最低;来自不同器官的O-β-糖苷酶的底物特异性一致,都能降解香兰素糖苷、2-NPG、4-NPG,都不能降解n-OG及硫代葡萄糖苷;香草兰糖苷酶提取物在50~60℃处理1 min,对酶活性影响很小,70℃处理1 min,酶活性丧失约40%,说明香草兰糖苷酶对高温具有一定耐受性,杀青后剩余糖苷酶活性在漫长的发酵过程中能够满足酶促反应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湖北省野生兰科植物2个新分布记录属——带叶兰属(Taeniophyllum Blume)和带唇兰属(Tainia Blume),以及4个新分布记录种——带叶兰(TaeniophyllumglandulosumBlume)、带唇兰(TainiadunniiRolfe)、河南卷瓣兰(Bulbophyllum henanense J. L. Lu)、小小斑叶兰(Goodyera yangmeishanensis T. P. Lin),对其形态特征进行简要描述,且提供彩色照片。这些兰科植物新分布类群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湖北省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而且对进一步研究湖北省兰科植物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省热带作物种植业区划工作,是从1984年8月份开始,1985年9月底基本结束.一年来,在农牧渔业部热作区划办和省农业区划委员会、省农业厅的领导下,全体工作人员,根据“全国热带作物种植业区划工作要点”,对照部热作区划办印发的“主要热带作物生态适宜区划分指标”,以“福建省农业简明区划”和“福建省南亚热带农业区划”为兰  相似文献   

14.
均匀设计优化香草兰中香兰素的超临界萃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超临界Co2萃取香草兰豆荚中香兰素等香料成分的工艺,以香兰索产量为检测指标,使用均匀设计-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优化萃取工艺的压力、温度、时间和夹带剂乙醇的体积4个因子,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压力41.10 MPa,温度50℃,时间180 min,夹带剂体积5.0 mL,此时,20g香草兰原料萃取香兰素的理论产量为177.211 mg.对该技术应用于香草兰中香兰素提取产业化的前景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引种福建、广东血叶兰野生种质资源,进行形态比较、移栽等初步研究,以期为血叶兰野生种质资源的引种、保护、利用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两省血叶兰野生资源按照外观形态特征大致可分为7份种质,在漳州地区1-6月份,月均温15℃至30℃间,均可进行引种移栽,3-6月份引种有利于其地下茎的二次萌发;除"绿密银"种质成活率较低外,其余种质引种成活率均可达70%以上;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引种移栽成活率越高;相近温度条件下,引种地的距离可直接影响到引种移栽成活率,距离越近,成活率越高。  相似文献   

16.
为选择适宜的香荚兰浸膏萃取条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以固相微萃取样品处理量、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三个条件分析各萃取条件对香荚兰浸膏风味组分、面积及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香荚兰浸膏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样品添加量2.0 g、萃取温度80 ℃、萃取时间25 min。最佳条件下香荚兰浸膏鉴定出匹配度90以上的化合物45种,此条件下总化合物面积(×10 11)及香兰素面积(×10 10)最高分别为1.04±0.09、6.99±0.46,匹配度90以上化合物占总化合物相对百分含量的90.24%;香荚兰中主要化合物醛类百分含量占总化合物相对百分含量的72.03%。  相似文献   

17.
王开荣 《中国茶叶》1994,16(6):12-13
兰花,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其香清幽文雅隽永,素有“国香”、“天下第一香”之称,它不仅是人们用以美化生活乃至涵养文化的重要物种,而且很早就作为—种香花资源在花茶窨制上应用。明代《茶谱》畔,记载:“木樨、茉莉、梅花……兰蕙皆可作茶,诸花开时,摘其半含半放蕊之香全者,三停茶叶一停花,用瓷罐一层茶一层花投间至满,用纸封裹,置火上焙干收用。”用兰花窨制的花茶和具有天然兰花香的茶叶,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珍品。 兰花适应性广,繁殖能力强,在我国,其分布区域和茶区十分接近。宁波市的四明山、天台山等茶区均是兰花的集中产地,现已对兰花大批量引栽驯化。笔者自1986年以来在莳养兰花的同时,以春兰、蕙兰为花源对兰花茶加工进行了探索,现将试验情况作一介绍。 一、兰花品种特性观察 兰花,是一个大家族物种,在750多属35000种的兰科植物中,可分为无香的西洋兰和有香的东方兰两类。我国是东方兰的主产地,主要种类有春兰、蕙兰、建兰、墨兰、寒兰等。在宁波地区,花期是:春兰.2月中旬至3月下旬;蕙兰,4月中旬至5月上旬;建兰,  相似文献   

18.
<正> 目前,国內外对氨基酸的分析测定较为理想的方法是氨基酸分析仪法。其分析测定原理是,由层析柱依次先后分离并洗脱下来的大多数氨基酸与水合茚二酮在100℃下生成茚三酮炔——茚三酮胺,兰紫色物质,在57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但脯氨基酸和羟脯氨酸与水合茚三酮生成黄色物质,在440nm波长处有一个吸收峰。通过分光光度计在570nm和1440nm两处波长的检测,由数据处理机和打印机描出氨基酸色谱图,并绘出各个组份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运用电导率法对秋眠级不同的2个苜蓿品种“WL-525HQ”和“WL-232HQ”进行耐热性测定。叶片经梯度高温处理后,细胞伤害率呈“S”型曲线。通过Logistic方程拐点确定半致死温度,“WL-525HQ”和“WL-232HQ”的高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54.13 ℃和52.26 ℃,“WL-525HQ”的耐热性强于“WL-232HQ”,其结果与2种苜蓿的实际耐热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20.
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麦芽糊精为壁材,香草兰精油为芯材,通过喷雾干燥的方式制备香草兰精油微胶囊。5种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壁芯比、均质压力、固形物质量分数对包埋产率具有显著影响。通过响应面实验设计得到最佳制备香草兰精油微胶囊的工艺条件为壁芯质量比4∶1、均值压力20 MPa、固形物质量分数40%,该条件下包埋产率为(97.21±0.3)%,包埋率为(89.16±1.2)%。100℃加热30 h后,微胶囊的挥发率为22.12%,结果表明微胶囊能够显著降低精油的挥发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