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为提高烘干绿茶的品质,特别是保证得到绿茶绿润的干茶色泽,对绿茶的干燥工艺进行了探索。对揉捻后的绿茶采用低温真空与热风联合干燥,以传统的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为对照,对不同干燥方法绿茶中叶绿素、茶多酚、氨基酸等有效成分保留程度、绿茶感官品质以及能耗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联合干燥工艺绿茶的外形、香气、叶底得分均比传统热风干燥的高,特别是在外形色泽上有明显优势;同时,其综合品质也高于冷冻真空干燥工艺的品质;联合干燥工艺能耗介于热风干燥与冷冻真空干燥之间。  相似文献   

2.
绿茶低温真空与热风联合干燥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烘干绿茶的品质,特别是保证得到绿茶绿润的干茶色泽,对绿茶的干燥工艺进行了探索.对揉捻后的绿茶采用低温真空与热风联合干燥,以传统的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为对照,对不同干燥方法绿茶中叶绿素、茶多酚、氨基酸等有效成分保留程度、绿茶感官品质以及能耗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联合干燥工艺绿茶的外形、香气、叶底得分均比传统热风干燥的高,特别是在外形色泽上有明显优势;同时,其综合品质也高于冷冻真空干燥工艺的品质;联合干燥工艺能耗介于热风干燥与冷冻真空干燥之间.  相似文献   

3.
花香型绿茶加工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香型绿茶是指在传统绿茶加工工艺中加入创新工艺,生产的内质优良具有花香的创新绿茶.本文归纳总结了花香型绿茶的茶树品种选择和鲜叶采摘要求;梳理了花香型绿茶的工艺流程和环境控制、鲜叶处理以及做青、杀青、揉捻和干燥等关键技术要点,为研发品种更多、品质更高的花香型绿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花生果干燥后的品质,采用脉冲间歇式-低强度微波、高强度微波以及高&低强度微波分别与热风 进行耦合干燥,研究不同干燥工艺下花生果的干燥特性、品质特性及干燥能耗情况。结果表明:采用脉冲间歇式- 高&低强度微波热风耦合的干燥工艺最佳,其中微波强度 0.95 W/g照射时间 16.7 min,微波强度 0.48 W/g照射时间 11.7 min,干燥总耗时198.3 min,可将花生果含水率从50.0%降至15.5%,并且其总能耗比低强度微波和高强度微波 分别降低了37.1%、8.6%,干燥后花生果的品质较佳。因此,脉冲间歇式-高&低强度微波热风耦合干燥工艺的研究 对花生果的减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干燥方式对绿茶品质的影响程度,对揉捻后的绿茶原料采用不同的干燥方式进行干燥,并对它们进行感官审评和水浸出物泡出速率分析,结果表明:传统热风干燥的绿茶外形紧结,色泽灰绿尚润,栗香浓,滋味清爽略显淡薄,水浸出物泡出速率慢;真空冷冻干燥的绿茶外形尚紧结,色泽翠绿鲜艳,香气低且带青味,水浸出物泡出速率快,滋味浓厚、带苦涩;低温真空干燥的绿茶,外形尚紧结,色泽嫩绿鲜灵,香气清香带花香,水浸出物泡出速率快,滋味浓厚,是一种新的值得关注的提高绿茶品质的干燥工艺。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茶树机采绿茶杀青品质,以机采鲜叶为原料,比较微波、汽热、电热滚筒和电磁滚筒耦合热风4种杀青方式所制机采绿茶的感官品质、茶叶内含成分、色泽和香气。结果显示:电磁滚筒耦合热风杀青所制绿茶的感官得分(89分)最高,所制干茶的色相值(a/b)相对更绿(p<0.01),酚氨比较低(p<0.05),非酯型儿茶素、酯型儿茶素和儿茶素总量也相对较低(p<0.01);电磁滚筒杀青所制绿茶的栗香型成分含量较高,如藏红花醛、癸醛、β-环柠檬醛、庚醛和3,7-二甲基-2,6-二辛烯醛等高级醛类,香叶基丙酮、β-紫罗酮和1-戊烯-3-酮,反式-2-辛烯醇、芳樟醇、反式-橙花叔醇等,以及二甲硫、2-甲基呋喃和1-乙基吡咯等杂环化合物,说明电磁滚筒耦合热风杀青集成了不同工艺特点,所制机采绿茶滋味鲜爽,栗香明显,该工艺有利于提高机采绿茶品质,对实际生产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茶叶加工中的热处理包括杀青和干燥两大工序 ,均以制止酶活性和固定与发挥茶叶品质为目的。但是传统杀青与干燥技术都不能充分满足这些要求 ,如传统炒青绿茶常产生红梗红叶、黄闷、烟焦等弊病。如今 ,微波杀青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它与蒸气杀青一样已基本实现了绿茶“三绿”的品质要求 ,涩味也较轻。然而 ,在一般情况下 ,微波和蒸气杀青的茶叶香气较低 ,带青草气 ,不及锅炒杀青绿茶那样鲜爽。本试验的目的是寻求一种较为合理的制茶方法 ,妥善地解决茶叶汤色与香气之间的矛盾。以四川中小叶种 ,采摘标准为 1芽 2、3叶的原料作试验…  相似文献   

8.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别对新鲜香蕉、真空微波干燥、联合热风干燥后的香蕉片香气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式的香蕉片样品主成分分析中所含香气成分都分布在不同象限,有不同的差异,且保留乙酸异戊酯、丁酸异丁酯、丁酸丁酯等与香蕉的特征风味相关的香气挥发性成分。另样品中所含香气成份对热不稳定,易降解或其它热反应,同时也会生成一系列具有各自独特风味的香气成分。经真空微波干燥处理样品具丁子香酚甲醚、榄香素等香气成分,而联合热风干燥样品具不同香型的烯类、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栗香型优质绿茶自动化加工工艺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单机作业及优化栗香型优质绿茶加工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模块化管理,设计并建立了一条全自动化栗香型优质绿茶加工生产线,实现了栗香型优质绿茶的标准化、清洁化高效加工,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明显提高了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10.
微波膨化加工木菠萝脆片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不同预处理后的菠萝蜜苞片进行微波膨化,研究了预处理方式、水分含量对微波膨化的影响和不同的固化处理方式,并对产品的脱水率、膨化率、酥脆度、色泽、外形平整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取"微波脱水+热风干燥"方式使苞片水分质量分数降至15%时,经微波膨化30s,产品的品质最好,膨化率最高(约为100%);不同温度热风干燥方式、"微波脱水+热风干燥"方式对最高膨化率无影响,但对脆片的感官品质有不同影响;将脆片45℃热风干燥4h后放在5℃低温保藏可提高酥脆度。  相似文献   

11.
改善夏秋绿茶滋味品质研究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敬廷桃  钟应富  袁林颖  周正科 《茶叶》2006,32(3):133-135
本文在论述绿茶滋味构成和环境条件对滋味影响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改善夏秋绿茶滋味品质的技术措施,并建议重点发展茶林间种、茶果间种、茶粮间作等模式的复合生态茶园,推广蒸汽杀青和微波干燥等技术措施,以进一步改善夏秋季绿茶滋味品质。  相似文献   

12.
绿茶风味宜人,保健功效显著,深受国人的喜爱,是我国生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一类茶叶.香气是评价绿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绿茶的香气中呈现出了多种香型,例如清香、栗香、花香和嫩香等,是绿茶香气品质优异的体现之一,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总结了绿茶不同香型的化学物质基础及其香型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等,以期为今后开展不同香型绿茶产...  相似文献   

13.
周宁  史江峰  冯要武 《茶叶》2013,39(3):137-140
通过研究绿茶杀青的原理,综合滚筒杀青和热风杀青的优点,与热管技术和PLC控制技术集成,研制出一种电热滚筒+热风+尾气余热回收的新型杀青机。该杀青机生产的采花名优绿茶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之感官品质明显优于传统的杀青工艺,最大程度保留了茶叶的品质成分,使茶叶的综合质量大幅提升,并且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微波杀青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较了滚筒杀青、微波杀青、滚筒+微波杀青和微波+滚筒杀青4种杀青方式对绿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杀青的绿茶理化成分含量高,具有色泽翠绿的特点;滚筒杀青的绿茶理化成分含量次之,香气高长,具有令人愉悦的清栗香;而采用滚筒+微波杀青的绿茶综合上述两种杀青方式的优点,其干茶不仅色泽翠绿,而且具有高长的清栗香气,理化成分含量适中。  相似文献   

15.
以辣木叶为研究对象,考察热风干燥、真空微波干燥及真空冷冻干燥等脱水方式对辣木叶营养活性成分、抗 氧化活性及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法均会引起辣木叶酚类物质、维生素 C、异硫氰酸酯、多糖类物质等 营养活性成分的损失,以及色泽的劣变和叶绿素的降解,并造成美拉德反应产物 5-羟甲基糠醛(5-hmf)的累积。然而, 通过真空微波干燥和冷冻干燥能有效避免辣木叶氧自由基清除能力的下降。不同的干燥方式各有利弊。其中冷冻干燥 能较好地保持辣木叶中的维生素 C、叶绿素,真空微波干燥能较好地减少酚类物质、多糖类物质等活性成分和抗氧化 活性的损失并减少 5-hmf 的累积。对于热风干燥,热风温度对辣木叶品质的影响显著,适宜的温度有助于γ-氨基丁酸、 异硫氰酸酯、多糖类物质等活性成分的保留。综合考虑干燥方式对辣木叶品质的影响及干燥效率,选择真空微波干燥 作为最适宜的辣木叶干燥方式。  相似文献   

16.
<正>花香型绿茶即采用高香型乌龙茶新品种,按绿茶标准采摘鲜叶原料,同时按绿茶加工工艺流程(萎凋—杀青—揉捻—干燥)结合乌龙茶中的晒青、摇青方法加工而成的。花香型绿茶干茶具自然花香,汤色黄绿明亮,香气持久,滋味浓爽带花香,叶底黄绿明亮,具有乌龙茶的自然花香。据调研,花香型绿茶是当前绿茶消费市场的新宠,价格一路飙升,供不应求。1花香型绿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利用功率分别为200、400、600、800W的微波对白胡椒进行干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晾晒干燥工艺相比,微波干燥胡椒的时间大为缩短,但干燥后的白胡椒易开裂,微波功率越大,品质越差;利用3种方程建立薄层白胡椒微波干燥模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基于Page方程的白胡椒微波干燥模型变量间相关性大,模型具有极显著意义,方程拟合效果较合理.对不同功率微波干燥得到的白胡椒产品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采用微波干燥方法得到的白胡椒产品品质随微波功率的升高而变差.  相似文献   

18.
燥方法均会引起辣木叶酚类物质、维生素 C、异硫氰酸酯、多糖类物质等营养活性成分的损失,以及色泽的劣变和叶绿素的降解,并造成美拉德反应产物 5-羟甲基糠醛(5-hmf)的累积。然而,通过真空微波干燥和冷冻干燥能有效避免辣木叶氧自由基清除能力的下降。不同的干燥方式各有利弊。其中冷冻干燥能较好地保持辣木叶中的维生素 C、叶绿素,真空微波干燥能较好地减少酚类物质、多糖类物质等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损失并减少 5-hmf 的累积。对于热风干燥,热风温度对辣木叶品质的影响显著,适宜的温度有助于γ-氨基丁酸、异硫氰酸酯、多糖类物质等活性成分的保留。综合考虑干燥方式对辣木叶品质的影响及干燥效率,选择真空微波干燥作为最适宜的辣木叶干燥方式。  相似文献   

19.
干燥技术对茶叶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燥作为茶叶加工中的一道重要工序,不仅降低茶叶水分,便于贮藏;合理的干燥技术还可提高茶叶品质。目前,茶叶干燥方式主要有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及远红外干燥。不同干燥技术对茶叶风味成分有明显影响,成茶品质各有千秋。本文在述评不同干燥技术对不同茶类产品品质影响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开展干燥技术对茶叶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影响研究,将有助于开发出品质优异的茶叶产品。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述了微波技术在茶叶初加工杀青、干燥工序应用中升温快、时间短、加热匀、节能环保、杀菌清洁、灵活易控、成茶质量高等显著优势,及其对绿茶感官品质和化学成分的影响。茶叶初加工微波设备已推出,一些绿茶也已使用此技术,但仍有问题需待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