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袁鹰  谭明 《农技服务》2014,31(7):88-88
##正##为获得玉米高产,探索玉米新组合在我县的综合表现而做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此海拔:产量处理2处理5处理9处理1处理6处理7处理3处理8处理4:从生长期察看:抗性适应性表现最好的是处理2、处理5、处理6,最差是处理1、处理4、处理8、处理9;值得推广的是:处理2、处理5、处理6。  相似文献   

2.
利用田间试验,在高、中两种肥力稻田中研究不同配比施肥对晚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氮肥和CK相比,不同配比施肥显著提高晚稻产量,中产田晚稻产量NPKZn处理>-Zn处理>-P处理>-K处理>习惯施肥处理>30%M+70%F处理>CK处理>-N处理,高产田NPKZn处理>-Zn处理>习惯施肥处理>-P处理>-K处理>30%M+70%F处理>-N处理>CK处理;与不施氮肥和CK相比,不同配比施肥有利于提高水稻株高和有效穗,但对结实率和千粒重无明显影响;除不施氮肥处理外,各配比施肥处理净收入均高于不施肥处理;农民习惯施肥处理获得的经济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3.
佘冬芳  邹琴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247-3247,3275
研究了不同温度对绿豆芽苗菜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④绿豆芽苗菜生长速度最快且产量最高.其次是处理③,处理④与处理③的产量达显著差异,处理③、④与处理①、②的产量达极显著差异;营养成分中,Ve与胡萝卜素含量的大小是处理④>处理③>处理②、处理①;K+含量的大小是处理③>处理④>处理②=处理①.  相似文献   

4.
为了全面系统地研究土壤熟化这一复杂的过程,寻求适宜的熟化方式,为开发利用红壤丘陵区的各种荒地资源、生产示范、科学规划提供依据,以长期定位试验为基本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从1982年开始,研究了湘南3种典型红壤生土长期施肥对块根作物--红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母质红薯以紫色土上产量最高;紫色土红薯以处理4、处理3产量最高;3种母质红薯块根产量都以处理1最差。紫色土红薯块根产量依次为:处理4>处理3>处理6>处理5>处理2>处理1;花岗岩红薯产量依次为:处理6>处理5>处理4>处理3>处理2>处理1;四纪红土红薯产量依次为:处理6>处理4>处理3>处理5>处理2>处理1;花岗岩、四纪红土处理3和处理4的小区中间80%部分没有产量,只有靠小区水泥梗边缘有红薯;3种母质的红薯块根产量都以地上部作物秸秆还田的处理好于不还田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适宜当地甜玉米高产栽培的优化组合。[方法]以真甜美6号为材料,施肥水平为主处理(处理A、B、C),种植密度为副处理(处理a、b、c),研究施肥水平、种植密度对甜玉米叶片叶绿素、果穗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其中,处理A为硝酸磷375kg/hm^2,二铵300kg/hm^2,油升1200kg/hm^2;处理B为NPK三元复合肥750~825kg/hm^2;处理C为二铵300kg/hm^2,尿素300kg/hm^2,草木灰1500kg/hm^2;处理a、b、c分别为49500、52500、57500株/hm^2。[结果]甜玉米叶片总叶绿素含量以处理Ab最高,其余依次为:处理Ca〉处理Cb〉处理Aa〉处理Bb〉处理Bc〉处理Ac〉处理Ba〉处理Cc;叶绿素a/b比值大小顺序依次为:处理Ab〉处理Cb〉处理Ca〉处理Bb〉处理Cc〉处理Ba〉处理Bc〉处理Ac〉处理Aa。果穗性状以组合处理Ab最好,其次为处理Cb。甜玉米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处理Cb〉处理Ab〉处理Cc〉处理Bb〉处理Ca〉处理Aa〉处理Ac〉处理Bc〉处理Ba。[结论]施肥水平对甜玉米产量的影响较种植密度大,适宜当地甜玉米高产栽培的优化组合为:施二铵300kg/hm^2,尿素300kg/hm^2,草木灰1500kg/hm^2,种植密度52500株/hm^2。  相似文献   

6.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的土壤处理即氯化苦处理、石灰氮处理、EM菌处理等对重茬草莓生物学性状、产量性状及病虫害防效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均比对照产量增加,不同处理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氯化苦处理〉石灰氮处理〉EM菌处理〉生土。在对病害发生的防效上不同处理的防效程度为:EM菌处理〉氯化苦处理〉石灰氮处理〉生土。通过综合比较,氯化苦处理、石灰氮处理、EM菌处理在长势和对产量的影响及防治病害方面都比其他处理效果明显,在草莓重茬土壤处理方面有进一步示范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一年生葛萝槭扦插苗为试材,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法,设10个处理1个对照,利用废弃的醋渣、松针、菇渣为主要基础性基质,再与粉煤灰、树皮粉、锯末、羊粪以不同体积混合,探索该植物在不同基质中生长的苗质情况及基本生长规律。结果显示:不同时期苗高相对生长量总和的增值顺序为CK处理1处理2处理4处理7处理3处理8处理5处理10处理9处理6;不同时期的地径相对生长量总和的增值顺序为处理2处理3处理4CK处理8处理7处理6处理1处理5处理10处理9;不同基质处理和不同时期对苗高的增长有影响,不同基质处理和不同时期的苗高相对生长量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基质对地径相对生长量无显著性差异,但不同时期对地径的增长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适宜当地甜玉米高产栽培的优化组合。[方法]以真甜美6号为材料,施肥水平为主处理(处理A、B、C),种植密度为副处理(处理a、b、c),研究施肥水平、种植密度对甜玉米叶片叶绿素、果穗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其中,处理A为硝酸磷375kg/hm2,二铵300kg/hm2,油升1200kg/hm2;处理B为NPK三元复合肥750~825kg/hm2;处理C为二铵300kg/hm2,尿素300kg/hm2,草木灰1500kg/hm2;处理a、b、c分别为49500、52500、57500株/hm2。[结果]甜玉米叶片总叶绿素含量以处理Ab最高,其余依次为:处理Ca>处理Cb>处理Aa>处理Bb>处理Bc>处理Ac>处理Ba>处理Cc;叶绿素a/b比值大小顺序依次为:处理Ab>处理Cb>处理Ca>处理Bb>处理Cc>处理Ba>处理Bc>处理Ac>处理Aa。果穗性状以组合处理Ab最好,其次为处理Cb。甜玉米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处理Cb>处理Ab>处理Cc>处理Bb>处理Ca>处理Aa>处理Ac>处理Bc>处理Ba。[结论]施肥水平对甜玉米产量的影响较种植密度大,适宜当地甜玉米高产栽培的优化组合为:施二铵300kg/hm2,尿素300kg/hm2,草木灰1500kg/hm2,种植密度52500株/hm2。  相似文献   

9.
德江县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白菜肥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在贵州省白菜生产上的应用效果,通过随机区组试验,结果为处理间产量差异极显著,重复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处理1比处理2增产显著、比处理3增产极显著;投入为处理1﹥处理2﹥处理3;产值、净产值为处理1﹥处理2﹥处理3;产投比为处理2﹥处理1﹥处理3。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用不同激素及不同处理方法进行金花茶扦插试验(①艾比蒂生根粉400mg/L液浸条20min;②双吉尔-GGR400mg/L浸条20min;③根太阳17.5倍液浸条12s;④茂生生根粉200倍泥浆粘浆;⑤国光萘乙酸l000倍液浸条2.5h;⑥国光生根萘乙酸l000倍液浸条2.5h;⑦强力生根粉500倍液浸条6h;⑧双吉尔-GGR400mg/L泥浆粘浆;⑨ABTl号生根粉400mg/L泥浆粘浆;⑩清水处理对照),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在成活率、生根条数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处理②成活率最大为80.00%,不同处理成活率大小依次为处理②〉处理⑤〉处理⑨〉处理⑦〉处理⑥〉处理④〉处理⑧〉对照〉处理③〉处理①。不同处理生根条数多少依次为处理②〉处理⑥=处理⑤〉处理⑦〉处理③〉处理④〉处理①〉处理⑧〉处理⑨=对照。  相似文献   

11.
为给马尾松林改造为马尾松、亚美马褂木复层林提供可借鉴的技术措施和生产实践经验,试验设带宽8 m(ET处理)、10 m(TN处理)、12 m(TE处理)和15 m(FN处理)4组处理,对马尾松采伐更新带中的亚美马褂木造林成活率及造林保存率、树高、胸径、绿量、开花状况等主要生长发育指标进行调查测定。试验结果表明:4组处理两两之间造林成活率、造林保存率、高径生长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但存在一定差异,总体以TE处理较为合适;单株绿量和单位面积绿量为TE处理>TN处理>FN处理>ET处理,TN处理、TE处理、FN处理单株绿量显著大于ET处理,TN处理、TE处理、FN处理单位面积绿量极显著大于ET处理;开花数量最多的是FN处理,其次是TE处理,FN处理、TE处理开花数量极显著大于ET处理,TN处理开花数量显著大于ET处理,且TN处理、TE处理、FN处理花期较长。亚美马褂木在采伐更新带宽度>10 m时生长发育良好,以TE处理(即马尾松林22年生时,采伐更新带宽度12 m,在带内正方形栽植,与相邻马尾松相距2.0 m,套种5行亚美马褂木)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2.
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20%猪粪代替20%的化学氮肥处理(处理B)、施10%的猪粪型生物有机肥代替10%的化学氮肥处理(处理D)和施20%沼肥代替20%的化学氮肥处理(处理F)的水稻产量较高,分别较不施肥处理提高了103.49%、81.62%和74.64%,分别较纯化肥处理提高了38.67%、23.77%和19.02%.氮肥利用率以20%猪粪型牛物有机肥代替20%的化学氮肥处理(处理C)最高,达32.64%,比纯化肥处理高了2.66%,且处理B与处理D均比纯化肥处理高,分别提高了1.12%和1.04%.有机肥能提高水稻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10%的稻草代替10%的化学氮肥处理(处理A)、处理B、处理D、30%猪粪型生物有机肥代替30%化学氮肥处理(处理E)和处理F与纯化肥处理比较可降低稻米的垩白度,处理B、处理C、处理D、处理E和处理F与纯化肥处理比较可提高稻米的胶稠度,处理A能降低直链淀粉的含量.表明有机肥能提高稻米的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推进苹果省力化生产,了解低成本塑膜袋套袋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应用田间试验的方法,以红富士为试材,研究不同品牌塑膜袋套袋对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着色指数和光洁度指数以塑膜袋处理低于双层纸袋处理,而高于不套袋,其中着色指数以常丰处理最高,其次是新惠阳处理,再次是惠强处理;光洁度指数以新惠阳处理最高,其次是惠强处理,再次是绿果林处理;色度以代表红色的a*值以果冉处理最高,其次是新惠阳处理,再次是绿果林处理;单果重以塑膜袋处理最高,不套袋处理居中,双层纸袋处理最低,其中塑膜袋以绿果林处理最高,其次是常丰,再次是晨阳;去皮硬度以果冉处理最高,其次是常丰处理,再次是晨阳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不套袋最高,塑膜袋和双层纸袋处理差别不大,塑膜袋以绿果林处理最高,其次是新惠阳处理,再次是果冉处理;糖酸比(口感)也以绿果林处理最高,其次是新惠阳处理,再次是常丰处理。[结论]塑膜袋以新惠阳处理效果最佳,其次是绿果林和常丰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供水量对绿豆苗期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进而确定其合理的供水量范围。[方法]模拟长春降水量设计4种供水量,处理:Ⅰ150 mm、处理:Ⅱ250 mm、处理Ⅲ:350 mm、处理Ⅳ:450 mm,采用多指标分析不同供水量对绿豆苗期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不同供水量绿豆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均值为:处理Ⅲ>处理Ⅳ>处理Ⅱ>处理Ⅰ,其气孔导度的日均值为:处理Ⅳ>处理Ⅲ>处理Ⅱ>处理Ⅰ,其水分利用效率日均值为:处理Ⅲ>处理Ⅱ>处理Ⅰ>处理Ⅳ。不同供水量绿豆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处理Ⅰ和处理Ⅱ的胞间CO2浓度变化基本一致,处理Ⅲ和处理Ⅳ的胞间CO2浓度下午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处理Ⅰ和处理Ⅱ的气孔限制值日变化呈明显双峰曲线,处理Ⅲ和处理Ⅳ的气孔限制值日变化呈不明显双峰曲线。[结论]绿豆苗期的适宜供水量为250~350 mm。  相似文献   

15.
碧晶2号增效尿素的最大施肥量为31.43kg/667m2,经济最佳施肥量是每667m2 28.20kg/667m2。各处理产量最高的是处理5、依次为处理4、处理6、处理3、处理2、处理1。投入产出比:最高的是处理5、依次为处理4、处理2、处理3、处理1、处理6。  相似文献   

16.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产量与品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对玉米专用控释肥田间效果试验进行探讨,将实验分为5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与处理5,处理1是常规栽培,其余4个处理是是专用控释肥,经过实验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处理2、处理3、处理4与处理5的玉米产量均高于处理1,且处理2的产品最高。希望可以通过本文的分析,为玉米产品与品质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改性高岭土对水体中氮 磷去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恒温振荡试验,研究了酸、碱、盐改性高岭土对水体中氮、磷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高岭土对水体中氮、磷的吸附速率均较快,在2 h内均能达到吸附平衡.由Freundlieh等温吸附方程模拟得出各处理高岭土对氮的吸附能力大小为Al处理>Ca处理>碱处理>Mg处理>原土>酸处理;对磷的则为Al处理>Mg处理>Ca处理>酸处理>原土>碱处理.南Langmuir等温吸附曲线方程得出各处理高岭土对氮的理论饱和吸附量顺序为Mg处理>Ca处理>碱处理>Al处理>原土>酸处理;对磷的则为Al处理>Ca处理>Mg处理>酸处理>原土>碱处理.各处理高岭土去除氮的适宜pH值为5.5~8.5,去除磷的适宜pH值为4~8.5.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探讨前季稻不同促芽肥施用时期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共设五个处理,三次重复,共15个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面积33.4m2,分别于前季稻收割前25d、20d、15d、10d、5d进行施用促芽肥试验,【结果】不同促芽肥施用时期出苗率以处理4最高143.4%;处理3次之140.2%;其它处理为103.8%~137.8%。成穗率以处理1、处理2、处理3较高为94%~97%;处理4、处理5为84.4%~86.6%。再生稻生育进程:各处理始苗期相同;够苗期,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基本相同,处理5较迟,比其它处理迟7~8d;有效发苗期,处理4最快,处理3次之,处理2、处理1第三,处理5最迟;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各处理基本相同。再生稻产量以处理4最高,341.5kg/667m2;处理3第二,323.5kg/667m2;处理2第三,309.5kg/667m2;处理1第四,303.5kg/667m2;处理5最低,295.6kg/667m2。【结论】不同促芽肥施用时期对再生稻各方面的影响情况,以处理4产量最好,处理3次之,处理1和处理2对促进再生稻生长及提高再生稻产量不是很理想;处理5不能充分发挥促芽肥的促芽作用,亦不利于提高再生稻产量。  相似文献   

19.
不同施肥方式对无土栽培百合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全有机肥(处理1)、全无机肥(处理2)、有机肥加无机肥(处理3)、MS营养液浇灌(处理4)4种施肥方式,以不施肥处理为对照(CK),对百合OT系列品种木门和东方百合系列大花型品种西伯利亚进行无土栽培试验.结果表明,2种百合株高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1、CK;叶片数均为处理3、处理1、处理4、处理2、CK;木门茎粗为处理1最粗,处理3次之,CK最细,西伯利亚茎粗处理3最粗,处理1次之,CK最细.有机肥加无机肥(处理3)的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并增加了叶面积和地下部分鳞片重以及茎根重,扩展了百合的根系,提升了百合的切花品质.含有机肥处理(处理1和处理3)的百合植株茎粗、花头数、叶片鲜重和茎干鲜重均比其他处理高,且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含无机肥处理(处理2和处理3)可增加植株的高度和基生根长度.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多种保鲜技术在荔枝贮藏保鲜中的应用,包括杀菌剂处理、硫处理、酸处理、热处理、涂膜处理、辐射处理、生物制剂处理、钙处理、生长调节剂处理及包装处理等,探讨了这些处理方法的技术优点及不足,以期为荔枝采后保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