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留山  吴宾 《中国水产》2012,(11):55-56
暗纹东方鲀又名河豚、街鱼,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具有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被居为长江"三鲜"中的第一鲜,是目前沿海、内地水产养殖业很好的养殖品种,江苏沿江、福建、广东等地发展很快.近年来由于养殖产量的不断增加,市场价格不断下降,特别2011年以来河豚市场价格低于养殖成本价格.如何提高河豚鱼养殖效益,增强河豚养殖的抗风险能力,是我们河豚养殖者研究的课题.2010年~2011年我们开展了暗纹东方鲀一年养成高效新模式的研究,取得了当年暗纹东方鲀一年养成商品规格,亩效益5800元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不断探索鱼虾混养新技术与筛选最佳的混养鱼类品种,继2003年我们在本省文昌龙楼耶湾海水养殖场成功地进行高位池南美白对虾与鲻鱼混养试验后,我们于2004年5月至12月在文昌翁田东海海水养殖场又进行高位池南美白对虾与暗纹东方鲀(以下简称河豚)混养技术研究,经过143天的精心饲  相似文献   

3.
暗纹东方鲀与南美白对虾科学混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养暗纹东方鲀、套养南美白对虾的科学混养模式,既保证了暗纹东方鲀的产量和肉质,又使暗纹东方鲀在捕食合理密度的白对虾情况下,有一定虾的收获(实际生产上通常达到约200千克/亩的水平),这是一个优秀的科学混养模式。一、养殖试验  相似文献   

4.
暗纹东方鲀(河豚)是一种淡水养殖名贵品种。2001年5月26日,东营市牧海水产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从南京水产研究所购进体长3.0厘米暗纹东方鲀5000尾试养。为了解决苗种越冬问题,计划使用本公司地下热井  相似文献   

5.
暗纹东方鲀养殖关键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峰 《水产养殖》2014,(12):25-26
<正>暗纹东方鲀俗称"河豚",其肉质鲜美,但含剧烈神经性麻痹毒素。暗纹东方鲀属海江生殖洄游鱼类,是我国长江下游地区重要的渔业资源。随着环境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野生的暗纹东方鲀资源日渐稀少,江苏省扬中市水产技术研究所从1995年起开展了暗纹东方鲀的人工繁殖和养殖技术研究。目前,人工养殖的暗纹东方鲀已经全面取代了野生的暗纹东方鲀成为了食用鱼源。本文所要探讨的便是人工养殖暗纹东方鲀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河鲀鱼泛指硬骨鱼纲、鲀形目、鲀科的各属鱼类,因体形似豚,常在河口捕获,故江浙一带俗称"河豚".河鲀鱼在世界各地分布较广,品种较多,现初步查明有43种,其中在我国就有35种,大部分是东方鲀属,分布在东海、黄海、渤海.我国是河鲀鱼生产量最多的国家,年产量约在3~4万T,占世界河鲀鱼产量的70%左右.近年来几种主要东方鲀品种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的成功,加速推进了我国河鲀人工养殖的发展,产量、外销量不断增加.目前主要养殖区域分布在辽宁、河北、山东、福建和江苏等地.主要养殖品种有红鳍东方鲀、假睛东方鲀、暗纹东方鲀等.在淡水中养殖的河鲀鱼主要为暗纹东方鲀,近年来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已成为一个新的较有发展前途的淡水名特优养殖品种.随着人们对河鲀鱼认识的逐步深入,其身价与日剧增,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7.
河豚趣谈     
河豚,学名河鲀,古名肺鱼、鯸鲐、鳆鱼,俗称气鼓鱼、气泡鱼、吹肚鱼、鸡泡鱼、青郎君、刺豚鱼等,一般泛指鲀形目中二齿鲀科、三齿鲀科、四齿鲀科以及箱鲀科所属的鱼类.河豚是暖水性海洋底栖鱼类,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在中国的各大海区中捕获的河豚有30余种,其中,假睛东方豚经常洄游进入长江、黄河中下游一带水域,而暗纹东方豚亦可进入江河或定居于淡水湖泊中,是当前主要的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8.
暗纹东方鲀(Fugu obscurcs)俗称河豚,为江海洄游性鱼类,历誉"鱼中之王",驰名中外,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随着暗纹东方鲀在国内养殖的迅猛发展,苗种的运输已成为首要制约其养殖的重要环节.笔者在进行暗纹东方鲀的研究和开发期间,分别在冬季(1月)和夏季(5月~8月)从江苏与上海11次运输暗纹东方鲀苗种90310尾到江西省九江市,历经10小时~17小时,成活率57.82%~100%.现将运输结果报告如下,以进一步提高苗种运输成活率及为成鱼的运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探寻暗纹东方鲀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开展了两种养殖模式(模式Ⅰ:暗纹东方鲀、南美白对虾和蕹菜立体种养模式,模式Ⅱ:暗纹东方鲀传统单养模式)的养殖对比试验,通过定期测量各阶段鱼的体长、体质量等生长指标,分析比较两种模式下暗纹东方鲀的生长规律和差异。结果表明:两种养殖模式下,暗纹东方鲀体长与体质量均呈良好的幂函数增长相关(W=aL~b),且b值均接近3,说明试验鱼的生长接近于匀速增长;鱼的体长、体质量与养殖天数均呈极显著的直线增长相关关系;体长和体质量的特定增长率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并均于养殖第85天达到最大值,但养殖154 d后,立体种养模式体长和体质量特定增长率的下降速度明显快于传统单养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养殖暗纹东方鲀采用立体种养模式,不仅提质增效作用明显,而且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河豚泛指硬骨鱼纲、鲀形目、鲀科的各属鱼类,因体形似豚,常在河口捕获,故江浙一带俗称其“河豚”。河豚在世界各地分布较广,品种较多,现初步查明有43种,其中在我国就有35种,大部分为东方鲀属,分布在东海、黄海、渤海等水域。我国是河豚产量最多的国家,年产量约在3万~4万吨,占世界河豚总产量的70%左右。近年来,几种主要东方鲀品种的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的成功,加速推进了我国河豚人工养殖的发展,产量、外销量不断增加。目前,主要养殖区域分布在辽宁、河北、山东、福建和江苏等地,主要养殖品种有红鳍东方鲀、假睛东方鲀、暗纹东方鲀等,近年来已…  相似文献   

11.
暗纹东方鲀(Fugu obscurus(Abe))俗称河豚,由于其肉质细腻鲜美,被誉为长江“三鲜”之一,在我国华东地区有食用河豚的传统,市场前景看好。江苏中洋集团自1995年开始养殖暗纹东方鲍,已有十多年的历史,现已发展为全国最大的暗纹东方纯养殖基地,拥有国家级暗纹东方纯良种场,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南通地理标志性产品。经过多年的养殖,对于暗纹东方纯常见疾病及防治有独特的方法,现将在河豚养殖中的常见病害的流行与防治进行总结,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暗纹东方鲀的一种生产模式,旨在为暗纹东方鲀的无公害生产提供参考,同时对此种模式获得的暗纹东方鲀进行了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本养殖模式所获得的产品完全达到无公害水产品的要求,可作为建立无公害暗纹东方鲀生产标准的参考,而且此模式获得的暗纹东方鲀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正1河豚及其中的暗纹东方鲀产业概况河豚养殖已成为我国一个新型的产业,2003年产量达11 545 t,2009年海捕和养殖的河豚近10万t[1]。2011年,农业部渔业局统计养殖河豚鱼总面积6 587.73 hm2,总产量1.47万t[2],主要是红鳍东方鲀(Fugu rubripes)和暗纹东方鲀(Fugu obscurus)。2013年江苏、上海、福建、广东、浙江、海南等省市养殖暗纹东方鲀报表记录总产量约1万t,据实地调研数据估测应在4万~5万t[3],以国内消费为主,在市场上全年流通,既未经市场引导,也未有效堵截,其流向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更是一  相似文献   

14.
致命的美味     
清明前后,是河豚从大海游向江河繁衍后代的时节,也是河豚最肥美的时节。苏东坡在题惠崇《春江晚景》中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中也说:"荻芽抽笱河豚上,楝子开花石首来。"说的都是清明前后河豚上江河。河豚,学名暗纹东方鲀,又名吹肚鱼、气泡鱼、连巴鱼、台巴鱼,是鱼类中已知的最毒的鱼之一,暖水性海洋底栖鱼类,在我国各大海区都有分布,品种数十个。河豚的毒素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神经性毒素,  相似文献   

15.
胡梦红  王有基 《内陆水产》2004,29(12):37-38
河豚产于我国。有9属39种,常为我国食用和养殖的有暗纹东方啬屯、红鳍东方鲀、菊黄东方鲀等。河豚的营养价值比鳜、对虾等名贵水产品还高,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鱼类,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但由于河豚内脏有剧毒,故其加工业需严格规范。  相似文献   

16.
<正>暗纹东方鲀是长江中下游特有优质渔业种质资源,是上海市水产原良种保护品种,野生个体有毒,常规淡水养殖暗纹东方鲀有弱毒,多代选育无毒家系淡水标准化养殖能够实现商品鱼完全无毒。对暗纹东方鲀的育苗和养殖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首先由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在东海渔政局的支持下成立研究课题,在上海奉贤基地开展了暗纹东方鲀人工繁殖研  相似文献   

17.
正农业部办公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自1990年起不得流入市场的河鲀(俗称河豚)可以有条件"合法化"食用了。根据通知要求,中国渔业协会开展了2016年养殖河鲀鱼源基地备案工作,共有大连天正等12家单位的16个养殖河鲀鱼源基地符合要求。预计2016年11月底,首批16个养殖河鲀鱼源基地出  相似文献   

18.
暗纹东方鲀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河鲀的主要生产国,1988年就达4000吨,占世界河鲀总产量的70%.日本人最爱吃河鲀,我国的河鲀大约有95%销往日本等国.随着几种河鲀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相继突破,我国人工养殖河鲀的发展也相当迅速,产量和外销量不断增加,主要养殖区已由原来的辽宁、河北、山东推进到了福建、浙江、江苏、上海、四川等省市,养殖品种有红鳍东方鲀、假睛东方鲀和暗纹东方鲀等数种,它们均是鲀形目、鲀科、东方鲀属的鱼类,都被俗称为河鲀或河豚.  相似文献   

19.
<正>对于众多喜爱吃河豚的老饕来说,尽情享受河豚的美味与保证饮食安全一直是难以解决的矛盾。2016年9月7日,农业部办公厅和国家食药监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意味着自1990年起不得流入市场的河鲀(俗称河豚),可以有条件"合法化"食用了。  相似文献   

20.
河鲀异钩虫病是日本养殖红鳍东方鲀危害最大的寄生虫病,我国在2002年首次确认此病在养殖红鳍东方鲀时发生,笔者于2002年在暗纹东方鲀亲鱼越冬时发现,2003年和2004年一龄暗纹东方鲀越冬时又多次发现,是目前长江口区域养殖暗纹东方鲀鱼种时发病最严重的,损失最大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全年均可发生,危害各生长阶段的河纯鱼,并且常常和纤毛虫病、车轮虫病、细菌病并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