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反相液相色谱由于具有分辨率高、重复性好、回收率高等优点,在多肽及蛋白质研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简要介绍了反相液相色谱及其分离机理,以及在多肽和蛋白质研究中分离纯化、肽图分析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方法很多,如离心、色谱、电泳等等。但是要想得到纯度较高的某种蛋白质,往往需要经过很多繁琐复杂的过程,在这“几经周折”的过程中,会因种种因素而影响到纯品的获得量。近几年来,蛋白质纯化的新趋势是使用制备型等电聚焦电泳技术。此技术的最大优点是它的浓缩能力和“一步”达到高度纯化。所以。比较省时  相似文献   

3.
白利涛  张丽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018-8020,8034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技术是实现酶和蛋白质研究及产品工业化的关键技术之一。该研究就适用于酶和蛋白质分离纯化的各项技术的原理、分类和特点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对各分离技术的应用进展和应用中应注意问题进行了重点综述。  相似文献   

4.
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和检测蛋白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年来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检测蛋白质的研究作了综述.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用于蛋白质分析的各种HPLC模式、检测器、以及联用技术的发展情况,肯定了高效液相色谱在蛋白质分离检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添加蛋白酶的方法从百合根茎中提取分离水溶性非淀粉多糖(WSNSP).用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过滤色谱纯化WSNSP,测定了WSNSP的相对分子质量,其值为97.8 kD.另外,研究发现一些多糖是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磁性微球的性能、制备以及磁性微球在蛋白质纯化、细胞分离、环境/食品微生物检测、隐身材料、磁性塑料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核酸适配体技术在食品有害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酸适配体是一段可以特异性识别并结合靶分子的寡聚核苷酸片段,具有亲和力强、稳定性好、易于修饰等特点,已经广泛用于检测、分离纯化和医疗三大领域。基于核酸适配体技术的检测方法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已经应用于小分子、蛋白质、细菌病毒等方面的检测。主要综述了核酸适配体检测食品中有害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重组蛋白质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后基因组时代, 对于抗体生产、生化活性研究和蛋白质结构测定等研究领域而言,重组蛋白质生产是一类重要的技术.重组蛋白质生产过程中的一些限制因素包括蛋白质表达水平低,蛋白质沉淀和在纯化过程中蛋白质生化活性损失等. 讨论提高重组蛋白质生产的几种方法,包括:(1)选择高水平蛋白质表达系统;(2)优化蛋白质表达条件;(3)尽量减少蛋白质纯化步骤;(4)维持蛋白质结构和功能.最后举例讨论抗炎蛋白质Tristetraprolin在大肠杆菌和人类细胞中的表达和纯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寻找克服以往玉米须黄酮及其单体纯化工艺不足的技术,分离玉米须黄酮及其单体。[方法]以玉米须浸膏为原料,采用萃取和模拟移动床色谱相结合的办法分离高纯度玉米须黄酮,并优化其纯化工艺。[结果]所得产品和检测结果符合要求,明确了玉米须黄酮的纯化工艺路线。[结论]规模化精细分离技术和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技术可用于高纯度玉米须黄酮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10.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是一件细致的工作、有时制备一个纯度较高的蛋白质要付出艰巨而长期的努力.制备工作涉及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较广的知识,在这个繁杂的过程中需要许多复杂的技术操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单独的或一套现成的方法能够把任何一种蛋白质从复杂的混合蛋白质中提取出来,但是对于任何一种蛋白质都有可能选择一套适当的分离程序以获得高纯度的制品.所以,提纯某种蛋白质时,各种方法都要尝试.实验前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对自己欲分离提纯的蛋白质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要建立相应的分析鉴定方法,以指导分离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1 蛋白质分离纯化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sp.WQ-2固体发酵产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质谱、核磁共振谱及文献比对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从Streptomyces sp.WQ-2固体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D-阿洛醇(1)、胡萝卜苷(2)、5-oxo-pyrrolidine-2-carboxylic acid(3)、麦角甾醇(4)和lumichrome(5)。其中,化合物1、3和5首次从Streptomyces sp.发酵产物中分离获得。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水牛卵泡液蛋白质差异表达样品制备程序,为相对和绝对定量同位素标签(iTRAQ)技术在蛋白质差异表达分析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在蛋白质样品溶液酶解过程中,选择两种不同沉淀剂沉淀蛋白质,分别比较蛋白质酶解、iTRAQ标记反应和多肽色谱分离的效果;在纳升液相色谱(nano-LC)分离样品前用快速分离小柱进行处理,鉴定色谱分离效果,以确定蛋白质样品预处理的优化程序.[结果]相对于丙酮,使用含0.1%乙酸的丙酮—乙醇混合液(1∶1)作为沉淀剂可获得较好的蛋白质沉淀效果,蛋白沉淀为白色,蛋白质浓度为5.76μg/μL.相对于蛋白质溶液在还原烷基化后直接使用胰蛋白酶酶解,在酶解前沉淀蛋白质溶液可使蛋白样品的酶解效率更高,获得的肽段峰更丰富、峰值更高;可使多肽和iTRAQ试剂间产生有效的标记反应,母离子具有较高的碎裂效率,获得的二级碎片峰更丰富,iTRAQ试剂的特征报告离子116 m/z较117 m/z的谱图强,辨识度高;获得的多肽nano-LC分离色谱峰更丰富,峰值和分辨率更高.相对于直接进行LC分离,在nano-LC分离前用快速分离小柱对多肽溶液进行杂质处理,也可获得丰富的多肽nano-LC色谱峰,且峰值和分辨率较高.[结论]在iTRAQ试剂标记、蛋白质液相分离和差异分析前,使用适宜的沉淀剂处理蛋白质溶液,并以快速分离小柱除去多肽混合液小分子杂质,可使质谱获得更准确的鉴定结果.  相似文献   

13.
胡炜  周洁  付强 《南方农业学报》2014,45(11):2046-2051
[目的]优化水牛卵泡液蛋白质差异表达样品制备程序,为相对和绝对定量同位素标签(iTRAQ)技术在蛋白质差异表达分析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在蛋白质样品溶液酶解过程中,选择两种不同沉淀剂沉淀蛋白质,分别比较蛋白质酶解、iTRAQ标记反应和多肽色谱分离的效果;在纳升液相色谱(nano-LC)分离样品前用快速分离小柱进行处理,鉴定色谱分离效果,以确定蛋白质样品预处理的优化程序.[结果]相对于丙酮,使用含0.1%乙酸的丙酮—乙醇混合液(1∶1)作为沉淀剂可获得较好的蛋白质沉淀效果,蛋白沉淀为白色,蛋白质浓度为5.76μg/μL.相对于蛋白质溶液在还原烷基化后直接使用胰蛋白酶酶解,在酶解前沉淀蛋白质溶液可使蛋白样品的酶解效率更高,获得的肽段峰更丰富、峰值更高;可使多肽和iTRAQ试剂间产生有效的标记反应,母离子具有较高的碎裂效率,获得的二级碎片峰更丰富,iTRAQ试剂的特征报告离子116 m/z较117 m/z的谱图强,辨识度高;获得的多肽nano-LC分离色谱峰更丰富,峰值和分辨率更高.相对于直接进行LC分离,在nano-LC分离前用快速分离小柱对多肽溶液进行杂质处理,也可获得丰富的多肽nano-LC色谱峰,且峰值和分辨率较高.[结论]在iTRAQ试剂标记、蛋白质液相分离和差异分析前,使用适宜的沉淀剂处理蛋白质溶液,并以快速分离小柱除去多肽混合液小分子杂质,可使质谱获得更准确的鉴定结果.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蛋白质的提取方法、纯化技术、结构鉴定技术及影响蛋白质分离和提取的因素,旨在为开展蛋白质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姜黄(Curcuma longa L.)非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姜黄非药用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姜黄非药用部位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通过波谱解析分别鉴定为3-吲哚甲醛(1)、光色素(2)、3-O-(α-D-半乳糖)-(1″→6')-O-β-D-半乳糖苷–丙三醇(3)、姜糖脂A(4)和noralpindenoside B(5)。[结论]5个化合物均是首次从姜黄非药用部位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和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竹子内生真菌Fusarium oxysporum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竹子内生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该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3, 4-二甲氧基苯基)-乙酮(1)、吲哚-3-乙酸乙酯(2)、吲哚-3-乙酸(3)、吲哚-3-乙酮(4)、吲哚-3-乙酸甲酯(5)、latifolicinin C(6)、白僵菌素(7)、1, 3-diamino-1, 3-dimethylurea(8)和2, 3-丁二醇(9)。[结论]除化合物3、7、9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竹子内生真菌Fusarium oxysporum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竹叶多糖分离纯化及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的竹叶粗多糖采用分级醇沉、脱蛋白质及纤维素柱层析等技术分离纯化,研究分离纯化后的竹叶多糖产物的物化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经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得到的毛竹叶粗多糖,采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沉淀,得到预纯化产物,预纯化产物得率17.75%,多糖含量9.586 mgg,总抗氧化能力2.556 mgg VC;预纯化产物再经Sevag法脱蛋白质及DEAE-52纤维素层析柱层析,获得一种中性竹叶多糖,其平均分子量为5.051×104,IC50值为0.178 mgg竹叶多糖,与VC(IC50值为0.158 mgg)相比,具有较好的DPPH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抗炎活性研究糙叶五加根皮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XAD-4、正相硅胶、ODS、Sephadex LH-20等常规柱色谱技术结合实时直接分析质谱技术(DART-MS)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通过常规柱色谱从糙叶五加根皮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豆甾醇(1)、β-谷甾醇(2)、海松酸(3)、(+)-芝麻素(4)、洒维宁(5)、丁香苷(6)和刺五加苷E(7);另外,通过实时直接分析质谱与标准图谱比较推测糙叶五加根皮中可能存在taiwanin C、10-羟基-2,8-癸二烯-4,6-二炔酸、3,7,11-trimethyl-2,6,10-dodecatrienoic acid、咖啡酸和stigmast-7-ene-3,6-diol。结论化合物3,4,5,7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经硫酸铵盐析沉淀并经 DEAE_(32)—纤维素枉色谱分离粗制 IgM,再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进一步分离纯化鸡血清 IgM。然后用木瓜蛋白酶水解IgM,经 DEAE_(32)—纤维素柱色谱纯化 IgMFc 重链,再用 IgMFc 重链免疫家兔制取兔抗鸡 IgMFc 重链抗血清。  相似文献   

20.
田从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4,(2):387-387,389
[目的]对杜仲内生真菌ER12次生代谢产物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杜仲内生真菌ER12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并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是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1)、甘露醇(2)、啤酒甾醇(3)和麦角甾醇(4)。[结论]该方法明确了杜仲内生真菌ER12的次生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